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潮州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然而潮州生态旅游区的知名度并不高,旅游业仍旧处以待发展的落后地位。近年来,潮州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开发建设了许多生态旅游项目,其将当地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资源结合起来,以凸显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本文将以潮州绿太阳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具体分析该景区在生态资源利用上的合理性,并提出潮州旅游生态资源的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刘嘉敏  荆忠杰 《风景名胜》2020,(1):0014-0014
洞庭湖湿地作为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泊,有着重要的旅游价值,人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研究洞庭湖湿地的文化特色更为旅游业增加了坚实的支柱,挖掘当地文化可以充分弘扬洞庭湖湿地的地域特色、传承和保护洞庭湖湿地景观。本文重点分析洞庭湖湿地旅游文创产品发展的不足,列举国内优秀旅游景区文创案例,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洞庭湖湿地的文化特色传承、实现洞庭湖生态资源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藏位于中国西部,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经济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发展滞后,旅游业起步较晚,规模不大,但西藏又是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众多的"世界之最",使西藏成为世界顶级旅游资源地之一,给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先天的条件,西藏将努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本文分析西藏旅游资源业的特点,论述西藏旅游发展现状、意义,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东 《旅游纵览》2013,(10):20-23
西藏位于中国西部,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经济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发展滞后,旅游业起步较晚,规模不大,但西藏又是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众多的"世界之最",使西藏成为世界顶级旅游资源地之一,给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先天的条件,西藏将努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本文分析西藏旅游资源业的特点,论述西藏旅游发展现状、意义,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向明 《攀登》2012,(5):4-8
文化旅游产业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它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创造新的增值空间,赋予传统产业巨大的品牌效应,并且以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等特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独特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及丰富的高原生态赋予青海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青海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秦岭北麓是秦岭山地与西安市的结合处,人文因子与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密集区。随着秦岭北麓旅游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基于此,本文提出对秦岭北麓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优化提升,实现"山水秦岭,人文西安"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7.
姜蓝  罗学锋  王静 《旅游纵览》2015,(1):175-176
秦皇岛作为我国著名的滨海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卓越的政治资源、独特的人文资源等资源优势成为京津冀旅游产业带中的耀眼明珠。但是京津冀地区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及薄弱的生态环境,加之传统的观光旅游产业无法适应现代的旅游产业发展要求等因素,催使秦皇岛建设起以"生态+环保+休闲"三位一体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进而更好的服务于京津冀大旅游圈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李惠珠 《旅游纵览》2013,(4):112-113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过程中,旅游形象(TIS,又叫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南安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资源,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将"成功故里、海丝源头"作为南安的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海西新城、魅力南安"的旅游形象。突出史迹、宗教、生态、休闲等各种旅游特色精品,带动南安整体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历时四个月,行程数万公里,康巴卫视《启米时间·对话高原》(以下简称《对话高原》)节目摄制组穿越大半个中国,飞越五个省(区)九个市州,把镜头对准西部五省藏区各地在生态发展、绿色发展、脱贫攻坚、全域旅游等方面取得的发展成果,成功推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节目":《让西藏发展更有"温度"》《全域旅游全域脱贫》等九集系列节目,只为展现最真、最美的西藏和四省藏区。  相似文献   

10.
草原旅游是指依托具有旅游意义的草原生态系统及与其和谐相生的人文资源进行的旅游形式。基于这一理念,本文以云南省黑巴草场为例,拟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云南黑巴草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特色和生态保护提出草原旅游发展策略,期望能促进云南黑巴草场的旅游业发展,推动其他地区的草原旅游继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草原旅游是指依托具有旅游意义的草原生态系统及与其和谐相生的人文资源进行的旅游形式。基于这一理念,本文以云南省黑巴草场为例,拟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云南黑巴草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特色和生态保护提出草原旅游发展策略,期望能促进云南黑巴草场的旅游业发展,推动其他地区的草原旅游继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资讯     
青藏高原新发现地质旅游景点700余处中国地质调查局2月12日在北京宣布了历时7年的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结果,其中在青藏高原新发现地质旅游景观点700余处。地质工作者在青藏高原拉网式的地质调查中新发现了700余处地质旅游景观点,并收集和整理了西藏自治区内已收录的400余处旅游景观点,首次推出了青藏高原1:150万旅游图,按照自然、人文和综合三大类,对青藏高原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总结,划分出16处地质遗迹集中区,为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目前这份旅游图已提供给国家旅游局,作为下一步有计划、有步骤开发旅游新资源的参考,预计,未来3—5年内有16个景点有望投入开发。  相似文献   

13.
新疆库车不论在自然旅游资源,还是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本文通过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以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丝绸之路龟兹文化内涵为基础,突出以龟兹故国、自然风光及伊斯兰教三大特色为主题,重点推出"龟兹故国探秘游"、"龟兹文化游"、"天山奇景游"等精品,以此带动库车区域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欢欢 《旅游纵览》2013,(12):170-171
目前,乡村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而特色餐饮业也是构成乡村旅游产业链的主要部分。乡村旅游推出的餐饮菜品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绿色无污染、原汁原味、价格低廉以及文化韵味浓郁等,因此特色乡村餐饮对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非常重大。一、引言中国人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理念,餐饮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很大,其凭借"本地的"、"特有的"、"无公害"、"更新鲜"等重要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乡村餐饮发展不能脱离乡村旅游业,其也是构成旅游资源的重要部  相似文献   

15.
吕秀芳 《旅游纵览》2014,(12):68-69
“南戴河与北戴河海滨一河之隔,拥有同样的碧海、金沙、森林等优质旅游资源,但却缺少文化与历史的积淀,只有构建独具南戴河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才能让南戴河旅游持续快速发展.”南戴河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单勇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拥有旅游资源的各大城市不断发展旅游业,各种旅游景区不断开发、出现,而旅游吸引力是景区的一项重要能力,只有提高景区的旅游吸引力才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从而进一步带动经济发展。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作为一处历史悠久且极具自然和人文特色的城中风景区,在生态保护和旅游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张瑾  周延 《旅游纵览》2011,(11):76-77
西藏是我国西部地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本文在概述西藏丰富而独特的佛教旅游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西藏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的优劣势,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西藏佛教文化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8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西藏及四省藏区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从业人员备受鼓舞,纷纷表示:"总书记的讲话为生态保护工作指明方向,我们一定坚定不移地严守生态安全红线,保护碧水蓝天。"生态保护成绩斐然获赞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东南亚的重要"江河源",被称为"亚洲水塔"。被誉为"藏族母亲河"的雅鲁藏布江在西藏境内全长2000多公里。"举目远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访问中南亚国家期间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成为新时期间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云南毗邻南亚,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科学利用云南天然的人文间文化、旅游资源和便捷的交通综合打造云南特色的旅游文化,实现内化外拓的联动文化旅游机制是其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立足"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所面临机遇以及挑战,最后提出云南省旅游业的有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流传到雪域西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在西藏几经兴衰,逐渐形成了独具藏民族特色的佛法,被今人称之为西藏佛教。西藏佛教有着浩如烟海的典籍,神秘莫测的修持方法,其善男信女遍布于青藏高原、蒙古大谟,以至南亚、欧美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