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是她的双腿,她是我的姐妹,我们要一直在一起!"2009年,当时只有9岁的何芹姣,向小伙伴何颖慧许下承诺:让我背你去上学。从此,无论刮风下雨,芹姣每天背着颖慧上学,一背就是4年多。我们一起去上学,让我来背吧!何芹姣和何颖慧都是湖南省新邵县寸石镇青山村人,都是2002年出生,两家相距仅10米左右。2岁时,何颖慧不幸患上了神经性肌肉萎缩,无法正常行走,经多方治疗没有任何疗效,曾有医生断言说最多活不  相似文献   

2.
正克里特说:"有许多人似乎没有学习过文化,没有学习过道理,却生活得很合理。"我女儿的老外婆,我妻子的老母亲即我的老岳母唐素珍(我习惯叫她老外婆)应该就是这样的人。老外婆唐素珍生于1927年,逝于2009年,前30年她生活在湄潭黄家坝,后50年生活在贵阳油榨街。老外婆23岁时嫁与一个到湄潭"打工"的四川人(我的岳父,我习惯叫老外公),然后就与那时所有的人一  相似文献   

3.
正那个来劝降的德国人一定要见蒋介石。他们今天准备见他一下。必须作好记录。但是,陈布雷文风高雅,不惯如实笔录原词。另外选用一人,又会多一人晓此机密。宋美龄决定叫我去担任。这样既不扩散机要,又能记得翔实。我当然不便拒绝。她便说:"先生睡下不久(她以及卫士、侍从,在官邸、别墅里概称蒋介石为先生),我们赶快吃了饭,上妇指委看一下,再到黄山去。"吃罢早饭,她叮嘱侍从:"最迟九点,叫醒先生,送他到黄山去!"  相似文献   

4.
每当九月一日来临前,我就想起许多小孩子准备上小学的故事。在1953年,国家规定7周岁上小学,我当时只有6周岁,我见别的孩子都报名上学,自己也非要上学,由于我家姊妹多,父母根本顾不上我,死缠硬磨下,我家邻居一个奶奶的姑娘,我们管她叫姑姑,对我妈说:“嫂子,我领她去报名试试?”于是她用钢笔把用毛笔写在黄色毛头纸的户口本上的1947年的生日改成了1946年,  相似文献   

5.
正暑期的行程里本来并没有一个叫"久吉"的苗寨,甚至也没有剑河之行,我和孩子最初只打算回老家去接她母亲。之前,她母亲因为回故乡支教,已于半月前跟几个朋友先行去了。她来电话说,他们的活动已经结束,与她同行的朋友也都回来了,只有她还继续留在老家等候我和孩子去接她。按我原本的心思,我只想借机在老家多呆些时日,一来那时湖南正值暑期高温天气,而凉爽的贵州乡村则正适合我们度假;二来我也想带孩子多在故乡感受一下乡村生活……所以,实际上最初我们哪里也不想去。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1938年5月上旬,在武昌,我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看秘书长张厉生,没有经过通报,我就直接进了他的办公室。张穿着灰色花呢中山装,同另一个穿着草黄色军装的人,像似已谈完了工作随便谈谈的样子。张就把我向穿草黄色军装的人介绍说:“里特,他姓陈。”(我在留法同学中,年龄比较小,他们都叫我的名字。)张接着说:“他也是20年代的老加马拉的”(留法老同学之一),接着他又向我介绍说:“他是周恩来,政治部的副部长,他的名字是为我们老加马拉的所熟悉的。”我就同周恩来拉拉手说:“久仰,久仰。”周问我:“你是什么时候去法国的?”我说:…  相似文献   

7.
我的风景     
正母亲从来都是一个平淡的人,她从来不会说什么"我爱你"也不会说一些浪漫的话语,可是,她却让我看到了人生中最美的风景。"妈,我上学去了。""哦。"她似乎在忙,看都没看我一眼。我撇撇嘴,却早已习以为常。初秋,家门口的两棵大银杏树早已全身金黄,风刮过,叶子掉了一地,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地  相似文献   

8.
陈钧 《神州》2012,(7):36-38
在56年前的1956年春,我正在四川遂宁军分区司令部任参谋。一天,司令员叫我去他的办公室,当面交代:"你去潼南双江镇,把一个叫赵宗楷的人接出来,然后买上去北京的火车票(最好是卧铺),把他送到北京去。"司令员接着说:"这个赵宗楷,是首任中共四川  相似文献   

9.
去桂林出差,同行的3个人在市里闲转,我提议去舍利塔看看。搭了一辆出租车,到了地,没对外开放。司机便说带我们去一个叫佛光岩的地方,“香火旺,我这个平安符就是那儿请的,还不要门票。”说着从车里翻出个平安符给我们看。  相似文献   

10.
牧民曲扎     
正人跟人真的是有缘分的。很多人问我,你在拉萨怎么会认识加查的牧民曲扎并且成为好朋友的呢?那是2012年,我们组织筹备办工作人员下去做牦牛文化田野调查,其实一共只有四个人,去了四个地方。次旦卓嘎就去了她的老家——山南市加查县。听说有一个叫曲扎的牧民特别喜爱牦牛。次旦卓嘎就去找他,先坐汽车到加查县,再搭拖拉机到村里,可曲扎在一个高  相似文献   

11.
《山茶》2014,(5):20-20
2010年在吉布提。我曾看见过六个人背着很少的行李穿越早已干涸的大巴拉湖。湖床已被黄沙覆盖。我问同事。他们这是要去哪里。同事回答说,他们很可能是去也门找工作的埃塞俄比亚人。两年后,这次是在埃塞俄比亚。我很惊讶地在机场看见了一群年轻漂亮的姑娘。少说也有1000人。我问一个服务生这是怎么回事,她解释说。那些姑娘都是签了劳工合同要去阿拉伯半岛国家打工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跟一个家长朋友交流。她说眼下尤其焦头,烂额,儿子刚上初中,被诊断患了青少年抑郁,也不去上学了。她每天除了带孩子看病,就是上课。"上课?"我有些疑惑。原来,为了更好地跟孩子沟通,她报了几个心理学网课。她已经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相处了。之前为上学闹矛盾,冲突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3.
华方治 《炎黄春秋》2014,(11):45-46
1962年9月中,汪东兴叫我到中南海南楼他的办公室谈话,说要调我到一组去工作,一组就是毛主席处。当时中央常委的卫士组,按毛、刘、周、朱、陈的顺序,编为一、二、三、四、五组,并说:“到毛主席处,得先到江青处,因为他们是一家。”我一听到江青处,就打怵了。当时警卫局好多人都知道江青不好侍候,有几个人被她骂走了,我说:“我从小在部队长大,知识面很小,工作难以胜任。”  相似文献   

14.
正"你愿意嫁到余姚吗?""我愿意!"于是,一个大漠女子嫁到了江南水乡。一在一个梅雨初霁的清早,报社的一位老先生对她说:"你去龙泉山上走一走,回来告诉我你的感受。"她没有想到这是在考她。龙泉山上走了一圈,沿着姚江回来,她对老先生说:"我在山上拜见了好几位原来只在书本上才能见到的人。"老先生微笑着颔首。二学大气物理的夫君总是向她  相似文献   

15.
当下决心要带着孩子去非洲的时候,我的确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父母、亲戚没有一个赞同,连朋友也拐着弯说那里好像是充满了饥饿和疾病,我们去的话也会和电视里看到的那样,住在草棚子里。但是,我知道女儿太需要父爱了,她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在我和先生长达两年的分居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无论到哪里我们都应该给她完整的父母之爱,因为我们  相似文献   

16.
你好!     
“学习刻苦,用功,是个善良的女生,但不善说话,木讷寡言,不善于与人交往……”这往往就是别人对我的评语。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样,我渴望朋友,渴望与朋友一起聊天,一起逛街……我只是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尤其是刚进初一的时候,看着人人仿佛都那么高傲,走路目不斜视,就真的不知道如何与他们打招呼。几个月下来,大家都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只有我,仍是独来独往……我家离学校很远,每天早晨六点半就要出门,坐公交车上学。我常常在车上看到一个女生,和我穿着一样的校服,也是我们年级的。每次,看见她在门口等待上车,我都在心里默念:“你好!我叫××,我们是一个学校的,你叫什么名字?”在心中默念了无数天,无数遍,每次都自己对自己说:  相似文献   

17.
有两个朋友打算出去漫游,他们把所挣的钱均分了,决心去他们想去的任何地方。他俩走了几天,到达了一个岔路口,看见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一条路有尽头,另一条没有。他们站下来想:“怎么办?我们选择哪一条路呢?”末了他们决定各走一条路,年终在同一地点重逢,平分好处。他们靠拈阄来决定,第一个人拈着走有尽头的路,第二个人走另外一条。走在有尽头的路上的那个人,晚上来到一个城市,便留在了那里。另一个人踏上没有尽头的路,走了整整一天,晚上来到一座高山前。他爬上山,看到一个老妇人坐在那里,她手里拿着一个线球,正转动着它。她问他:“喂!先生,你干什么?是对生活厌倦了吗?为什么来到这儿?你注定要被杀死在这儿。”他问:“那么你在这儿干什么?”老妇人回答说:“他们对我施了魔法,我被  相似文献   

18.
正一、儿童"怯画现象"面面观1."没有模本就不会画了吗"大(1)班的美术活动区显得很冷清,我邀请早到的小朋友去活动,画画假期里开心的事,"被"点到的孩子有点不情愿地坐在画桌旁,迟迟不肯动手。陈老师进来了,我将我的不解和她一讲,陈老师马上说:"没有模本他们不会画。"  相似文献   

19.
正新华社播发的《胡绳同志生平》中使用了"少年早慧"四个字,这是很少见的。这四个字用在胡绳同志身上十分贴切。今年春节,我到他家去。他的秘书、也是儿媳的黎钢在座,说到她陪胡绳去看望夏衍时,一进门,夏衍就说:"神童来了。"黎钢说:我这才知道夏衍同志他们把胡老称作"神童"。夏衍和胡绳30年代中期都在上海从事左翼文化活动,但两人年龄相差18岁,所以夏衍完全有资格把胡绳称作"神童"。"神童",我想也是"少年早慧"  相似文献   

20.
往事漫忆     
正我二姐文树新于1934年4月,与杨晦先生一道到上海去了。当年7月,我父亲(文宗淑,时任中国驻日使馆外交官)回国来,把母亲和其余的6个子女带到东京去受教育。1935年4月19日,我二姐在医院里生下一个女儿,小名叫绵绵。然而她本人不出一个月就染伤寒而去世。周作人的准儿媳是她在孔德学校读书时的同窗好友,她闻讯赶去照看我二姐,结果也传染上了,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