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州历史上第一部市级教育志书《徐州市教育志》(1911-1986)于1991年由中国矿大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全市教育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及社会人士的好评和欢迎。1994年获得江苏省地方志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 时光飞驰,从1986年至今已16年。徐州教育改革又呈现新貌:巩固提高“普九”取得新成效,素质教育取得新进  相似文献   

2.
在风景秀丽的徐州南郊云龙山北麓,矗立着一座和中国古典园林风格迥异的建筑,一座全部用钢铁铆焊的塔,徐州人叫它"铁亭子",亭子中间的三角形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一行苍劲有力的大字:"津浦铁路殉难员工纪念碑"。多年来,这座铁亭子像一座丰碑,矗立在云龙山的北麓,矗立在徐州人的心中,喻意着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彰显着徐州铁路人的大无畏精神,成为一个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而程贵则是纪念铁塔的倡议者及铁塔纪念内容的亲身经历者。  相似文献   

3.
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38年徐州会战,南京国民政府出于战略的需要,于1938年5月战略放弃徐州。1938年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沦陷后的徐州,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国民党顽固政权、日伪汉奸政权在徐州发行货币,展开了充满硝烟的货币战争。经过徐州人民的长期斗争,日伪政权、国民党顽固政权利用货币掠夺徐州财富的货币战争以失败而告终。小小钱币见证了历史风云。  相似文献   

4.
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其战略地位的形成由古代政治斗争的格局所决定。先秦秦汉为东西之争,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在函谷关—洛阳—成皋一线,魏晋南北朝进入南北相争的时代,徐州成为全国性战略要地。徐州傍靠泗水,泗水水系为徐州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造就了徐州固若金汤的城防,使徐州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坚强堡垒。构成徐州战略要地的首要因素是泗水,而不是山。  相似文献   

5.
徐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彭城邑”早在鲁成公十八年(公元前573年)就已载入史册。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近年来徐州的汉代考古发现称誉海内外。令徐州人自豪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徐州还是座历经苦难的城市,有史记载,徐州历经大小战争200余次,被黄河水灾132次,其中被毁灭迁城就有两次,至今相传徐州有地下城遗址。  相似文献   

6.
一、徐州纸币的特色徐州纸币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徐州本地机构或个人发行的纸币;二是指外地发行的,加盖有徐州字样,并在徐州地区流通的纸币。流通时段起自清末,止于新中国成立。它包括国家纸币、地方纸币和民间信  相似文献   

7.
明代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卫所。在当时的徐州地区有两卫,徐州卫是其中之一。徐州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是徐州卫设置的主要原因。徐州卫的设置对明代徐州地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维护地方治安、保障漕运、屯田、救灾这四个方面对这种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徐州两汉诸侯王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次一徐州两汉封国概况二徐州西汉诸侯王(后)墓葬分析三徐州西汉楚王(后)墓墓主推测四徐州西汉诸侯王墓与西汉帝陵及其他地区诸侯王墓比较五徐州地区横穴崖洞墓研究的几点推论六徐州东汉诸侯王墓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分封诸侯王是汉代中央政府巩固统治的措施之一。两汉400余年,今徐州一带共属七个不同的诸侯国,前后有数十位诸侯王。目前徐州境内共发现两汉诸侯王墓十余处,墓葬近二十座。本文拟以考古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及其他相关资料对这些诸侯王墓进行研究,并对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苏轼在徐州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在他的仕途生涯中虽任徐州知府仅23个月,然政绩卓著,深为徐州人所信赖;文学艺术创作成就辉煌,留下诗文300余篇。其人,至今为徐州人所怀念;其诗文,至今为徐州人所吟诵;其领建工程,至今仍发挥作用,为徐州人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10.
<正>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清同治《徐州府志》碑碣考中就有徐州沛县发现汉画像石的记载。民国年间,著名书法家、收藏家张伯英(徐州人)也收藏、保存了一些汉画像石,  相似文献   

11.
红杏村  朱红 《旅游》2004,(6):73-79
徐州是项羽和刘邦的家乡,徐州曾经是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 徐州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城市:每朝每代,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每一位统治者都试图控制住徐州,以便为自己的雄图霸业添砖加瓦。可是,徐州却从来没有作为真正的主角出场过,尽管中国历史有很大的一部分都在徐州上演。这就像是一名演员,一生都在演配角,而且是那种极重要的配角,可是却从来没有演过主角。虽然徐州从来没有真正风光过,但这里能让人清清楚楚地感觉到王者霸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路过邓义迪     
她不是徐州人,“从来也不提自己是徐州人”。1968年出生于山东外婆家,父亲东莞人,徐州时天真烂漫的邓文迪,名叫“邓文革”。  相似文献   

13.
杨乃运  李晔 《旅游》2006,(6):80-83
“不怕刀兵之险,就怕鱼鳖一患”。以“战争之城”著称的徐州自汉至清咸丰十五年的漫长岁月里,黄河流经徐州。历史上的黄淮水患让徐州成了典型的叠城,仅明代的城池就前后两座叠埋于流沙之下,这不仅使徐州城下的古文明积淀异常丰厚,也造就了徐州特有的文化现象——高地文明圈。  相似文献   

14.
该校是2003年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由徐州维克机电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赣榆县首家九年一贯制、全寄宿民办学校。建校至今已七个年头。学校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是全国首批优秀民办中小学,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和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5.
《江苏地方志》2010,(2):I0006-I0007
该校是2003年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由徐州维克机电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赣榆县首家九年一贯制、全寄宿民办学校。建校至今已七个年头。学校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是全国首批优秀民办中小学,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和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6.
泗水是古代著名河流,在徐州城东北与西来的汴水相会后继续东南流出徐州。其间因受两侧山地所限,河道狭窄,形成了秦梁洪、徐州洪、吕梁洪三处急流。洪是方言,石阻河流曰洪。“三洪之险闻于天下”,而尤以徐州、吕梁二洪为甚。徐州洪,宋元时又称百步洪,位于州城东南二里处(今徐州市区和平桥一带),因巨石盘踞长百余步而得名。万历《徐州志》卷3载:“徐州洪……在州东南二里许,巨石盘踞,岩龌龊,汴泗流经其上,冲激怒号,惊涛奔浪,迅疾而下,舟行艰险,少不戒即破坏覆溺。”徐州洪形状像个“川”字,有3道:中为中洪,西为外洪,东为里洪。里洪又称月河。…  相似文献   

17.
徐州,一座淮海地区的中心城市,京沪铁路和亚欧大陆桥在这里紧紧亲密拥抱。徐州凭借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千百年来,数度成为决定战争时局走向的重要砝码,古城徐州遂成"决战之都"。  相似文献   

18.
<正>徐州市档案局(馆)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1800元本书将徐州市档案馆所藏的徐州绥靖公署军事法庭审判(简称"徐州审判")档案按原样影印出版,并编制了详细的目录,内容包括:(一)徐州绥靖公署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档案,包括徐州绥靖公署成立的档案,检举战犯通告,军事法庭审判长、检察官履历,关于侦查、搜集、检举、呈控日本战犯罪行的起诉书、判决书等;(二)徐州审判剪报资料,主要内容是当时报刊上刊登的有关徐州审判的新闻;(三)战  相似文献   

19.
正民国时期,徐州有一家私人商号发行的纸币上面有524个字,这是中国纸币中极少见的,这张纸币就是徐州光裕号铜元票(图1)。徐州私人发行铜元票简况清朝光绪年起至民国年间,在徐州社会上出现十余户发行铜元票,他们是钱庄、工商号业单位。其中含有徐州光裕号。该号于民国乙丑年(民国四年,1915年),发行当十铜元壹百枚的纸币一种,  相似文献   

20.
由文化景观结构地域整合研究的理论背景出发,以徐州汉文化为例,分析了徐州汉文化景观的结构及其形成的地理历史基础;从文化地理的角度,系统论述了徐州汉文化景观结构的地域整合与历史演变过程,并划分为四个时期;最后,就徐州汉文化景观结构的地域整合对旅游开发的意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