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放 《文物》1982,(12)
1981年2月,婺源县武口茶场场员在县城西北2.5公里外的孤山上挖土时,发现北宋墓两座。墓已被破环,但墓内所出的一批北宋瓷器十分珍贵,现择精品介绍如下。 (1) 影青折肩注子与莲瓣形注碗(图版捌:1)一套两件。折肩注子通高20.3、腹径5、筒形盖高7.5、直径4.8、圈足高1.6、直径7.5厘米。釉色闪青微带米黄。直筒口,  相似文献   

2.
1977年春,安徽省安庆市反修路89号清理旧房基时发现一个土窖穴,埋藏大陶罐1件,里面盛放8件瓷器:计1件执壶、2件盘、1件(匚也),3件盏、1件把杯。陶罐波打碎,7件瓷器出售给寄售商店,1件瓷执壶已散失。现将保存下来的瓷器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1975年4月,镇江箕家山一座北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一件银包口搅胎瓷碗,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影青瓷粉盒。搅胎瓷器,过去出土极少。此碗直口微内敛,圜腹平底,内底略凹,毛口涩边,镶有薄薄的银口,宽1.5厘米(图一)。胎质坚细,为棕、白色两种瓷土经旋制使整个器壁上呈现棕、白间杂的不规则花纹,变化多端,比人工绘制的纹饰更觉别致可爱。胎面施一层很薄的透明釉,出土时大多脱落。碗口径12.5、底径5.5、高6厘米。关于搅胎瓷器,扬州唐  相似文献   

4.
1965年武汉市汉阳十里铺一座北宋墓中出土了一批青白瓷器(俗称影青),现介绍其中三件盒与一件壶。这几件器皿,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自中泛青,纹饰均为阳纹印花。“蓝记”交枝花卉盒高4.5,口径9.2Cm。六瓣花形。盖面饰六枝盛开的花朵,两两相交,各呈丰姿。外底印反书阳文“蓝记”二字。(图1、5图版二下)卷枝花卉盒高4.5Cm,口径9.2Cm。六瓣花形。盖面饰卷枝花卉,辅以篦点纹,活泼流畅。(图2图版二下)  相似文献   

5.
1973年3月,江西省博物馆在新干县、吉安市、万年县等地,收集了一批瓷器,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贫下中农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发掘并保存下来的。计有宋代吉州窑彩绘瓷、元代景德镇影青瓷和明代景德镇青花瓷等数十件。现择其有纪年可考及纹饰造型较精美的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1973年4月镇江磷肥厂在施工时,发现一座宋墓,由于该厂事前做好保护文物的宣传工作,土方工人发现器物后,仔细清理,并将出土文物送交我馆。镇江磷肥厂工地在本市近郊城南的林隐路北(原鹤林寺对面)。这次出土计有白釉瓷瓶一件,影青瓜棱瓷壶一件,影青划花瓷碗一件,影青盏托二  相似文献   

7.
宋代为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又一鼎盛时期,经由唐代“南青北白”的格局变为宋代名窑蓬勃兴起,民窑遍布全国,品类众多,工艺卓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宝应北宋墓群出土的一批青瓷、白瓷和青白瓷,便是北宋时期瓷业兴盛的一个缩影。1995年10月和1996年5月,在宝应  相似文献   

8.
江西出土的几件宋代吉州窑瓷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州窑在江西吉安市南郊八公里的永和镇,由于吉安自隋迄宋都称为吉州,故名之为吉州窑。又因当时烧瓷的地点是在永和镇,所以也有叫做永和窑的。根据文献的记载,吉州窑有一千多年的烧瓷历史,它创始于唐末五代,极盛于南宋。吉州窑的产品有青釉瓷、绿釉瓷、白釉瓷、彩绘瓷和黑釉瓷。其中以黑釉瓷最多,  相似文献   

9.
江西清江出土的几件吉州窑瓷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州窑是宋代享有盛誉的民窑之一。它烧造的产品美观大方,种类繁多,在我国陶瓷史和工艺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现将江西省清江县博物馆藏本县出土的几件吉州窑瓷介绍如下。绿釉瓷枕 1974年清江临江寒山南宋淳熙年(1174—1189年)墓出土。枕高7—9、面长27、宽22、底长24、宽20.5厘米。枕中空呈圆角五边形,前低后高,中央  相似文献   

10.
介绍江西出土的几件宋代瓷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1月下旬,江西省宜黄县圳口公社发现一座宋嘉泰年间墓葬。该墓位于圳口公社圳口大队新建生产队村旁的公路上。墓梆室系用麻石板建造,室长约2.5、宽约1.2米,方向正南北。梆室南端,以石板隔成一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市东郊出土的几件元代瓷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郊约二十公里的太平庄公社白塔村附近有一座古城遗址。当地社员于1970年12月在古城址内平整土地时,发现窖藏的两个大瓮(图一)。这两个瓮内外均施黑釉,一个高67厘米,一个高78厘米。出土时瓮口覆盖着一圆形平底的铁器,因锈蚀严重,已毁。在瓮中藏有六件精美的瓷器。这批文物出土时,正逢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师生在白塔村参加劳动,他们和当地干部、社员都很重视这批珍贵文物,当即派人把它  相似文献   

12.
李淑芹 《文物春秋》2011,(1):77-78,81
1993年2月,平乡县平乡镇东郭桥村一座古墓葬被盗,平乡县公安局破案后,将追回的被盗文物移交平乡县文物保管所。这批文物共15件,均为元代磁州窑瓷器。本文介绍了其中以书法、文字为装饰题材的6件文物,包括白釉黑花题"蝶恋花"词罐、白釉黑花诗文罐、白釉黑花"仙酒"盘等。  相似文献   

13.
1984年以来,武汉地区陆续出土了一批瓷器,现选介3件如下: 1.青瓷莲花尊1979年武昌区何家垅南朝墓出土。喇叭口,长颈,椭圆腹。口沿下有2个对称的横桥型耳,肩部有6个系。颈部饰刻花和贴花,凸出的弦纹以上为刻划的花朵和堆贴的神兽;下为堆贴的神兽等。腹上部刻划卷草纹,中部堆贴双层覆莲。下部为刻划的莲瓣。足根部为堆贴的两层仰莲。莲花尊胎质细腻,施青釉,釉质莹润,有小开片。通高38、口径12.6、底径14.5厘米(图一)。  相似文献   

14.
1996年9月,江西高安市城区基建工地发现一批古瓷器,我们获悉后即赶赴现场。古瓷器多已损毁,幸存的六件完整器被市博物馆征集入藏。六件古瓷均属青白釉瓷碗,分为二式。Ⅰ式2件,俗称斗笠碗,形制釉色相同。敞口,斜壁,小圈足,圈足内墙矮,几乎成平底。底不施釉,有一垫饼痕。胎质细腻洁白,釉色滋润呈月白色,股骨平薄,内壁刻划一圈花卉纹,图纹纤细、清晰。此碗高51、口径42、足径3.4厘米。正式4件,俗称花四碗,形制釉色相同。口沿外撇,作六缺花四;弧腹,器壁上薄下厚;圈足,足外墙偏高,内墙低,足底细窄,微内敛;足内见垫饼…  相似文献   

15.
1997年5月26日,安吉县郎里村出土了4件青白瓷,器型有盏托、碟、注子,根据形制、胎质、釉色以及装烧工艺等,推断这几件青白瓷均属北宋晚期景德镇窑的产品,对研究安吉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等很有价值,同时为浙江出土青白瓷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去年在前热河省赤峰县城西四十五公里之大营子村发现有墓志铭,题为"故驸马赠卫国公"的一座辽代墓葬,其中殉葬品多至千余件。最近挑选出一部分展出于故宫博物院的保和殿五省出土文物展览会中,诚如金静庵先生在他的"略论近期出土的辽国历史文物"(见考古通讯今年第四期)所谓"此墓出土器物,会引起我们特别是历史研究工作者以极  相似文献   

17.
乐亭县出土的几件白釉釉下黑彩瓷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白釉釉下黑彩是磁州窑系瓷器的主要特征之一。磁州窑系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窑场主要分布于今河北、河南、山西一带。它继承了唐代南北民窑的特点,烧瓷品系繁多,除白釉、黑釉外,还有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绿斑、白釉褐斑、白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下褐彩、白釉釉下黑彩划花、珍珠地划花、绿釉釉下黑彩、白釉红绿彩和低温铅釉三彩等。其中的釉下黑褐彩器和在器表题写诗句作装饰的作法,明显受到了唐代长沙窑的影响,并为元代青花瓷器的出现作了准备。根据现有考古材料表明,磁州窑本身烧造瓷器最早出现于北宋中期,元代以后衰落。  相似文献   

18.
谈辽耶律羽之墓出土的几件瓷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辽耶律羽之墓出土的几件瓷器彭善国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的发现,是近年辽考古的又一重大收获①。耶律羽之生于唐大顺元年(890年),卒于辽会同四年(941年),翌年归葬故里。耶律羽之墓出土的金属器、丝织品和陶瓷器是研究辽初物质文化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9.
1959年5月,巴林左旗白音沟乡古井村出土一北宋银铤,出土地点距辽上京25公里。这件银铤为两端平直束腰式,其表面较背面宽大,铤面高低不平,周边有不规则的凸棱,银铤长14厘米,两端宽度不一,上端宽9,下端宽8.7,腰宽7.1厘米,背长12,两端宽7,腰宽5.2,通厚2.5厘米,重2000克。  相似文献   

20.
介绍几件瓷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中国瓷器,历史悠久,以其灿烂的艺术成就著称于世。历年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基本建设中,发掘和收集到一批古瓷器,现就其中几件作一介绍。白釉注子(唐末)1952年,在配合水利建设,兴修禹县白沙水库时收集。该器口径3厘米,腹径5.3厘米,底径3.1厘米,高6.5厘米。敞口,沿外侈,短颈,鼓腹,腹底内收,假圈足,肩的一侧有注状短流,短流对称处有耳。器腹外部先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再罩一层透明釉,腹底露胎无釉。器形小巧。这种短流、造型丰满的器物,具有晚唐的风格。(图一,3)白釉荷口碗(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