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色的毡帽,瘦削的背影,已顺着芦苇渐渐远去,我想叫住他,可是嘴里发不出一丝声音,我想追上去,可脚下却像生了根,再也迈不开一小步……爷爷,我又梦见了您。醒来后,摸着湿湿的枕巾,心里排山倒海。还差11天就4年了,您离开我已经4年了,时间不仅没有冲淡我对您的思念,相反,却让我更加思念——爷爷,在我眼里,您一直是个聪明的老头儿,您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上过学,但凭着聪明和执着,认识的字不下于一个高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怀念     
老一辈土族人常怀念和念叨一个人名,对他印象深刻,刻骨铭心。这个人是土族人中唯一在上世纪中叶曾任过县长,做过好事,解放后即任青海省人民政府高级职务的人。难怪,在他的家乡和广大的牧业区有那么多的人因受到他的教诲和恩惠,而不住地赞颂他的人品,他的智慧,他的热心肠和他的事迹……这个被同辈人歌功颂德,也被后辈人永远怀念的人,他生于1904年,2004年恰好是他诞辰100周年,是互助县威远镇西山坳小菜子沟祁家的第二个男孩,他的乳名叫桑吉,法号为浪榭嘉措,官名称祁建昌。祁建昌自幼聪慧过人,在父亲的教授下,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  相似文献   

3.
正顾骧先生比我大五岁,我称他"顾先生",是由衷的。这些年知识界推崇民国范,以我的童年在民国受到的教育,"先生"在我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崇高的,不怒自威;在路上遇到,像我们这些小女生,无论在疯跑还是在谈笑,都得迅速回到学子的位置,躬身而立,向先生问好。我认为顾先生就是一个有民国范的人,他爽朗,豁达,知识渊博,出现在什么场合,都是一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样子。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我因写过几部电影和  相似文献   

4.
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石泉88岁的生日,追思往事,不胜沧桑……曾经有人问过我:“当年你们俩人为什么会从北京来到武汉的?”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因为搞教学和科研乃是石泉的夙愿。解放初期他在教育部门做了五年行政工作,1954年2月乘中央高教部张勃川司长调任武汉大学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之机,一同调来武大。由于他是研究生毕业,可以任副教授,当张勃川征求他本人意见时,他谦虚地说就当讲师吧,没想到从此就一直当了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12日是我50岁生日,我从来没想到这一天会变成一个悲恸的日子。此后我再不会在这一天庆生了,我要用它来悼念我的好友和大哥闫怀礼。怀礼是这天上午10点20分走的,他最近3年都在受肺部纤维化的折磨,2号他发烧烧到38度9,挂急诊住了院。入院半月后,  相似文献   

6.
我在1953年由庐江县考入芜湖市第一中学,当时学校刚由赭山搬到张家山,一切从头开始。我初次见到马数鸣先生时,他是芜湖一中的校长。他个头高高的,表情严肃,说话慢条斯理,常年穿着一套普通的中山装,一副学者的模样。由于我是普通学生,也不是班干部,因而在校期间,根本没有与他打过交道。  相似文献   

7.
张彦 《纵横》2009,(9):8-10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城楼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以他那浓重的湖南乡音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仅仅与他数尺之遥的我,作为香港《中国文摘)(CHINA DIGEST)半月刊的记者,正高举CON—TAX相机,生怕漏掉每一个珍贵的瞬间,迅速捕捉每一个有历史意义的镜头。  相似文献   

8.
陈旭麓先生以思辨和文笔见称学界,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执牛耳者,但又是全国唯一的三级副教授。在我的母校华东师大当了几十年的副教授,有关他的遭遇说来话长。  相似文献   

9.
正林甘泉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好几个月了,然而他那略带泉州乡音的普通话,不时仿佛还在耳际响起;总是泛着微笑的长者面庞,依然还是那么慈祥。甘泉同志没有走,他分明还活在我们的心中。1978年10月,我有幸负笈京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追随先师杨向奎先生问清儒学术。当时,虽然未能拜到甘泉同志门下,但是杨向老给我讲授马克  相似文献   

10.
赵朴初先生于2000年5月22日17时05分在北京医院逝世.当天晚上,我和朴老的夫人陈邦织大姐通了电话.她心气平和地说: "……请放心,我身体还可以.有不少他没有做完的事,我还要尽力去做."……  相似文献   

11.
5月是吃四季豆的季节。阳光静静地洒进厨房,我闲闲地打理着四季豆。“如果干煸,用那种扁扁的四季豆最好。”这是一个朋友告诉我的。只要一吃四季豆,我就会想到他。如果他缘那些活着的朋友一样,在城市某个角落过着干篇一律的日子,我怀疑自己还会这样强烈地想到他。他选择了一种惨烈的方式来结束生命——把自己抛到窗外去。  相似文献   

12.
先父马君武博士逝世转瞬已60年。这60年来,有关先父治学、从政、办学等诸方面的记述,早已散见于海内外报刊和关于他的数本传记之中,且都较为翔实,我不拟赘述,现在仅就我永铭于心的,先父对我的身教,也就是有关亲情方面记述于后:  相似文献   

13.
永远的遗憾     
正那天,虽说是初秋,但是树叶已经不时从树上飘落下来,天也渐渐凉了。我和你又一次相约在小区空地上打羽毛球,尽管不是经常一起打球,但我们的配合还是那样天衣无缝。你一挑,我一扣,那羽毛球轻盈得如同小鸟般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我们玩得不亦乐乎,伙伴们看得目瞪口呆,一旁锻炼的老人也啧啧赞叹。有时草丛中会突然窜出只野猫,惊慌之中也不忘"驻足观看"……我们势均力敌,不一会儿便展开了拉锯战,我的体力渐渐透  相似文献   

14.
《如梦之梦》下半场开场前30分钟,五号病人已经“睡”在了舞台上。在他的梦中,第一个观众进场,然后足第二个、第三个……不多时,观众席便几乎坐满了。胡歌说:“然后,我的梦结束了,观众的梦开始了”——那部话剧中,他是“五号病人”。  相似文献   

15.
廖联原同志离开我们1年多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他对我的教诲令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6.
永远难忘的歌文/远洋栏目主持人王长春记忆中永难忘怀的,是他们经霜枫叶般彤红的容颜,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高唱的歌声……1991年春天,我随河南作家赴老区访问团来到大别山腹地。层峦叠嶂之中,一条条窄窄坎坎的山路,像缀满野花的长春藤,把我们牵向一座座村寨山湾...  相似文献   

17.
甘在斌 《旅游纵览》2016,(12):58-61
正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呀打不尽……——《鄂伦春小调》犹记得初次哼唱这首《鄂伦春小调》,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在欢快的歌声中,我似乎听到了从兴安岭的大森林中传来的马蹄声,看见一位猎人骑着马在山林间穿梭驰骋的情景。2015年的最后几天,我和我的朋  相似文献   

18.
永远在旅途     
知道于利祥这个名字纯属偶然。那是在朋友家书桌的台板下,在为数众多的名片排列中,一张设计得很别致的名片吸引了我的眼球,名片正中很简洁地写着“旅行者于利祥”几个字,下面是“我与你,未相识,天各一方;今相逢,便是朋友”。寥寥数语,已经在我的眼前勾勒出一个豪爽仗义似乎又洒脱不羁的形象。真正结识于利祥,是在他完成了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后回到家乡,征尘未洗劳顿未消的时候。通过朋友的引荐,我以一种十分虔诚的心态走进他的家。我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温和朴实而又不失精明睿智的中年汉子,努力在倒错的时空里想象着茫茫死亡之海中一个执…  相似文献   

19.
永远的遗憾     
孙天逸 《南京史志》2014,(11):24-24
那天,虽说是初秋,但是树叶已经不时从树上飘落下来,天也渐渐凉了。 我和你又一次相约在小区空地上打羽毛球,尽管不是经常一起打球,但我们的配合还是那样天衣无缝。你一挑,我一扣,那羽毛球轻盈得如同小鸟般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我们玩得不亦乐乎,伙伴们看得目瞪口呆,一旁锻炼的老人也喷啧赞叹。有时草丛中会突然窜出只野猫,惊慌之中也不忘“驻足观看”……  相似文献   

20.
王铭三同志是一位智慧长者,是我的好上级和尊敬的师长。1979年8月2日,他走完了为党为人民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光辉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惊回首,30年在眨眼间过去了,但我与铭三同志相识、相随、相知的近6年岁月,仍宛然在目,思之泫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