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黎 《文史博览》2015,(4):15-18
本文先从筛茶、红枣桂圆鸡蛋茶、合合茶、交杯茶、抬茶、回门茶等六个方面,对茶在湖湘农村婚庆中的存在与文化寓意作了简单梳理。之后从“茶的物质特性暗合了文化主体对美满婚姻的渴求与祝愿”;“认知伦理,以茶为媒,重塑湖湘农村和谐人际关系”;“充分利用与合理重组湖湘农村婚庆茶俗,纯化湖湘民俗、民风”三个方面重点写茶在湖湘农村婚礼中存在的文化价值发掘策略。  相似文献   

2.
胡燕  陈奕翰  杨平 《江苏地方志》2023,(3):18-21+90
<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南京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茶文化形成于六朝时期,都城建康由此成为当时的茶文化中心。[1]有学者认为,从茶产业、茶文化代表人物、标志性茶事、茶文化经典集中之地来衡量,南京堪称东晋、南北朝之“茶都”。[2]以茶代酒、以茶养廉、以茶为赐、以茶为礼、以茶祭祀都源起于六朝的南京;南唐建立了“北苑茶”体系;“茶圣”陆羽踏足栖霞山留下试茶亭;朱元璋“废团茶而兴散茶”,开启“茶为国饮”新风尚;  相似文献   

3.
宋元时期是我国制茶技艺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转变阶段,蒸青绿茶的制作工艺从蒸青片茶向蒸青散茶发展。制茶工具主要有如下特点:采拣茶叶的工具有银镊子、金刀,说明制茶工具的精细化;蒸茶工具甑主要为竹制,更加轻便实用,最大特点是无底或七孔;榨、研技术炉火纯青,因而制茶的榨种类多,磨也更加丰富高效,特别是水磨,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大型制茶机器;蒸青片茶有各种造型,造茶工具棬模形状各式各样;包装茶叶的器具甚是精美,不仅灵活运用蒻叶包裹茶叶,而且懂得火烘、焙茶除湿气与密封藏茶。  相似文献   

4.
问茶     
闲暇遇菩子,把杯问茶事,不知何所云,戏日;茶可道、非常道;茗可品、非常品水泡红袍,香蕴盈盈,再问,金刚念起,又语:茶、非茶、名茶,茶,名茶,文化也茶有五名:茶、贾、蔹、茗、藓,实乃一也,茶之肇始,起于神农,尝百草,日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从此,西汉起、魏晋兴、隋唐盛、宋明普开.  相似文献   

5.
<正>梧州目前生产的六堡茶产品,在加工工艺及原料上均有很大差异,形成的六堡茶品质风格大不相同。归纳六堡茶所有茶品及其加工工艺,目前六堡茶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主要由六堡乡农家或小型规模茶厂生产的农家传统型六堡茶,其中包括细嫩的六堡社前茶、原料中等的夏秋茶和原料粗老的六堡老茶婆;第二类为大中型茶厂以传统硬化地板渥堆  相似文献   

6.
黄友华 《收藏家》2007,(6):15-18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唐陆羽《茶经》记载:“蹦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皆)不宜茶。”《茶经》对洪州窑的所在地以及瓷器之类型等均未提及。  相似文献   

7.
涟溏 《南方文物》2008,(3):168-169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它最早见于唐陆羽《茶经》。《茶经》记云:“盘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岳州瓷皆青.青则盏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自。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皆)不宜茶。”《茶经》对洪州窑的所在地以及瓷器之类型等均未提及。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茶趣     
<正>在2004年的一次拍卖会上,鲁迅收藏的清宫贡品茶膏,现身在公众面前,震撼了茶界,对鲁迅喜欢品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生活中,鲁迅与茶的关系极为密切,他15岁时就逐字逐句地抄录了陆羽的《茶经》。据许广平  相似文献   

9.
六堡茶     
<正>六堡茶原产地为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属黑茶类,是后发酵茶。六堡茶选用苍梧县群体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按传统工艺制作的为传统工艺六堡茶,按现代工艺制作的为现代工艺六堡茶。不论是传统工艺或现代工艺的六堡茶均各有其特点,都得到了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喜爱。六堡茶属于温性茶,除了具有其它茶类所共有的保健作用外,更明显的是具有祛湿、助消化、清肠胃  相似文献   

10.
申敏 《贵阳文史》2010,(6):93-94
品茗乱语茶不言,万千尽在其间……一杯在手,或浓绿或淡褐;宜清淡宜厚重;也甜醇也甘苦,尽在一念之间。茶如禅。禅不言茶亦无言,一冲一洗之间,那叶片缓缓舒展,翻卷随波,全然不作丝毫抵抗。茶不若水。  相似文献   

11.
明代中前期,西南地区私茶贸易发展甚速,并最终取代官方茶马贸易。本文认为明代中前期西南地区的私茶贸易助长了明代官场腐败,败坏吏治;破坏明代边防战略;影响明朝财政等方面危害。我们在肯定私茶贸易积极作用时,还要重视私茶贸易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加以适当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饮茶     
有人曾说过,茶是世界上最好的饮料。对于这个说法,我是举双手赞成。茶,的确是个好东西。它不像汽水那么浮躁;不像果汁那般妖娆;也不像牛奶那样缠绵;它只是茶,独一无二的茶。清清的,微露甘甜,淳朴的本质使它更显可爱。  相似文献   

13.
李国英 《神州》2014,(2):37-37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松阳是一个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而松阳的茶文化在南宋时期已相当繁荣。为大力弘扬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中华茶文化,促进各国、各地区、各民族茶风情的传播,茶知识的普及,进一步推动茶经济、茶文化的繁荣和昌盛;为广泛交流各地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茶经验,进一步推动茶经济、茶文化的交流、合作和发展;松阳县政府依托茶文化节的窗口作用,将松阳的茶叶和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观众在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中认识松阳的茶叶、感受松阳的茶文化,展示我县生态茶产业深厚的资源,为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搭建平台。在国茶叶流通协会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六堡茶的做优做大做强是因为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更是六堡茶企业自身努力勇于创新的结果。本文主要介绍部分苍梧县政协委员和茶人在六堡茶核心产区办企业,致力于为传统六堡茶发展的动人风采。  相似文献   

15.
《旅游》2008,(7)
西双版纳云茶源旅游景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燕勐海县城4公里,占地1500多亩,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西双版纳阳光茶文化科技园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建设,是一个集中展示云南省茶文化、茶科技、茶产品的重要窗口;是一个集观光旅游、民族茶文化展示、茶交易、科研培训、  相似文献   

16.
<正>在紫砂壶的光芒下,宜兴的茶显然寂寥许多。许多人都为“阳羡溪头一丸土”孜孜以求,却忽略了一段茶史里著名的“南方嘉木”。实则每个茶风浓郁的时代,几乎都少不了宜兴茶。从唐代的紫笋,宋代的雪芽,元代的金字末茶,明清的岕片,直至如今宜兴城乡少不了的宜兴红茶,它在宫廷、文人圈兜兜转转千百年,最终入了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茶叶的源产地,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中国茶的历史源远流长。说中国是茶的故乡,一点不为虚谬。在源远流长的茶史中,留下了丰富的茶文化遗物:文字记载和实物资料。条最初名之闩“茶”,后来又有茗、苦茶、芳菜等。“茶”在《诗经》中已有记载,凡九见,兹举其三:“准调余劳,其付如养”(《那风’谷风》);“采茶薪掉”(《由风·七月》):“单菜如信”《大雅·隐》。程俊英先生在《诗经译注》中皆释为苫菜。可见当时“茶”未必确指为茶。在稍晚于《诗经》的《尔雅》中即有确指:“磺,苫茶,”晋郭噗注:“个呼…  相似文献   

18.
在明朝茶马贸易的不同阶段,私茶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其作用亦不尽相同。在第一阶段,私茶产生于不合理的茶马比价,但这一时期的私茶尚不足以导致官营茶马贸易的破坏。在第二阶段,官营茶叶运输难有作为导致官营茶马贸易几近瘫痪,私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抢占了官营茶马贸易市场,直至泛滥成灾。由于私茶泛滥,不合理的茶马比价已不再是破坏官营茶马贸易的罪魁祸首。在第三阶段,新的茶马贸易引进商人参与,既解决了长期困扰朝廷的茶叶运输问题,又缓解了朝廷资金短缺之难,恢复了长期停办的"纳马差发"。而此阶段私茶主要表现为无"引"茶商增多;运输中"夹带"私茶增多;将质次价高的茶叶交与官府,好茶留给自行销售,牟取暴利。  相似文献   

19.
祖国大陆种植茶树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便开始了,跟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年代同样悠久。茶在书籍上称“荼”,秦汉以后才写成“茶”。茶最早被注意是因为它能治疗一些疾病。茶叶中含有茶碱.能溶解油脂,兴奋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含有鞣酸,能杀菌解毒;含有B1和维生素丙,能防治败血病。所以茶最早还是用于做药。而喝茶风气.则是在魏晋南北朝以后盛行起来。  相似文献   

20.
汉代的茶在物质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可从文献、实物和图像三方面对汉代茶的历史文化面貌进行考察。文献中茶的多重指向符合其区域分布特征。茶叶遗存的鉴定依赖自然科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茶器通过文字标识、使用痕迹、组合及功用考证得以确定。在汉画像中,神农有着多重属性,茶被纳入百草之中,茶和茶器在庖厨图和宴饮图中得以表现。茶在汉代的饮食结构尚未突出,药用功能并不明显,并在特定的阶层中流行,且与丝绸之路有着密切联系。在地域分布上,汉代的茶向北已经传播到了山东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