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93年3月,内黄县一农民翻地时,发现一件金代铜权,后为县文管所征收。该铜权高10.5、腹围17、底径4厘米,重850克(图一)。铜权方形纽,束腰座,腹部铸有楷书阴刻铭文(图二),正面“大定”,背面“十二年”和“官”字。据  相似文献   

2.
在省流散文物管理部门征集的文物中,发现元代铜权二件;另一件金代铁权是内黄县群众起土时发现。权上均铸铭文,颇有历史价值。现介绍如下:1号铁权平面呈圆形,权底不甚平整,束腰,上体鼓圆,方环鼻,表面巳锈。权上铸阴刻和阳刻铭文:正面“十二年”,右侧铸阳刻“官”;背面“大定”。权两侧中间各有一道呈线状铸缝。底径4、通高10.3厘米,重850克(图一,图二)。此铁权是1982年内黄县井店村一农民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北京市文物管理部门在各区县物资回收公司的配合下,拣选出10件元代铜权,现介绍如下。 1号权倒梯形方纽,下为圆盘形肩,权身呈上大下小的椭圆形,束腰下接上小下大的圆形底座。权身正面铸阴文铭文"中统二年" (图四:1),背面亦铸有文字,已锈蚀不能辨认。通高8厘米,重402.5克。 2号权形制基本与1号权同,方纽略细,底座有弦纹五周。权身正面铸阴文铭文"至元八年",背面铸阴文铭文"中都路造"。  相似文献   

4.
1995年11月,广西灵山县新圩镇元屋岭下排村村民刘成东建新屋,在距地面60厘米左右处挖出一件元代铜权,现收藏于县博物馆。 此铜权呈六面六棱型,较完好,通高8.3厘米,重178克,束腰,权纽有一不甚规则的方孔。权身正面有阴文“至治”,背面有阴文“元年”,左侧面有一个阳文“六”字(图一)。 至治,为元英宗(硕德八刺)在位的年号。元年,为英宗定年号初年(132辛酉年)。六,当属铜权的号记。 铜权,铜质之权,等量之具,犹今之砝码。此铜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元代度量衡制度及其商业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广…  相似文献   

5.
元代度量衡史籍少有记载,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云,宋元皆承唐制。解放后考古资料日益丰富,元代铜权时有新发现,河南省博物馆现收藏元代铜权十余枚,其中多有铭刻,今选介十枚,以供参考。1.“至元年”权(馆藏号,豫1978,下同) 1982年省文物商店拔交。体圆式,平底。通高10.5、钮高2.2、腹径4.6、底径5.5厘米,重836.5克。权腹部铸有阴文三行七字:正面“至元年”,背面“卫辉路”,侧面“天”(图一:1,图二:1)。2.“至元八年”权(豫1478) 1974年废品公司拣选。体圆式,凸底,钮内有明显磨损沟痕。通高10.5、钮高2.2、腹径4.6、底径5.5厘米,重879克。权腹正面铸“至元八年”(世祖忽必烈所用年号,公元1271  相似文献   

6.
最近,河南新郑市博物馆在藏品建档中发现3件战国带铭文青铜器。其中铜鼎1件,铜戈2件,现介绍如下:l.铜鼎(图一);日藏。高16厘米,口径15厘米,重2M0克。鼎盖与鼎身合成一个扁圆体。子母口。鼎盖鼓起呈覆盘状,上有三“凸”形钮,组成等边三角形且与三足对称。鼎盖中央部位铸铭“始是官”三字。(图四:l)鼎肩附一对长方环形耳,两耳微曲外移.圆腹较深.小平底.下部右尊自一铜鼎蹄形三矮足。腹部饰一周凸弦纹。铭文“越是”疑为地名,无考。“官”字在战国铜量器铭文中常见,如“上官”、“下官”、“私官”等。2.铜戈(图M)197…  相似文献   

7.
1984年仲夏,福建南安县罗东乡一村民在平整宅基地时,发现1件元代铜权,后捐献给泉州市文物部门。1995年,该铜权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定为一级文物,现收藏于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铜权为合范铸造,呈扁钟形,上窄下宽。上端是桥形纽,中穿孔,纽与权身无明显分界。近底束腰,下端作弧状,两侧略外撇。通高8.3、最宽处5.7、厚1.4~2.8厘米。重570克(图一)。权身正、背面均铸有铭文,正面为“泉州路揔(总)管府”6字(图二:左);背面为“至元三十一年造天□”9字(图二:右)。“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为元世祖忽  相似文献   

8.
高江涛  庞小霞 《南方文物》2009,(4):92-92,93-96
1973年,在山东兖州西李宫村发现一批铜器,见有铜卣、铜爵、铜觚和铜刀各一件,其中铜卣盖内与腹底铸有铭文“蜀册父癸”,铜爵腹内铸有铭文“移父癸”。铜卣与铜爵铭文第一个字基本相同,应为同一个字,一般认为是“索”,材料公布者认为器主是《左传》定公四年载周初封鲁所赐殷民六族之一的索氏。本文在重新考释该字的基础上,对与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9.
在张家口地区博物馆文物库房藏品中,共收藏有14件元代衡器——铜权。其来源大多由馆里运用征集、拣选的方式搜集起来,小部为群众献交的。为叙述方便,按权身铸造时代的刻铭先后顺序,无年代的刻铭放其后,兹介绍于下: 至元八年权 1件,拣选。权体呈亚腰园柱体、方钮,园形底座上饰五周弦纹;两侧从上至下留有一道两范合铸的实棱。权身正面阴铸铭文“至元八年”,背面阴铸的铭文因锈蚀和磨损严重,只辨清一“造”字,左侧上方阴铸一“西”字铭文,应是官方铸行时的编号。通  相似文献   

10.
南宋宁宗庆元年间铜铁钱并铸,铜钱中小平、折二背俱从元至六,折三钱背四至六,但庆元年间江淮小平和折二铁钱中,蕲州蕲春监、舒州同安监、汉阳军汉阳监均铸有“七”字记年钱。《宋史·宁宗本纪》:庆元六年十二月癸卯,诏改明年为嘉泰元年。可知庆元无七年,那么,怎会有七年铸的庆元钱呢?当时朝廷对钱监的岁铸额均有限定,或是庆元六年十二月癸卯前。诸监已陆续完成了当年定额,钱监又不曾停工,于是提前跨入了“庆元七年”,  相似文献   

11.
最近,省文物研究所在平舆县射桥乡发掘时,从群众手里征集到元代铜权一枚。(图一)。铜权为方形圜鼻,腹呈宝瓶状,上大下小,底为圆形,鼻高2.1、腹径5、底径5.6、通高10.9厘米(见图一)。实重951.1838克。此权系黄铜所铸,铸缝清晰可辨。铜权腹部正面阴刻“至元八年”四字,背面阴刻“南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瑞安县相继发现三件元代铜权。这三件铜权均为束腰扁六面体,造型略有差异。 "延祐元年"(1314年)权横山公社  相似文献   

13.
1985年,上饶地区驻鹰潭土产中转站在清理中过程中发现一件元代铜权,它为研究元代的度量密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这件实物现藏于鹰潭市博物馆。“大德权析”,体表呈铁锈色,上端为圆孔方纽,鼓腹束腰,底座呈台阶状,长方形,底部凹凸不平。通高6.7厘米,重220克。权身正背分别铸有阴文“大德”、“权析”,“大德”即元成宗铁穆耳年号。此权制作粗糙,纽部和腹部布满蜂窝气孔,权底不规则,疑为民间所铸。元代“大德权析”@杨彩娥  相似文献   

14.
江陵出土焊有五铢的东汉和平二年铜斗1981年5月江陵城草市唐家山东汉晚期墓内出土一件铜斗。铜斗底铸一直行阳文“和平二年堂狼造”,两旁各焊东汉五铢3枚(如图,为原大1/3)。此器形制与成都西郊出土的西汉铜斗基本相似,和故宫博物院陈列的东汉铜量几乎相同。东汉和平二年(151年)正月,桓帝改年号元嘉,是年即为元嘉元年。故宫另一件东汉“建宁三年”双鱼洗也铸有“堂狼洗”,此铜斗应为东汉器。同墓尚出有五铢等。(《文物》1992年9期王毓彤)江陵出土焊有五铢的东汉和平二年铜斗@王毓彤  相似文献   

15.
有“靖康元年□月 日承节郎赵德诚状”等字 ,称之为“状”并无不可 ,但这件文书的归类 ,通过比对《庆元条法事类》所载宋代文书格式 (详下 ) ,可以进一步确定为就是史籍常见的所谓“家状”。这件文书的定名按照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的习惯 ,应该拟题为《宋靖康元年 (112 6 )保安军德靖寨赵德诚家状》。关于本件的录文和标点 ,有多处值得商榷。1行的“诚” ,从图版看 ,上面缺文至少在四字以上 ,根据《庆元条法事类》所载宋代家状格式 ,首行一般是家状撰者“具官姓名” ,即家状书写人在首行写上自己的官称和姓名。显然 ,1行的“诚”是“赵德诚…  相似文献   

16.
1982年2月,广汉县南丰乡一村一社社员挖土筑墙时,在距地表50厘米处发现元代铜权一件(图),当即交县文化馆保存。 权为青铜铸造,出土时表面有一层绿色铜锈,  相似文献   

17.
1980年4月,湖北随州市淅河镇一农民在翻地时发现一件元代铜权,后由随州市博物馆收藏。铜权通高10厘米,重811克。方环鼻、鼻孔上未见磨损痕迹,权体呈亚腰圆柱体(图一)。权体上部正面铸阳文“鄂州路造”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征集文物时,发现1件刻铭铜鍪,据传出土于洛阳北邙山西汉墓。铜鍪为侈口,束颈,圆肩,鼓腹,圈底,肩腹间有一对绹纹环耳,肩部饰凸弦纹一周。腹中间有垂直范痕。器身多处有垫片痕迹,外器底及下腹部有烟炱痕迹。口径13.2、腹径19.5、高16.5厘米,重890克,容水2560毫升(图一、二)。在铜鍪右侧肩部弦纹下横向刻有铭文两行,共10字:“今元年长信私官”、“左厨四”(图三、四)。前一行铭文字体较小,笔划较细,后一  相似文献   

19.
元末明玉珍农民政权“天统三年”铜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1957年,河北省师范学院历史系文物室接受了一件私人捐赠的铜权。权身呈扁平六面体,上有倒梯形方纽,束腰下接长方形座(图一)。通高10.8、底面长4.77、底面宽1.85厘米,重559克。权身正面铸阳文楷书"天统"2字(图二);左侧面下部铸"三  相似文献   

20.
王恽中统初年的身份问题,《元史·王恽传》与《王恽神道碑》所载均不甚详确。《元史·王恽传》载:中统元年,左丞姚枢宣抚东平,辟为详议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