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白鹿原》出版后,陈忠实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邀参加作品研讨会.当他看到编辑们的工作条件很差时心里很不落忍.就毫不犹豫地拿出两万元稿费.“为改善编辑们的工作条件尽一点绵薄之力”。在当时.两万元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陈忠实却说:“虽然我也不是很富有。但我不能忘本,如果没有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些编辑的倾力提携.也不会有《白鹿原》的今天。”  相似文献   

2.
马晓春爱笑,罗洗河拿了三星杯冠军后,他笑得更厉害了。从韩国凯旋归来,飞机晚点了5个小时,众多记者翘首等待。罗洗河的妻子给丈夫献花,众人哄着马晓春也去合影,马晓春却溜了。“当人家夫妻的电灯泡,岂不是很搞笑?”马晓春多少有些自负,然而还是恰如其分的。“我不会在我不牛的地方,和人家瞎牛。”  相似文献   

3.
写下这个标题时,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是这些天阅读的大量关于谢亚龙的媒体报道中的偏误或者不为人所知的方面。这其中,有些是身陷囹圄的谢亚龙通过电视镜头做过“抗争”的,比如他强调自己说的髂腰肌不是记者理解的“叉腰肌”,不承认自己不懂足球管理业务,比如他承认自己虽然有罪但不是贪官,也不是庸官。  相似文献   

4.
年前去北京出差,拜访了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和他聊了许多话题。崔永元虽然名气不小,但说话平和,没有架子,尤其是谈起自己女儿的时候,曾经一再声称不谈家事的他更是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脸上洋溢着一种只有身为人父才有的喜悦。记(记者):你的女儿是不是很可爱? 崔(崔永元):对。我女儿很乖、很懂事,一点也不吵,也从来不无理取闹。我在电视台工作很忙,压力也很大,只有到了家里才感到轻松一点。和女儿在一起是  相似文献   

5.
观我生赋     
我已迈入古稀之年,虽然我在心理上和感情上还不服老,但自然的客观规律常常又使我想到自己快要缴饭票了,我的许多挚友和同事们都先我而去了。当然有些还未去的,有些比我年事高的也还健在,我这个古稀之年只是对我的晚辈们和青年们讲的,在那些老友和老同志面前,我不过是个小弟弟罢了。 艾砂兄嘱我写篇自传性的回忆录之类的文稿,这使我又激动又困惑,这不仅是恐怕自己写不好,而且也是因为自己掌握不了自己,钻入一些复杂的矛盾的牛角尖里去。……相传诗人北岛写过一首一字诗,诗的标题为“人生”,内容只有一个“网”字。初  相似文献   

6.
洪泾之行 1970年初,叶群有一次坐汽车兜风时问王义华:“你去过洪泾大队吗?”王义华回答说没有。叶群说:“我在那里搞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那里住了好长时间,我真想到洪泾大队去一次,那里的贫下中农我都很熟悉,小孩都认识我。社员们太好了,都很朴实,我很想再见见他们。  相似文献   

7.
阎明复 《炎黄春秋》2005,(12):10-16
抗战年代我还年幼,对父亲的工作情况知道 不多,特别是他当时是地下党员、又从事情报工 作,更是一无所知。说起来很惭愧,1947年在哈 尔滨外专“三查”运动中,我很认真地说我父亲 是“资本家”。建国后父亲也没有跟我讲过他过 去的经历,没有讲过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情形。 即使1952年中央批准他在外交部公开了党员身 份后,他也没有专门和我们谈过,也没有公开向 社会说他是共产党员。据安全部的一位老同志回 忆,文革的时候,专案组的人找他外调,都不知道 阎宝老是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8.
《华夏人文地理》2006,(2):148-149
看见煤矿上的矿工们三三两两地从矿井里出来,赵钢想:“嘿,终于可以拍片了。”在辽宁省阜新市孙家湾煤矿外的冰天雪地里等候了一个多小时后,他终于等到了矿工下班出来。但四五个身穿制服的矿区保安队员却让他的拍摄计划胎死腹中:他刚从怀里掏出相机,他们就出现在他面前。接下来,他们很客气地把他请到了矿区的一个房间里。赵钢说:“我很平和地跟他们解释,他们也还算客气,只是说我不能拍片子,除非矿上的领导们批准并通知了他们。”软磨硬泡了一个小时,保安们还是不让他出去,一直等矿工们都走光了。“其实我就想拍一组矿工下班从矿井里上来,然后换衣服、洗澡的镜头,”赵钢很无奈地说,“不过,去年矿上发生了一起矿难,也难怪他们如此紧张了。矿区现在的‘三防’方针是:防火、防盗、防记者。”  相似文献   

9.
李锐 《炎黄春秋》2007,(4):64-65,73
2005年年底,收到一位老同事寄来的《综合哲学随笔》,他同作者高亮之是浙江大学的同学。读后使我大开眼界,许多思考过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的启发。首先想到的是,我1990年写的《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思想初探》那篇八万字的长文中,曾对毛泽东的理论思想、哲学观点包括《矛盾论》、《实践论》作过探讨。剖析过他的“斗争哲学”思想。“动”与“斗”是他早年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观念,既是宇宙观也是人生观;终其一生,好动喜斗,尤其实践了自己“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诺言。  相似文献   

10.
杨栋 《文史月刊》2006,(10):51-52
今年是作家赵树理诞辰百年,在长治市的纪念会上,我见到了赵树理老师的二儿子,他很厚道,也很睿智,他的名字叫二湖,他的弟弟当然叫三湖。20年前,我在省城当记者,一次去沁水采访,就很想去访一下赵树理的故乡,县里同志领我见了三湖,请他和我们一起去,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三湖不多说话,好像在一个电厂当工人,他的宿舍很简陋,桌子上放着几本线装的旧书,那是他父亲留给他的。从那几本线装书上我得到两个信息,一是赵树理也喜欢读古书;二是他也愿让孩子读点古书。赵树理并不像人们所说:只是一个靠才气写小说的通俗作家。我问及三湖近况,二湖沉痛地说:“已经去世了。”  相似文献   

11.
1992年4月3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全体会议,逐项表决本次会议各项议案并作出决定,其中有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会议由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万里主持,会议依次表决通过了几项决定后,进入三峡工程议题.当工作人员刚把该项议案的决议草案宣读完,坐在会场右前区的台湾省代表黄顺兴站起来大声说:“我要求发言!”在他座位附近的摄影、摄像记者一下子拥了过去,把镜头对准他.散在会场其它区域的记者们,也有一部分往右前区跑去,会场上一片嗡嗡的议论声.这时,万里沉着地说:“根据议事规则,本次大会不进行大会发言”.而黄代表仍大声要求发言,记者们也越围越多(大多是国外、境外的),显然妨碍了会议进程,工作人员一方面请记者们散开,一方面请黄代表安静.黄代表说他有话要对记者讲,于是工作人员请他到会场外休息厅去讲,他就离席往会场后面走,他的后面跟着一群猎奇的记者.当经过我  相似文献   

12.
老鬼子藤井和许多日本老兵一样,几十年来对自己的家属只字不提关于战争的事,更何况对我这个中国留学生。一个人埋藏在心里的事越深就越难以启齿。我不断去他家,终于敲开了他的心扉。其实他一点儿都不倔,很有思想,还很有观察力。他问他,你当过军人吧?当过军人的人,都特别规矩。这种规矩不是害怕,而是经过严格的训练所产生的遵守纪律的行为。我早注意你了,我还想问你呢。话人正题,我问藤井:“我问了你多次‘去过中国吗?’你怎么总不回答我呢?”老头儿笑了笑算是回答。我又问:“你当年知道去中国干什么吗?日本国有人管去朝鲜和…  相似文献   

13.
八月青海     
“八月该去哪儿?海边、草原我都去腻了,就连爬不上去的雪山我也去过了,我还能去哪儿?”朋友在电话里问。“去青海!”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他:“因为八月是青海最美的季节。”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神州》2005,(10)
“对我来说,周到体贴地接待那些有话要说的人很重要。但继续我自己的生活、保持生活平衡也很重要。”——美国总统布什对记者解释他为何避而不见守候在德克萨斯农场外的“反战母亲”辛迪·希恩。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散文大师秦牧作古已多年,距倔青海之行也有15年了。秦老生前与我有过多次书信往来。在我的记忆里,他在信中,总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青海高原人们以酒待客的难忘情怀。秦老在《访青海土族人家》一文中也曾写到:“我有机会去拜访大名鼎鼎的吐谷浑的后人,怎能不高兴呢!但是,在高兴的同时也有点担忧,有些资料说,土族人民是很爱酒的,酒在他们那儿有各种美妙的神话传说,被认为是五谷的精华,粮食的神水。这可怎么办?我是不会喝酒的,醉倒或者失仪就不好了”。 我对秦老说:“没关系。我先去给他们打个招呼。不过  相似文献   

16.
桑尼经营着一家纸张用品小店。由于地处沿海,他最担心的就是下雨发大水,淹了店里的货。有一年,遇上台风,雨势极大。转眼间雨水涌进小店,几十万的货全泡了。伙计们很着急,桑尼的老婆也跟着抢救。在大家忙成一团时,桑尼却跑了出去。“去找帮手了吧。”老婆想。几个钟头过去,水退了,桑尼才回来。“你找个帮手去这么久?”老婆抱怨道。桑尼说:“谁说我去找帮手?我有更重要的事!”老婆生气地说:“纸都成这样了,还有什么比这重要?”老婆说的没错,这次小店损失不小,有九成的货都报废了。  相似文献   

17.
张之佩 《收藏家》2022,(12):6-9
沈红在“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学术论坛”代其母宣读文稿,并发言:“作为家人,感谢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研讨会,感谢老师们的学术分享。二十年前我也来到过这里,参加国家博物馆为纪念沈先生诞辰100周年举办的座谈会,很亲切。是你们把我带到老人家生前工作了半生的地方,是你们用学术的方式把他呼唤到这里。我觉得他在这里聆听,和我们隔着时空团聚。我母亲托我带来她写的一篇文章,摘录几段和老师们分享。”  相似文献   

18.
敬爱的精神的导师,同志——鲁迅先生: 我希望得到你的帮助,能将这篇祭文发表在九月十六日的《作家》上,并望在发表时周围圈上粗线条。因为《作家》读的人多,想来内地也有着许多读者,我这祭文是想不仅给上海住着的某些人看见,而且要想给贵州的一些人看见的。我想用我的愤怒来回答官僚们的无视,来暖暖内地许多弟兄们的盼望。——因为我们断了音讯好久了。旭如,他真姓是“李”,工作时的名字叫“林青”,也有时写作“林箐”。在贵州,弟兄们有些却叫他做“茅哥”,他用过笔名“茅戈”,又曾改姓。被敌人枪杀时的“罪状”上,就认定他的真姓名是“熊茅戈”的。而他被捕的口供,自己说是“刘应生”。旭如实际是贵州毕节人,死的时候,年纪很青,才二十五岁(今年二十六岁),但直到他  相似文献   

19.
杨国庆  刘建凌 《世界》2006,(7):50-52
周日,随朋友赴扬州参加一个聚会。高速路很顺畅,到扬州后才知道时间改在晚上,当地朋友安排了一些去处,都是同行朋友去过的地方。扬州对我而言,却是从未踏足的“新”城市,出于早年对中国墓葬文化存有的情愫,我提议去普哈丁墓。乍听普哈丁墓,常来扬州的几位南京朋友一脸惊诧。“普哈丁”对大家尽管陌生,但他却是700多年前来中国的伊斯兰教传教士,其墓地也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期间,涌现出众多文武兼身的先烈。当时与孙中山齐名的黄兴(克强),是军事行动的重要指挥。为革命工作需要,他的行踪,很带有点神秘色彩,他是神枪手,从海外南洋进出大陆几十次,甚至还乔装过“和尚”呢! 我国现代大画师齐白石在其“自述”一书中,谈到他壮年时在桂林与一姓“张”的“和尚”邂逅相遇的趣事: 有一天在朋友那里,遇到一位和尚,自称姓张,名中正,人都称他为张和尚,我看他行动不甚正常,说话也多可疑,问他从哪里来,经何处去,他都闪烁其辞,没曾说出一个准地方,只是吞吞吐吐“唔”了几声,我也不便多问了。他还托我画过4条屏,送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