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江先生1999年撰文称,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资政院档案中发现了“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分别称之为“甲残本”和“乙全本”),并对两种宪草进行了初步研究。然而,通过进一步研究,可知所谓“甲残本”,并非宪法草案,而是度支部员外郎李景铭翻译日本学者北鬼三郎《大清宪法案》一书的部分内容,系为主持纂拟宪法的载泽等人提供的参考资料而已;“乙全本”宪草有可能是民间立宪派团体或人士所纂拟,似不能说是清廷秘密立宪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扬州大学图书馆藏有稿本多种,其中张燮恩《斯斋诗话稿》、颜僩《病维摩室诗集》、张家保《定盦偶草》、汪鋆《栖云山馆倡和诗词》四种稿本均为清末民初扬州人所著,且未曾刊刻传播,甚为稀见珍贵。其对研究扬州清末、近代历史及地方文化,具有重要的文献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民国初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制订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袁世凯的《中华民国约法》这两部约法之间,还有一部由国会正式制定但被袁世凯强行推翻的国家宪法草案,这就是《天坛宪法草案》。1913年4月,中华民国第一届两院制民选国会正式组成。随后它就要制定正式宪法以取代《临时约法》。宪法的制定程序是:先由国会参众两院各选出  相似文献   

4.
六朝瓦当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高  贾维勇 《东南文化》2004,(4):63-73,i001,i002
六朝瓦当可分为云纹、人面纹、兽面纹、莲花纹4类,各类瓦当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点。六朝瓦当对同时期北朝、高句丽、百济的瓦当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美国宪法是美国国家制度的根本法。它确定的美国国体和政体是一个标榜“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美国共和政体具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以中央与地方分权原则确立的联邦制;二是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确立的总统制。笔者试图对这两种分权体制的内涵、性质和历史作用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鑫龙 《文献》2022,(4):112-136
傅斯年图书馆藏《文选楼丛书未刻稿本》十六册,未曾见学者讨论过。此稿本为阮元旧藏底稿,极有可能曾入况周颐之手,后辗转被耶稣会中华省获得,并最终入藏傅斯年图书馆。它包含《待刊书目》《待购书目》以及选录自前人笔记的经史考辨条目等几个部分,其中删改校对,皆是阮元亲笔,具有较重要的文献价值与学术价值,值得深入探讨。从《待刊书目》可知《文选楼丛书》原先有一个较为庞大的刊刻计划,后因遭遇变故而中辍,通过此目还可窥见阮元独特的文学史眼光及同现今文学史体系不同的诸多观念。两册《待购书目》不是同一时期所写,其成册当在道光二十五年之后,而且阮元罗列了不少女性著作和士人编纂的女性总集,这除了与当时女性文学繁荣的背景有关之外,与阮元自己对女性作家及女性著作的重视更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孙书磊 《文献》2005,(3):209-216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周妙中<江南访曲录要>、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等皆将秦子陵<如意珠>传奇著录为明末清初作品,认为清代叶怀庭<纳书楹曲谱>所收、姚燮<今乐考证>所著录的无名氏<如意珠>传奇即秦子陵的<如意珠>传奇.  相似文献   

8.
察合台汗国铜币的发现及初步研究韩雪昆1990年3月,新疆博乐市达勒特古城(当地俗称“破城子”)发现一个察合台汗国铜币窖藏,总计出土铜币1649枚。这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发现,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察合台汗国时期的铜币在国内尚属首次,它对于研究该汗国的货币制度、经济和贸易水平、制币工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和研究。一、发现经过1990年3月14日,博乐市达勒特乡乌兰托哈村林民刘克贤,在达勒特古城遗址西城外约20余米处平整土地时,发现4个元代瓷碗,即告知博州博物馆,因有几块瓷碗碎片散失于原地,21日笔者和馆内其他同志一道寻找瓷碗碎片时,在同一地点同一深度(地表下约40厘米),偶然发现这批铜币装在一个灰陶罐中,故知与瓷碗属于同一窖藏。陶罐高24,口径7.5,底径11,最大腹径20厘米,罐口有一小流,柱形单耳。其型制与原来在该城址内出土的几个灰陶罐完全相同,具有显著的元代风格。这批文物现藏博州博物馆。二、铜币的初步分类和铭文释读这批铜币均用中亚地区传统的打压法制成,圆形无孔,正、背皆打压有科斐体①阿拉伯文字,因受伊斯兰教的影响,铜币上不见人物或动物图案,但其中心铭文的上部或下部均打压有线勾  相似文献   

9.
皖南周代青铜剑纹饰资料详实、变化丰富。剑格主要有兽面纹、蟠螭纹与几何纹,剑首基本上为弦纹圈及几何纹饰。剑首、剑格纹饰与剑体其他部位特征演变规律类似,各期特征也较为显著,存在一定的组合关系。研究表明,始自西周中晚期,设计者便注意到格、首在装饰上需要保持的平衡与协调,至春秋晚期该传统便达极致,其中剑格兽面纹的出现,是吴越青铜文化的一大改造与创新。而战国时期青铜剑纹饰的衰退则反映出吴越地区制剑审美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6,(8)
正陈洪绶(1599~1652年),字章侯,幼名莲子,壮号老莲,晚号悔迟,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镇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画家之一,也是罕见的有诗文集传世的人物画家。他去世后,其第四子陈字耗时四十年搜辑其诗文,编成别集《宝纶堂集》行世。此集印量不多,流传日希,一直备受绍兴文人的珍视。光绪十四年(1888年),绍兴刻书家董金鉴以活字重排《宝纶堂集》的过程中,觅得陈洪绶手书本《避乱诗》,收有153首  相似文献   

11.
引言 2004年4月我们得到15枚从南疆和田发现的察合台及其它伊斯兰钱币。在整理这些钱币时发现其中1枚的正面是一个汉“宝”字,宝字的右边是一个海都的徽记。这种钱币在以前从没有报道过。这批钱币中还有3枚钱币的正面中心是藏字母。这种钱币在以前也没有见到过。  相似文献   

12.
张玉  刘照建 《东南文化》2002,(11):44-47
徐州地区西汉陶俑可分为兵俑、乐舞俑、仪仗俑、侍俑四个大类。并由俱象写实向形神兼备的方向演变,其乐舞俑生动的形象栩栩如生,成为汉代陶俑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3.
196 8年间 ,清末台湾循吏曹瑾墓地 ,封土夷平 ,石坊、望柱及神道石雕 ,悉遭破坏 ;墓室部分盗挖 ,墓志铭散落在民间。 1 984年 ,文物普查发现其墓志石三块 ,其中志盖一块 ,志石二块 ,志石两侧刻有文字的合抱石 ,惜已不存。该志石现珍藏于沁阳市博物馆“河内石苑”碑廊内。志盖长方形 ,长 96厘米 ,宽 5 8厘米。盖顶篆书“皇清诰授朝议大夫 晋授中议大夫 赏戴花翎 即补海疆知府 前淡水同知 丁卯科解元 怀朴曹公墓志铭”。志石长方形 ,长 1 0 0厘米 ,宽 5 5厘米 ,志文为阴线浅刻、楷书书就 ,满行 2 4个字 ,共 6 5行 ,1 5 1 2个字。志材为…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萝北县名山镇发现两件石质矛尖,为该地区新发现,经比对,与美洲人起源亚洲说具有密切联系,证明萝北地区在史前曾经有过人类遗留痕迹。通过地理位置分析,可以确定萝北地区是东北亚史前人类前往北美洲迁徙途中的主要活动区域。  相似文献   

15.
笔者闲遐时喜好集藏各类废旧钞票,于1990年初收集到一枚鲜为人知的股票——商办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股票。为弄清其股票发行的历史原因,我拜访了众多的老铁路工人及众多的集币爱好者,查阅了数十卷有关该股票的历史资料,终于查明了该股票发行的历史原因。今就该股票试作论述,由于笔者所接触的资料有一定局限性,不妥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6.
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很早见于我国古代文献。但石室位置究在何处,多少年来,中外学者屡有考证,诸说纷纭,迄无定论。近一年来,我们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对大兴安岭北部丛山密林中的嘎仙洞,经过多次调查,反复考证,终于在1980年7月30日,于洞内石壁上找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石刻。内容为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这里致祭时所刻之祝文。经拓印,大部清晰可辨。可以确证,嘎仙  相似文献   

17.
李淑燕 《民俗研究》2008,(2):238-243
灯谜,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独立于诗、词、曲、散文、杂剧之外,既为文人所喜爱,同时也深受普通百姓的欢迎,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虽然灯谜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且历朝历代灯谜的数量也很大,但由于保存不慎,且参与者众而创作者寡,所以,如今流传下来的灯谜不多,记载灯谜的书籍也很有限。钱南扬《迷史》载有自战国苟况所撰《荀子·赋篇》以来各朝的迷集八十二种,并称“所得不过什一”,由此可知这一领域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很大余地。  相似文献   

18.
宪法治理是时代的需要,是政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以另一个世界文明古国伊朗宪法治理传统为中国宪法治理文化之参照系,通过历史背景、运动过程的比较,从而将时间、人物、事件等维度或者思想、实践为层面等要素进一步活化,探讨其中共有的与独具特色的宪法治理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引古代文献以及相关考古发现,详细考证了祭字问题、祭伯和祭公的爵称呼问题、祭城村早期古城与食邑的问题、祭国之城发现的意义以及祭国的存续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清史研究》2021,125(3):90-104
国家图书馆所藏一部《大清律集解附例》抄本可确认为康熙四十六年修律进呈本。该本的发现为研究清代康熙、雍正两朝修律活动提供了新的材料。梳理进呈本条文并与顺治律对比,可知康熙修律深入、系统,为雍正律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将之与雍正律对比,可发现除新增条例外,雍正律对进呈本原定内容亦有不少修改和发展。进呈本与雍正律一脉相承而各有特色,二者共同反映了清律从承袭明律到因时制宜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