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对谶纬只是桓谭被贬斥的表象,深层原因则是没能理解刘秀重儒的政治目的,以"道"自认,一味分析现实、批评现实,违背了刘秀圣化汉室复兴的政治需要,是"道"与"势"碰撞的结果。刘秀重儒,"未及下车,先访儒雅",是为了"吏化"儒生;以谶决事是以谶纬控制谶纬,防止西汉后期儒生以谶纬为工具怀疑汉家统治的再发生;"亲执讲筵"是以"柔"的方式钦定学术标准,统一思想,使儒家学说规范化、工具化。这是东汉一代有经学无"思想"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是对黄老道家的学术概括,“新道家”的提出则填补了学术空白,对深化研究有着启示意义。战国时期以帛书为主体的黄老学派标志着新道家的形成,《吕氏春秋》是其发展形态。西汉前期的政治是新道家的全面实践。东汉前期的“吏化”儒生和对谶纬的控制,使士人的学术路径转变,导致儒法统一和儒生对新道家的重新取舍,儒道合流。  相似文献   

3.
两汉之际儒生价值取向探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西汉末年儒生之归附王莽是因为西汉在制度及其运作的两个层面均不能满足其入仕的要求,而不是为了通过王莽实现其千百年来的“政治理想”。刘秀“尊祟节义”重用儒生的本质一方面是满足儒生的利禄追求,一方面是在精神和制度两个层面加强对儒生的控制,把儒生彻底地吏化;儒生遂彻底放弃其批判、改造现实的传统而以“吏事”为业,导致了儒学衰退的同时,也消弭了儒生的伦理实践。  相似文献   

4.
张云峰 《黑龙江史志》2013,(23):149-150
鉴真是唐朝著名的佛教高僧和思想家,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可视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西行东渐"的双璧。鉴真游学、东渡于盛唐武则天至唐玄宗期间,其时亦属儒佛道三教文化的长足发展期。在武则天崇佛抑道轻儒时期,鉴真在扬州出家;重佛轻道的中宗和崇道兼佛的睿宗时期,鉴真游学两京;玄宗崇道抑佛升儒时期,鉴真六次东渡。盛唐时期儒佛道三教冲突与融合实为鉴真东渡的思想因缘之一。  相似文献   

5.
管仲的经略治国、富国强兵的主张体现在以政治为首务、重经营管理、以谋略治国、重经权结合等方面。这一系列的经略思想及措施终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管仲不仅是齐文化的集大成者,又是儒、道、法思想的先驱。  相似文献   

6.
刘秀在农民战争中夺得了政权,建立了东汉王朝,其政权的性质依然是地主阶级的统治,是西汉王朝地主政权的继续发展。东漠政权的存在,共一百九十六年,在这将近二百年的政治发展过程中,除了农民向封建地主阶级进行了无数次反抗暴动以外,而统治阶级内部却拼命的闹着争权夺利的斗争,这就是当时的外戚宦官的专权与所谓「党锢之祸」。在东汉一代的政治舞台上,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有三种人物在活跃着,即儒生、宦官、外戚,这三种人物:按其阶级属性来说,都是属于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按其所代表的集团利益来说,他是作为统治阶级集团内部各个集团的政治代表而出现的。先说儒生,儒生大部份是出身于官僚、商人、地主,他们能够参与政治活动,是从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开始的,刘秀本人就是地主阶级出身的儒生,他自始就热中与对地主阶级的勾结,在东汉政权的建立过程中,他不但保留了从西汉新莽以来的旧的官僚、商人、地  相似文献   

7.
"弃儒就贾"是讨论明清商人社会地位与士商关系的一个重要论题。一些学者视"弃儒"者为儒生或士人,将"弃儒就贾"之风作为明清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与士商融合立论的起点或依据,进而提出所谓的"新四民论"和"士商相混"说。本文通过对"弃儒就贾"本义的考证后认为:一是此处之"儒"是指科举士子的举业,而非"四民"中的士;二是"弃儒"行为的发生与"弃儒"者儒学水平之高低并无必然联系,即"弃儒"者不一定是儒生或士人;三是"弃儒"不一定"就贾"。因此,"弃儒就贾"之风与明清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士商融合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对所谓的"新四民论"和"士商相混"说似有进一步检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晚明社会变迁与阳明"心学"的兴起,使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界一股新兴的社会思潮,日渐占据学术主流地位,并衍生了由士人学术社团演变而成的民间宗教。这种学术社团的宗教化倾向,也势必导致其学术思想宗教色彩的加强与种种迷信化非理性成分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是以豪族地主为基础的封建政权。东汉一朝(公元25—220)豪主的政治、经济势力膨胀,他们控制着封建国家机器,政治腐败,黑暗。在思想文化领域方面除尊崇儒学外,谶纬神学也被确定为统治思想,为东汉君主政治注入了神秘的色彩。东汉时期还出现了道教和佛教,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秦末陈涉的传记,在《史记》中列为"世家类",在《汉书》中归为"列传类"。两部史书归类的不同,不仅是写作体例的不同,更是因于时代思潮的影响。陈涉起义是西汉士人阐发儒家理论的现实标本,体现了他们积极干政的意识和批判精神。在西汉子书中,"陈涉"成为西汉儒生反暴政、倡王道的符号,彰显了他们兴儒学、求仕进的愿望。西汉儒生群体对"陈涉"符号的积极诠释,在历史上是一个特例。两汉之际以后,随着皇权的巩固和儒学的独尊,且伴随着谶纬思潮的泛滥,儒生对"陈涉"的认知趋向淡化,直至走向贬抑。  相似文献   

11.
具有丰富精神内容及艺术特色的汉魏六朝铜镜中的神兽图像及有关铭文,与当时的社会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通过铜镜工艺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如果说"四神"、"四灵"图案兴盛于谶纬迷信猖獗的新莽前后的话,神兽图像流行的时代则是道教——天师道在民间最得势的时代.因此,从分析谶纬学说和天师道信仰的内容着手,并参照其它方面的思想影响,是探索神兽图像具体内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我国封建社会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鲁迅曾评价:“中国的根抵全在道家”(《致许寿裳》1918年)。道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或“无为自化、清静自正”,与儒学一样为封建社会统治者所利用。“内道外儒”是历代统治者采取治政的基本手段,一明一暗,贯穿着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道主哲学艺术,儒主政治伦理。本文中的“道”包含二层意思,一为道家,二为道教。道家思想属于哲学范畴,而在东汉时期形成的道教则是一种宗教,但它的思想根…  相似文献   

13.
在非汉族统治时期的元朝能将"以儒治国"思想顺延下来,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这除了与儒家思想的内在性质存在密切联系,还与当时的政治家的政治思想存在密切联系,其中耶律楚材采取的"以儒治国"就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此,笔者将对耶律楚材"以儒治国"思想进行简要分析,并深入探究耶律楚材"以儒治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晚明社会变迁与阳明“心学”的兴起,使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界一股新兴的社会思潮,日渐占据学术主流地位,并衍生了由士人学术社团演变而成的民间宗教。这种学术社团的宗教化倾向,也势必导致其学术思想宗教色彩的加强与种种迷信化非理性成分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郑燮自幼聪慧好学、刚直任性,师傅种园先生性格狂放、豪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个性形成。渐经世事,残酷的现实使他在佛道世界里寻求心灵乐土。强烈的情感在"书、画、诗、词、文"的创作中抒发,浸润着儒、道、佛多种思想,形成了板桥艺术的独特风貌。本文以板桥的交友、创作、思想为研究根据,分析板桥艺术尤其板桥词的佛道色彩。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汉初墓葬的陆续发掘与相关学术研究的深入讨论,揭开了汉初儒学与儒生研究的新篇章,"汉初统治思想为黄老学"说开始受到质疑。围绕汉初儒学及儒生的研究大致有三个方面:汉初儒学发展研究,儒生生存状况研究,以陆贾、叔孙通、贾谊为代表的主要思想家研究。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尚需关注,如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内在统一性的把握、人物研究缺少深度、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人由于其社会地位和处境,以及受到山水诗、画和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在营造园林上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文人参与建园程度及园林类型方面,进一步说明文人在中国古典园林上的深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吴寒青 《神州》2013,(8):32-32
中国古代文人谈及礼必论及乐,论及乐又脱离不了礼。"礼"必然通过"乐"来表现,而"乐"又依附于"礼"而存在,礼乐互为表里。这都是由礼的形式需要和音乐本身的社会功能性所决定的。我国古代音乐文化丰富多样,百家争鸣,而能够存活至今仍被我们施行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释家为外来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道、儒两家学说,其本质仍离不开儒、道两家学说的思想。故本文主要通过儒、道两家既相互对立斗争又相互吸收交融,相辅相成的动态生存现象,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儒家音乐与美学思想的互为表里的关系,分析了当代泛音乐美学思想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王艮与禅宗     
王艮是明代泰州学派创始人,阳明后学,他的思想"百姓日用即道"、"安身"、"尊身"说,心情流畅方为乐,与禅宗思想非常相似,从中可以看出禅宗的影响,以及儒佛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浅析庄子无为政治思想的社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析庄子无为政治思想的社会性陈水德庄子思想以自然性和超自然性为主要特色。然而崇尚自然的同时,庄子又对君主专制表示赞同,对现存封建统治秩序表示肯定,并大量汲取儒法有为思想,以表现其无为政治思想的社会性。一、肯定现实,理想人格的世俗性庄子文章对现实社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