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著述:1、《石门》三期 汉中市褒斜石门研究会1984、1986、1988年.2、石门摩崖刻石研究—一石门汉魏十三品专辑 郭荣章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3、蜀道话古 李之勤 阎守城 胡戟著 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4、汉中褒斜道石门摩崖石刻[日]牛丸好一著  相似文献   

2.
冯岁平 《文博》2002,(3):51-53
郭荣章先生编著的《石门石刻大全》,在新千年的头一年,终于由三秦出版社付梓问世了。此书是郭先生研究石门石刻二十余载的总结之作,也是“让石刻说话”的继《石门摩崖石刻研究》、《石门汉魏十三品》、《汉三颂专辑》诸种著作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深入而全面整理与研究这批国之瑰宝的执牛耳者。  相似文献   

3.
石门汉魏摩崖是位於汉中褒谷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褒斜道是由关中郿县到汉中褒城的一条古栈道,全长四百七十余华里。褒斜道南出褒谷穿行於一段隧道之中,这条隧道开凿於东汉永平年间,距今己一千九百余年,史称“石门”。在石门内外有东汉到明清各代的摩崖石刻百余种,尤以汉魏摩崖著称於世,世称“石门十三品”即指此而言。这批摩崖被誉为“国之瑰宝”,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4.
也谈“围谷”、“堂光”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谈“围谷”、“堂光”之道郭荣章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镌于陕西汉中褒谷古石门隧道西壁的《故司隶校尉健为杨君颂》摩崖,世称《石门颂》,是我国著名的汉代石刻,系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中的精品之一。1967年至1970年...  相似文献   

5.
南宋褒斜石门题名蜀人事迹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陕南汉中褒城石门当褒斜栈道交通之冲,系世界最早通行车辆之穿山隧洞。自汉迄宋,石门内外摩崖刻石多达百余种,其中尤以汉魏颂铭(《石门颂》、《石门铭》) 蜚声中外。“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系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宋时期因金石学臻于极盛,褒斜道石门又系入蜀必经之地,故骚人墨客经此无不吊古刊石,抒怀发叹。清叶昌炽《语石》卷5有云:“由褒斜入蜀,天梯石栈,阁道云连,石门、析里之间,宋时士大夫入蜀者,  相似文献   

6.
郭鹏 《陕西史志》2005,(1):40-41
陕西汉中褒斜栈道南口的石门一带,有摩崖石刻160多块,其中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最为名有被中外书法界称为“汉魏十三品”的摩崖石刻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具有相当地位,已经引起中外书法界的关注。但由于汉中长期处于闭塞环境,与外界交流不够,故其在书法发展史上的地位还没有完全被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7.
《杨淮杨弼表记摩崖》,汉灵帝熹平二年(公元173年)黄门卞玉为文,镌于汉中褒谷石门西壁《石门颂》摩崖之南侧,通高216厘米,上沿宽67厘米,下沿宽50厘米,文七行,行二十四至二十六字,字径5—7厘米,隶书。一九七一年前迁入汉中市博物馆,近拓除个别字漫漶之外,余皆清晰可  相似文献   

8.
一、石门汉魏石刻及其与日本的书道交流和影响位于中国陕西省南部汉中市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在历史文化特别是书法艺术方面占有主要地位,是中国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在中日恢复邦交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吸引着日本书法界众多的友人和学术界研究的兴趣。褒斜道是闻名古今中外的“蜀道”中的一条重要道路,沿褒斜道南段,在汉中市区以北20公里的一段褒斜道上,有一个被誉为世界交通史上奇迹的人工交通隧道一石门,开凿于东汉永平年间即公元63~公元66年。在隧道洞内的石壁上和隧洞南口北口的山崖峭壁上,有历代达官显贵和文人遗留下来的记载褒斜道兴废变迁和石门通塞的石刻文字,金石学上称其为摩崖,总数达百余种。在这百余种摩崖中精选出来的汉朝和北魏时代刻石为主体的十三种摩崖  相似文献   

9.
郭鹏 《陕西史志》2001,(2):54-56
陕西汉中,自古以来,是连接中原、关中与大西南的枢纽地带,有中国古代交通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栈道沟通南北。在褒斜栈道南口的石门一带,有摩崖石刻104种,其中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最为名有被中外书法界称为“汉魏十三品”的摩崖石刻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具有相当地位,已经引起中外书法界的关注。但由于汉中长期处于闭塞环境,与外界交流不够,故其在书法发展史的地位还没有完全被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名"司隶杨君碑""司隶杨厥开石门颂""杨孟文碑"等。碑为隶书,摩崖刻石有额,额题"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碑文内容为歌颂故司隶校尉杨孟文开凿石门通道便利交通的事迹,作者王升。该刻石计二十二行,行二十五至三十七字不等,刻于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宋人洪适《隶释》、赵明诚《金石录》,清人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王昶《金石萃编》、毕沅《关  相似文献   

11.
《石门颂》是东汉年间(公元148)书刻于褒斜道石门西壁的一块摩崖刻石,全称《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是当时汉中太守王升颂扬杨孟文生前倡修褒斜道功绩的刻石.《石门颂》以其恣肆奔放、率意天真、豪迈浑穆的书法特点享誉古今中外书坛,被称为汉隶名碑、“汉三颂之首”、“隶中草书”.清人杨守敬称“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或如长枪大戟,挺劲飞  相似文献   

12.
《石门铭》是汉中褒谷石门“汉魏十三品”之一,镌刻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铭文及“小记”记载了北魏正始、永平年间的褒斜改道和复通石门的经过;热情歌颂了羊祉表请改道的事迹及主持工程的贾三德的科学才能。文笔典雅生动,堪称古代铭文中的佳作。其书法则“若瑶岛散仙,骖鸾跨鹤”,倍受后世书家推崇,誉之为“书中之仙品”。《石门铭》中开篇记载了“褒斜重开”的缘起,云:“梁秦初附,实仗才贤,……(正始)三年,诏假节龙骧将军、督梁秦二州诸军事、梁秦二州刺史泰山羊祉,建旗嶓  相似文献   

13.
蔡副全 《文博》2009,(4):40-47
东汉摩崖《西狭颂》与《都阁颂》、《石门颂》并称“汉三颂”。清末张祖翼提出近拓《西狭颂》笔画肥肿,神气索然,乃吴大敬剜洗所致,是说证据不足。然《西狭颂》摩崖“正文”、“文前题记”及文后第一行“题名”的确有刻洗迹象。《五瑞图》下题名第四行“记”字也系后人重刻,其重刊时间约在嘉庆十七年(1812)至道光二年(1822)间,《西狭颂》剜洗亦或同时。另外,《西狭颂》正文末“时府”二字,字形、刀法、位置均与整篇不和谐,当为摩崖刻竣后补刊。  相似文献   

14.
东汉是一个隶书盛行的时代.以现存的三百余种汉代石刻来看,当时书法种类之繁多,风格之多姿,内容之丰富,足可称作汉代艺术之宝库.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显示其超越时空的珍贵价值.而且汉代的石刻“一碑一奇,莫有同者”,“诡形殊制,融为一炉而铸之”.我们注意到,川、陕、甘三省相邻的地区多摩崖石刻,《大开通》谓为摩崖石刻之祖,而被书林称作“汉三颂”的《石门颂》、《西狭颂》、《(甫阝)阁颂》,则可为汉代摩崖石刻的代表作.《石门颂》与《西狭颂》相对而言研究较多,对《(甫阝)阁颂》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的旨趣在于对《(甫阝)阁颂》的研究历史作一初步地检索,并探讨其中的某些得失.  相似文献   

15.
《石门颂》、《杨淮表纪》中主要人物杨孟文、伯母、杨淮、杨粥四人以及摩崖文字中不曾出现,但十分重要的人物杨文方(孟文之子,“伯母”之夫),在《华阳国志》中都有一些散而不乱的记载.他们是祖孙三辈人,在当时的几十年中,也是对汉中贡献最大的人物.为其刻石颂功的两位主事人——汉中太守王升和黄门卞玉,同他们都是四川犍为人氏.因此,考察这几位犍为士女,再现他们的事迹,是深入认识这两块著名摩崖石刻内涵的需要,也是石门研究的一个不可阙略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石门颂》摩崖镌刻于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全文二十二行,通高261、宽205厘米。额首一个“颂”字就道出了时代特色。因为汉代流行“汉赋”,而“赋”有两种功用,一是颂扬,二是劝戒。但主要功用还是颂扬统治者的丰功伟绩的。故班固认为赋这一流派基本是颂体。由此反推,《石门颂》也可称之“石门赋”。诵读《石门颂》全文,不仅语言回肠荡气,感情真切,而且字里行间都横溢着东汉尊儒的浓郁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7.
在洪山区九峰乡九峰森林公园内,有一处鲜为人知,但内涵颇为丰富的古文物保护单位——九峰摩崖.九峰,是指九峰乡内的九座山峰,峰名为“狮子、钵盂、宝盖、沙碧、石门、阳逻、马驿、丁管、黄叶”(同治《江夏县志·山川志》).摩崖则是考古学上的术语,为古之文人雅士,感山之灵秀,动之于情,将所感题  相似文献   

18.
被明清两代聪慧之识者列入“石门十三品”之一的“崖然题名”,在我国金石界颇有盛名。明代以后的汉中地方志,皆称此段摩崖谓文同题名,认为此为宋碑。但查宋史,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先生、锦江道人、石室先生等,一生中并无“崖然”之雅号。故称“崖然题名”系文同之手笔,是缺乏依据的。 1988年4月23日,在汉中市召开的第三届石门学术研讨会上,应邀来中国参加汉中石门研讨会的日本种谷扇舟先生出示其珍藏多年的所谓“崖然题名”拓片,字迹较为清晰。经辨认,“然”字上方,根本不是“崖”,而是“皛”字,其下方还有两个比较  相似文献   

19.
冯岁平 《文博》2004,(1):66-6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以其多晶体文化精品的特殊价值,被誉为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随着有清一代乾嘉学风的盛行,石门碑帖流播海内外,由此引起广泛重视与研究,如同治年间,罗秀书、万方田、徐廷钰等深入褒谷,写成了《褒谷古迹辑略》一书(汉南试院本),这是迄今为止研究  相似文献   

20.
汉永寿元年(155年)《李君表》是"石门汉魏十三品"之一,但向来少人问津,著录与研究者多以为漫漶殊堪、残泐,其实非也。本文通过日本收藏家所藏的莫友芝题跋善拓,提出了其拓片鉴定的几个依据,同时本文还从新的发现与文字著录、是记还是表、诸史实辨析、书刻艺术品藻等几个方面,首次对《李君表》作了全面的研究,指出其珍贵的史料、书法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