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科 《满族研究》2005,12(3):121-125
满族作家曹革成的长篇小说《四季蛮荒》.以其浑朴、自然的“东北书写”.穿越大东北民间历史的风尘,为我们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黑土地上底层群众的风俗史,在破译和解读大东北的民间历史.认同与高扬大东北的人文精神以及表现大东北地域特色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不啻是满族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喜人硕果。  相似文献   

2.
邹士方 《名人传记》2022,(11):25-29
在驰名中国现代文坛的“东北作家群”中,最受学术界乃至文化界关注的当数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这一方面是其文学成就使然,另一方面也和他们之间富有传奇色彩的感情纠葛有关。而在这几位作家之外,“东北作家群”的其他成员亦不乏值得称道的创作人生,舒群便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3.
阎丽杰 《满族研究》2007,(1):105-108
《红楼梦》的文本中渗透了满族的风俗。具体表现在:《红楼梦》文本中的人物命运,重要线索,情节,生活相都与满族风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吴刚 《满族研究》2007,(2):112-116
满族作家马加的创作跨越了中国现代和当代两个时期;他的作品反映了东北人民的生活以及民族风情。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坛里很有特色的一位东北籍作家。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上,满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是东北亚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造并且丰富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满族先世的历史源远流长,有考古实据的历史就有6800年以上.满族先祖在千年前的靺鞨人建立的臣属大唐的渤海地方政权时期的音乐即“渤海乐”和女真所创作的“女真乐”和清代的“满洲音乐”,已成为东北古代音乐的主体.满族音乐内容广泛,种类众多,音乐旋律优美流畅,有鲜明的节奏个性,风格独特.然而,从清朝灭亡,到东北的伪满洲国,到解放后的文革,满族文化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灭绝性的打击,使满族的民粹文化消失殆尽.满族音乐文化也在这一浪潮中走到了消失的边缘.本文尝试从政府、学校、媒体、企业等多个角度对满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一些对策,为满族音乐保护与传承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可宾同志于《东北民俗探源二则》之一《设弧》(载《史学集刊》1986年第2期)一文中谈到“满族生子,有悬挂弓箭于门前的习俗”,读来饶有趣味。文章追溯这一奇异风俗时说:“这与十七世纪以前,满族长期居住东北山林中,从事狩猎活动有着密切联系。”是“祈望刚刚降临的新生命,将来成为优秀的猎手。”并引唐诗“尔生始是弧”和《礼记·内则》:“子生,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东北各族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这紧要关头,以满族同胞为代表的东北人民不屈不挠,团结在抗日这面大旗下勇往直前,顽强抗日.满族同胞在"九一八事变"后自发组织抗日队伍给日军以震慑;并以多种形式展开抗日斗争,这期间大批优秀的满族同胞发挥了卓越的领导才能指挥作战,给日军以重创.总之,无论是满族民众还是将颁们在抗日战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精神都是一笔巨大财富,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相似文献   

8.
马加是廿世纪三十年代即活跃于坛的名东北籍作家,曾任辽宁省联主席,他大量的小说、诗歌和散作品,不仅描写了东北人民抗战的热情与史实,而且描绘了东北所特有的风土人情。本通过对马加作品的理性分析,从满族化特质角度,揭示出“民族英雄情结”和“故乡草原情结”是其创作意识中的两个基本特征,同时对作家在创作中重视满族民间化,以及重视满族的民族心理和化传统的趋向,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在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对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的传承直接构成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有组织的演出满族民间说唱艺术成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有很多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经过改造加工成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满族的枕头顶刺绣融雪满族枕头顶刺绣是满族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它的产生有着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风俗等诸多原因。但最主要的是与满族婚俗密切相关。满族姑娘结婚时,非常重视由新娘亲手绣制的“嫁妆”,“嫁妆”要布置在洞房...  相似文献   

11.
满族衣食住风俗述略范彬满族传统风俗,一方面延续了其先世女真习俗,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与汉、蒙古、朝鲜等民族杂居相处,兼收并蓄了其它民族的习俗,从而形成了满族独特的风俗习惯。近现代以来变化较大,但有的方面仍保存一些传统的民族风俗。本文仅就满族服饰、饮食、居...  相似文献   

12.
满族民歌是满族人民千百年以来在生活、劳动中所创作的口耳相传的民族歌谣,最早的形式是以满族的民谣形式进行传播.本文就满族民歌的旋律特征、音乐风格、调式特征、曲式结构、歌词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体现出满族民歌规则的系统化及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青州市北城村是山东省惟一的满族聚居区,居民多为清朝八旗驻防兵的后裔.从东北到北京,再到青州,随着生活地域的变更和时代的变迁,这部分满族群体的信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北城满族人民的信仰现状及历史变迁,总结了北城满族人民的信仰特点,并就民间信仰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提出了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14.
十、满族的传统风俗 礼仪满族是一个重视礼节的民族,俗称"满族礼大".满族先世古风中有尊上、敬老、好客、守信等传统美德,又接受了儒家思想,恪守"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因而形成了一整套繁琐、严格的礼仪.  相似文献   

15.
东北现代文学的主体是东北流亡作家的创作.由于日寇的入侵,东北现代文学表现出相同的题材内容和对民族觉醒抗争意识的叙写;失去家园,被迫流亡,使东北作家遭遇了一般作家所没有的亡国之痛、思乡之苦,东北现代文学在叙述方式上表现出"凄美的回忆式";东北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产生了多民族语言的套用和鲜活的地域方言土语,东北现代文学表现出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满族文化的影响、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东北现代文学表现出独特的民俗民风.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讨抚顺在清前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清前史研究与抚顺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满族文化与抚顺地域、抚顺关市与建州女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清前史重要人物、满族风俗民情、满族家谱等内容的"抚顺清前史暨满族文化国际研讨会"于十月十六日在东北浑河之滨抚顺市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满族研究专家、学者踊跃交流了多年来的学术成果,实地参观考察了新宾的老城、永陵等清前史遗迹,还观赏了抚顺市挖掘整理的大型满族鼓乐、服饰表演和努尔哈赤登基大典及乾隆皇帝祭祖仪式展演。与会人员无不赞叹此次研讨会内涵丰富,主题开掘较深。抚顺对研究…  相似文献   

17.
肉类菜肴在满族菜谱中占主导地位,现在东北一些老字号的饭店,肉类菜谱都能见到过去满族菜谱的影子.其中禽兽野味占相当比例,就是现在的一些名厨手艺也源于古老的满族烹饪手艺.主要做法有“扒”“烧”“烤”“烀”“脔”等,其中“扒”是东北方言,意在炖煮肉食时,加火蒸发使水慢慢耗掉,使味更浓香,色调更美观.这是满族先人在长期狩猎中发明的一种野外烹饪法.它能使各种难熟的兽肉,如熊掌、鹿、狍、野猪的“蹄筋”成为宴席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8.
阎丽杰 《满族研究》2015,(2):99-104
满族民间故事已经成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民间故事的人民性十分鲜明,人民在作品中居于主体地位,作品反映了人民的呼声。由于满族人民的相似的处境和共同的人性,满族民间故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创作模式。这些创作模式具有鲜明的伦理道德观,表现了满族人民感恩报恩、互助互爱、战胜困难、崇尚智慧、勇者获胜的情怀。  相似文献   

19.
《百年潮》1999,(6)
本世纪三十年代,东北沦陷,国难当头,不甘做奴隶的中国人民大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奋起救亡,抗日怒潮席卷全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东北作家群”崛起于文坛。当时,一批关外青年作家,流亡到左翼文坛中心上海。他们的作品,揭露了日伪殖民统治的黑暗现实,对人民的苦难,充满同情,对人民的抗争,热烈歌颂。那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浓郁的乡土色形,振聋发聩的战斗呐喊,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东北作家群”成为抗日  相似文献   

20.
十七世纪中叶,满族自东北一隅的建州进入辽沈,继而入关南下统一全国,随着其政治地位的改变,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起了重大的变化,礼仪风俗也有许多演变,主要是被汉族的儒家礼法所同化。特别是在丧葬习俗方面尤为明显,“自疾革以至成服,大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