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汉末、三国割据战争中,战马和骑兵兵员、将领呈现出从草原向中原、从中原向江南的流动。三国政权都面临着北来骑兵人才层与当地政治、社会的整合问题,并发展出不同的应对方式。这使得三国政权的骑兵运用策略、水准出现明显差异。蜀汉缺乏骑兵人才;东吴统帅擅长运用骑兵,但受制於战马不足;魏晋政权的骑兵运用能力则呈由强而弱的变化过程。三国割据战争和骑兵人才流动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内迁,影响及於西晋的崩溃和之後漫长的南北分裂局面。  相似文献   

2.
公元五八一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政权,“削平天下,统一海宇”,①结束了近三百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隋王朝。由于隋文帝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实行均田、薄赋,减轻了由长年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使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因此很快出现了“人物殷阜,朝野...  相似文献   

3.
金 ( 1 1 1 5— 1 2 34)是 1 2世纪初由女真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王朝。女真人从金太祖阿骨打开始 ,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灭掉了辽和北宋 ,并与南宋形成了南北对峙局面 ,从而在中国北方建立了一个地域广阔 ,经济发展 ,民族融合 ,社会进步的强大政权。金王朝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所处的重要地位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 ,汉族士人对促成金王朝的兴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汉族士人与金王朝的关系对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汉族士人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具有典型意义。对金代汉族士人的研究 ,可以上溯到金朝末年 ,至于取得重大进展则…  相似文献   

4.
西晋永嘉之乱以后,河山破碎,南北分裂.受其影响,在河西走廊及其附近地区相继出现了前凉、后凉、前秦、后秦、西凉、北凉、南凉、西秦、高昌等割据政权.这些政权相互敌视,竞相对其他政权进行军事掠夺和经济封锁,最终导致丝绸之路河西道几近瘫痪.顺应时势,吐谷浑建立起横跨千里的草原王国以后,在几代国主的积极主导与精心经营下,其辖境内的青海道成为连接中西交通的纽带,肩负起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任.对于国内各割据政权而言,吐谷浑更是一个联络塞北与江南的中继站.  相似文献   

5.
黎毓馨 《收藏家》2015,(3):13-20
十世纪初,唐王朝分崩离析。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篡唐至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代周,半个多世纪中,南北再次分裂,中原北方地区兵革重兴,梁、唐、晋、汉、周五代走马灯般更替,国祚短促。与此同时,在南方及山西地区,出现了十个独立政权,或称帝,或建国。吴越国便是这一时期东南沿海地区极为重要的地方政权,杭州临安人钱镠创立,唐乾宁三年(896年)统一两浙,领镇海、  相似文献   

6.
南北朝末期,大贵族杨坚夺走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581-618)。公元589年,隋朝又消灭了南朝的陈,从而结束了二百六十余年南北割据的混乱局面。隋朝的统一,是继秦汉之后再度建立的大一统国家。在此期间,社会生产得到较大的发展,并为繁盛的唐朝奠定了基础。统一后的隋朝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九年时间,但其统一中国的功绩却彪炳史册。隋朝末年,政权被李渊、李世民父子推翻,建立了唐朝。  相似文献   

7.
正历史上,隋朝统一了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建立了南北统一的政权,统治初期"户口益多,府库盈溢",并下启了唐朝盛世,每每为后世所称颂。然而,隋朝政权实际上只存在了38年,导致其灭亡的原因众多,综合史料来看,隋炀帝不断启动的"大工程"也起了加速隋朝灭亡的作用。一、举全国之力营建都城隋炀帝一即位,就开始了营建东都洛阳的工程。"民为国本,本固邦宁",早期的隋炀帝是有这种理政意识的,对于东都工程特地下诏书要求:"今所营构,务从节俭,无令雕墙峻宇复  相似文献   

8.
从10世纪到13世纪初的300多年间,我国一直处在南北对峙,五六个民族政权长期并存的分裂局面。1260年,忽必烈接蒙古国大汗位后,他顺应时势,推行汉法,改革旧制,于1276年改国号为大元,1279年灭南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次新的大统一。当时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超过了汉唐盛世;对外交往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极盛  相似文献   

9.
《中国通史》第五卷抓住由分裂到统一,由民族冲突到民族融合这条主线,全面阐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东汉社会基础的失衡导致分裂,曹魏解决社会问题,重建政治经济体制,建立了统一的基础。两晋南北朝的中心问题是民族问题。民族矛盾和战争导致长期的分裂。少数民族接受先进文化,汉族与少数民族间进行双向融合,北魏、北周和隋朝不断进行改革,终于完成了统一。南朝虽然是汉族政权,但世族门阀作为地方势力,分散国家的力量,使南朝没有足够的力量与北朝抗衡,终致衰亡。  相似文献   

10.
东汉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魏、吴三国鼎立,开始了我国近四百年南北分裂的割据局面。南方的东吴以建邺(南京)为者,两晋时的东晋及以后南北朝中的南朝、宋、齐、梁、陈均都于此而改称建康。这期间北方民族矛盾加剧,战乱频繁,先后或并立出现过二十多个政权,社会动荡,生产力在战乱破坏中间或取得恢复发展,而南朝政权更替大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转换,一般较少给南方的经济带来严重的破坏,战乱较少,比之北方有着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汪有民 《安徽钱币》2000,(2):21-21,47
南北朝(420-589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南北分裂,政权更叠,战火不断,长期动乱。但民族的大融合,文化的南移及玄学、佛教的发展等都为后来唐宋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在货币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相当长一段时期,江南深受中原士人的轻视,被看作蛮荒之地。魏晋以后,随着中原士族和人民的避乱南迁,不仅带来了众多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南北文化的差异逐渐缩小,情况有所改观。隋唐以降,伴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中心相应地发生位移,太湖地区的文化地位越来越突出,终究成了全国文化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13.
元初江南儒士的处境及社会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更替,使原先在江南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士阶层受到很大的冲击。在客观环境与元政权笼络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江南儒士阶层迅速分化。有的仍以遗民自居,敌视元朝;有的拒绝仕宦,归隐民间;但大多数江南儒士开始承认元朝的统治,接受元政权任命的学官,于是江南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由学官组成的社会群体.儒士阶层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论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争,千余年来一直流传在我国广大人民中间。因为它不仅是一次“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獲勝”的出色的战争,而且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的一次伟大的正义战争。本来,在淝水之战发生前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便已陷入南北分裂的局面。因为自从公元三一六年(晋愍帝建兴四年)西晋王朝被匈奴兵摧毁后,以琅玡王司马睿为首的残存的晋朝统治集团,便退保江南,依靠了南迁的北方大族王導、王敦、周顗、刁协和南方大族顧荣、贺循等人的拥护与支持,在建康(今南京)再建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权,来推  相似文献   

15.
一北齐(包括东魏,534——578),是我国历史上统治者残暴荒淫的最高样板,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正如魏征所说,“西包汾、晋,南极江、淮,东尽海隅,北渐沙漠。六国之地,我获其五”,它是北方由统一暂时进入分裂、但在分裂中又孕育着新的统一、并进而通向南北大统一的一块重要基地。在这样一块基地上,在统治者残暴荒淫达到顶点的同时,还有两个总  相似文献   

16.
《考古》1975,(4)
西汉是我国新兴封建制度建立后,逐步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当时西汉地主阶级专政的中央政权面临着两大隐患:一个是匈奴奴隶主军事政权不断杀掠侵扰;另一个是奴隶主残余势力时刻妄图分裂复辟。这两股反动势力又经常串通一气,相互勾结,构成了对西汉王朝的严重威胁。因此,对待匈奴奴隶主的侵扰,是坚决抗战,自卫反击,还是屈辱求和,卖国投降;在西汉政权内部,是维护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辽代汉族士人的心态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演变过程。最初,他们或隐或逃,拒绝与新生的辽朝政权合作。但是,周边汉族政权尤其是北宋政权的接连失败,破灭了他们的光复之梦。与此相反,新兴的辽朝政权却显得生机勃勃,他们还以种种怀柔手段相笼络,积极为汉族士人施展政治抱负提供舞台,干方百计争取汉族士人的合作。最后,汉族士人终于和契丹贵族走到一起,共同成为辽朝统治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两汉时期江南士人行迹述略王永平一、西汉时期江南士人的沉寂据载,春秋之时,吴、越立国江南,先后争霸中原,人物甚盛。降及秦汉,天下归一,江南之地士风不竞,几致消歇。搜寻《史记》、《汉书》等典籍。有关江南士人活动的记载很少。西汉初,行政管理体制上郡县与藩国...  相似文献   

19.
韩超 《江淮文史》2016,(1):164-168
正从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统一的170年间,我国历史上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史称南北朝。南北朝时期,淮河到涡河之间一直是南北政权争夺的重点区域,其中淮河南岸的寿县城和涡河边的蒙城(当时为山桑县),更成为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  相似文献   

20.
墨宝留芳乾隆诗题雨花台文/布衣清政权统一大江南北后,江南的局势逐步稳定下来。清朝统治者深知南京在全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故而十分重视南京。为了笼络人心,同时也为了显示清王朝的威严,康熙皇帝在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至1707年(康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