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球人都知道,现在《茉莉花》很香,很香!人红是非多,"花"香争议多。民歌《茉莉花》争议的焦点在:它到底源自何处?众说纷纭,有六合说、南京说、扬州说、凤阳说等等。我的看法是:《茉莉花》演变史较复杂,其间支流横生,现在的争论多停留在某支、某段"流"上,没有追溯到"源"。很多人忘记了最初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中国境内本无茉莉花。"茉莉"是音译词,曾写  相似文献   

2.
《岭南文史》2001,(4):29-31
我认识黄伟强是在80年代初期,同工作在省文史馆。我早就知道他是著名的漫画家,特别是以长篇连载漫画《茂叔》驰名。为什么当年人们对《茂叔》如此倾心呢?因为凡读过《茂叔》的人,都会尝到甜、酸、苦、辣的滋味,如饮醍醐,给陶醉了。那时我“风华正茂”,也是《茂叔》拥趸之一。因此我们一见如故,交往遂密,对伟强的认识也较深刻。  相似文献   

3.
1938年10月,马识途(原名马千木,著名作家、革命家,电影《让子弹飞》就改编自他的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被中共组织派到湖北枣阳县做县委书记。那里临近抗日前线,马识途的任务是去那里发动群众,清理发展党组织,  相似文献   

4.
何薇 《百年潮》2022,(8):84-90
<正>马识途在《风雨人生》一书中有题为《香港之行》《到香港去》两篇回忆,详细记叙了1948年、1949年间,他两度秘密赴港,向上级组织汇报四川地下斗争以及接受指示的经历。这两篇忆叙极具画面感,字里行间流露着危局中找到上级、如获新生的激动心情。笔者以马识途两次赴港忆叙为线索,梳理相关人员的珍贵历史记忆,解析马识途赴港的缘由,  相似文献   

5.
《百年潮》1999,(12)
兰德的伊罗生传记最早知道美国记者伊罗生的名字,是因为他和鲁迅的关系。从《鲁迅全集》中知道,当年他曾在鲁迅指导下编选、翻译过一本中国现代小说集《草鞋脚》。后来在撰写刘尊棋的传记时,我才第一次较为清楚地了解到伊罗生在中国的大致活动情况,了解到他曾在上海创办了一本英文刊物《中国论坛》,专门发表左翼作家的作品和中共地下党提供的文章。当时在北平被捕入狱的薄一波、刘澜涛、刘尊棋等人,便是从《中国论坛》上得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的消息的。狱中支部  相似文献   

6.
2010年,我进到电影《追踪孔令学》剧组。5天,除睡觉外,其他时间我都在对他进行贴身观察。我更加理解,他如何把杜红军(《看车人的七月》)、老崔(《芳香之旅》)、唐天(《南京!南京!》)、傅吉祥(《老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去年这个时候 ,我在事先约定 ,到北师大教工宿舍去拜访白寿彝先生。我知道白先生有病 ,著述又忙 ,常想去看他 ,也想多讨教 ,但怕耽误他的宝贵时间或休息。经与小刘同志联系 ,回说白先生欢迎我去 ,想和我多谈谈。于是我马上前往。见了面 ,白先生首先问 :最近干什么 ?有什么大作 ?我知道这不是套话。几十年来 ,无数次见面 ,他总是这样的开场白。这是对我具体的关怀 ,也是切实的鞭策。从问答中 ,他发现问题 ,可以作针对性的指教。我说 ,最近又在读《史》、《汉》。脑际不禁忆起六十年代初白先生教导我精读《史记》的情景。由于种种原因 ,当年还…  相似文献   

8.
1950年春,由于田方的关系,我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演员科。汪洋同志是田方的邻居,所以我和汪洋夫妇成为朋友。当时,田方是北影厂的厂长,而我却是一点儿也不知道(在他逝世后,为他拍摄《忆田方》录像时,翻看田方的履历表,我才知道的,因为田方当年5月份就调到...  相似文献   

9.
姜弘 《炎黄春秋》2004,(10):43-44
《炎黄春秋》2003年第一期有一篇《胡风清算姚雪垠始末》。说的是当年路翎批评姚雪垠的旧事,把一两篇批评文章说成是胡风“清算”姚雪垠的“运动”,并把这说成是几年后姚雪垠未能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的原因。这些奇怪的说法引起人们的注意,作为和当事人直接谈论过这两件事的人,把我所知道的真实情况说清楚。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路翎为什么批评姚雪垠;二是姚雪垠为什么未能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前者是文艺问题,后者则与政治有关。第一个问题是姚雪垠主动向我提起的。1982年秋天,他和我谈到出版旧作的计划,并谈到了当年在重庆挨批评的…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央视的那一档《人物》栏目是我喜欢的,现在栏目片头做得更花俏了,内容反而显得有些缩水,选的人也不及当年有趣亦有深度。  相似文献   

11.
你是南京人,你在南京工作和生活,你一定也想知道120年前南京的习俗和民情。值此我向南京人推荐一本书,它就是南京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十九世纪末南京风情录——一个德国人在南京的亲身经历》。这本书的特点不仅在于记叙了十九世纪末南京的民俗风情,还在于是一个异国人的亲历亲见,絮絮叙来,真实生动,令人读来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12.
沈津 《收藏家》2008,(5):28-30
提起潘博山这个名字,恐怕现在很多人都很陌生,即使知道《明清藏书家尺牍》、《明清画苑尺牍》这二部书,也不会去记住辑藏者的名字。这大约是潘博山英年早逝,后人也很少提及的原因。潘博山是我的老师潘景郑先生的兄长,但是我和潘先生在一起的三十年中,他却很少说起其兄的往事。  相似文献   

13.
王乐然 《环球人物》2013,(19):88-90
被称为"军人专业户",喜欢在博客上写诗在邢佳栋的粉丝群里,有这样一句形容他的话:"这个人,有点儿像京剧,不知道他的人就是真不知道;一旦知道了,了解了,那就得是痴迷上了。"的确,邢佳栋这个名字是隐藏在他众多作品和角色之后的,或许是因为他低调不喜宣传,也或许是那些角色本身深入人心:《士兵突击》里的副班长伍六一,《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军官虞啸卿《,狂飙支队》司令桥隆飙《,零炮楼》平民英雄贾文清,还有正在多家卫视热播的电视剧《战雷》中排雷英雄林峰。  相似文献   

14.
张恨水自称是“贪茶癖”。他一生酷嗜喝茶,这在当年报界和文坛是莫之与伦的。1935年,张恨水由北平迁居南京,创办《南京人报》。虽然短短三载,然而他对南京的印象,尤其对于唱经楼、夫子庙、鼓楼、清凉山一  相似文献   

15.
1948年暑假,我住在武汉大学单身教授宿舍半山庐.有一天,蔡心耜讲师等3位同在武大教书、相互有所了解但素无来往的高中校友,突然来找我打桥牌.我虽然不无高兴地、礼貌地接待了他们,但对这种多少有悖常情的交谊行为有些费解,特别是此后半年再无来往,更令我觉得这次孤独的桥牌友谊很是蹊跷.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蔡心耜是解放前武汉大学教师中唯一的一位地下党员,那次他带人来和我打桥牌,是因为他读了我当时发表在上海《观察》、《时与文》以及南京、北平等杂志上的文章,知道我倾向进步,来做我的工作的.我曾问他,为什么以后再没来找我呢?他说:“你在上海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越来越红(这当然是他当时的理解),我们怕暴露,所以未敢再来找你.”  相似文献   

16.
谢泳 《江淮文史》2013,(6):165-166
近几年来,每有朋友问我,现在有什么好读的文史杂志,我总是随口就说《炎黄春秋》、《同舟共进》,然后再加一个《江淮文史》。前两家知名度很高,而《江淮文史》知道的人还不多,但经我介绍,很多人也找来一读,读后连呼好杂志!好杂志!  相似文献   

17.
谢泳 《文史精华》2002,(2):58-60
前几年,因为写了一篇与王芸生有关的文章,我得以认识他的儿子王芝琛先生。我们见面时,曾谈起过当年大公报和王会生的一些情况。王芸生晚年与其子有过很深入的谈话,几乎涉及一切问题。王芝琛告诉我,王芸生1949年以后是一本小说都不看的,但在50年代,他曾看过一本苏联小说,就是上下两本的《旅顺口》,看完以后气得脸都白了,很长时间一言不发。我对王芸生没有作过深入研究,但看过他一些文章和他当年为大公报所写的社评,总的感觉是,他是一个非常有远 见和历史感的人,他当年对中国发生的 许多大事的看法和评价,是很高明的。 …  相似文献   

18.
张传厚 《纵横》2009,(12):24-28
新闻界的老报人也许还记得南京报坛有办报兄弟俩,哥哥张友鸾曾在多家报社任过总编辑,后自办了《南京人报》,报界习惯称他为“张大先生”。弟弟张友鹤在南京创办了第一家晚报《南京晚报》,人们称他为“张二先生”。他们是我的伯父和父亲。  相似文献   

19.
许多人都知道南京有中山陵,南京和台北都有孙中山纪念馆,也知道北京和台湾都有"清华大学"。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海峡两岸还都有"汤山炮校",这在世界军校发展史中也是一个特例。上世纪拍摄的《渡江侦察记》和《侦察兵》两  相似文献   

20.
2002年9月28日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向周尔辉最后告别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至今,斯人离我们远去已经有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写过不少有关周恩来和他亲属们交往的文章,还在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炫公集——有关周恩来的轶事、珍闻及考辨商榷》、《周恩来和他的亲属》等书。每每在夜深人静或是梦境中,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周尔辉的音容笑貌。他的质朴、坦诚、执着和本分常常令我热泪湿枕,夜不成眠。因他生前把我当做他的知己,使我知道了许多周恩来的家事,澄清了许多重要史实,有的还是周恩来生前记错或写错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