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五封书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作家姚雪垠带着未能亲眼看到他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全书出版的遗憾离开我们了。想起1993年10月19日访问他时,我们谈到这部皇皇巨著,他是那样地兴奋和自信。他期望《李自成》这部长篇能够立于世界小说之林。我们告诉他,找到了他在1975  相似文献   

2.
2007年12月4日,应"抚顺奇迹继承会"的邀请,侵华日军前乙丙级战犯坂本清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举办了一场"侵华日兵见证会"。会上这个老兵发表了长篇见证演说,为自己当年犯下的罪行向中国人民深深地忏悔,真诚地叩  相似文献   

3.
当年为孩子们取学名时,罗瑞卿写了"箭、宇、寰"三个字,让三个儿子挑。后来孩子们才悟出,这些名字寄托了父亲心中的一个夙愿……回忆往事,罗箭说,若不是父亲,他可能不会献身于原子能事业。  相似文献   

4.
梅绍武 《百年潮》2003,(3):63-65
《天女散花》中梅兰芳饰天女英国汉学家施高德教授(A.C.Scott)1956年曾由香港来京考察中国戏剧并访问我的父亲梅兰芳。父亲在北京国际俱乐部接待了他,跟他交谈了两个多小时。施高德当时是研究中日两国戏剧的专家,已发表《中国古典戏剧》和《日本歌舞伎》两部著作。他返回香港后,在1959年又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英文专著《梨园魁首梅兰芳》,这大概是西方人士所写的第一部梅兰芳传,全书132页,内容尚属详实。最近我从书架上取下他当年赠送的这本书,重读一遍,发现其中记载了父亲当年访美演出时的不少情况,对我很有启发。其中有些事我未曾在拙作《我的父亲梅兰芳》(1984)第  相似文献   

5.
1983年,《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张海迪的长篇自述《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张海迪学习",高位瘫痪的张海迪成为一代人的榜样。今年"五四"前夕,朋友将当年的宣传画发给她,海迪笑了,"那时候我看上去好傻啊。"她陷入对  相似文献   

6.
编写资料长篇的重要性:以资料长篇为依据编纂的志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容记述上的错误;以资料长篇为依据编写的志稿,有利于总纂、评稿、审稿、出版;资料长篇既有重要的存史价值,又有利于修志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编纂地方志应高度重视编写资料长篇。要按志书篇目编写资料长篇。必须是准确、可靠的资料才能收入资料长篇。  相似文献   

7.
《百年潮》2021,(4)
正笔者是当年参加解放军成都入城仪式老兵的后代,近年走访了全国多地父亲的战友。采访了当年参加成都入城仪式的老兵,并把收集的老兵口述资料、回忆文章和日记中弥足珍贵的"历史碎片"进行了整理,再与史料结合,试图拼接出解放军成都入城仪式的原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蒋经国在《危急存亡之秋》和《我的父亲》等文章中,曾透露当年(1949年初,上海解放前夕)企图把抗战时期汉奸非法搜刮的黄金珠宝运去台湾的鲜为人知的一段秘闻。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父亲陆效先,出生在江苏涟水乡村一户贫苦人家,19岁就参加了革命,曾是新四军武工队队长。涟水县地处江苏省北部,也是新四军第三师在苏北战斗过的一个著名的地方。1941年7月和1943年2月两次有名的"反扫荡"也是发生在这里。我父亲是1986年5月6日病逝的,听父亲生前说过,也听过他生前的战友零零碎碎的说过,我父亲当年英勇杀敌的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现将父亲的一些作战故事记述下来,让后人们  相似文献   

10.
蒋经国在《危急存亡之秋》和《我的父亲》等文章中,曾透露当年(1949年初,上海解放前夕)企图把抗战时期汉奸非法搜刮的黄金珠宝运去台湾的鲜为人知的一段秘闻。  相似文献   

11.
父亲为国英勇捐躯已有70个年头了。每当我听到《英雄赞歌》里"勇士辉煌化金星"这段歌词时,父亲当年在战场上与敌人顽强搏斗,出生入死的场景便一幕幕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父亲家境贫寒,六七岁时就当放牛娃。一边放牛,一边下地干农活。12岁启蒙,学习很认真,读了三四年书后,由于家庭生活十分艰难,父亲被迫辍学。他一边干农活,一边跟着我的叔父做木匠活。但无论  相似文献   

12.
黄海霞 《神州》2012,(13):56-58
郭万新,生于1965年12月,山西朔州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初一到十五》,纪实文学集《遥远的红嫁衣》,长篇纪实文学《警务背后》,长篇纪实文学《书侠》,长篇小说《喋血大屠杀》、长篇小说《塞外苍茫》,长篇报告文学《风雨光华》,长篇传记文学《正说尉迟恭》等。  相似文献   

13.
正1974年冬,我父亲周病卧床榻数年之久,直到"四人帮"楞伽因为文革之被粉碎,他所在单位上海古籍出版中遭受迫害,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社委托他审读几本书稿,才使得他感到自己尚能够鼓其余力为家致富,为国出力,这个想法支撑着他打起精神,摆脱了病魔的折磨,以后他渐渐恢复了健康。1977年11月,地处北京西皇城根北街的鲁迅研究室,出版了《鲁迅研究资料》(第二辑),内  相似文献   

14.
正民间俗称妻子的父亲叫"老丈人"或"丈人"。这个称谓由来已久。在秦汉以前,丈人是对上了年纪的老年男子的称呼,而对妻子的父亲则称作"舅"或"妇翁"。对老年男人尊称的"丈人"称呼,何时转化为对妻子父亲的专称呢?翻阅古籍,可见唐代时的文学家柳宗元在《祭杨凭詹事文》一文中曾写道:"年月,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宋人《猗觉寮杂记》和《鸡肋编》都据此以为丈人之称谓始自唐代。  相似文献   

15.
刘铭传当前受关注的程度是越来越高了,既有长篇电视剧播出,又有大部头传记出版。本刊之所以也来凑热闹,是因为两位博士惠赐本刊的这两篇文章,有如贵州的茅台酒,比之那些不知渗了多少水的散白酒来,味道好极了!  相似文献   

16.
我最早知道陈叔通先生, 是在我父亲学鉴赏时 的老师张效彬老先生的寓所。张老是有名的古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郭沫若等知名人士是他那里的常客。 少年时代,父亲常携我去张老寓所。张老的故宅在今北京什刹海畔的鸦儿胡同(当年恰和张中行先生之寓一墙之隔)。寓所院门上高悬的“固始张”(张老为河南固始人,清末有功名)匾额,即为陈叔通先生所题。  相似文献   

17.
"我一辈子都在住‘女生宿含"——作为马家唯一的男孩,马英九从小到大,除了父亲,身边全是女性。更有趣的是,他的4个姐妹都在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读书,清一色的"绿衬衣、黑裙子"校服,马英九"生活在‘绿制服’的环绕中"。当年,父亲给4个姐妹取的名字依次是马以南、马乃西、马自东、马定北,正好涵盖了东南西北。直到成年后,三姐才改名马冰如,小妹则改名马莉君。  相似文献   

18.
"大地醒了,安息的魂魄,你还沉默着!春花开,美丽的姑娘,你还沉默着……"李发模先生这首创作于1978年、发表于1979年2期《诗刊》的长篇叙事诗《呼声》,当年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后,引起了巨大轰动。该诗不仅猛烈撞击了当时中国大陆的文学现状,也给萌芽中的改革开放增添了新的力量,更是彻底改变了作者的生活和命运。——编者  相似文献   

19.
正1966年5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正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的兴隆中学高中一年级读书。当年6月初,随着《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发表和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被《人民日报》登载,我所在的兴隆中学也同全国所有的大中小学一样,开始"停课闹革命"了。在这样的形势下,当时担任农村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我的父亲王殿义曾打算让我暂时不去上学,在家呆些天等复课时再去。但我却告诉父亲说:"爸,这可不行。因  相似文献   

20.
凡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大都知道林彪有一个关于紧急战备的"一号号令"。因为"一号号令",军内一大批中高级干部在"九·一三"事件后成为清查对象。我的父亲阎仲川,作为当年的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一号号令"的记录、整理、执行者,经历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