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纂《粮食志》首先要弄清楚我国粮食工作的特点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我国是一个耕地少、人口多、人均粮食占有量相当低的大国,解决全国人民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的生产和分配极为重视,为了保证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所需要的粮食,保证粮食的合理分配,成立了粮食工作机构,制定了粮食政策,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担负全国城乡粮食分配的  相似文献   

2.
“湖广熟,天下足”补证梅莉张国雄“湖广熟,天下足”是明清时期南半个中国粮食大流通这一经济现象的形象反映。国内外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起于60年代初,至今已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史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我们也曾就湖广粮食输出的内外条件、经济地理特征、过程、结构及...  相似文献   

3.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尽快富裕起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恢复生产,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稳定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所需要的粮食及各种物资供应,制止和打击投机,从1953年11月起,全国实行粮食计划收购政策。从1954年起,全国粮食、布、棉等物资全部实行计划供应,所有商品一律凭证、凭票购买。十一届三中全会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包括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在粮食定量供应时期.为了加强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印有各种粮食票证。粮证一般按粮食供应单位印制发放,如:《城镇居民粮油供应证》,封面印有户主姓名、供粮地点(如仙游城关粮店、度尾粮店、枫亭粮店等)、粮集卡号、填发单位、发证日期和使用期限等。一般一个公社有一个粮食供应站。  相似文献   

5.
王新礼在《史志文萃》1989年第4期上撰文,对新编志书中粮食志内容的漏记与旁逸发表看法。1.把土地税征收写进粮食志,是一种最常见的现象。其实,它只能由税务志去记载,绝不能因它以征粮的形式出现、由粮食部门经办,就写入粮食志。2.粮油加工只能归属工业志,大部分粮食志都把它写了  相似文献   

6.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四川改革开放30年来.“一日三餐,军需民食”让人们深切感受到粮食流通体制发生了的深刻变化,短缺经济下的粮食计划供应已成历史.丰富的市场粮源极大地改善了居民膳食结构。30年来,粮食购销体制循着从“高度计划下的统购统销到双轨制再到市场购销”的改革路径.经历了粮食收购从“统购到定购再到市场收购”.  相似文献   

7.
统购统销是我国政府在1953年开始对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统一供应的一项政策。这项政策一直持续了32年之久,直到1985年改为粮棉合同定购制度为止。它的实行对于建国初期城乡资本主义粮食工商业抢购粮食、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和缓解粮食供求矛盾以及社会主义粮食购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疆通志·粮食志》在全体编撰人员十余年努力下终于成功面世。这是第一部记述新疆两千多年粮油商品流通的专业志书。全书 1 2 0万字 ,详今略古 ,资料丰富 ,图文并茂 ,不失为一部上乘之作。阅读《粮食志》,使人最不能忘怀的是在2 0世纪 70年代以前的粮食安排问题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饭问题。“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食以粮为源”。粮食不足 ,民心不安 ,政治不稳 ,国家不强。纵观历史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 ,吃饭问题 ,几乎是中国的历史问题。新中国成立前后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曾经断言 :中国共产党政权解决不了中国民众的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9.
1937年杭嘉湖等重要产粮区相继沦陷后,浙江大后方各县面临粮荒。为了确保军粮、公粮和民食的基本供应,省政府利用保甲组织在大后方实施粮食管制,积极开展扩大粮食生产和粮食节约运动,并对田赋制度加以改革,加大征粮、借粮和购粮的力度。粮食增产运动使后方各县的粮食耕种面积扩大,粮食种类和粮食产量也有所增加,一定程度确保了战时军粮和公粮的供应。在粮食增产、粮食征收中,保甲组织与乡镇保甲人员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战时粮食生产与管制的重要力量。然而,过度的征粮、借粮和购粮则侵占了民众的基本口粮,造成了饥荒,使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与日俱增,并将这种不满转移到乡镇保甲人员的身上。  相似文献   

10.
陈南萍 《世纪》2020,(1):60-60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因粮食减产养猪业大受影响,城市中由原来的凭证供应到随后停止了供应。政府于是号召机关、工厂等单位自己养猪,自养自吃,多养多吃,吃不完还可卖给商业部门。于是各单位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养起猪来,甚至连弄堂工厂也养起猪,这当然也影响了同一弄堂里居民住户的环境卫生,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11.
正每年到了金秋时节,正值红薯上市。我家的儿孙们颇喜爱吃红薯。隔上一两天饭桌上都有红薯供应。尤其是用烤箱烤出来的红薯香气扑鼻,甜蜜可口,吃起来有滋有味。每当我们家吃红薯的时候,几十年前《长江日报》编辑部十几个年轻编辑记者在那艰苦岁月的一次"红薯宴",那种快乐的精神风貌,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肉类、副食等物资都按计划、凭票供应,人们的生活相当艰苦。  相似文献   

12.
抓住机遇,努力开创粮食工作新局面文/刘敬武信阳县粮食局主要担负着全县粮油购、销、调、存、加工转化任务,辖43个独立核算企业,其中国家级粮食储备库1个,省级库3个,粮食商业企业36个,粮办工业企业3个;拥有固定资产6000万元,干部职工3600多人,年...  相似文献   

13.
周军 《江淮文史》2002,(1):45-56
这里说的养猪场,是安徽日报社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一年困难时期,在肥东县撮镇附近创办的。那时许多机关单位都有同样创举。安徽日报社的养猪场有几十亩土地,兼搞粮食生产。它的历史使命有二:一是“改善生活”,给职工增加几斤度荒粮,吃一二两无须肉票的猪肉。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永新县的酱萝卜闻名遐迩,它是永新人民长期与自然斗争、谋求发展的智慧结晶。永新县处于罗霄山脉中段的大山深处,现隶属江西省吉安市管辖,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不便与外界联系,特别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每逢严冬之时,大雪封山,老百姓生存所需的肉、鱼、水果和蔬菜等易腐食品的供应几乎断绝,生活的经验告诉老百姓:在入冬之前,维持生存的食品必须准备妥当,否则在漫长的冬天里是熬不过去的。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自古以来是天下粮仓,鱼米之乡,是全国粮食生产大省、流通大省、产业大省。201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3423.0万吨,比上年增产50.5万吨,实现建国以来十连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先后三次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全省收购粮食2125万吨,销售2250万吨,购销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促进农民增收35亿元。总投资14.9亿元的全省粮库维修改造工程全面启动。着力推进粮食信息化,建成29家数字粮库。粮油工业生产总值和销售收入均突  相似文献   

16.
粮食库券制度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了避免因征购粮食所付货币太多引起通货膨胀而发,是和征购征借制度相配套的产物。它由财政部与粮食部联合发行,一般是三成法币,七成粮食库券,征借则全部支付粮食库券,以每年田赋征实的实物作抵押,两年或五年后开始返还,分五年平均偿还。粮食库券的发行,使政府把握了大量粮源,对于供应军糈民食,控制粮食市场,稳定法币价值,挹注财政,作用不可低估。但是,由于国民政府在粮食库券返还问题上的违规操作,又将其推向了人民的反面,可谓自掘坟墓。  相似文献   

17.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及生产资料。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及地区,粮食的概念有所差别。本文按英国统计习惯,粮食指谷物。粮食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粮食政策目标、粮食政策手段、粮食政策效应三者互动形成的粮食政策体系;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粮食政策则包括粮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政策。目前,世纪粮食问题已引起举世瞩目,有关各国粮食政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对各国粮食政策的历史形成进行考察却较薄弱。本文拟就16世纪英同粮食政策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农产品加工企业倾向于购买进口农产品,造成了"进口入市,收购入库"的现象。以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收购的农产品无法顺价销售而积压在仓库里,我国粮食库存达到新高,各类粮油仓储企业储存的粮食数量之大前所未有,仓储费用和贷款贴息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十三五"时期,我国处在粮食政策重大转折的节点上,需要创新粮食安全相关政策,在确保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收入方面创新思路和举措。保障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利益不受损,将继续成为政策的基石。今后,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基点应放在藏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日子里,生活的物资供应显得格外紧张,购买生活日用品,绝大多数凭票证、卡片或购物券和工分券,购买时还要排长队。我记得最深的是每月购买煤球(后来是蜂窝煤)。我家7口人,每月供应200多市斤,买煤时总是起早去排队,有时头天晚上12点左右去排一通宵。为了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统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战时期,为了保障军粮民食的供应,国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统制,其措施主要是田赋征实、军公民粮定量供应和限制粮价等。国民政府实行的粮食统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保障了抗战后期军粮民食的供应,稳定了后方社会秩序,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困难,为坚持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