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求学的三个阶段王祁:王老师,您好!受《南方文物》编辑部委托,由学生完成此次访谈,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您常和我们讲起您的求学经历,我们每每都深受启发,我想请老师再谈谈您由考古入历史的学习历程,这也是许多初学考古与历史的学生关心话题。王震中:在一个人一生的学术历程中,大学本科每每是其学术的基础和起点。尤其是对于经历了"文革"十年没有好好读书而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1977级大学生来说,入学后的求知欲是强烈而高昂的。我大学的专业是考古学,但那个时  相似文献   

2.
正要论资排辈,了一先生应该是我的老师。如果我记忆不错的话,他是1932年从法国回国到清华大学来任教的。我当时是西洋文学系三年级的学生。因为行当不同,我们没有什么接触。只有一次,我们的老师吴雨僧(宓)教授请我们几个常给《大公报》文学副刊写文章的学生吃饭,地点是在工字厅西餐部,同桌有了一先生。当时师生之界极严,学生望教授高入云天,我们没能说上几句话。  相似文献   

3.
正【镜头一】晚上一位家长给我打来了电话。她说:"今天上午参加完家长开放日活动我非常生气,我算是知道老师平时是如何对待我们家孩子的了。今天我们家孩子在课堂上举了好几次手,老师竟然一次也没有提到他,也难怪我们家孩子就是不喜欢上那个老师的课。你想想啊,今天我还在场我们家孩子都不能够被提问到,平时他们班级老师是  相似文献   

4.
春春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征服了我。哦,不仅仅是我,而是我们。春春不是李宇春,那时还没有"超女"。他是我的大学历史老师,但几乎没人称他"老师",相对于众多"传道、授业、解惑"之后却在学生心中面目模糊的老师,"春春"这个称呼至少说明了他的独一无二。大学开学的第一节课,是"中国上古史",春春上的。他从"亚  相似文献   

5.
一节公开课     
正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老师要当着全校老师的面给我们上节公开课,可正是到了把我们拉出来"溜一溜"的时候了……那是周一的上午,数学老师一大早就走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老师还没有说完,同学们便早已交头接耳,有的说是不是要春游了,有的说是不是要发奖品……不过,老师说的可令我们大吃一惊,"好消息是我们要在全校老师包括校长前上一堂  相似文献   

6.
发展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文地理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研讨会第二次会议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我觉得是格外有意义的。因为南师是终身致力于发展人文地理学的李旭旦老师生前执教的学府;再因为如果没有李老师在他晚年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而奔走呼号,也许至今人文地理学还不能够在师范院校确立它必修课的地位,也就不会有这样一个研讨会。所以我们饮水思源,就必然会怀念李旭旦老师。李老师离开我们快三年了,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从钻研人文地理学起步到奠定人文地理学结束。  相似文献   

7.
学做沙包     
正今天,同学们带齐了做沙包的材料,等待着陆老师的到来。陆老师说:"做沙包的第一步是穿针——"她故意卖了个关子,不往下继续说了。这可难不倒我们,大家脱口而出:"引线。"陆老师笑眯眯地让大家拿出针和线教我们。我学着老师的样子,眯缝着一只眼睛,对准针眼,"刺溜"一声,长长的线就像一条被驯养过的小蛇,乖乖地钻进了孔。我再看看其他同学,他们"穿针"还没完成呢!陆老师又告诉我们:"穿针引线不能心浮气躁,一定要静下心来慢慢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每个同学都顺利完成了第一步。紧接着,老师又让我们拿出两块布缝在一起。不一会儿,我们都缝完了,大家心里都  相似文献   

8.
正一我是1985年认识暨南大学李文初教授的。当时我任广东人民出版社古籍编辑室副主任,常到暨大组稿,多次向他约稿。在约稿和处理书稿的过程中,我得到他的热情帮助和指教,还在他的指导下,一起选注出版了《历代理诗精华》一书,使我受益匪浅。我崇敬他的为人,钦佩他的学问,一直称他为"李老师",经常与他保持联系。2014年2月,我受聘为省文史馆馆员,我们就在省文史馆一  相似文献   

9.
徐光耀 《炎黄春秋》2004,(11):72-74,71
一次,在饭桌上与胡可、杜烽边吃边聊。我忽吐出一句杂感,说:“京剧有点怪,有时故意往别字上念。比如,常把‘脸’念成‘减’。”杜烽接过去说:“不,我小时候上学,老师就教我们念‘减’。”胡可听了,很不屑地“哼”一声说:“什么你的老师!”杜烽见他这样,马上睁圆眼睛:“我的老师,怎么了?”胡可把脸再沉一沉,才说:“你的老师是个戏迷!”我“噗”地一声,几乎把饭喷在桌上。  相似文献   

10.
总是听到家长们这样对我说:"老师,你说我们家孩子怎么这么笨呀!""老师,我真是被我们家那小子气死了,瞧瞧人家孩子,没上大班就能认识好多字,再看看我家  相似文献   

11.
正噩耗传来,一阵心疼,恍惚间又有一丝别样的感觉。尊敬的廖老师,愿您在天堂再续华章,那里没有困扰您多年的病痛,可以继续您放不下的创作了!"廖老师,您好!我是中央民院喜饶尼玛。"这是我1988年末的一次会上与廖东凡老师初次见面时的自我介绍。还记得当时他握住我的手,热情地说;"哈哈,知道,知道。你们在学校才是老师,我可不是。你就叫我老廖吧。"老廖,一个熟稔藏语的汉族人,自此与我有了交集,成为我非常敬重的藏学专家。但我对他的称呼一直是廖老师。几十年来,与他有过不少接触,也读到他不少的著作和文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们随时都会遇到孩子来报告:"老师,××打人!""老师,××没有坐端正!""老师,××跟××讲话!"……孩子爱打"小报告"是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孩子的年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孩子年龄较小,是非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常用小报告的形式来告诉成人,依赖成人来解决问题。这不,我刚走到办公桌坐下,开始  相似文献   

13.
正9月8日上午,我第N次走进了港龙园书人教育楼上课。当我跨进教室门那一刻,我惊呆了:眼前是一位陌生的男老师,他头戴白球帽,身穿紫格衫,脚蹬一双运动鞋。这时,班主任吹哨了。老师刚上课,并没有急于介绍自己,也没有让我们做自我介绍。而是让我们来猜猜他的头发是长是短,并鼓励大家大胆地猜想。同学们个个不甘示弱地举手,有的说是长发,有的说是平头,还有的说是光头……老师说:"大家说得都没错!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话说苏轼在中秋节晚上很郁闷,喝得大醉。第二天快中  相似文献   

14.
正记得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的新年联欢会中,我班玩了一个"添尾巴"的小游戏。一开始,我们都很兴奋,当老师讲规则的时候,我们都在议论这个游戏好不好玩,老师见我们没怎么听,只好再讲一遍,其实游戏规则也很简单,就是老师来画一头牛,我们把眼睛蒙上,然后拿着粉笔来画尾巴。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2月我收到陈绍棣同志的来信,感到亲切,引起我的回忆。1964年冬我随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今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到山东海阳县参加"四清"。当时,绍棣刚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不久,分配到历史研究所做实习研究员,随着下乡锻炼。从年龄看,我是属于"老师"辈的人,在"四清"中似乎没有师生辈分的划定。一律平等,我和绍棣经常谈些关于学术研究方面的事。除我们两人外,绍棣的一位同学王宇信也来参加"四清",一起闲谈。当时在我们心里埋藏着一个想  相似文献   

16.
正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快步走向讲台,打开书,笑眯眯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先来学习第一首《独坐敬亭山》,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老师的话刚说完,我就听到下面有人窃窃私语:"嘻嘻,李凯,李白!"更奇怪的是,我看见周围的同学都"唰"地看向我的同桌李凯。再看我的同桌,呵!他就像中了十万大奖似的那样高兴,两只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脑袋和身子一块左右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我在亲人、老师、朋友的陪伴下度过了14年。在我14年的成长之路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给我启迪,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许多道理,让我成长,其中我最感谢的是我的父母和老师。父母小时候,父母像座山一样呵护我,照顾我,给我安全感。襁褓时期,哺育我们的,是父母;教我们牙牙学语的,是父母;成长时期,为我们排忧解难的,还是父母,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让我们正确地对待失败与成功。  相似文献   

18.
我的汪老师     
正假日里,妈妈送我去少年宫学素描。于是,我认识了汪老师。第一次见到他,我还真大吃一惊。他是一位上了年纪的男老师,却扎着一把马尾辫。一身休闲装,让人感觉汪老师是那样的精神抖擞,浑身上下都流露出艺术的气息。汪老师眼睛不大,像两粒小小的黑豆,他总是自我调侃说:"眼小才能聚光啊",常常说得我们哄堂大笑。汪老师画得素描活灵活现,简直要从画纸上蹦出来似的!他没有我们印象中老师的不苟言笑,他率真、亲切,比起其他老师来,身上更多了几分孩子气。同学们都爱上他的课。我们喜欢他,还因为他是一个极其幽默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正1950年国庆前夕,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招待来自家乡湖南的客人。宴会前,他拉着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人的手,动情地向乡亲和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我的九哥。他家住在湘乡十四都,是我的姨表兄。没有他,就没有我。"毛泽东口中的这位"九哥",就是他的兄长加老师——王季范。助力求学王季范,1885年出生,湖南湘乡县人,  相似文献   

20.
正听到廖东凡老师离世的消息,我的鼻子一酸,眼沮夺眶而出。一个十几年没有见面的慈善长者,在心底还是那么熟悉、亲切和随意。我感觉一下子回到了西藏。我已经十几年没有见过您了,我还想听听您讲的西藏故事,可是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我们都喊您“廖老师”。那时候我刚刚从山东大学毕业赴西藏日报社工作。不久,到西藏的豪情壮志,在现实中损耗大半,我们进入精神上的迷惘期。也许是因为在报社工作,又喜欢写作的原因,我开始写游记,写西藏人物,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