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考古学文化经济形态转变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蒙古东南部考古学 文化经济形态转变及其原因 1.3000aB.P.从以农业为主转为农牧并重 全新世以来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千斤营子类型、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等,无论是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还是青铜时代早期的  相似文献   

2.
千里踏查游牧文化——中国首次蒙古国考古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处于欧亚大陆的东部,我国的正北方,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地理环境以草旬草原为主要特色。迄今为止,其经济生活方式仍然以游牧为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蒙古国自然风貌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3.
游牧文化的研究正在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在中国历史文献中,游牧人扮演了中原王朝和其他农业文明的毁灭者的角色.在世界系统中,他们长期以来又是定居文明的信息传播者.游牧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主要有马的驯化;车、马镫和骑兵的普及;对奢侈品的传播;对贸易交往的贡献、宗教与地理知识的传播.中国北方游牧文化曾经是东亚系统中的重要动力,并且是中国与其他文明的文化与贸易的发起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4.
游牧方式与草原生态——传统时代呼盟草原的冬营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 2 0世纪 30年代的日文调查资料为主 ,对呼伦贝尔草原冬营地时期的人、畜和草原的关系进行了剖析。首先 ,当时的营地选择以草原合理利用为基础 ,兼顾人畜的生活条件。其次 ,游牧民在冬营地的移动有不同的层次 ,有从夏营地到冬营地的大移动 ,也有在冬营地内的小移动 ,另外 ,为适应草原生态 ,冬营期实行分类放牧。为了抵御雪灾 ,一些游牧民开始受俄国人的影响 ,利用干草 ,甚至有的人在此基础上 ,实现了半游牧。不断移营不是过去游牧民天然之喜好 ,是人为适应草原生态而必然采用的一种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5.
2009年3月,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编著的<小黑石沟考古发掘报告>,在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发行. <小黑石沟--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发掘报告>一书,以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小黑石沟历年考古资料为主.加上历年来征集和采集的实物资料,对这一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夏家店上层文化做了详细介绍和总结.全书分4章、共76万字、300余幅图.这是近年来我国考古界发表的一部内容丰富的研究中国古代北方草原青铜文明的考古学专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齐家文化的经济形态宋涛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先在甘肃广河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齐家文化的分布范围广泛,东起渭河上游地区,西到湟水流域,南到白龙江流域,北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附近,横跨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4个省区。齐家文化的年代,根据考古地层和坑...  相似文献   

7.
正元上都遗址位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北的金莲川草原上,地处滦河上源闪电河北岸。元上都始建于1256年,废弃于1369年,当时是整个蒙古高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上都遗址至今保存完好,城址内皇城、宫城、外城及关厢遗迹清晰可辨,宫殿台基突兀于地表,有序地排列,规模宏大壮观,虽经6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巍然屹立在大草原之上。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带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是元朝辉煌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人类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欧亚草原东部的考古发现与斯基泰的早期历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物 《考古》2012,(4):56-69,109
新疆的考古材料对探讨斯基泰的来源和早期斯基泰文化同欧亚草原东部地区的关系等问题有重要意义。新疆及其周边地区在斯基泰西迁之前已经和丰提克地区有互动关系,三道海子文化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其扩张也是斯基泰西迁的主要原因。斯基泰西迁后,欧亚草原进入以游牧为主要经济方式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正>邢莉、邢旗教授合著的《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行文75万字,田野考察的图片百幅,图表70余幅,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足见其影响。邢莉、邢旗两姊妹生于北京,祖辈和父辈都是蒙古族,深谙蒙汉文化,邢莉教授对蒙古史和人类学民俗学情有独钟,而邢旗教授曾任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院长,熟知"草木经",与美日专家多有合作,是一位学有所长的科学家。两人合作,文理勾连,天地相通,加邢莉得翁独健、贾敬颜等名家指点,更有席慕容式的草原情感,占尽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的一些考古新发现表明,甘肃与北方草原地带的早期接触时间大致在距今4000年左右,地区集中在甘肃中部地区,稍后扩展到河西走廊东部。此后,双方的文化渗透与影响日渐频繁并不断地深入。  相似文献   

11.
自古称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有着丰富的化资源,近年来的许多重大考古发现,引起了海内外极大的反响。这些古遗址,对旅游化经济将会产生重要作用,应加强保护,加强研究,制定良好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新近的植物考古工作表明,岳石文化农作物的比重高于非农作物,种类有粟、黍、稻、小麦、大麦、大豆等,不同区域、环境、等级的聚落在农作物构成、生业经济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看,岳石文化农业经济在海岱龙山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惟稻的出土概率在多数聚落降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局部地区稻作的弱势,与之相应,粟黍等旱作方式在多数聚落农业生产活动中得以强化。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博物馆苏泊罕游牧活态分馆(以下简称苏泊罕游牧博物馆)是依靠鄂尔多斯博物馆丰富的场馆运营经验和人才的智力支持,与东联集团投资建设的博物馆。该馆采取成果共享、人员互动、资金独立、保护为主、社会经济效益双赢的企事业合作新模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社会价值,特撰此文以探讨在季节性分明、自然环境并不占优的鄂尔多斯草原开展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弊关系,并对该馆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研究表明,早商时期是中原与北方文化的结合时期。从晚商时期开始北方青铜器兴起,并向外传播到达了蒙古和米努辛斯克等地,而商文化高超的青铜器制造技术是中国北方青铜器兴起的重要原因。在西周初年,草原文化的兴起又影响到了中国北方地区,这些交往形成了中国北方和蒙古高原冶金区,这也是后来匈奴联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西周时期,今山东地区、南方的淮河—长江流域,太行山东侧的冀北平原和西部的泾河、渭河上游等四个地区构成西周外缘疆域。考古发现揭示,西周疆域的形成有以下策略与规律,即:分封建国、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占有领土,并通过王室与诸侯国的配合或诸侯国的自发行为进行领土的扩张;注意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分封边疆地区诸侯国,以占据极为重要的战略地带,集中防卫力量于最有效的部位,保障西周王朝核心地带和王室的安全;武力征服之外,加强先进文化影响力的辐射,将土著族群吸纳进西周王国的政治体制之中,实现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16.
重庆地区是连接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的枢纽。大约在春秋后期,巴国势力进入,在此创造出璀璨的巴文化。战国中期,楚国一度占据涪陵以东地盘。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后,在巴国故地设置巴郡,郡下再设县,并且设置官吏,与巴人大姓共同统治。后来秦“浮江伐楚”,与楚展开拉锯战,最终将楚的势力逐出重庆地区。  相似文献   

17.
18.
试析卡约文化的经济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约文化早在20年代初期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当时对这一种文化所作工作甚少,因此,对它的认识还很不够。直到70年代和80年代,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对卡约文化作了大量的田野考古工作。先后发现遗址和墓地二百多处,发掘墓葬一千二百余座。发现遗物数以万件。从而对卡约文化有了较多的新认识。据不完全统计,仅近十多年来,先  相似文献   

19.
1978~1984年,原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大地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面积13 700多平方米,在该遗址的最下层,发现了早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遗存。发掘者称"大地湾一期文化"距今约7300~7800年,与裴李岗、磁山遗址的年代相似。大地湾一期文化的遗迹发现有竖穴式居住址、土坑墓、窑穴等,分布于河岸南侧的台地上,面积为4 000平方米。发现有三座圆形居住址位于东面,出坑墓等分布于西侧,皆为长方形,墓坑都在生土层中。出土陶、石、骨器等遗物90余件。根据发掘材料,大地湾一期的经济已有一定的发展,人类过着稳定的定居生活。 一、农…  相似文献   

20.
孙华 《四川文物》2007,(5):12-25
滇东高原的昭鲁盆地及其周围地区早在公元前1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一种不同于周围地区的独特青铜文化,这种青铜文化传统经历了至少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三种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其中以昭通营盘村乙区墓地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受到了四川盆地青铜文化的强烈影响,而在最后一个发展阶段因受到西面新崛起的石寨山文化的影响,整个滇东高原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文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