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州老奶奶庙遗址是位于东亚大陆腹地嵩山东麓的一个多层连续堆积的晚更新世露天遗址,经过2011年—2013年三个年度的发掘,揭露出了丰富的石制品、动物化石和用火遗迹,碳十四年代数据集中分布在距今4.1~4万年之间,校正后为距今4.5万年左右。老奶奶庙遗址上述材料的空间分布数据的初步分析显示,遗址内部拥有较清晰的空间秩序,包括"分离型"和"重叠型"不同的空间利用策略,均以火塘为中心规划生活空间。"分离型"空间利用模式一方面清楚展现了居址结构的复杂性,拥有多个不同的分离的活动区域;另一方面显示以火塘为中心不同半径的环形区域拥有不同的功能规划。并且以3F层为代表的有关联的居住事件内功能不同的火塘共存的空间利用模式,显示出居址结构复杂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茂密纷乱的植被下面.某采砂场的土面被一道黑色的水平带所打断,那是一条窄窄的灰烬层。这个采砂场布满了不规则的台阶和断崖.它的出现打断了摩拉维亚南部葡萄庄园微微起伏的地形。冰川风经由中欧河谷平原携带来细细的沉积物。几千年来形成了数十米厚的地层堆积。这些堆积中埋藏着人类的偶然行为遗留的踪迹:几块燧石、捕获动物的骨骼。或是那来自火塘边的薄薄的灰烬层。它们为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提出的人类区别于世界上其他生物的一种活动——“炊煮”提供了很早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张文  王声跃 《人文地理》2006,21(4):106-108
获食模式的差异源于人类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云南少数民族获食模式的多样性,既是各民族对当地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也是各民族饮食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反映出云南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本文根据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差异,把云南少数民族的获食模式分为高山峡谷农牧型、刀耕火种-狩猎采集型、山坡梯田灌溉农耕型、河谷盆地灌溉精耕型等类型,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其地域分布、类型特征、形成原因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河谷型城市兰州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恒  牛叔文  杨振 《人文地理》2006,21(2):119-123
人口容量规模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议题,尤其河谷型城市。基于用地空间、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对河谷型城市人口容量规模的测算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以典型河谷型城市兰州中心城区为例,估算了其在该三个因素下的各自适宜人口规模和最大人口规模,进而反映出河谷用地空间对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限制作用较水资源及生态环境更为强烈,并根据木桶原理最短边,得出现有条件下适宜人口规模为230.56万、最大人口规模为342.17万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5.
人类发明用火、进行熟食之后,必须有一定的炊事场所,即从事烧火和炊事的地方,这是史前饮食的加工场所,这是饮食文化的进步。从考古上看,史前的炊事设施有一个发展过程:第一阶段为篝火,没有固定的火塘、灶,仅升一堆火,人们环火而食;第二阶段是火塘的出现,伴随而来的是三脚架的应用,先是石三脚,后改陶支子;第三阶段是灶的出现,而三脚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篝火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一直到中石器时代,人类都没有定居,而是实行游居,即按季节性迁徙,或住于洞穴,或住于树上,也搭建一些临时性的窝棚等简易住所。当时用火的…  相似文献   

6.
雒占福  高旭  张永锋  李兰 《人文地理》2020,35(6):95-105
影子教育作为普遍而又特殊的人文社会现象尚未引起空间科学的关注。本文基于POI数据,融合GIS空间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了兰州市影子教育机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兰州市影子教育机构总体表现出“西疏东密”的河谷带状分布,并呈现“一主多次”的组团式空间结构;②内部差异较大且不同类型机构的分布特征不同,区位选择的尺度差异明显且集聚形态各异;③不同类型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功能型的专业化空间单元;④城市居住小区、商服环境、主流教育机构及交通可达性是影响影子教育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由此驱动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空间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7.
河谷盆地型城市是一类地貌条件特殊的城市,本文就以兰州为例,讨论中国城市,包括河谷盆地型城市居住区的分异、空间演变与机制,并对未来中国城市居住区分化的趋势和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崔天兴 《南方文物》2022,(5):248-256
聚落作为常见的人类集群形式,为人们多样的反复的行为提供了场所,也是目前考古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人类历史上,人群栖居形态经历了从居无定所到形成定居聚落、城市的历程,并形成了游群、村落、城邦等不同人群的集群模式。长期以来,认识人类群体结构是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脑科学和网络科学的进展,社会结构的自然量化特征开始逐渐显现,被解构为离散分布的层次序列。人类集群规模和形式既是社会分层的自然基础,也是新政治行为、政治逻辑的实践过程。这些不同规模和形式的空间—社会关系是理解聚落内社会关系异质性的前提和基础,也为认识不同规模聚落内的社会组织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聚落内空间-社会关系的治理路径和结构为不同形式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内在支撑。  相似文献   

9.
行灶小考     
梁育军 《文物世界》2004,(3):36-38,56
“灶者,生养之本。”它是人类生括必不可缺的炊具之一。严格意义上讲,一般由烟道、灶门、火眼及较为封闭的火塘等几部分构成,火眼上置各种炊器。可以遮挡风雨,聚温,以促进食物成熟。另外,还可以照明、取暖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尚无制作灶的意识,只在地面堆一堆火来烧烤食物和取暖,从新  相似文献   

10.
“火笼”浓缩羌族人的生活场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省理县桃坪地区的传统羌族建筑中,位于第二层的房间称为“火笼”,它在羌语南部方言里面称为“米哦”(本文所提到的羌语方言均属于理县境内羌语南部方言),原意是“火塘”,人们已习惯称火塘所在的房间为“火笼”。“火笼”是羌族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据95岁的杨步华老人介绍,以前全家人的饮食起居都在“火笼”里,把兽皮和草垫铺在火塘周围的地板上,一家人都住在这里。虽然现在我们很难再看到这样的场景,但是在传统建筑中保存下来的火笼和火塘,仍然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藏族的灶与灶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就在青藏高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历史的藏族先民们。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也经历了取火、用火、生火及建造火塘以烹饪饮食的漫长过程。灶这块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方尺之地,在千万年的人事沧桑中,浸透了世事人情和  相似文献   

12.
李晋宏 《人文地理》2006,21(5):19-21
人类营养生态状况在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显示着重要特征。人类营养生态学的空间特征揭示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营养结构的演变规律和为实现空间分布的平衡所进行努力的过程,对研究人类营养安全体系的形成和人类营养生态平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现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多分布太行山东麓的低山河谷地带及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区,东部平原发现的则很少,这一分布特点的形成极可能是平原地区深厚的黄土淤积及考古踏查的局限性造成的,广袤的河北平原也应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4.
早在三、四千年前,居住于洱海西岸的白族先民已经知道利用火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服务。当然,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的原始社会中,白族先民认为火是神秘的。每家的火塘是家人团聚的中心,这块地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支放三脚架的地方,更是受到尊重。这些迹象表明白族先民对火的原始崇拜。火把节与白族先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险峻挺拔的苍山十九峰之间,是白族先民围猎的天然场所,小部落的夜间围猎有十分壮观的场  相似文献   

15.
正从海拔4600米的阿扎镇沿河边砂砾石路渐渐下行,这条河谷沿着嘉黎大断裂形成,河水在行程中的前半部分为秀达曲,后半部分为哈仁曲。由于前期持续下雨,河面几乎接近路面,河谷两侧是花岗岩河谷下切岩壁,在较窄河谷地段河流在咆哮,水流很  相似文献   

16.
前几年,阿傈像的火塘冷了:田里不长谷子,没有大米煮了;地里不长包谷,没有把把烧了。—连罗锅也要生锈了!这两年,阿傈傈的火塘旺了:水稻年年增产,大米煮不赢了;包谷年年丰收,把耙烧不赢了。—连罗锅也不够用了!这不是天时好哟,这不是神保佑哟,是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给傈僳人带来好日子了;是生产责任制的春风,吹富阿傈僳山了。一连光棍汉也娶上媳妇了!阿傈僳的火塘旺了(傈僳族)@新洲 ~~  相似文献   

17.
田佐 《丝绸之路》2011,(24):5-9
测日是远古人类的重大活动,人类的进步与测日密切相关。测日的仪器为土圭,由土圭演绎成了八卦。八卦本来只代表方位,是古人构建的宇宙模式,也可能是最早的八个数字符号或记事符号,后人却赋予其更多的内涵,最终演绎成了一种诡奥难懂的神秘文化。八卦起源于和仲测日标位点所在地西汉水上游的峁水河谷,完善于帝尧,被伏羲文化所吸收融合,进而成为伏羲文化的重要内容。八卦的最早流行区域是西汉水上游和渭水上游,后随伏羲族的东迁逐步走向了整个华夏大地。  相似文献   

18.
论典型河谷盆地型城市兰州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永春 《人文地理》2000,15(1):10-14,19
本文从兰州的自然条件、政治、军事、交通、经济贸易、工业化等角度讨论了兰州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模式,分析了这个河谷盆地型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阐述了河谷盆地型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城市环境与土地以及自然灾害等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博》2020,(3)
文化层是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因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成层堆积的总称,是一种特殊的地层类型。史前时期文化层的形成原因是复杂和多样的,不同时代、不同类型遗址的文化层,同一遗址不同区域的文化层,有着不同的形成原因,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在史前遗址文化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反映了不同的堆积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开忠 《人文地理》1992,7(3):64-70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控制是一种可能性控制,这种控制的具体方式有四:一是经由自然稀缺性控制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二是经由空间差异性控制人类社会的空间分化和区域发展;三是经由其时间上的变化控制人类社会发展的波动与周期;四是经由其使用价值的多样性控制资源与环境利用的社会选择范围与方向。作者对前两种方式做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