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提到兰州,就不得不说兰州牛肉面。不只因为面好吃、名气大,更因为这是一种情怀,一种信仰。兰州人早晨提起裤子,撸了鼻子,第一件事就是去吃一碗“牛大”(牛肉面在当地的通俗叫法)。而牛大碗里面那扯不断、嚼不够的面条就像一根根缰绳,把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牵过来。想起某位兰州诗人的话:“午夜入城的羊群,迎着刀子,走向肉铺。”要我说,清晨的兰州人,迎着蒜苗子,走向牛肉面馆。清晨的牛肉面馆,八方的人群,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的人们聚在一起,不自觉就亲切起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吃文化”中,最具草根感的无疑是小吃。小吃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滋味怎样鲜美,而在于它的特异性,它们在粗糙和简易的制作中凝聚着一种文化的智慧。小吃的特殊的“味”构成了城市本身生命的表征。大凡文人对于吃最津津乐道的往往是普普通通的家乡小吃,而不是满汉全席或者其它什么珍馐名馔。除了贾平凹所说的,于家乡小吃中“地方风味,人情世俗更体察入微”外(《陕西小吃小识录》),更有认  相似文献   

3.
李磊 《旅游》2015,(5):90-93
面条在中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而据传牛肉面起源于唐朝。目前有史料记载的兰州牛肉面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牛肉面以它的清淡爽口、价廉物美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兰州人,成为兰州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是大多数兰州人的早餐和一部分兰州人的午餐。随着中国的发展,无数的兰州人走了出来,把牛肉面带到了大江南北,乃至世界各地,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了这个味道。兰州牛肉面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中华第一面",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生活中,一些小吃一听名字就能想起它的产地。比如说肉夹馍就会想到陕西,说到煎饼就会想到山东,说到拉面就会想到兰州,说到青稞酒、酥油茶就会想到西藏等等,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在西藏,人们一提到“朋必”,就绝对会想到日喀则,可以说,“朋必”几乎成了一种日喀则小吃的象征,它唯独在日喀则存在,并被喜爱着,其它藏区根本见不到它的踪影。  相似文献   

5.
热干面     
一个地方的小吃,其实是最能体现地方文化、地方风情、地方特色的。武汉的小吃之丰富多元,应该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吧?我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单是武汉的传统小吃, 便有二百多种,真是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这些个传统的小吃,其实应该算作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应该在我们的保护之列的。但是,却很少有人去关心经理弘扬武汉的小吃文化。其中的缘由, 大概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人,关心的都是天下之大事,比如“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还没得到解放,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至于我,从小大概是饿怕了,所以对小吃非常的感兴趣。说起来好笑,我小时候最宏伟的理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用一根竹签一次串三个面窝,让我一次吃个够。所以,当这个理想最后实现了,我就想写一本关于武汉小吃的书。架势拉开了,资料等身了,可是一写起来, 才觉得水好深。再加上自己也逐渐成了个文化人,逐渐地就被“水深火热”之类的天下事缠住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书即使写出来,谁跟你去出呢?现在的市场其实只需要一个宝贝:“方便面”。开水一泡,马上就一大碗,这样的“快速”食品, 是中国商家快速发财的宝贝啊。于是,写了十几篇后,就将《武汉小吃》的计划,封存起来了。今年初春,小琴来访,谈起这个封存的计划,小琴非常感兴趣。于是去寻找当年的旧稿,可惜很多已经遗失了。现将能够找到的,作为引玉之砖先抛出来,以期有同好慨然响应,纷纷投笔从吃,则武汉好吃佬之幸也,武汉文化之幸也。  相似文献   

6.
叶方  周振飞 《旅游》2000,(9):16-16
千里陇原的古迹、名胜、风景真是琳琅满目,色香味诱人的地方风味小吃与之交相辉映,特别是回胞的“老三绝面食”——“酿皮”、“甜醅”、“清汤牛肉面”、不仅使本土的父老乡亲长期青睐,而且令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子陶醉其中。  相似文献   

7.
富饶 《丝绸之路》2008,(6):26-27
我敢说,很少有哪种餐饮,能像兰州牛肉面这样富有人情味。拉面的多种形状,可由各人点要;油泼辣子,可以任意多要。我的小外孙七八岁时第一次排队端牛肉面,见前面的人说“多放点萝卜”、“多放点香菜”,轮到他时,  相似文献   

8.
唐僧取经组雕用水泥塑铸,外表镀铜。景点位于南滨河路雷坛河桥头东侧,白马浪岸边。传说唐僧去西天取经时,在如来佛祖相助下,骑白马(小白龙)从“白马浪”处踏浪渡河西去。平沙落雁用不锈钢嵌制的城雕群,由二只大雁、一只雏雁和四个大理石雁卵组成。坐落于雁滩南河滩西头。原来,早年的雁滩是一片水草丰美的滩涂,每年都有雁群来此栖息繁衍。马踏飞燕用乳白色的水泥塑铸而成,屹立于黑色大理石基座上。现置于南滨河路小西湖公园内。原型是1969年出土于武威雷台的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腾空踏燕飞奔的天马,形象地展现了兰州人民奋勇腾飞的决心和斗志。兰州水车兰州水车是兰州古代的灌溉农具,始用于明代中叶。到1952年,兰州黄河两岸,已有巨型水车252轮,因而兰州有“水车之都”之称。后因电力提灌普及,水车渐废。在南滨河路建“水车园”景点,重现水车古韵,供游人观赏。“丝绸之路”雕塑它是一个驼队标志,用银灰色花岗岩雕凿而成,立于兰州黄河大桥南广场上。据传说,该处河宽水浅,水流缓慢,古丝绸之路上的商旅,多从此处渡过黄河。 ~~兰州滨河胜景@缪维予 @黄大燊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邮戳源于治印,因此最早的邮戳都刻以篆文,如已知最早的元代“常乐蘸印”(图一)。而自清代开始使用的我国邮戳的图式、文字就较为复杂得多了,特别是地方邮局使用的邮戳更为繁杂,样式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文字有阴文、阳文篆字等,楷字戳为最多。(图二)是1892年1月至1896年12月阳文篆字“上海”海关汉文戳;(图三)是1905年楷字山东莱州府“灵山卫”的地方邮局戳,这两种戳的文字书法堪称上乘。  相似文献   

10.
小吃所依附的载体消失了。现在的大饼油条都“永和豆浆”化了。从南坐到北,每个火车站台的小推车上都是康师傅方便面。50年后,人们的怀旧食品或许是麦当劳咱不能跟历史潮流作对啊,呵呵。我的观点就是:有得吃赶紧吃!  相似文献   

11.
兰州有面儿     
《世界》2011,(9):213-213
很多人都以为北京是大城市,足不出北京就能品尝全国各地特色小吃。这话只对了一部分,吃是能吃到各种地方特色,但是否正宗就难说了。去兰州之前,我就极爱吃兰州拉面,到了当地之后,才发现实在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聚餐秦皇岛     
<正>一直以来都很钟情于吃,不是平常餐桌上的家常饭菜,也不是大饭店里的美味珍馐,反倒是各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更能夺我的胃口。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一定会尽可能多的搜罗当地有名的小吃,就像每次到北京都会跑一趟王府井小吃街,先从街头吃到街尾,再从街尾吃到街头,羊肉串、爆肚、卤煮火  相似文献   

13.
曾磊 《西夏研究》2022,(2):110-116
地方“八景”是基于地域自然环境与文化的景观塑造和意象表达,不仅反映了区域环境的特质与变迁,也是地方精英表达乡土认同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明代以来,肃藩移兰带动了兰州城市建设的兴起。以肃王为代表的精英知识分子通过景观书写,塑造了兰州城市的地域形象,兰州“八景”开始成为兰州城市意象的文化表达。清代陕甘分治后,兰州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沿用至民国的“八景”文化。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兰州城市建设的加快,古“八景”中的一些景观已不复存在,在地方文人的推动下,兰州“新八景”的评选凝练出新的城市形象表达。历代兰州“八景”的塑造,不仅是知识分子对地方景观的建构与认同,也反映了兰州地域社会生活及生态环境的变迁状况。  相似文献   

14.
烧梅     
“小吃”词,见于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世俗例,以早晨小吃为点心。”武汉的小吃丰富多彩,亦在于武汉人有在街头巷尾“过早”的习俗,不像上海人,爱在家里吃泡饭。宋代吴自牧在其《梦粱录》中,也曾描写过早晨经营小吃之盛况:“每日交四更,诸山寺观已鸣钟,御街铺店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由此可见,品味小吃之佳  相似文献   

15.
《福建旅游》2005,(8):143-143
原家小吃是由邓世奇和原冬英夫妇博采历史上汉唐时期流传下来的沙县传统小吃制作技艺,历经17年对间精心研究创新出原家系列小吃品种,现已有被中国饭店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的品牌13个、  相似文献   

16.
有时,吃一餐饭不亚于做一次旅行,要有合适的人(right person),在合适的时间(right time)和地方(right place),有合适的心绪(right mood)才能吃一场合胃合心的饭。如果那里的菜品刚好足够新鲜,价钱又足够公道,就堪称完美了。对此,好运街上“藏善”日式料理店的小林显得特有信心,他店名的意思就是——“仓库里面有好东西”。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进入实施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17日,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二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在兰州召开,会上透露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进入实施阶段,宣布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宣传教育项目启动。  相似文献   

18.
巴塘金丝面     
周围的朋友常问我你家乡除了优美的弦子舞还有什么好吃的? 我说,多呀,小冬红苹果、灯泡梨子、玫瑰香、藏梨子、杨姑娘待我还要数下去,朋友插嘴说:“唉呀不是说水果是小吃!”小吃? 心里想金丝面吧,大概可以说是小吃,就大声的说“金丝面”。在春暖花开的四月朋友去了巴塘。回来后逢人便说,到了巴塘,没吃土“金丝面”今生就会写“遗憾”这个词了。  相似文献   

19.
八 其他     
(一)“兰州枢纽”的组织与活动概况“兰州枢纽”成立干1949年春,设于兰州益民路444号。辖西北的甘肃、陕西、宁夏、青海和新疆等五省、区一贯道“师母派”的组织。但陕西省因设有“西安枢纽”加之该地区道内有资历的老前人多,所以行使职权从未涉及,实际只管理四个省、区的道务活动。“兰州枢纽”的组织人事是:负责人李金凯,下设智、仁、勇三个大组,每一大组有三个小组,每一小组管五支。兰州共有45支。智字组组长常某;所属三个小组组长杜某和另外两人(姓名忘记),该三小组内15支的姓名记不清了。仁字组组长周荣昌;所属三小组组…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2008,(11):75-75
10月11日,“金秋华夏名优小吃节”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建兰路步行街如期举行。浙江绍兴臭豆腐、四川青城山腊肉、上海南翔小笼包等全国各具地方特色的名优小吃,不仅让兰州市民大饱口福,也领略到了各地厨师精湛的厨艺。特别是俄罗斯和泰国的小吃更是让食客们品尝到了地道的异域小吃。节会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