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5年,笔者发表了一篇介绍宁夏籍历史名人皇甫谧的短文《彭阳皇甫谧与成语“洛阳纸贵”》。孰料受到有关方面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华兴时报》记者樊前锋还从网上发现了相关信息。据载皇甫谧早已被甘肃省灵台县指认为该县籍乡人,并在灵台县修建了中国皇甫谧纪念馆、皇甫谧陵园、公园和纪念亭,建造了皇甫谧雕像,还成立了皇甫谧文化交流协会,正在酿酝筹建国内外皇甫谧基金会和皇甫谧(针灸)国际大学。笔者不对上述信息进行评论,但是由此可以充分说明,甘肃省和灵台县的领导、文化界人士十分重视弘扬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对人文资源潜在价值的认识是到位的,所以在改革开放中,他们才能千方百计利用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大打“旅游牌”,大搞“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活动,提高知名度,招商引资,乘势而上,加快发展。这种思路和战略眼光是值得敬佩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皇甫谧研究引起了甘肃和宁夏的重视。尤其是2005年以来,打造皇甫谧文化品牌以推进地方文化建设的呼声日渐高涨。据报载,甘肃已出版发行了《中国皇甫谧研究全集》、皇甫谧邮票。甘肃灵台县政府在灵台和兰州等地还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纪念性建筑如皇甫谧祠等,这一切都为历史文化的发掘、地方文化名人的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最近,《光明日报》推出专版,有各级地方政府和著名学者撰文,“弘扬皇甫谧历史文化,打造皇甫谧文化品牌”。对此,宁夏学者也有不同的声音,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研究历史人物与文化的层面上看,与当前政府实施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精神是吻合的,对西北历史文化的提升有积极意义。但从地域或地域文化的视角看,历史人物的地望应该有一相对准确的归属。正是从这个意义,对皇甫谧的籍贯有一个历史性的交待将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皇甫谧故里归属问题引起的宁夏、甘肃对历史人文资源的争议,受到社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就在宁夏史学界积极呼吁当地政府应对皇甫谧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并准备向联合国申报有关皇甫谧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之时,甘肃看到宁夏有所作为后,更加大了对皇甫谧历史文化的开发力度。省、市、县三级联动,认识到皇甫谧历史文化所蕴含的巨大社会效益和人文资源的潜在价值,在相继建成皇甫谧雕像、三贤祠等前期开发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中国皇甫谧研究全集》,制作发行了皇甫谧个性化邮票,申请注册了中国皇甫谧网,目前正在酝酿筹建皇甫谧国际针灸大学、筹拍《皇甫谧》电视剧等,还准备向国家教育部申请将大中专教材中的皇甫谧籍贯修改为“甘肃灵台县”,大打皇甫谧历史文化品牌,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4.
张怀武 《宁夏史志》2006,(2):26-26,3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越来越重视挖掘和开发利用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借此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交流,特别是带动旅游业的发展。甘肃省灵台县利用宁夏历史文化名人皇甫谧大做文章,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地反思。  相似文献   

5.
以著名医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皇甫谧为代表的皇甫家族,原籍朝那(读作“珠挪”)④县,本在宁夏彭阳县古城镇(以下简称古城)。也就是说,皇甫家族是地道的宁夏人。笔者在20年前曾作专门研究,把对朝那县的考订写入《宁夏历史地理考》(1993年出版),把皇甫谧、皇甫规、皇甫嵩等名人写入《宁夏百科全书》(1998年出版)。对此,史学界己经公认,凡以科学态度进行考证、治学严谨的“局外人”,也不会提出异议。但是,近年其他省的一些市、县受“名人效应”影响,又是修建纪念馆、又是成立皇甫谧研究会,又是建立皇甫网站,或争皇甫谧的葬地,或争皇甫谧的生地……。有些文章观点,谬误颇多。乃至有媒体戏称:皇甫怎么搬了家?为不让谬误淹没真理,特撰此文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6.
甘肃灵台发现的外文铅饼及陇右道北线王忠学1976年10月25日,灵台县中台镇的社员,在灵台县城之南的蒲河川北,距县城2.5公里处的康家沟村枣树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一批外文铅饼窖藏。灵台县文化馆得到报告后,当即派人前往调查清理。出土地西依山坡,东...  相似文献   

7.
皇甫谧,我国魏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医学家。学识渊博,淡泊名利,名震陇东,享誉全国。籍贯何地?《晋书》日:“安定朝那”。在今何处?一说今宁夏彭阳,另一说今甘肃灵台。拙文略加考证,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学多以为《尚书孔传》始出于东晋梅赜献书,时在公元317或318年,但皇甫谧《帝王世纪》数引此书。皇甫谧生于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西晋泰始初撰《帝王世纪》,在公元265年或稍晚,足见此书于魏晋间业已存在。  相似文献   

9.
杨忠 《宁夏史志》2006,(2):35-36
史志界因历史名人皇甫家族引起的争议涉及4市12县区(即:固原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原州区、彭阳县、镇原县、西峰区、宁县、正宁县、泾川县、崆峒区、崇信县、灵台县、华亭县、安定区),争议的主要问题是:1.原州位置争议涉及固原、镇原、宁县、平凉、泾川,以原州区冠名而基本结束争论。2.安定郡位置争议,涉及固原、平凉、定西、宁县、正宁、泾川、镇原。3.泾州位置争议,涉及泾川、平凉、镇原。4.朝那县位置争议,涉及彭阳、灵台、崇信、华亭、平凉、镇原、西峰、宁县。目前主要是灵台、彭阳在争持谁是皇甫家族的故里,也就是谁是最古的朝那县。5.由地名争议引出对历史人物的争议,主要是历史名人皇甫家族;上述4市12县区,几乎都将皇甫家族的10多个历史人物列入乡人而引以自豪。从明清到现在,一直争论不休。进而又涉及到两汉的梁氏家族、胡太后等等历史人文资源。其实焦点问题是朝那县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布衣学者皇甫谧朱立芸人文荟萃的丝绸之路,历来就是学者辈出、群星璀璨的一条文化长廊。而生活在魏晋之际的著名学者皇甫谧,便是其中光彩照人的星星之一。他不仅以其特有的布衣风范和深厚渊博的学识驰名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而且以大量的学术著作为后世留下了一分宝贵的...  相似文献   

11.
《高士传》是皇甫谧最为著名的代表作,表达了对高士品行的仰慕与崇敬,是皇甫谧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匡救。该书通过语言描写、典型细节、对比烘托的方法塑造了九十多位各具特色的隐士形象。《高士传》的论赞传承自史传,而又以其抒情性区别于史传。其志人记言、兼采史传的叙事特色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2.
平凉是古丝绸之路西进陇上第一重镇,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祥地上的著名古城。平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氛围,造就了不少杰出的人物,最著名的有汉代军事家皇甫规、皇甫嵩,晋代学者、中华针灸学创始人皇甫谧,前凉开国君主张轨,唐代宰相牛仙客、牛...  相似文献   

13.
1967年9月,甘肃省灵台县西屯公社白草坡大队的贫下中农发现了一座西周墓葬。在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支持下,省博物馆派人对该墓作了清理发掘,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白草坡位于灵台县城西北三十华里处(图一)。墓葬发现于村东被冲刷的黄土层断崖上,距现在地表4.6米,为长方形土圹竖穴墓,长3.2米,宽2.5米。墓底中间有一椭圆形腰坑,坑内填满灰土。  相似文献   

14.
吴晓红 《宁夏史志》2006,(2):43-44,47
2005年10月以来,宁甘两省区对中国针灸奠基人、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皇甫谧的故里发生了激烈的争议。随着新闻媒体的相继报道,将两省区名人之争引入高潮,1800年后的古朝那成为国内甚至香港地区的新闻焦点。笔者依据国内报刊所发表的有关研究成果及网络信息,对此事作一综合述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禹贡》雍州西界黑水,即今灵台原北的黑河。其理由为:第一,在商周时代,我国华夏族活动地区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及陕西中部,其西界不过甘肃的陇山。第二,甘肃省灵台县发掘的两座西周墓,墓主人伯和伯是西周康三封到西部边疆的两位伯爵。伯是黑水之伯,是黑水地区的统治者;伯是溪水地区的统治者。黑水即今泾川的黑河,溪水即今灵台县的达溪(西)河。第三,陇山以西的黑水,都是随着中原王朝疆域向西扩展的产物,作为雍州西界的黑水,也不断地被经学家向西附会,因而留下了许多黑水之名。  相似文献   

16.
皇甫谧(214-282年),字士安,幼年名静,自号玄晏先生,东汉太尉皇甫嵩之曾孙。历阅东汉、魏、晋三朝,是著名的医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幼年丧母,境遇艰难,成年后,奋志于学博通典籍,文史著述较多,唯固不从仕。中年后,患风痹症,遂潜心钻研针灸医术,试治自身,十余年不已.以亲身体会总结完善了针灸经验,撰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流传于世,为我国的针灸学奠定了基础,他也因此被尊称为针灸学的鼻祖,  相似文献   

17.
盗墓,是渊源古远的社会文化现象。盗墓行为,是和人们起初随葬生活消费品乃至发展为厚葬的情形同时发生的。民间自发的盗墓行为历代都可以看到。魏文帝曹丕说:"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晋人皇甫谧说:"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无不发之墓也。"都指出了盗墓现象的普遍。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总是和它产生的地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皇甫谧文化主要是指以秦汉魏晋时期的朝那县(今宁夏彭阳县古城镇)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其人们之间渴求和谐关系而形成的特定的文化体系,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高度融合后走向世界的先进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发向上的优秀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9.
战国人口考实臧知非现存史籍中,没有直接、系统的战国人口资料保存下来,后人遂据当时各国出兵数而推定之,计有三说:1000余万人,晋人皇甫谧提出,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从之;2000万人,由今人范文澜先生推定,目前论著多从其说;3200万人,此...  相似文献   

20.
皇甫谧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明 《文献》2001,(4):58-73
皇甫谧,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幼名皇甫静,西晋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附近)人.出后叔父,徙居新安(今河南渑池附近).<晋书>卷五一有传(然其记载简略,且有疑点).他是继东汉刘向之后,大量撰述杂传的作家之一,见于书目著录及诸书征引的就有六部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