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初,倭寇猖獗,不断侵扰我国沿海地区,百姓深受其害。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中央朝廷诏命沿海备倭,在全国沿海海防要塞设置卫所,筑城镇守,防倭寇侵袭,保境安民。明崇祯十年(1637年)《廉州府志·备倭》载:“皇明洪武二十七年七月,始命安陆侯吴杰、永定张金宝等率致仕武官往广东训练沿海卫所以备倭,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抗倭开始于元末,明万历年间结束。 第一阶段:洪武年间(1368-1398)。外交途径无法解决倭寇问题,明朝决定实行海禁政策。洪武十三年(1380年),日本官府牵连胡惟庸事件,明朝断绝了与日本官方的关系,开始在沿海建设大规模的防务工事,先后派汤和、周德兴防倭。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日本南朝已经被北朝所并,南朝浪人与海盗商人相勾结,倭寇之祸益烈。但由于此时明朝国力强盛,防御有方,终洪武之世,海禁严格,海防晏然,倭寇并未酿成大祸。  相似文献   

3.
书讯     
正筹海图编(明)郑若曾著,李新贵译注,中华书局2017年7月出版。原著是一部丰富翔实的防海御倭专著,通过100余幅地图、13卷26万字,论述了我国明代沿海海岸海域的地理形势,沿海驻军、水寨、烽堠、瞭望哨等海防部署和海防设施,以及倭寇劫掠沿海的历史,入侵的时间和路径等。书中还收录了大量中日历史交往资料、朝臣和将帅提出的防海御倭方略、明永乐年以来的平倭战绩、抗倭战争中殉国殉难的军民事迹,以及明军的兵器和战船等军事装备资料,总结了明初以来海防和抗倭斗争的经验,在  相似文献   

4.
明初洪武年间,福建多次遭受倭寇劫掠,直至永乐年间倭患才逐渐平息。为抵御倭寇骚扰,福建沿海各地建造大量海船,同时设置卫所、水寨,构筑海防体系。永乐以后,福建海防体系开始败坏,统治者多次整治也无济于事,最终使得嘉靖年间倭寇肆虐福建。  相似文献   

5.
巡海副使、备倭都司、备倭把总,其最初的设立时间相关正史缺乏记载,而嘉靖及以后的许多论述都认为创立于洪武年间。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考证,证明其为正统及以后才陆续设立,其设置大背景即是正统初期倭寇入犯增加,造成沿海形势一度危险。巡海副使、备倭都司及备倭把总的设立,使得海防管理更加细化,沿海防卫能力得以增强,也确保了相当时期内沿海形势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6.
明代东南沿海的倭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近读陈鸣鐘同志的「嘉靖时期东南沿海的倭寇」一文(发表于「新史学通讯」一九五五年二月号),引起我对明代的倭乱,作进一步的考证。倭寇的骚扰明代东南沿海,在朱元璋(太祖)时代,已伏下祸根;所以明史上说:「高皇帝即位,方国珍张士诚相继诛服;诸豪亡命,往往纠岛人入寇山东滨海州县。「后来遭祸最惨酷的宁波、台州,也在这个时期,先受到了倭寇掳掠的苦痛;因此明史日本列传又说:「良怀气沮……遣其僧祖来奉表称臣,贡马及方物,且送还明台二郡被掠人口七十馀。以(洪武)四年十月至京,太祖嘉之………赐良怀大统(?)。」这儿所说的良怀,就是日本历史上所说的怀良亲王。因为日本历史上说:「元亡,明興,其使屡来求通聘。时怀良亲王在肥后,延见之,约为鄰交。」  相似文献   

7.
胡宗宪是我国明代中期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杰出的抗倭民族英雄。自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被诬瘐死狱中,胡宗宪一生的后半期主要是在统帅东南沿海军民进行抗倭斗争中度过的,所谓“公宦浙之业,尽于平倭”①、“公...  相似文献   

8.
抗倭关键词     
倭寇 中国和朝鲜对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侵扰抢劫的日本海盗集团的称呼。最早使用"倭寇"这一名词是在朝鲜《高丽史》中。倭是古代对日本的称谓,日本海盗由日本武士、浪人以及商人组成,有时得到日本国内封建主支持。因为倭寇又可以是指倭人的一种侵略行为,凡是对外侵略的日本人通常都称为倭寇,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  相似文献   

9.
明清州县佐杂官员在雷州半岛的布局和海防角色分为四个阶段。洪武初年,巡检与卫所互相配合,扼守海岸要地并进驻海岛;明中叶至清初,巡检的海防作用大幅削弱,或驻地内缩,或被裁撤,或从军事要塞转而进驻港埠墟市;雍正朝开始,佐杂分防被重新纳入海防体系之中,县丞扼守海岸要地,巡检恢复驻守近海岛屿;清末,为防范法国在粤西沿海扩张,调整了半岛东侧佐杂布局,并强化了西侧涠洲岛的驻守。这一发展脉络折射出雷州半岛为中心的粤西地区海防地位的变化:从明代东南沿海倭乱的尾梢,转变为清代面对越南和近代西方势力东来的前哨。  相似文献   

10.
嘉靖、万历之际,由于倭寇、海盗在东南沿海一带活动猖獗,海防遂成为明朝中央、地方军政官员和学者普遍关心的大事,一时间涉及海防问题的著述大量涌现。除了海防类专书、综合性兵书以外,一些明人笔记保存了不少颇有价值的明代海防史料,民间学者叶权的《贤博编》即为重要代表作之一。文章研究了叶权的籍贯和晚年的移居问题、《贤博编》的成书过程以及叶权对嘉靖以来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猖獗原因的分析,并对叶权关于东南沿海的海防问题所提出的相关建议进行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1.
试论明朝初年的海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朝初年,封建统治者为了防御倭寇侵略,巩固明王朝统治,采取“陆聚步兵,水具战舰”的海防政策,在中国沿海岸线设卫所,建城堡,屯重兵,打造战船,委以重将,率舟师巡海防倭。实行以陆防海和陆、海并防的措施,在中国万里海疆建立起较为严密的防御体系,改变了以往中国历代统治者重陆防而轻海防的局面。明初中国沿海防御体系的建立,对保卫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抵御外来侵略,起了重要作用。当代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的边疆,包括陆疆和海疆。以往人们多注重陆疆问题而疏于海疆的研究,这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我…  相似文献   

12.
莆禧古城墙     
陈文忠 《南方文物》2009,(3):165-166
莆禧古城墙,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莆田市沿海南部,秀屿区湄州湾北岸。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主要为防倭患、抵御倭寇侵犯的防御性海防工事工程。城墙中设千户所署,中为公所,东、西为百户所,所前有仪门和谯楼;城东有城隍庙、观澜亭、旗旌庙、鲤山寺;城北有天妃宫、太极殿及城墙外的八卦井等;城内还有书院、谷仓、旗楼、署所府第和税课所等;城墙北门外设有广一里——周长三里许的练武场,练武场内设有演武台及将台各一座。  相似文献   

13.
明代嘉靖年间,朝政腐败,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江南苏州地区由于地处东南沿海,又是物产丰饶的渔米之乡,一度倭患严重。曾历任苏州府同知、兵备佥事与苏淞兵备道副总兵的任环率领军民奋起抗击倭寇,保境护民,竭尽全力,立下不朽的功勋。他虽没有戚继光、俞大猷那么出名,却也堪称名副其实的抗倭英雄。  相似文献   

14.
<正>威海,别称威海卫,因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析文登县辛汪都三里立威海卫”而得名,寓意威震东海。其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是南北海运、海防军事的重要门户。自元代始,威海地区经常受到倭寇侵扰,为加强海防、抵御倭寇,洪武元年(1368)五月,明政府整饬海防,  相似文献   

15.
<正>明代是中国历代海防建设真正形成完整海防体系的时期,在北方尤以胶东半岛沿岸为海防建设重点,其中烟台又是重中之重。明代山东沿海共设卫11个,仅烟台地区的登州一府就有卫7个、千户所3个。分析其背景和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由烟台的地理位置决定,胶东半岛三面环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遥望。自宋代以来日本人至中国,一般沿朝鲜半岛西海岸北上,先抵达辽东半岛,再横渡渤海湾,在胶东半岛的登州一带登陆,登州、莱州两地为日本人至中国的一处主要落脚点。正因如此,明初倭寇频频侵扰中国沿海,登、莱之地  相似文献   

16.
他戎马一生,南征北战,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南倭北虏”是明朝的两大边患。“南倭”是指长期侵扰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海盗,“北虏”是指与明中央政府敌对的北方蒙古族。“两患”的性质全然不同,但都极大地影响了明朝的内政外交。嘉靖末年至万历初年,“南倭”与“北虏”之祸相继解除,都要归功于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戚继光。  相似文献   

17.
由南通市市区通往狼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的公路旁,有一座傍河而立的土墩,称为倭子坟。倭子坟高约25米,南北各延伸长约39米。倭子坟原为明代防范倭寇时作联络用的烟墩,相传因埋葬部分倭寇的尸体而被称为倭子坟。  相似文献   

18.
正14世纪中后期,东亚各国都出现了严重的动荡局面。中国各地起义不断,烽火四起,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朝鲜半岛内外交困,最终李成桂推翻高丽政权,开启了李氏朝鲜时代。在日本,南北朝对立,各股势力相互征伐,战火连绵。在这样的动荡形势下,倭寇四处流窜,不断到中国和朝鲜半岛烧杀抢掠,沿海居民多受其扰,苦不堪言。为解决倭寇问题,中国和朝鲜不断同日本交涉,要求日本管束和平息倭寇。日本能否禁倭,直接影响东亚三国关系的冷暖。鉴于倭寇问题  相似文献   

19.
倭患是明代最大的外患。处于东南沿海的潮州,倭患相当严重,抗寇斗争也非常激烈。《潮州志&#183;大事志》中记载明代潮州盗寇倭祸及官军平寇御倭事100多宗。潮州海盗首领与外来倭寇相依倚,纵横闽广沿海。肆行劫略。乃至“北虏南潮”一时代替了“北虏南倭”之论。①由此可知。潮州乃是明朝抗倭斗争最重要的区域之一。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粗浅的探讨,诚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海防要地刘公岛,素有东海屏藩之称。清人张荫桓曰:“北洋形势,威海卫岛屿环拱,天然一水寨也”。据文化遗迹推断,早在七千年前,威海一带已有渔民聚居,汉代名石落村,元代称清泉奇。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明政府决定在此设卫屯兵,取威慑海上倭寇之意,故名曰威海。1403年(永乐元年)筑威海卫城,同时在沿海山峰和刘公岛上修筑烟墩,使之成为北洋海防堡垒。刘公岛之名由来久远。元、明史籍载称刘家岛,简称刘岛,其后习称刘公岛。清光绪年间,议设海军。1881年(光绪七年),北洋舰只首次驻泊刘公岛,当时只有12只军舰。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