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源阁刻书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延峰 《文献》2005,(2):238-253
世人皆知海源阁藏书楼庋藏宏富,据王绍曾先生最新统计,其藏书达四千三百余部,十七万九千余卷①;海源阁藏书重宋元佳椠,其镇阁之宝"四经四史"传为我国藏书史上一段佳话.其实,海源阁刻书亦成绩斐然,但多年来为藏书成就所掩,且偶或散见篇章中亦说法不一.笔者经过多方考证,终于摸清海源阁刻书之底蕴.笔者以为海源阁刻书虽不能与以专事刻书售书的汲古阁等相提并论,但以海源阁刻书之内容及质量而言,它同样为保存传播我国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1年,我国著名版本目录学家王绍曾先生完成<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下简称"订补"),对海源阁存世的五种书目进行了彻底的整理,并就知见海源阁藏书版本情况及去向等进行订补,被誉为"完善海源阁的书目体系,重现杨氏五代庋藏之盛"[4].据绍曾先生研究所知,现传世海源阁书目共五种,分别是:<楹书隅录>五卷,<楹书隅录续编>四卷,杨绍和撰;<宋存书室宋元秘本书目>四卷,杨绍和撰;<海源阁藏书目>一卷,杨绍和撰;<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四卷,杨绍和撰,杨保彝补撰;<海源阁书目>不分卷,杨绍和撰,杨保彝增补.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六艺现代解释,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御"的范围就是驾驶,但是无论在现代和古代,都包含交通工具的"驾驶学"和政治、领导、管理学领域的"驾驭学"。  相似文献   

4.
海源阁的兴衰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毛泽东主席以《楚辞集注》相赠。此书为海源阁秘藏宋版书的影印本。影印本尚可做高贵的国礼赠品,其真本的价值可想而知。然而,这仅是海源阁丰厚珍藏中的一种。据有人统计,海源阁的藏书,在其盛时,收藏达3236种,20.83万卷有余,其中宋元秘本即有464种,11328卷,而唐人写经、宋元抄本、明清珍本及书画、碑帖、印章、金石等文籍文物,及海源阁自编的书籍尚未统计在内。人们慨叹:海源阁收藏之丰,珍本之多,版本之精,甲于天下,列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而为首。1959年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在中国通史陈…  相似文献   

5.
清朝文人李文凤在他的《月山丛谈》一书中说:(清朝时)天下十三省,俗皆有号,莫知所始。如陕西曰豹,山西曰瓜,山东曰藤,河南曰鲈,苏浙曰盐豆,江西曰腊鸡,福建曰獭,四川曰鼠,湖广曰干鱼,两广曰蛇,云贵曰象。  相似文献   

6.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贬书偶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贬书偶记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为版本目录学的重要著作,对查考古籍的不同版本颇为便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书中存在着不少疏误,尽管已经前人修正、补遗,但我们在利用这两部书查考古籍时,仍发现了前人改正未尽的疏误数条,并加以考证,以就教于行家。1.《标准》卷第二经部三·诗类记“诗所八卷,清李光地撰,雍正丁未刊本”。按:《标准》曰  相似文献   

7.
海源阁是杨以曾家的藏书斋名。杨氏一家从道光年间开始着手收藏典籍、字画、古玩,一直到民国二十年(1931),由于战乱及其他种种原因,海源阁藏书逐渐散佚。共历时一百多年,先后相传四代。 杨氏一门四代藏书家 杨以曾是海源阁的第一代主人,字益之,一字致堂,谥靖勒,山东聊城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生年不详),卒于清咸丰五年十二月。其曾祖杨帝锡,为候选郎中;祖父杨如兰,为候选州吏目;父亲杨兆煜,嘉庆三年(1798)举人,墨县教谕。杨以曾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并以嗜书名于时。清道光二年(1822)进士,分发贵州,补荔波县知县,为巡抚吴荣光保调贵筑县。历官兴义府知府,陕西布政使,官至江南河道总督。  相似文献   

8.
所谓“壁中书”,系相传于汉代出自孔子宅壁中的古文经传。其发现过程,诸文献记载详略不一,《汉书·艺文志》曰:“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磐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指今文《尚书》二十九篇——引者),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中华书局标点本1706页)今人多因之,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如胡厚宣先生的《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序言》云:“据说在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坏孔子宅,曾发现古文经。”(中华书局1952年1月第1版第六页)《辞海》修订本“壁中书”条释曰:“汉代发现的孔丘宅壁中的藏书。”下引书证即《汉书·艺文志》“武帝末”至“皆古字也”一节。(见缩印本54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汪桂海 《文献》2004,(2):20-30
两汉史籍中有一个十分常见的语词"史书". 1.《汉书·元帝纪》:"赞曰:臣外祖兄弟为元帝侍中,语臣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 2.同书《王尊传》:"少孤,归诸父,使牧羊泽中.尊窃学问,能史书.年十三,求为狱小吏." 3.同书《西域传》:解忧公主"侍者冯嫽,能史书,习事,尝持汉节为公主使,行赏赐于城郭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  相似文献   

10.
荀悦在《汉纪》卷首,谈到该书的写作指导思想时,曾说:“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这里的“彰法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白寿彝先生释之曰:“宣扬封建统治的……法制”(见白寿彝先生著《司马迁与班固》,载《中国史学史论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介绍的是清初著名画家王时敏的一幅隶书对联。王时敏的绘画,在当时曾与王(钅监)、王翚,王原祁并称“四王”,又曾与董其昌诸人同为“画中九友”。这些画家俱长书法,独王时敏以隶书称能,正如“画中九友歌”的作者吴伟业所记:“董玄宰(其昌)署书为古今第一,顾以八分推许奉常(王时敏),语陈征君(继儒)曰:‘此君何所不作,吾当避会。’”从这些情况出发,至  相似文献   

12.
皇帝之言,称之为诏、谕,令、旨等。孙承泽《春明梦馀录》卷二十三《内阁》条云:“凡上所下,一曰诏,二曰诰,三曰制,四曰敕,五曰册文,六曰谕,七曰书,八曰符,九曰令,十曰檄。凡下所上,一曰题,二曰奏启,三曰表笺,四曰讲章,五曰书状,六曰文册,七曰揭帖,八曰会议,九曰露布,十曰译,皆审署而调剂焉。”(《天府广记》卷之十内阁所载与此同,《明史》·《志》第四十八职官一所载与此略同。)此乃并非囊括无遗,如“旨”、“曰”等。  相似文献   

13.
文史快车     
《文史天地》2021,(2):92-93
正"下里巴人"不是人"下里巴人"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宋玉〈对楚王问〉》,书曰:"客有歌于郢中(楚国国都)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下里》和《巴人》原来都是战国时期楚地民间歌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一带的人,  相似文献   

14.
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是我国清代末叶名的私家藏书楼,它与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归安陆氏丽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号称晚清四大藏书楼。海源阁藏书经过杨氏一门五代人的努力,至清末,藏书已达3236种,20余万卷。这其中以藏书楼第一代主人杨以增的功绩最大,是他奠定了海源阁藏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论衡校释》是吴检斋(承仕)先生的一部遗著,由韩兆琦先生据吴氏遗稿整理而成,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发明,颇多卓识,然校释中间有失当者,今略陈管见,质之明者.一《吉验篇》:程婴齐负之.承仕案:“齐”疑当作“赍”,形之坏也.《食货志》:行者(?).”师古曰:“赍  相似文献   

16.
周绍良 《文献》2002,(3):48-64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  相似文献   

17.
《文献》2017,(6)
山东聊城海源阁为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其创建者杨以增从政数十载,宦迹逾十省,曾任陕西巡抚及江南河道总督长达九年。杨氏重情义,忠职守,广交游,精藏弆,与友朋信札往还颇多。卒后,其子绍和辑为《海源阁珍存尺牍》二十册,珍藏于海源阁。后因捻军、土匪多次焚掠,散失颇多,今存两册,现藏山东省图书馆。信札作者如林则徐、萨迎阿、陈官俊、吴式芬等,皆为道咸之际重要的官员、学者,与杨以增过从甚密。信札或谈学论政,或叙及家事,或言及交往,或馈遗藏书,是研究杨以增及其友朋的第一手材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释文(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物》1995,(3)
一七四月丙辰黥城旦讲乞鞫,曰:故乐人,不与士五(伍)毛谋盗牛,雍以讲为与毛谋,论黥讲为城旦。覆视其故狱:元年」十二月癸亥,亭庆以书言雍廷。曰:毛买(卖)牛一,质,疑盗,谒论。毛曰:盗士五(伍)(?)牛,毋它人与谋。(?)曰;不亡  相似文献   

19.
《出邦门第》目前有三种文本,分别见于已公布的睡虎地秦简《日书》甲、乙种和放马滩秦简《日书》甲种,其文字差异相当大。先列举如下: 行到邦门困(阔),禹步三,勉壹步,謼(呼):“皋!敢告曰:某行毋(无)咎,无为禹除道。”即五画地,掓其画中央土而怀之。(睡甲) (出)邦门,可(?)行(?)禹符,左行,右环(还),日(?)(?)(?)(?)右环(还),曰:行邦(?)令行。投符地,禹步三,曰:皋!敢告(?)符,上车,毋顾,上(?)(睡乙) 禹须臾行,得,择日。出邑门,禹步三,向北斗,质画地,视之曰:“禹有直五横,今利行,行毋(无)咎,为禹前除。”得。(放甲)  相似文献   

20.
正凡乡之约四:一曰德业相劝,二曰过失相规,三曰礼俗相交,四曰患难相恤。众推有齿德者一人为都约正,有学行者二人副之。约中月轮一人为直月。都副正不与。置三籍,凡愿入约者,书于一籍;德业可劝者,书于一籍;过失可规者,书于一籍。直月掌之,月终则以告于约正,而授于其次。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僮仆,能肃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