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1952年8月初我奉命入朝作战至1953年7月底朝鲜战争结束,正好一年。一年间,我以基层连队普通一兵的视角,记录下了这期间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这些事令我终生难忘。如今我已步入84岁高龄,再来回顾这些往事,企盼能描述伟大年代中的冰山一角,与读者分享、互勉。北上集结待命入朝1952年7月中旬,我们连队的伙食有了极大的改善,几乎每天都有猪肉吃,过了一段时间,上级要我们把连里的一切  相似文献   

2.
1952年发生在朝鲜战场那场英勇抗击给敌以重创的上甘岭之役,令人至今不忘。 1952年10月20日,是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向我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的前沿阵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动猛攻的第6天。这一天,我们第八十七团奉命东调上甘岭地区。当时,我在该团二营任参谋。  相似文献   

3.
孙儒 《丝绸之路》2003,(7):15-16
1952年9月底结束了炳灵寺的考察之后,冯国瑞先生与赵望云处长、常书鸿所长商量,决定利用考察炳灵寺的人力,紧接着再考察天水麦积山。大约是同年10月3日,我随常书鸿所长乘天兰路通车典礼的列车,与西北化部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同志们同赴西安,在西安进行考察准备工作之后,大约10月中旬到达天水。  相似文献   

4.
1990年,我在一篇题名《缘分》的散文中,有这样一段叙述:“1952年5月,我从二野军大五分校转业到息烽。开始是分在县委组织部。因为跟着喜欢写作的县委书记下乡蹲点,在他的鼓励下写了几篇新闻报道在报纸上发表,才三个月,又调县委宣传部,任通讯干事。”这段叙述过于简略。我转业到息烽的具体时间是1952年5月5日。5月6日分配工作,因为家庭成份是贫农、本人又是团员,土改运动中表现好,同时转业的12名军大同学中,只有我一个人分在县委组织部。到组织部上班才两天,5月8日,县委书记史可鉴同志就点名要我参加他领导的工作组下乡蹲点。…  相似文献   

5.
儿子,我已经五天没见到你了(你在外婆家)。五天,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说法来算,其实是十五年!这十五年来,我刨去没有想你的时间,剩下来的岁月都在想你。我想你,你可千万不要以为我是喜欢你,其实我心里比较恨你。恨你,是因为你有好多事情,让我在朋友面前丢尽了面子,让我无故被人误解。  相似文献   

6.
雨城 《南京史志》2009,(2):26-27
儿子,我已经五天没见到你了(你在外婆家)。五天,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说法来算,其实是十五年!这十五年来,我刨去没有想你的时间,剩下来的岁月都在想你。我想你,你可千万不要以为我是喜欢你,其实我心里比较恨你。恨你,是因为你有好多事情,  相似文献   

7.
刘昆 《钟山风雨》2010,(4):29-30
<正>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历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并不平坦通畅,一路阳光,也有黑云压城,风雨交加。下面记录的是1976年"四人帮"加快篡党夺权步伐时,我们在溧水县与"四人帮"势力斗争的那段岁月。1976年,我在镇江地委宣传部工作,约3月底,  相似文献   

8.
2013年初夏的一天,我拜访了已经92岁高龄的任楚(1921年出生在湖南汨罗市,1937年年底赴延安参加革命。1983年离休),听他讲述了他到延安的经过。  相似文献   

9.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人妖颠倒的岁月,全民浩劫的岁月,不堪回首的岁月。 1966年 5月 5日,我被告知:你被撤职了。通知是中央组织部下达的,还明确地讲,是陈伯达点的名。这晴天霹雳,所为何来,叫我莫名其妙。因为前一天,5月4日,我还受交通部团委的邀请,做发扬五四传统的报告哩。 “文革”伊始飞横祸 “三反”帽子戴头上 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959年2月,我从广东调到《红旗》杂志社工作,任编辑委员、党委书记、副秘书长。当时,《红旗》杂志总编辑为陈伯达,副总编辑是邓力群和胡绳,邓力群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10.
56年前,我和同伴们唱着《团结就是力量》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歌曲,迎接了贵阳解放。而我这大半辈子中也以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市政协委员、市政协退休返聘人员身份,在长达46年的岁月从事团结和民主工作,我与团结有缘,与人民政协有缘。  相似文献   

11.
一、文科教材会议前后 翦老离开我们已经27个春秋了,回忆在翦老身边学习和工作的难忘岁月,他老人家的嘉言懿行,犹历历在目,记得那是1956年4月的一天。这一天,春光明媚,政协礼堂座无虚席,掌声阵阵。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翦伯赞教授正在全国政协举办的“中国近代史讲座”上讲义和团运动。听讲的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我  相似文献   

12.
我是1941年春节过后参军的,在胶东军区荣城独立营一连二排当战士。 当时,日军的“扫荡”相当频繁,战斗异常残酷。我到了独立营仅仅一个多月,受了点正规训练,就参加了大水泊战斗,这是我参军后的第一次战斗。那是3月底的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营长得到情  相似文献   

13.
我于1963年受党组织委派到西藏工作,前后长达20年。这段艰苦而充实的岁月使我终生难忘。 接受任务奔赴西藏 1963年,我当时在洛阳市郊区焦寨公社任党委书记。4月初的一天,接到郊区区委组织部通知,说有领导要找我谈话,要我立即到组织部去。从谈话中得知,组织上根据上级指示,选定我作为援藏干部进西藏工作。  相似文献   

14.
永久的思念     
时光易逝,旧事难忘。弹指一挥之间,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似乎已经远去,却又总是那么清晰。40多年前,我随父母从广东家乡去上海求学,住在姐姐郑继斯家里。大约是在1952年秋的一天,姐夫宋时轮风尘仆仆地从朝鲜前线回来。  相似文献   

15.
丁景唐 《世纪》2020,(2):78-78
1947年,我曾在广州沙面生活了5个月,那是一段非常难忘的日子。岁月流去,然而沙面满目拾翠、浪花拍堤的情景却依然清晰,不会远去。1947年2月的一天,上海地下党领导"文委"工作的唐守愚同志突然来到我就职的联华广告图书公司(宁波路470弄4号),紧急通知我:据情报,我已被列入反动派的黑名单之中,随时可能被捕,必须迅速离开上海。  相似文献   

16.
发轫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教会大学是连绵不断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产物。迄于1952年为止,在大陆共有13所由基督(新)教创建的教会大学,三所由罗马天主教所主持的教会大学以及若干独立的专科学院。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教会大学以其中西合璧的独特环境,既充当近代西方教育的样板,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又构成中西文化碰撞的触媒,成为民族主义与爱国民主运动的重要发源地。  相似文献   

17.
1964年,我中学毕业上山下乡在安顺县蔡官区白坟公社林场,1966年初,“文革”前夕的农历乙巳年春节就是在那里过的。48年飞逝而去,一个个春节匆匆而过,又一个个渐渐淡忘,唯独当知青的那年那月在农村过年的美好记忆留了下来。这是我知青酸楚生活中唯一有欢愉、岁月冲淡不了的记忆——那年春节乡下过年的3天。  相似文献   

18.
1952年的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性的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高考,留下了一生难忘的印象。1952年夏,我17岁,在福建省的建瓯一中读高三春季班。由于生源不足,国家决定当年春、秋季班高三学生都可报考。而我当  相似文献   

19.
佤族人随嘎     
我又来到了云海迷茫的西盟佤山。 时间也真快,1952年冬随军进入佤山已过去50年,距我1981年春重访西盟也有了21年。岁月悠悠,我那些老朋友还在么? 那天傍晚刚到达西盟新县城勐梭,随嘎的妻子娜木勒就赶来看我。这位年轻时的优秀歌手告诉我:“随嘎去思茅了。他不知道你要来,不然就不会出去。你多住几天吧!他会赶回来的。” 见到这家人都生活得好,已不是她  相似文献   

20.
去年12月底的一天,一封读者来信引起了我的注意。信是读者请编辑部转交我刊1993年第5期刊登的《与白求恩在一起的日子里》—文的作者何自新老人的。 何老: 您好! 近日在第五期《文史精华》上看到了您的回忆文章《与白求恩在一起的日子里》,深深感动了我,我为中国有这样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