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东京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一直在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从事教学工作。他撰写出版的《与官员谈西方经济学》、《与官员谈中国经济》、《与官员谈经济政策》、《与官员谈经济学名著》、《与官员谈西方经济史》、《与官员谈现代金融》、《与官员谈财政税收》、《与官员谈中国改革》等书,在国内广大党政官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2.
《中法战争史热点问题聚焦》简介黄振南编著的《中法战争史热点问题聚焦》一书,1994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分8章30余万言,系统介绍清末以来中法战争史研究的概况,为有志于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法战争史的读者不可缺少的入门深造参考书。...  相似文献   

3.
高丽末年,朝鲜统治者为了让官员和商人能够较快地学习和掌握汉语,编写了两部汉语教材,一为《老乞大》,一为《朴通事》。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史的视野研究商人阶层─—评唐力行的《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杨春雷唐力行先生一直致力于商人阶层的研究,其新著《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总结性地反映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成就。本世纪来,偶有的研究商人的几部论著都局...  相似文献   

5.
有关中法签订《黄埔条约》的研究中 ,拉萼尼与耆英之间的来往照会函件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这些函件不仅反映出双方在谈判过程中的种种交锋和斗争 ,也反映出中法官员彼此心态的变化 ,有关细节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黄埔条约》及相关问题不无价值。  相似文献   

6.
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叶众多来华的西方作家留下了很多与中国有关的文字,我们从中选取了一些作品,结集而成这套《西方人看中国》文化游记丛书。他们之中有西方报刊派驻中国的记者,有著名的汉学家,还有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外交官,或清廷所雇用的外国官员、教习和到中国经商的商人。他们以比较客观的笔触,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7.
西、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越南对中国西、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并“寻找”了各种理由,其中之一是“中法《重庆协议》把在西沙和南沙的受降权交给了法国人”。但考察中法《重庆协议》后可知,该协议根本没有涉及到西、南沙群岛。  相似文献   

8.
赫德对中法越南问题十分关注,从1880年到1885年,先后向清政府提出解决办法与建议20多条。这些办法与建议有的对清政府有利,有的对清政府不利。不管清政府是否接受自己的建议,赫德一直不断为和平解决中法越南问题而努力。在观音桥事件发生后,赫德试图与法国代办谢满禄一起挽救中法天津《简明条款》,并赴上海会晤法国公使巴德诺,力主清政府接受法国的赔款要求。马尾海战后,赫德又力促英国调停中法矛盾。最终,在英国调停失败后,赫德派遣金登干赴巴黎,直接与法国总理茹费理进行秘密谈判。几经周折,赫德先后促成中法《停战条件》与《越南条款》的签订,中法战争结束,中法越南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清中期以前,越南被视为藩属,清廷未曾与其划分明确界线。中法战争后清廷与法国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越南与清朝藩属关系断绝,划界之议遂启。光绪十一年,清廷派邓承修与法国官员进行划界事宜谈判,经过冗长的交涉辩论,最终双方签订界约、绘制界线舆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邓承修与法国勘界官员所订条约、界图和相关档案,是还原这段桂越段边界交涉情形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
张謇在1913年出任农商总长以后,曾积极参与筹建中法劝业银行。但是,有关此事的中文文献至今尚甚少重大发现,《张謇未刊函电》中也只有寥寥数语:“近法人有与中国合资建劝业地产银行之议,订限六个月成立。缔合之法,为不动产抵押长期借款。”另据当年曾任北洋政府驻外财政官员的老人回忆:“法国资本家原来就在北京、天津、上海、汉口等处设有房地产贷款公司,凡持有房契、地契者皆可向该公司抵押借款,过期不赎即由公司将抵押品变卖补偿。中法劝业银行于1914年10月9日经农商部批准成立,这时张謇尚在农商总长任内。”  相似文献   

11.
法国汉学家林力娜(Karine Chemla)教授是海内外著名的中国数学史专家,数十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数学文献的研究和整理工作。林力娜教授1981年来华研习中国数学史,随后与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的专家精诚合作,历时20余年,于2004年出版了《九章算术》中法文汇校版,为推动西方学术界了解认识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做出了突出贡献。本刊特邀请林力娜教授从数学文献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古代数学文献与律令关系等方面,对传世文献《九章算术》与近出简牍《算数书》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一)徽商,在明清经济史研究领域占有一定重要的地位,早为中外有关学者所瞩目。据我所知,系统地研究徽商,始于四十年代。1947年,《福建省研究院研究汇报》第二期发表了傅衣凌先生《明代徽商考——中国商业资本集团史初搞之一》(后改为《明代徽州商人》,1956年收进《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一书)。五十年代,日本藤井宏教授发表了长达十余万字的《新安商人的研究》(连载于《东洋学报》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初年,清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奖励工商实业的政策。举其荦荦大端,最为著者有二:一曰劝办商会以“联络商情”;一曰制定《商律》以确定商人权力。中国自战国秦汉以降,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历来是“诸法合体”,不存在任何专门的商法,因此,清政府于1904年1月颁布的《商律》,是为我国第一部正式的商法。《商律》由《商人通例》和《公司律》两部分组成。《商人通例》共九条,比较具体地规定了商人的身份及经商权力。“凡经营商务贸易买卖贩运货物者均为商人”,“商人营业或用真名号或另立店号某记某堂字样均听其便”。(《商部奏定商律》。  相似文献   

14.
要闻速递     
《神州》2012,(19):6-9
正韩国将中国"地动仪"作为本国文化遗产申报韩国把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印在了他们的钞票上。韩国学者比较清醒,说全世界都知道地动仪是中国发明的,但是政府官员和商人还是将地动仪变成了韩国文化的一部分。韩国提出造纸也是他们发明的。如果我们再不重视非遗的保护,本属于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和历史将成为别国的文化名片。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下建厂  相似文献   

15.
中法《李巴条约》签订于1885年6月9日。因系李鸿章与法驻华公使巴德诺所签,故有此称。通常也叫《中法新约》或《天津条约》。这个条约,虽是李鸿章在天津画诺,实际上系英人赫德及其亲信金登于在巴黎与法国政府密商的。  相似文献   

16.
《广西地方志》2003,(4):61-64,34
光绪十三年 (1887年 )正月十二日 清廷撤销两广开采铁矿禁令。三月初五日 中法在越南芒街签订《广东、广西、云南中越勘界议定书》。四月十五日 桂林至梧州的电报线架设竣工 ,在桂林文昌门城楼设官电分局。五月初六日 中法在北京签订中法《续议商务专条》、《续议界务专条》 ,辟龙州为通商口岸 ,确定将江平一地划归中国。初十日 ,清廷设太平归顺道兼管龙州通商口岸 ,办理中法划界及边境事务交涉事宜。六月 北海开始有外国轮船专载华工出口。是年 清廷裁撤阳江镇改设北海水陆镇 ,驻廉州府。△ 广西开征土药税。光绪十四年 (1888年 )正…  相似文献   

17.
何炜 《文史天地》2014,(12):90-93
正1898年,法国海军强租广州湾(今湛江),经过一年多的广州湾战争,中法两国签订了《中法广州湾租借条约》,广州湾彻底沦为法国租借地,归属法属印度支那管辖。此后,广州湾在三色旗下度过了47年的岁月,直到1945年,中法两国签订了《中法交收广州湾租借地专约》,中国政府才收回广州湾。1946年1月,湛江市成立。在法国殖民时期,广州湾从一个小渔村逐渐发展为粤西第一大城市,一个近代城市的  相似文献   

18.
王中茂 《清史研究》2007,1(3):87-94
有学者认为,1860年的中法《北京条约》确立了天主教会在晚清"内地置产的特权"。其实,《北京条约》只是为法国"正式"向清政府索取内地置产权提供了藉口。而比《北京条约》诈欺性质更为恶劣的1865年"柏尔德密协议"和对中国土地管理主权严重削弱的1895年"施阿兰协议",才最终确立了天主教会在中国内地的置产权。  相似文献   

19.
1932年成立的上海商人救国协会,并非论者所说之典型假托商人名义的团体,而是具有宽泛意义的商办爱国团体。在其存续不长的时间里,该团体围绕抗日救国宗旨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并创办会刊《商人救国》,广为宣传国难中商人的使命与责任,以及商人救国的途径。会刊《商人救国》改名为《商人公论》后仍号召商人坚持抵制日货,振兴国货,而且更加关心政治问题,甚至抨击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发挥了"商人喉舌"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面临几次边疆危机。其中1880—1881年中俄伊犁危机,两国交涉签订《圣彼得堡条约》,虽然清政府对俄赔偿数目增加到900万卢布,俄国的商业特权也得到增加,但俄国愿意把所得的土地大大减少,总比《崇约》对清有实利。1880—1885年中法越南交涉,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内容规定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中国修建铁路须同法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