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更正     
读了《武汉史资料》2004年第9期上的《熊廷弼传略》后,令我回忆起童年时听江夏纸坊家乡老辈人说熊襄愍公、熊芝岗的故事所留下的深刻印象。上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从事明清历史研究,曾读到过有关熊廷弼在明末清初,明王朝没落、清王朝强大,以致崇祯自缢、清军人关的历史局面中的作为和遭遇。  相似文献   

2.
隋唐以来,随着“说话”艺术的发展,话本(说话人的底本)在民间艺人中广泛流传着。明末冯梦龙的《三言》,便是编辑话本而来的。冯梦龙是怎样把话本变成了话本小说的呢? 遗憾的是:《三言》所据的蓝本,长期以来多已佚散。但从《清平山堂话本》和《熊龙峰刊四种小说》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的。将之与《三言》对照一下,对冯梦龙编辑话本的工作,也许可以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宏模于1996年在日本书店买到一本明·墨憨斋编《王阳明出身靖乱录》,台北广文书局印行,“民国五十七年”(1968)七月初版,平装,32开影印本。 墨憨斋是冯梦龙的斋名。冯梦龙,明长洲(今吴县)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卒于清顺治三年(公元 1646年),小说家,戏曲家。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简称《三言》就是他编的。他的毕生精力都用于搜集、整理、编写。刊行通俗文学的工作之中。冯梦龙还酷爱李氏卓吾之学。李卓吾为阳明后学。他称阳明为“皇明大儒”,并把阳…  相似文献   

4.
书讯     
《苏州历史文化名人资料汇编(全3册)》高福民主编,大32开平装,2007年6月广陵书社出版。本书由《伍子胥研究资料汇编》、《金圣叹研究资料汇编》、《冯梦龙研究资料汇编》3种  相似文献   

5.
《文献》2017,(6)
近日辑得冯梦龙佚文二篇,题为《春秋愍渡叙》和《梅少司马集序》。序文体现了冯梦龙与麻城之深厚渊源,提供了冯氏《春秋》经学及经世思想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6.
明代著名作家冯梦龙(1574—1646)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蒙初(1520—1644)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水平。至今仍脍灸人口,盛传不衰。读罢“三言”、“二拍”,看到其中有三篇描写了台州的人与事。  相似文献   

7.
熊廷弼传略     
熊廷弼(1569~1625年),字飞百,号芝冈,谥号襄愍公。原籍江西南昌,曾祖父熊首兴迁居江夏修贤里(今纸坊街),因此,熊廷弼籍贯是江夏纸坊。  相似文献   

8.
<正>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亦字耳犹、子犹、龙子犹等,号墨憨斋主人、姑苏词奴、顾曲散人等,明代苏州人,著名通俗文学家、戏曲家、思想家,勤于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他一生编、撰作品近3000万字,代表作包括《东周列国志》《智囊》"三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等,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鲁迅等大家的高度评价。担任福建寿宁县令时,他政绩显著,有着良好的  相似文献   

9.
王凌 《福建史志》2014,(5):17-20
我国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生活在明末。明崇祯七年(1634年),他60岁那年到寿宁当知县。在四年任期中,留下了“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的美名(引自清康熙版《寿宁县志·名宦》)。尤其难得的是,他在任期间亲笔写下了一部佳志——《寿宁待志》(以下称《待志》)。  相似文献   

10.
熊廷弼,明代万历年间江夏籍人氏,字飞白,号芝冈,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熊廷弼出生于江夏修贤里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从小牧牛读书.五岁善对,苦学之志.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熊廷弼乡试夺魁.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考中进士,初任保定推官.是时官场贪污成风,熊廷弼则秋毫无犯,曾卖袍拯饥.衙门草菅人命成习,熊廷弼则亲躬下向,明断冤错案150余起,被荐为天下理官第一.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熊廷弼36岁,提升为工部主事.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奉命巡抚辽东时,弹劾巡抚赵楫及总兵李成梁弃地驱民之罪,建议在边境屯田及修缮城垣,建筑堡垒等,均准允施行.后因与巡按御史荆养乔不睦而被罢职.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熊奉命督学南畿(南京),此为东林党发祥之地,一党独尊.熊到任后力矫其枉,所拔皆名士,所进皆寒微,所黜皆乡绅津要子弟,而东林子弟居多.当时叶向高入阁,多倚江南余玉立财力,熊廷弼对余痛彻打击,故与叶向高多隙,因此又深为东林攻讦.熊廷弼两袖清风,坦然归里.归里后时逢水灾连年,熊廷弼深感民间疾苦,时年45岁的熊廷弼在听勘归里的这段岁月里与江夏水利发生了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吴地山歌又称吴歌,其产生发展源远流长,流传区域早已不限于吴语地区。明代中晚期,是吴歌发展的极盛时期,冯梦龙就是这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他以大量的精力从事吴歌俗曲的采集、整理、编辑、评点,刊印了《挂枝儿》《山歌》两本民歌专集,对我国的民间文学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作为冯梦龙家乡和吴歌传唱中心的苏州,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吴歌的挖掘、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6年,吴歌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几年来,随着冯梦龙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吴歌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新时代文化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情史》是冯梦龙编纂的重要文言小说集,为话本小说、戏曲等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情史》和著名话本小说集"三言二拍"的关系更是极为密切.陆树仑先生《冯梦龙研究》中指出:"‘三言’一百二十篇中,有三十三篇的本事见于此书.  相似文献   

13.
《沧桑》1993,(2)
山西洪洞县有三处著名的古迹:一是县城大槐树;二是城东30华里处的广胜寺;第三处古迹,便是城内的明代监狱。此狱建于明初洪武二年(1369),可谓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狱了。这座监狱,因曾囚禁过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2)的京师名妓苏三,使之与苏三那桩凄惶、悲惨而又不失优美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苏三监狱”。苏三的故事最早见于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1574—1646)所著的《情史》,篇名《玉堂春》(“玉堂春”是苏三的妓号)。之后,冯梦龙又将它改编成小说《玉堂春落难逢夫》,叙述苏三乃大同周彦享之女,因岁荒,自幼卖于京师乐户苏淮为妓。长到16岁,色艺俱佳,因鸨儿  相似文献   

14.
明代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司马徽在同别人谈话时,无论好与坏,不管是与非,总是说“好”。一天,有人问他:“你好吗?”他答曰:“太好了。”有人难过地对他说:“我的儿子死了。”他也回答:“那太好了。”他的老婆因此批评他:“人家认为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才告诉他的伤心事,你怎么还是说好呢?”  相似文献   

15.
读了<武汉文史资料>2004年第9期上的<熊廷弼传略>后,令我回忆起童年时听江夏纸坊家乡老辈人说熊襄愍公、熊芝岗的故事所留下的深刻印象.上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从事明清历史研究,曾读到过有关熊廷弼在明末清初,明王朝没落、清王朝强大,以致崇祯自缢、清军入关的历史局面中的作为和遭遇.深感这位历史人物值得后人景仰,特别是作为他的家乡人,更应该知道得更多些.  相似文献   

16.
《汉上宦(yí遗)文存》是著名南戏专家、南京大学中文系钱南扬教授的论文结集.它收了作者从1936年至1979年所写的《宋金元戏剧搬演考》《琶琶记作者高明传》《冯梦龙墨憨斋词谱辑佚》《市语汇钞》《从风人体到俏皮话》等九篇专题辑录,涉及到戏曲史料和民俗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见解.那么,此集何以取名《汉上宦文存》,请读作者在“边跋”里写道:早年在故乡平湖,租居西郭冯氏的房屋,大门正对汉塘,因颜其书室为汉上宦,抗战军兴,避地浙  相似文献   

17.
一、祝英台:“离经叛道”,铸就千古绝唱 完整的梁祝爱情故事最早见于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冯梦龙讲述的梁祝故事,内容上已基本形成现在传说和戏剧中女扮男装、同窗共学、托言嫁妹、楼台伤别、徇情化蝶等主要情节,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有一个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化到父系氏族社会的过程。而男主外、  相似文献   

18.
讽谏有个宦官叫汪直,在朝廷里势力很大,大家都恨他、怕他。一次演戏,一个演员扮作醉汉,卧在街上,大骂朝廷里的大官。有人吓唬他说:“某某大人来了,某某公候来了。”他理也不理,照旧骂着。这时有人喊道:“汪太监来了!”这人马上不骂,跪在路旁说:“当今这个世界上,我只知道有个汪公公,别的什么人我都不怕。”明·冯梦龙《广笑府》呆主 簿  相似文献   

19.
解密苏三     
《苏三起解》的本事。出自明代冯梦龙的拟话本小说《玉堂春落难逢夫》。戏曲传统尉目的全本戏叫《玉堂春》,《苏三起解》只是其中一折。但由于《苏三起解》这出折子戏的广泛流传,现在的许多人都不知道苏三戏的来龙去脉,甚至很少有人再提及《玉堂春》了。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家是有用的——访英国著名史学家E.J.霍布斯鲍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霍布斯鲍姆(E.J.Hobsbaw-m,1917—)是当代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之一。他曾长期任伦敦大学教授,并被聘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匈牙利国家科学院的荣誉院土。他于本世纪30年代加入英国共产党,一直是党的活动分子,直到英共不久前解散。作为历史学家,他是当代英国劳工运动史的奠基人之一,但他的研究领域在地域上涉及全欧洲甚至拉丁美洲,在时间上则从17世纪到20世纪,而以19世纪为主要对象。他是一个多产作家,主要著作有《劳工的转折点》(1948)、《早期农民造反》(1959)《工业与帝国》(1968)、《革命家》(1973)、《传统的创新》(983)、《19世纪三部曲》(1962、1975、1987)、《民族与民族主义》(1990)等近二十种。他曾于80年代中期访问过中国。 下面发表的是本刊特约记者刘为1992年5月2日对他的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