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笳声 《满族研究》2005,(3):40-40
高塞,号敬一道人,清太宗皇太极第六子,生于后金崇德三年(1637年),卒于清康熙九年(1670),顺治间为辅国公,康熙间晋镇国公。有诗集《恭寿堂集》。  相似文献   

2.
关于皇太极火葬问题,史学界尚无人言及,问题关系到满族葬俗的研究,故有探讨之必要。今行世之《清实录》,对此讳而不书,然从康熙朝文献史籍记载中,确知皇太极死后于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九日在昭陵(皇太极陵墓)焚化,其考证如下: 皇太极是清朝入关前的第二代皇帝,史称清太宗,在位十七年。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亥刻,于沈阳故宫清宁  相似文献   

3.
多尔衮争位质疑宋国强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清太宗皇太极在清宁宫“端坐而崩”,九子福临继位,是为一年后定鼎中原的顺治皇帝。目前史学界普遍认为,顺治继位是清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最高权力斗争的折衷方案,具体地说,是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窥伺神器的斗...  相似文献   

4.
王淑玲  高雪 《收藏家》2007,(3):89-93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是清世祖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卒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享年69岁,在历史上被称为“清圣祖”。他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相似文献   

5.
昭陵“舅姨子孙”、“千丁人夫”及“食辛者库人”简述陆海英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位于沈阳城北约十华里,崇德八年(1643年)始建,顺治元年(1644年)定陵号田昭陵,顺治八年初建告成,同年封陵山曰“隆业山”。康熙、乾隆、嘉庆各朝屡...  相似文献   

6.
朝鲜的骨气     
一凡 《文史月刊》2010,(6):61-61
<正>后金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四月十一日,后金汗皇太极于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族名满洲。崇德元年二月,皇太极称帝之前,派出数百人组成的异乎寻常的庞大使团,前往朝鲜。使团携带致"朝鲜国王之书",书信中说,满洲与蒙古共举大汗皇太极为皇帝,朝鲜国王应亲来称贺,背弃气  相似文献   

7.
半个世纪之前,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提出,清顺治皇帝死后是被火葬的。他说,关于清"帝与后的火葬问题,此事过去尚无人道及,可以说是我发现的。"他的依据,除《五灯全书》(艹卬)溪传中有关记载外,很重要的一条,是发现了《清圣祖实录》对顺治皇帝棺椁的称谓,有从"梓宫"到"宝宫"的变化。他说:"顺治十八年四月,康熙所祭者尚为‘梓宫’,而时隔不逾一年的正月,则所祭  相似文献   

8.
本稿着力探讨了清初起居注官设立以前形成的八旗值月档的形成过程、性质及其与早期《实录》体史书的关系。认为八旗中旗色相同的二旗按月轮番记录制度,至迟在皇太极即位之初已被延续下来。值月档记载内容,从天聪五年档来看,包括有汗的起居言行为主的后金内部的各类日常事务。这些日录作为档案由书房(文馆)保管,以此为基础由巴克什编辑成专题档册;并和对外文书一起,作为《实录》等史书编纂时的基础资料来使用。值月档久已不存,但崇德元年的《太祖太后实录》,还有顺治年间的《太祖武皇帝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与其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9.
梁莹 《黑龙江史志》2013,(17):42+44
庄妃(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皇太极"五宫后妃"之一,是顺治皇帝生身母亲。按照清代皇帝、皇后丧葬制度,凡是在皇帝身后薨逝的皇后,应在皇帝陵旁修建皇后陵。而庄妃未被归葬沈阳皇太极的清昭陵,却被葬在了河北遵化清东陵孝陵外的昭西陵。本文围绕庄妃未葬昭陵的原因展开论述,以求破解这个史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谜团。  相似文献   

10.
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天命十一年(1629年,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死后,他继承了后金汗位,成为后金政权的第二代统治者。一六三六年,为避历史上宋、金交恶之嫌,在盛京宫殿即沈阳故宫内,颁布了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元崇德的上谕,于是,皇太极也就从后金汗国的汗王一变而为大清的皇帝了。  相似文献   

11.
正清代顺治皇帝是否出家,作为"清宫四大疑案"之一,长期以来都笼罩着重重迷雾。近来,笔者掌握了一些有关顺治皇帝在湖南安化辰山出家、圆寂的资料,写出来以供讨论。笼罩在顺治身上的各种谜团◇康熙缘何称清圣祖清朝庙号称"祖"字的有3人:一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金朝,定都于盛京,开创历史,可以称"太祖皇帝";二是清世祖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从盛京(沈阳)迁都北京,定鼎中原,开创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阶段:清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911年(清宣统三年)清初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682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思宗(崇祯)自杀,明朝灭亡。五月二十七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败大顺军,李自成败还北京。三十日,李自成在英武殿即皇帝位。翌日,即撤兵回陕西。十月十九日顺治自沈阳迁入北京。三十日,第二次即皇帝位。1649年(顺治六年)至1651年(顺治八年)沙俄哈巴罗夫自费组织"远征队"征服黑龙江,多次携带武器弹药,在黑龙江地区杀人抢劫,占领中国土地。  相似文献   

13.
在存世的大量清代钱币中,有一种手工雕制的钱币比较有特色。这种钱币以“顺治”、“康熙”年号为多,观其形制和钱局所用母钱相距甚远,故非正式实用之母钱。目前许多资料上对此类“雕刻钱”都有记载,如孙仲汇先生的《钱币鉴赏》第119页介绍有“顺治”、“康熙”各一品,孙先生在书中采用了较谨慎的态度,未作评级。赵会元、谭忠善主编的《河南民间藏泉图录》第117页披露“顺治”二品。开封市钱币学会编辑的《开封、商丘钱币发现与研究》第264页也披露“顺治”二品、“康熙”一品,其中一品“顺治”除背左满文宝外,穿右多一金钱图案,“康熙”背为…  相似文献   

14.
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去世后,清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一系列政治斗争事件。这些政治斗争事件,与多尔衮——多铎联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具体考察多尔衮——多铎联盟的建立及其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旨在说明顺治初年政局变化的关键所在。不当之处,请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15.
在旅顺博物馆收藏的一批比较珍贵的明清档案中,有一通清廷为围剿郑成功海上武装而颁发的“禁海”敕令,名为“顺治敕谕”(见图),实际上应为“康熙敕谕”.因为敕谕后边的年款为“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而清世祖顺治(福临)于是年正月初七日即已“宾天”,其时离开人世将近一年了.福临的第三子玄烨即皇帝位,是为清圣祖康熙帝.“其以明年为康熙元年,与天下更始”.这时的康熙年仅8岁,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个辅政大臣掌管.  相似文献   

16.
正清在入关之前,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两次攻打了朝鲜(指李朝)。一次是在1627年(天聪元年),朝鲜国王仁祖避入江华岛,双方结成了兄弟关系,史称"丁卯之役",朝鲜称"丁卯胡乱"。另一次是在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亲征朝鲜,史称"丙子之役",朝鲜称"丙子胡乱",其结果朝鲜战败投降,国王仁祖出南汉山城,向皇太极称臣纳贡,双方结成了宗藩关系。根据《南汉山城盟约》,朝鲜要岁时朝  相似文献   

17.
清朝入关后以《时宪历》颁行天下,此颁历授时活动又有另一段"前史"。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后,曾启用汉人编写历书。皇太极天聪时代,常从朝鲜获取历书。皇太极称帝建元后,于崇德二年自行造历,以满、蒙、汉三种文字颁发臣属。崇德时代的清历,实基于明《大统历》之法编造,亦用"大统历"之名,故其汉字历书的内容与明历差异甚微,其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各自的年号纪年。皇太极崇德时期的颁历授时之举,是民族政权建号纪元后,对王朝时间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正吕宫(1603~1664)字长音,号苍忱,常州府武进人,顺治四年(1647)丁亥科状元,顺治十年(1653)十二月六日御笔钦点其为内弘文院大学士,位列宰辅。一年多后,经其五疏求罢,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福临允其所请,命以太子太保衔归籍调理。光绪五年刻本《武进阳湖县志》"人物志"中称其"家居凡十年,里中不知有相国"。康熙三年(1664)卒于家。  相似文献   

19.
清盛京(今沈阳)皇宫中的“崇德五宫”后妃,即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是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元年上尊号称宽温仁圣皇帝后册封的,距今已有三百五十年的历史。三百多年来,“崇德五宫”建筑历尽沧桑,几经重新修建,至今仍保持着其历史的面貌,供中外来宾观赏。本文拟对“崇德五宫”及其当年的主人作一些简略的考释。  相似文献   

20.
清代公主     
一、公主、格格和额驸的品级规定中国封建社会帝王之女自战国开始均称公主,到了汉代,又明确规定皇帝的姊妹称为长公主,皇帝的姑姑称大长公主,以后历代相沿。清代,太祖初起时,诸女都称“格格”。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五官”(中宫、东宫、西宫、次东宫、次西宫)并建,宫闱制度初步确立,太宗皇太极宣布:皇帝之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