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夏视野     
关注淮河今年,淮河发生了超过1991年的大洪水。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主流在江苏省的三江营汇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流域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5省。淮河本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十二世纪黄河南侵夺道后,淤塞了下游入海通道(即今废黄河).  相似文献   

2.
<正>一条河全长1797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流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段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中重要的一段。大运河在徐州境内绵延181公里,恰为全长的十分之一。南宋初年,黄河夺泗入淮,从此流经徐州长达700余年。元明时期,徐州黄河河道成为运河河道。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  相似文献   

3.
西坝沧桑     
淮安市淮阴区西坝,地处黄河、淮河、运河交汇处大清口(即古泗口)的东侧,东接王家营,西近杨家庄,南阻古淮河与清江浦相望,北滨淮北盐河同古驿道相连。在黄河夺泗夺淮的年代,大清口以下的淮河河道,成为黄河与淮河的共用河道。一旦黄、淮并涨,黄强淮弱,不仅洪泽湖有倒灌之虞,而且上下游河道有决溢之灾。清康熙十九年(1680),河道总督靳辅始建东、中、西三大减水石坝于王家营南侧的黄淮共用河床北堤上,泄黄河盛涨,北穿鲍营河入海,这就是西坝之名的来历。今西坝观音庵西,尚有西坝坝头的石工遗迹。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上,黄河素以“善淤、善决、善徙”而闻名,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在河南境内决堤,向南一股流入淮河,黄淮合流,从云梯关外入海。金明昌五年(1194),黄河决阳武故堤,灌封丘而东,经汴水合泗水入淮,形成侵泗夺淮之势。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决口,从河南省兰考县铜瓦厢北徙山东大清河入渤海后,从河南省铜瓦厢起,经鲁西南、  相似文献   

5.
康熙善于用人与重视民瘼王佐贤康熙亲政以后,认为治理黄河比平定叛乱还重要。康熙十五年十月,黄河夺运河、淮河河道,在河南淮阳决口。使方圆几百里肥田沃土,尽成泽国。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无家可归。消息传到北京,康熙焦急万分,立即派工部尚书翼如锡、户部侍郎伊桑阿,...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11月7日至8日,第五届淮河文化研讨会在安徽淮南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河南、山东、安徽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74篇。与会学者围绕淮河流域历史、地理与考古,淮河文化的概念与内涵,民俗艺术,历史  相似文献   

7.
正众所周知,大运河是举世瞩目的东方奇迹,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大运河实际上有两种存在形态,甚至可以说,这个世界上同时存在着两条大运河。一条是在中国大地上流淌着的大运河,它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个部分,流经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北京8个省市,贯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贯通南北。这条绵延近3200公里的大运河,是古代中国人伟大的工程创造,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海盐生产历史悠久,其中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长江口,这一斜形狭长黄海沿岸、淮河故道入海口南北的两淮地区是中国历史上海盐生产最发达地区之一。淮河以北的为淮北盐场,淮河以南的为淮南盐场,所产海盐称为淮盐,以“色白、粒大、干”著称,销售范围遍及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的大部以及河南部分地区等。从“东楚有海盐之饶”到“两淮盐、天下咸”,千百年来两淮盐业在中国盐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崇旺 《江淮文史》2016,(3):142-151
正黄河泛淮乃至全面夺淮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淮域")水生态环境发生恶化性变迁的主导性因素,包世臣说:"淮不为害,其为害者,黄贻之也。"著名水利专家武同举更是认为淮河自古有利无害,淮之有害,其弊中于黄河之侵夺。自黄河夺泗、夺汴、夺睢、夺淮,更摈拒沂、沭,蹂躏游涟,淮北水道之变迁,以黄河始,以黄河终,"黄河既徙,水道病矣。病而不治,曷其有瘳?"(《江苏淮北水道变迁史》)当然,南宋以来淮域水生态环境发生恶化性变迁,除了黄河夺淮、黄淮地区地形地势、季风气候这些自然因素长期作用之外,过度砍伐  相似文献   

10.
<正>淮北抗日根据地是新四军第四师坚持敌后抗日的战略区,西起桐柏山,东连大运河,南临淮河,北枕陇海铁路,位于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其核心位置在安徽淮河以北地区。淮北抗日根据地由苏豫皖边区、皖东北和邳睢铜抗日根据地发展而来,是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联系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根据地内不仅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而且相应地建立了金融机构与银行,发行了自己的货币。  相似文献   

11.
1947年夏季,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到1948年底,中原敌人大部肃清,城乡大部解放,并建立了中原解放区。中原解放区位于长江、黄河、淮河、汉水之间,以河南为中心,涉及安徽、江苏、湖北、陕西四省,由豫皖苏、鄂豫、皖西、桐柏、江汉、豫西、陕南七个行政区组成。  相似文献   

12.
山城旱船舞     
<正>旱船也叫花船。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一带,而江苏主要盱眙、泗洪、洪泽、泗县、五河等周边地区,特别是盱眙山区、淮河两岸最具特色。据传说旱船是根据水乡渔民在水上用船打鱼的生活情节,构思创意出来的。它的表演和道具人物都很简洁、明快、朴实,生活气息浓厚,是群众特别喜欢的一种民间文艺。盱眙,自秦置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有山有水风景秀丽的小城。相比之下,山多水少,人们都称之为"山城"。它位于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绵长8000余里的淮河浩浩淼淼穿境而过,汇入洪泽湖,小城民众长期居住淮河流域,悠悠的淮河水滋养着她两  相似文献   

13.
1853年春天,太平军进入安徽并佔領南京以后,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安徽、河南、江苏、山东一带曾先后爆发一个规模巨大的农民革命运动,这就是出名的捻军起义。捻軍起义的地区虽然很大,但它的中心却在安徽、河南两省。其中特别是安徽捻军,不仅力量最为强大,和清軍作战的时间也最为长久——达到16年,而且活动的地区也最为广闊,除法安徽以外,达到江苏、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七省,給清政府反动統治的打击也最大,是捻军的主流,因此一般人在說到捻军吋,主要都是指安徽捻军。  相似文献   

14.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全长约1000公里.这里是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多变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生态系统,是生命理想的栖息之所.这里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孕育了管、老、孔、墨、庄、孟等伟大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景,奠定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根基.这里曾长期是中国农耕...  相似文献   

15.
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黄河河患中心从江南段向其上游的河南段推移,康熙末年、雍正初年的几任河臣均把治河重点放在河南段。河患中心的转移和治河重心的变化推动了雍正年间河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实现了江南黄河、豫东(河南、山东)黄河的分治。雍正二年至八年(1724-1730年)间,先后担任副总河和河东河道总督的嵇曾筠在河南推行以开挖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河流众多,水系庞大,皆东西流向,而水系之间又有分水岭相隔。但古代各天然河道冲积平原之间,有许多相互交错的港汉湖泊,可以南北开凿运河,沟通各水系及天然河道之间的联系,如在今河北、山东、江苏等省境内的运河工程就是充分利用其地理环境而开凿的。公元七世纪初,隋代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北达涿郡(今北京)。沟通了长江、黄河、淮  相似文献   

17.
徐海菜以徐州、连云港为中心,影响所及北至山东,南至淮河,东至黄海,西止河南。 徐州,古称彭城,是中国烹饪发祥地之一,先秦史藉有记载的第一位厨师彭铿即诞生于此。据史籍记载,彭铿精擅烹饪,他曾以  相似文献   

18.
公元1194年黄河决阳武故堤,从淮阴入淮河,从此开始了黄河长达661年夺淮入海的时代。黄河夺淮当看作是黄河决溢的最严重情形,黄河决溢对其南邻淮河流域的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更是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9.
吴觉治淮     
正吴觉一生做了三件大事:一是组建苏北抗日同盟会,打响苏北抗日第一枪;二是任政务院治淮委员会秘书长,落实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完成了周总理为家乡做一件大事的心愿;三是文革后拔乱反正,出任南京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从这三件事上看,水利是命脉,淮河又贯通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区城内人口1800万。让淮河两岸从此旱涝保收,利在当下,功在千秋。治淮前景1950年,当年大事两桩。国外,  相似文献   

20.
唐末咸通年間的龐勋起义,是一场波澜壯闊的阶级斗爭。二十万农民大軍,以秋風扫落叶之势,纵横于今日之安徽、河南、江苏、山东、湖北数省之間,给了唐廷以沉重的打击,在我国农民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輝的一页。不但如此,根据所搜集有关起义的资料的研究,發現了它具有一个这样的特征:对剝削阶級剝夺的尖銳斗爭和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这是过去农民起义所沒有的。这个特征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超义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由于这次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