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兰英 《文史精华》2012,(12):48-51
每当程汝明跟随毛泽东主席去外地时,他发现什么菜对主席的胃口,便暗暗记下并设法将烹调要领掌握到手。为了调剂好毛主席的饮食,程汝明费了不少心思,下了不少功夫……他的牌子被挂在了专列上号称"国宝级烹饪大师"的程汝明,13岁时在叔父的带领下来到天津。因为程汝明小时候亲眼看到妹妹被饿死的惨状,所以他自幼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要做一个让天下人都能吃饱饭的工作。他进入了天津惠中饭店学徒,在这里第—次接触到了西餐的制作。1948年,年仅22岁的程汝  相似文献   

2.
佚名 《湖南文史》2012,(6):23-24
二战中,美国人亲自"领略"了日军拼死顽抗的"战斗精神",他们不太明白日军为何在战场上不惧死亡,于是,美国开始研究日本。1945年,美国陆军部下令拍摄了一部名为《认识你的敌人日本》的影片,影片解说道:"对于日本人,最高的荣誉就是战死后被供奉在靖国神社,因为连天皇也会去俯首参拜,所以日本人与其投降不如选择战死。"美国国立公文馆保存着一份1944年的美国国务院"战后计划委员会"的机密档案。档案中写道:"靖国神社等神社并非我们所认为的宗教。它们崇拜军国主义分子,培育了攻击性的国家主义精神,这样的神社违反信教自由,应当关闭……"  相似文献   

3.
“临危受命”中走上峭壁1944年12月18日,宋子文成了这一天出版的《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两个星期前,他刚刚在重庆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代院长。封面选用的是一幅宋子文彩色标准肖像画。他身着灰色西装、白色衬衫,系着一条蓝色方格图案的领带;方方正正的脸庞,戴一副眼镜,眼神不活泼但  相似文献   

4.
1949年1月,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蒋介石决定下野,把包袱甩给副总统李宗仁。1月21日,蒋介石带着儿子及少数随从离开南京,22日回到奉化老家。蒋介石初回奉化时,表面上不问政事,但暗中仍以总裁的身份,操控国民党政府的大小事情。对此,李宗仁颇为恼火。于是,李宗仁通过多种渠道,劝蒋再不要干预政事,最好能出洋。他还要行政院副院长兼外长吴铁城到奉化去向蒋转告他的意见。吴铁城不好在蒋介石面前开口,便派李惟果去谈此事。蒋介石听后,大骂李宗仁不讲情义,逼人太甚。3月3日,蒋介石在溪口接见张治中时,还大发牢骚地说:“他们(指李宗仁、白崇禧)逼…  相似文献   

5.
1948年年底,淮海战役正在酣战的时候,内外交困的蒋介石准备“让位”于副总统李宗仁了。  相似文献   

6.
1948年年底,淮海战役正在酣战的时候,内外交困的蒋介石准备“让位”于副总统李宗仁了。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曾计划收复澳门,然而因种种原因,该计划最终未能实现。宋子文的报告1944年10月27日,蒋介石指令外交部研究收回澳门事项。11月4日,外交部长宋子文组织研讨澳门问题,向国府中央递  相似文献   

8.
抗战后,蒋介石一直在推进改革,在各地成立改革委员会,要求提交改革的名单。可是当一个制度已经腐坏的时候,需要借由外力推倒重来,他缺少这种外力 对于“失去中国的人”,史家的兴趣不如对“得天下者”来得浓厚,是情理中求。血到1975年以后,蒋介石的研究才慢慢有了贯串式的展开。台湾学者、“外省二代”刘维开教授,  相似文献   

9.
10.
提起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作家),大多数人都知道他在散文和小说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实,汪曾祺还是一位很敬业的好编辑. 1950年,汪曾祺担任了赵树理主编的《说说唱唱》杂志的编辑.《说说唱唱》在当时是一本很受大众喜爱的杂志.  相似文献   

11.
摩尔 《文史月刊》2009,(9):13-13
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师范读书时,深受杨昌济(杨开慧之父)、徐特立等老师影响,思想开放,对国外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不久,他萌发了去日本留学念头。后来,由于他组织新民学会及发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而放弃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12.
我想当记者     
如果说,我还有理想的话,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记者,我希望能用我的笔,用我的声音,来记录事实,揭露真相。我希望能像水均益一样,采访各个国家的领导人,或者像凤凰卫视的卢宇光一样,做一名战地记者。虽然,我有做记者的愿望,但是,我的写作水平不怎么样,这会影响我做一名好的记者吗?我现在已经是高二的学生了,我的理科很好,特别是数学和外语。但就是语文不怎么样。为了我的理想,我想选修文科,但遭到了老师和家人的反对。我该怎么办呢?是坚持自己的理想还是现实一点,按部就班地来呢?安徽当涂一中松波老师和家人都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会从务实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13.
我想当农民     
宁可一 《文史天地》2002,(10):34-36
当我们把时针拨到1995年的10月,来到香港的世纪大酒店,我们就会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在贵州省政府的招商会上,一群人正笑逐颜开地往酒店里走。突然,有人向一位打扮人时、个子不高但却颇有风度的女士问道:“这次招商会,你准备搞什么项目啊?”  相似文献   

14.
1948年下半年,美国已经看出中共在大陆的胜利只是个时间问题,美国担心,一旦国民党政权退到台湾,则台湾很可能遭到和大陆同样的命运:落入共产党之手。为此,美国作出决定,策划“台独”,幕后掌控台湾。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阻止败离大陆的国民党人特别是蒋介石退台。  相似文献   

15.
1954年,赫鲁晓夫向中国提出派遣中国工人赴苏补充本国劳动力的请求,中国领导人做出了积极地响应。当第一批中国工人在苏联的工作越来越熟练,与苏联人民的感情越来越融洽,甚至赢得了苏联女工们的爱情时,情况却发生了突变,中国继续向苏联派遣工人的计划也在无声无息中停止了……  相似文献   

16.
“文革”前,张春桥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资历、人望俱不足道。在“文革”中,张春桥青云直上,一下子跻身中国政坛最高层,成为“中央文革”副组长、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在“文革”十年的政坛上,张春桥高居“中央首长”之位,翻云覆雨,兴风  相似文献   

17.
正1966年5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十八岁的我正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的兴隆中学高中读书。到1967年的夏天,正当全国各地势不两立的两派“造反组织”进行“你死我活的厮杀”、老干部被批斗遭到残酷迫害的时候,我曾“策划”了一次“抢救”作家林青的行动。我因何要“抢救”作家林青?是在哪里进行的?最后是否“抢救”成  相似文献   

18.
英国政府最近公布的一批绝密档案显示:上世纪60年代末,英国曾两度考虑提前归还香港。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内地爆发,波及香港,许多香港左翼人士手持毛泽东语录,  相似文献   

19.
项德颐 《古今谈》2005,(4):20-20,27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举国欢腾。历经八年战争灾难的中华民族,满怀希望重建家园,向往着美好的未来。这时,蒋介石曾作亲赴延安和共产党人对话的准备,官邸内部也做了一些飞赴延安的准备工作。这是人们鲜知的一段史实。当时我身历其境,今将耳闻目睹麟爪纪实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举国欢腾。历经八年战争灾难的中国人民满怀希望重建家园,同时向往着美好的未来,重庆谈判就是在这种局面之下实现的。但在此之前,国民党起初并没有邀请毛泽东赴渝的打算,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