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China即“秦”?图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复制品。有一种观点认为,China最早的发音来源于“秦”(chin),古印度对威名远播的大秦帝国则尊称为Cina(梵语),佛教传入中国时,又由翻译佛经的僧侣音译为“支那”“至那”“震旦”等。  相似文献   

2.
李学勤 《文献》2004,(2):17-19
1975年末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发现的竹简《日书》甲种,其中有秦楚月名的对照表①,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楚月名自成系统,如秦十月即亥月楚名"冬夕",秦十一月即子月楚名"屈夕",秦十二月即丑月楚名"援夕",秦正月即寅月楚名"刑夷",等等,学者们作了很多讨论.  相似文献   

3.
“成都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城名、城址不变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是目前流行的对成都城市史的时间定位。其根据是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于公元前310年张若仿秦都城在成都修筑城墙,以此作为成都城市历史的标志。这种观点,一是源于中原文化正统论的影响,认为之前,蜀地是未教化的蛮夷地区;二是一些学者片面认为城墙的建筑才是城市形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成都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城名、城址不变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是目前流行的对成都城市史的时间定位。其根据是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于公元前310年张若仿秦都城在成都修筑城墙,以此作为成都城市历史的标志。这种观点,一是源于中原文化正统论的影响,认为之前,蜀地是未教化的蛮夷地区;二是一些学者片面认为城墙的建筑才是城市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唐宋以来,"洞庭"一词的含义一直被解释为"洞府之庭"。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洞庭一名的语源很可能来自古百越民族语言,为红色平地之意;《尚书.禹贡》导江章中的"东陵"一名,很可能同样源于古越语,为"洞庭"的汉字异记。秦洞庭郡的治所应该在索县,也就是后来西汉武陵郡的治所,当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韩公渡镇城址村。刘宋以来,有学者指太湖为洞庭湖别名,当是在道教思想的影响下附会出来的说法。本文为正确认识上古时代湖南洞庭地区的自然地理面貌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6.
在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秦末农民战争中》的教学资料里面有专门针对秦朝灭亡年代的说明。原文如下:秦朝灭亡的年代,《史记高祖本记》记载:"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壩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此处的"汉元年"有误,实为秦子婴元年。唐代学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  相似文献   

7.
以往学者多是"静态式"的研究秦陇西郡的始置时间,又因为史料中的不同记载,致使诸家各执一词,难有定论。本文从秦郡动态设置的角度出发,通过钩稽传世及出土文献的内容,提出秦陇西郡是一个动态的设置过程,从而很好地解释了文献中关于秦陇西郡始置时间相关记载间的矛盾,为研究其他早期秦郡的建置沿革过程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本。  相似文献   

8.
秦直道与甘泉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直道是关中通往北方的重要交通干线,是陕西境内的一条重要的古道路遗迹,堪与长城、秦皇陵相提并论。近年学者对秦直道的考察研究卓有成效,两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用智慧和血汗浇筑的直道,虽然旷远迷茫,目前存在经地相异的路线分歧。但是,神秘面纱彻底揭开的日子已为时不远。秦直道由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北部汉甘泉宫遗址所在)至九原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起点云阳,秦汉建甘泉宫,在我国道路交通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就秦直道与甘泉宫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以论述。一、秦直道起点在云阳甘泉学者对秦直道…  相似文献   

9.
论关中秦墓中洞室墓的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中地区的秦人墓葬以其独特的随葬品形制、组合和蜷屈特甚的屈肢葬式,有别于同时期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墓葬,不仅展示出秦国与关东诸国不同的文化面貌,也使诸多的学者以此为线索去追溯秦文化之源。关中秦墓中出现的洞室墓同样也引起考古界的注意。有学者提出,洞室墓最早见于关中地区的秦墓中,是战国时期秦墓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战国末年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又影响到关东地区,使这一地区在战国末年亦出  相似文献   

10.
正矗立于连云港市孔望山秦东门广场的"秦东门"城雕,巍峨壮丽,气势磅礴,且寓意深刻。"秦东门"意即秦朝东大门。关于"秦东门"的专门性研究并不多见,如杨秀春主要对"秦东门"城雕的结构和状貌进行了描写,历史内涵涉及较少,文字简短[1];张向冰主要从"秦东门"的位置和历史样貌两方面,对"秦东门"进行了简要概述[2];彭云对"秦东门"的地理位置和面貌作了简要分析,并认为"秦东门"是一片地理区域[3]。另外有不少研究涉及"秦东门",  相似文献   

11.
秦南海郡辖南海县说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传世古官印"南海司空"之性质和新出土南越国木简所见"南海"地名之性质的重新研究,对秦南海郡辖有南海县说进行了商榷,认为所谓传世秦官印"南海司空"估计是南越国官印的误断,南越国木简所见"南海"地名指的当是南越国的南海郡,也不能排除是指南海郡治(即南越国都番禺城)的可能性,但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指的是南海县,有学者推测秦代与南越国时期一样也设有南海县,显然缺乏立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秦、楚发生丹阳、蓝田两次战役,秦大败楚军。韩、魏趁楚空虚袭击楚南阳,占领了中北部地区。秦昭王六年,秦、齐、韩、魏攻打楚,战场在楚长城东南部的方城、重丘、垂沙一带。秦昭王三十四年的华阳之战,为秦与韩、赵、魏三国交战,华阳为魏地而非韩地。《战国策·韩策三》和《史记·韩世家》的相关记载是错误的。三国大败,“魏入南阳以和”,此南阳为秦惠王更元十三年魏占领的南阳北部,而非传统认为的黄河以北的修武。秦于是占领南阳全域,遂于次年设立南阳郡。《史记》中源于《战国策》的内容须加以严格辨析。  相似文献   

13.
导言尽管东南亚的华人具有明显的差别,但是在一些专门研究这个种族集团的学者当中,仍有一种把他们当铁板一块的倾向,而称他们为“华人”,或“华侨”。在一些国家内部,例如在印度尼西亚,占大多数的居民在使用“支那人”(orang Cina)、“中国人”(orangTionghoa)甚至“华侨”(Hoakiau)的称呼时,这种倾向是明显的。①我们认为,这些术  相似文献   

14.
秦封泥有"阴御弄印"与"阳御弄印",学者对二者的释读有不同的看法,而对于其职掌,学者多认为是专为帝王推求阴阳吉凶。本文依据新见的"御弄"封泥,并将二者与秦官丞相、都船进行对比,认为二者的正确释读应为"阴御弄印"与"阳御弄印",其职掌可能是负责为帝王保管、照看、提供各种贵重物品,包括一些珍禽异兽。  相似文献   

15.
对秦东陵有关问题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秦东陵有关问题的几点看法●张海云孙铁山近时读了一些研究秦东陵的文章,颇有启益,但对其中某些论点却不敢苟同,现就我们近年来对秦东陵问题的思考,再谈几点看法,不当之处,请专家、学者们批评指正。一、秦东陵的范围我们认为秦东陵只包括临潼韩峪一带的几个陵园,...  相似文献   

16.
夹道村秦墓发掘在乾县上述首例,填补了该地秦墓葬空白,亦扩大了关中地区秦墓分布范围;已发掘的4座小型秦墓年代跨越战国早期至晚期;M3"同穴合葬"为研究战国时期葬俗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结合文献记载,这批墓葬的主人很有可能与战国秦置"好畤邑"的历史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秦统一所确立的政治体制模式,以往习惯使用"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的表述。其实,儒家所尊的"大一统"指系之于一,不仅属于经学叙述,亦是逐渐建构的上古帝王世系下的历史叙述。"大一统"政治理念具有包容性:不但对应上古"天子—诸侯"政治模式,且涵盖秦的"皇帝—郡县"政治模式。秦的统一,包含对周室政治成就的承继。然秦并不满足于再现"一统",更远溯五帝,宣扬帝国成立所具有的跨越式、变革性政治成功。在上古史的发展脉络下,"并天下"而非"大一统",或许更能凸显秦统一的军事成就与帝国建立的政治伟绩。秦或许不曾想到,"承秦"而复称"并天下"的汉,在随后转而重视"一统"的政治表述,并将秦从"大一统"政治谱系中加以排除。  相似文献   

18.
宝鸡地区秦墓出土玉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歌敏 《文博》2014,(3):34-41
玉器作为重要的考古学研究资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古代社会的面貌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本文以先前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系统收集了宝鸡地区秦墓出土的玉器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期,对秦墓出土玉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燕,甲骨金文写作"匽"或"郾",西汉以后之文献始作"燕".西周时期的燕国是周王分封的北方诸侯国,自周初受封至战国时被秦灭,"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于姬姓独后亡"①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关于西周时期的燕国,文献记载很不详备,致使自太史公以来,后世学者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其争论的焦点之一就在召公是否封燕和始封年代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月7—8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文化研究会、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中国史研究杂志社、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秦统一及其历史意义再研究"课题组共同主办的"秦的崛起与秦的统一"学术论坛在西北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的50余位专家学者就秦的崛起与统一,秦史研究的新主题、新视角、新方法及林剑鸣教授与秦史研究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一、秦的崛起与统一及秦史研究的新主题、新视角、新方法。秦统一的意义愈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