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存古学堂的兴办进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存古学堂是清季政府以学堂这一新形式保存国粹的尝试,是官方"新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其对立面.过去对此研究非常不足,除湖北存古学堂因张之洞而时被涉及外,其他各省存古学堂基本未见实在的论述.四川存古学堂在办校原则和规格、教学规章、校务管理的划一模式等方面,具有多数存古学堂的共性特征;同时,川省办学员绅对"国粹"及其保存方式的认知与张之洞等人不尽相同,四川存古学堂的实际办理情形与学部规章也有相当的出入,有其独特之处.从学堂的筹建及招生、师资典籍、课程设置与教学、川省与学部的互动及其在民初的嬗递等方面考察四川存古学堂的兴办历程,可以增进对全国各存古学堂以及整个清季"新教育"的全面理解;而从省一级的"地方"视角考察清季民初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应可推进对那一时代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赖晨 《文史春秋》2013,(11):30-33
目前史学界对福建船政电报学堂(又名福州电气学塾、福州电报学堂、福州电气学堂、福州电报学塾)专文叙述极少,笔者经查阅相关史料,特撰小文对福建船政电报学堂的创建背景、学堂的开办、毕业生的贡献等方面进行一些爬梳整理。  相似文献   

3.
陆军大学,是1906年以前清政府所办文武两大学堂之一。这所比较具有历史性的最高军事学府,已鲜为人知。本文仅就笔者记忆和有关资料,对陆大的历史和考试制度作一简介,错误或遗漏之处,尚祈海内外学者指正、补充。一、陆军大学简史1906年,辅佐袁世凯训练新军的段祺瑞在保定创办“陆军行营军官学堂”,负责人称总办,隶属于北洋大臣;1910年改为“陆军预备大学堂”,隶属于军咨处;1912年由保定迁北京西直门内之崇元观旧址,即确定校名为“陆军大学堂”,负责人改称校长,隶属于参谋本  相似文献   

4.
清代光绪年间福建船政学堂毕业执照,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张船政学堂毕业执照,是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本文拟从这张执照入手,介绍与毕业执照相关的史料、事件、人物等,以及该毕业执照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近代学堂大规模的兴起是在二十世纪初,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皆造成了深刻影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而新政的推行,为近代学堂的兴起创造了机会,清王朝利用政权的力量促成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巨大变革,充当了历史“不  相似文献   

6.
学堂乐歌的演进及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笑瑜 《史学月刊》2005,(9):118-120
“学堂乐歌”是我国近代史中音乐文化的突出成果,它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洋,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西方音乐知识,促进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繁荣,以及为建立中国自己的近代学校和音乐教育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一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学堂乐歌即学校唱歌,是一种集体唱歌的形式,具体是指清末民初新式学堂所开设的音乐课和课中所教唱的歌曲。这种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下兴起的学堂乐歌,掀开了中国近代音乐史的新篇章。(一)学堂乐歌的产生学堂乐歌产生之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我国通商口岸举办一批教会学校,学校的课程中…  相似文献   

7.
清代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由于新学兴起,黔省师资需求骤增。贵阳创办了公立师范学堂,自此师范教育在黔省逐渐兴起,师范教育培养的师资也逐渐成为贵州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但在师范学堂创办之初,还没有毕业生及后只有少量毕业生时,贵州各中等实业学堂、普通中学堂、小学堂及师范学堂和法政专门学堂等,师资来源。主要有五个部分: 1、聘请外国籍教员任教。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贵州武备学堂为培养具有现代军事知识的军队人才,聘请日本人  相似文献   

8.
科举制是古代中国之抡才制度,而新式学堂体制则是近代育才制度,两者在性质及功能上存在很大差异。清季科举制废除前后实行的学堂奖励出身制,将传统科举制之抡才制度与近代学堂之育才制度简单地作了错位嫁接。它实际上是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之延续,滋生并助长了“以学干禄”风气,强化了“官学一体化”格局,故受到有识之士的猛烈抨击。本文在考察清季学堂奖励出身之制度设计与具体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科举与学堂在性质及功能上的差异,揭示“学堂与仕进混合”、“抡才与育才并一”之制度设计的内在冲突,进而说明从传统科名奖励制经过学堂奖励出身制之过渡,而转向现代学术奖励制度的复杂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省城新学崛兴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奉旨任湖广总督,先后十八年,在鄂大张旗鼓推行洋务新政。他认为“尝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故以兴学求才为治国之首务”。当时兴办的有文高等学堂(两湖书院改设)、文普通学堂、方言学堂(外语学堂)、农业学堂、工业学堂、驻东铁路学堂、军医学堂、陆军小学堂、东西南北中五路高等小学堂、存古学堂、陆军测绘学堂、矿业学堂、陆军第三预备中学堂。  相似文献   

10.
万发真 《文史博览》2009,(12):46-47
在清末“新政”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便是废除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改革军制,训练新军。在清政府的鼓励下,兴办新式学堂之风吹遍大江南北,广西的学堂之花也纷纷绽放。当时,广西主政张鸣岐年轻有志,他四处招纳人才,先后有钮永建、李书城、蔡锷、马君武等人来投靠。在这些人的积极参与下,广西“新政”取得了绝无仅有的实效。一些新式学堂也先后成立,广西陆军小学即是其中的一例。  相似文献   

11.
清末“开民智”以外,还有“开官智”。学堂教育是开官智的重要形式之一。清末地方官员接受教育的学堂是各省课吏馆及由课吏馆改设而来的法政学堂。清末地方官员的学堂教育注重西学课吏,并与实践相结合,对新政的推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清政府认识不到官智不开的根源,对政局真正有影响的督抚大吏并不接受教育,且学堂课程繁重,盲目追求速成,致使地方官员学堂教育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它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同时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本文试图从福建船政学堂的创办发展、课程设置、教学制度和教育管理的进步来考察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洋务运动被称为中国最早的近代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由于面临着“造船制械”等各项新事业.使传统的旧体制下产生的封建“人才”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所以在兴办洋务中,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开始为培养新式人才而创办洋务学堂,福建船政学堂作为洋务学堂之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福建船政学堂作为近代新思想、新文化的代表和传播者,它对近代中国早期的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华人画洋画     
《中华遗产》2010,(5):155-155
传统的中国私塾与书院是精英教育,而西学东渐下的上海,新式学堂给了大众教育以机会。最早的新式学堂,是教会学校。  相似文献   

15.
日本战犯对侵华战争的建构建立在体验的个体性中,虽然他们对战争的认识还有片面之处,但总体而言,他们对侵华战争侵略事实的见证是良知的发现,是付诸于行动的反省。他们描写的战争是对帝国主义的批判和对自我罪责的坦诚,它塑造了一群侵略者的嘴脸的同时,也讲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敌。  相似文献   

16.
暨南学堂 清末建于南京的暨南学堂,是一所专收侨生的中等学堂,是国内创办的第一所华侨学校。 我国同胞移居海外已有千余年历史。早在秦汉之际即有人冒险出国,晋唐时代就多了起来.到明代,华侨势力已经很大。  相似文献   

17.
“常氏知耻女子学堂”是榆次车辋富商常氏家族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独家创办的一所私立女子学堂。商人家族兴办新式学堂,本身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而常氏家族,不仅兴办新式学堂,而且兴办女子学堂,首开女子入学读书之先河,从而丰富了近代山西教育的内容。这对于晋商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新课题。 “常氏知耻女子学堂”的创建 中国女子教育历来为人忽视。几千年来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女子无才便是德”,禁锢了包括女子在内的人们的思想,女子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地处内陆的山西更是如此。即便是少数官宦富商家族的女子能…  相似文献   

18.
清末“新政”改革大致分两个阶段。1905年前,以社会经济变革为主,其内容有兴办实业、创办新学堂、编练新军、制订经济法规等;1905年后,则以政治体制变革为主、即成立资政院、设置新内阁、地方设格议局、改革地方管制、修订新刑法等。具体到贵州,前一阶段似以创办新学堂和编练新军较有成效;后一阶段则以成立诺议局和改革地方官制世所瞩目。一、兴办学堂1901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兴学诏书,要求除京师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各省重要书院位于省城者均改为大学堂,各府、厅、州、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州、县改设小学堂。贵州巡抚邓华熙于次年…  相似文献   

19.
湖南时务学堂学生人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 《近代史研究》2000,(2):307-312
湖南时务学堂到底招收过多少学生,史界有多种说法:曾是该学堂学生的唐才质称该学堂“共师生二百余人”;曾掌教该学堂的梁启超说,他在时有学生40人;汤志钧先生称,“时务学堂招  相似文献   

20.
赖辰 《文史月刊》2014,(3):74-77
目前学术界对福建船政电报学堂(又名福州电气学塾、福州电报学堂、福州电气学堂、福州电报学塾)还没有专文进行论述,笔者对相关史料进行爬梳整理,论述三个问题,即福建船政电报学堂的创建背景、开办情况、学堂的贡献,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