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宁卫是明朝边陲要地,系河西走廊的屏障,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故此,有明一代极为关注对此地的经略。本文运用大量文献资料梳理了明朝于西宁卫所辖地的军事戍防、政治管控等种种施政方略,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明朝西宁卫的战略地位,全面评价明朝在这一地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边疆地区发展等方面的所作所为,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关于明代吐鲁番史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明代东察合台汗国是如何最后完成对土鲁番地区的政教合一统治的,占据土鲁番的蒙古汗与明朝争夺哈密卫的原因和结果,以及16世纪后土鲁番地区政局的衍变对于同时期西域整个局势走向的深刻影响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明初的铁岭卫事件是学界讨论已久的事件。其争鸣的焦点主要是铁岭卫初设地的位置何在。目前最新观点是"辽东奉集县旧铁岭城初设位置及非移动"说。此前的诸多观点,皆有可疑之处。明朝设置铁岭卫是为了明确与高丽以鸭绿江为界的初衷。但因明、丽双方"误会"叠生,以致酿成严重的后果。这是由于除偶然因素外,双方还于事前缺乏信任,以及在疆土所有意识上存在反差。事实上,作为宗主国的明朝基于传统"天下"思想的"包容"性的东北边疆观,在铁岭卫事件中有直接的体现,也成为历史上中朝疆界形成的一个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4.
作为14世纪至17世纪陆路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大国,明朝能够担负起维护丝绸之路运行的历史责任,扮演着丝绸之路的主导者、规则制订者和稳定者的角色,与西域诸政治体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关系。通过与西域的和平交往,明朝既确保了边疆的安全与稳定,又加强了与西域的深度交流,使这一时期的陆路丝绸之路具有全新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5.
明代于各地设立卫所,并开展屯田,屯田的基层单位是百户领导的“屯”。在干旱的河西走廊地区存在近渠而居的传统,常以“渠”指代聚落。明中叶之后,由于边镇缺粮,加上以军户为中心的屯田制度发生崩坏,河西卫所不再以屯为基本单位进行屯田,开始吸纳军户以外的本地族群作为屯丁耕种屯田。本地族群所居住的渠系逐渐演变为河西走廊地区一种特殊的卫所屯田单位“渠坝”。  相似文献   

6.
明朝平定云南后,为适应云南边疆外弧地带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地理环境和多样民族性特征,在西南边疆逐渐建立起一套“内边区”与“外边区”差异化的边疆行政区划和管理模式,并对云南外边政区实行军管性和羁縻性的统治.这是明朝边疆控制和政区建置的创新性制度,体现了明朝疆域观在行政管理上的灵活性,保障了西南边疆较长时间的稳定,为中国现代国家领土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地方志的记载中指出河西走廊可开发的旅游资源:一、自然风光,二、文化内涵。若将这些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将会带动和延伸河西地区产业链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王宁 《丝绸之路》2013,(4):46-47
卫所制度是明朝的军事制度,它在明朝起过重要的作用。灵山卫作为山东沿海的一个卫,它从明洪武年间建立到清雍正十二年裁撤,期间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明朝初年,面对山东海防的严峻形势和灵山卫在山东沿海所处的特殊位置,设立了灵山卫城。灵山卫城经过精心的选址,在城池的布局上十分合理,将生活和军事防御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沙武田 《丝绸之路》2014,(12):16-19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联接东西方的文明通道,河西走廊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河西走廊保存下来的以敦煌为代表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背景下,甘肃省提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历史的大手笔,而河西走廊则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何定位河西走廊的历史地位,在新时代背景下以独特的方式宣传河西走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0.
1368年,濠州人朱元璋灭元,于建康(今南京市)定都称帝,史称明朝。此时的西域情况如何呢,它与明王朝的关系如何?本文结合史料,作一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10世纪前的中国西北边疆经历了开拓、稳定和演变等过程,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展阶段,边疆发展的各种形态与主要特点尽皆呈现。南农北牧既是西北边疆的基本经济形态,也是历史上中原农业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角逐态势延伸的主要依据;在作为边疆主体的中原或内地王朝、客体的西域地区和旁体的北方游牧民族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西北边疆的政治地理范围时有伸缩,而多种统治体制并存、边疆问题与民族问题一体化等特点也贯穿于这一时期西北边疆发展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清代河西走廊建立了渠坝 ,进行农业灌溉。水利纷争是清代河西走廊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 ,这种争水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同一流域上下游各县之间的争水 ,一县中各渠坝之间的争水。争水矛盾产生的原因 ,有自然因素 ,也有许多社会因素。水资源短缺限制了河西走廊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边疆民族及地方政权持续内迁而产生的寄住现象是明清西北边疆史的一项特别内容.明代关西八卫中的五卫及清初土鲁番畏兀儿政权都相继寄住河西走廊,断续相沿300余年而不绝,派生出一批时兴时废的寄住城堡.寄住政策是中国古代治边政策的一个单独范型,基本要义在于暂时内撤藩篱以重建藩篱.寄往政策在明朝终因国势走衰而未果,清朝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但在保护边民安全、减少边民损失、减轻边防压力的意义上,明朝的寄住政策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明初孔庙祭祀使用塑像,至洪武十五年,南京国学祀孔改用木主,但地方府州县仍普遍使用塑像。正统至成弘间不断有士大夫提出改易孔庙塑像,均未被采纳。嘉靖九年,世宗进行孔庙改制,撤去孔子塑像,改用木主,并令天下各府州县遵行。洪武、嘉靖两朝对祭孔形象的更革各有因由,士大夫对此亦有不同的主张,但始终将孔子置于儒师、君师而非王者的地位予以尊崇,并通过祀孔以明道立教。就木主与塑像两种形式而言,前者更具抽象性的符号化意义,在礼学上较贴近古礼原初含义;后者则较接近佛、道及民间信仰之意象,远礼而近俗。祭孔形象的争论反映了儒家理念与佛、道等狭义宗教意识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体现了礼学与民俗交融互动的复杂情态,也显示出谙熟儒家政治学的士大夫在国家体制层面强调理,在基层实践层面更尊重俗。  相似文献   

15.
地处荒漠之中的七角井古称七个井子,是汉唐时期的重镇。到了清末,这儿储量丰富的盐开始供应西域,1962年,兵团农五师、农六师、建工师、兵团哈密管理局、哈密专区纷纷来到这里开发盐,形成了几个盐场,古老的七角井焕发了生机。20世纪80年代,这儿人口最多时竟有五六千人。1984年成立七角井镇,1993年撤乡并镇,在五六十年代绘制的新疆地图上,可以看出它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当时兰新公路沿新疆的东大门哈密下行至七角井,由此分为两路,一路至木垒,一路至吐鲁番,由此进入南北疆。1978年,国道312线避开七角井改道南移,1996年,这里的住户陆续迁至距哈密20千米的七角井镇开发区,这个往昔的重镇彻底的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一步步走向荒芜,演变成了只有3个人的古镇。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堡寨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结合当地特殊的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以土、石、砖等材料垒筑围合形成的军民聚落。明朝在河西地区设置卫所,大量修筑以防御为主的堡寨。清代大一统局面形成,河西地区军事地位减弱,堡寨的防御功能弱化,形式上逐渐向村堡转变。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堡寨功能的变化,折射出统治者对河西地区经营策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洪武五年"岭北之役"中,冯胜彻底放弃了包括宁夏在内的甘肃行省广大地域,其原因是"惧回鹘之兵",即惧怕当时势力正盛的东察合台汗国的东进.但北元和东察合台汗国皆受困于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未趁机进取甘肃,而以甘肃为战略版图中的"边缘地带".这就给明朝重新收复甘肃提供了时间与机会.但明朝在甘肃的经略也止于沙州与哈密,原因是明朝作为建立在东南部的政权,同样将甘肃地区作为"边缘地带",满足于收复元朝旧疆.冯胜放弃甘肃的主观原因是他对甘肃中唐以来"北方民族化"的社会文化面貌觉得隔膜.明初西北疆界格局与洪武初年明朝、北元、东察合台汗国三方政权在甘肃地区形成的地缘政治格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穿越时空隧道,我们停留在公元1409年的漠北原野,眼前仿佛看到:硝烟弥漫,旌旗猎猎,战马嘶鸣,号角声声,一场战争正在激烈地进行。一方是明成祖朱棣挂帅的骁将勇士,另一方是元顺帝为首的元朝部队,经过先后五次殊死较量,最后,明王朝以胜利而告捷,元顺帝以失败而告终。这场战争中,一位年轻将士为胜利方立下了赫赫战功。  相似文献   

19.
2011年9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四个整版的篇幅,推出独家报道《西北民族走廊走进土族》,通过记者曾江深入基层撰写的一组稿件,将土族置于西北民族走廊这一大背景下进行综合考察,从土族的历史、人文等方面,图文并茂地向世界打开了一个观察土族、走进土族的高端平台。其中,这组报道援引大量翔实的史料以及民间传说、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等证据,尤其以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吕建福教授《土族为吐谷浑后裔》一文匡正了土族族源,更是在"吐谷浑说""沙陀突厥说""阴山鞑靼说""蒙古说""匈奴说""阴山鞑靼-蒙古说"等诸多说法中,确定了"吐谷浑说",这在土族研究史上的意义不言而喻。本刊特刊发此组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