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进一步暴露了要同其它西方大国争霸和重新夺取殖民地的野心,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同英法争夺欧洲霸权的主要对手。但是,在30年代中期以前,英国仍继续其在20年代推行的“扶德抑法”政策,企图通过制造法德之间的“均势”和对抗谋求自己对欧洲事务的支配权。30年代中期后,迫于德国威胁进一步增大的压力,英国不得不停止“扶德抑法”,开始拉着法国对德国实行有限度的绥靖政策,以维护其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地位。在欧洲战争爆发前夕,它又大搞祸水东引,企图利用苏德战争坐收渔人之利。  相似文献   

2.
克里米亚战争以及普鲁士先后发动的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战争,使整个欧洲均势处于调整期。欧洲各大国之间实力的变化促成了1870—1907年间三极均势的出现,1890年俾斯麦的辞职将此三极均势格局分成了两个阶段,使之不稳定地维系了三十多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申博闻 《沧桑》2011,(5):35-37
均势思想是起源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国际关系理论之一。近代欧洲,将均势思想运用于外交最为典型的要数英国、梅特涅时期的奥地利与俾斯麦时期的德国。英国的均势政策与欧洲大陆均势政策有所不同,而俾斯麦时期的均势思想源于奥地利的梅特涅,只是具体的均势内容有所不同,因此,最具有大陆均势政策的代表性。本文试从体系的建立,体系的运作及最后体系内部存在的问题导致它的解体来分析俾斯麦的大陆均势体系。  相似文献   

4.
一 以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说维也纳会议以后的欧洲历史是“复辟时代”也同样是确切的。五强把持的维也纳会议重建的欧洲政治体系除了一些地方有改变,几乎和拿破仑战争前的均势状态一模一样。” 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格局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以俄国明显的优势为主导的中欧与  相似文献   

5.
(一) 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开始觉醒,反封建、反罗马教廷神权统治的斗争正在展开。文艺复兴运动最初产生于意大利,以后又相继扩展到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这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专制和教会愚昧主义而发动的一场大革命。文艺复兴运动高举科学和思想解放的旗帜,使欧洲的科学文化冲破了“黑暗时代”的牢笼而出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近代史上,"孤立主义"是其对欧洲大陆长期奉行的一项外交政策。从17世纪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之后到一战前英法俄三国同盟建立之前,英国一直致力于运用"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状态,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英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推行有其时代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同时也存在大国强权政治的野蛮性与霸权性。本文着重就英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出台、实施、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对当下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方面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曾被西方称为“文明之战”,战争结束已逾一百年,仍有不少人觉得欧洲战场与中国相距甚远,与中国无多大关系。实际上,一战与清末民初时期的中国息息相关。英国、法国、俄国等协约国成员分别从中国招募了近30万劳工远赴欧洲战场,实际上获得了北洋政府的保障与支持。为了收复被德国和日本侵占的青岛,北洋政府通过“以工代兵”的方式参与到国际体系中。虽然华工参与了一战,但是他们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近些年,随着学界对中国劳工远赴欧洲战场的相关历史资料以及留存实物展开深入研究,华工对一战的贡献才为世人所知并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8.
国际均势是近代国际体系的重要特征。国内多数学者着眼于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前期的基督教文明内部阐释欧洲国际均势的起源。然而,文明史的时空结构分析表明,16世纪欧洲国际均势的整个演变过程受到外部力量——奥斯曼扩张的重大影响。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扩张及其同法国结盟,使基督教世界的内战与外战相结合,改变着国际力量对比,推动了欧洲国际均势的演变。  相似文献   

9.
克里木(现译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是沙俄欧洲扩张道路上同欧洲同盟的一次严重较量,是它第一次以失败者身分在欧洲和会上接受制裁,标志着沙皇俄国国际地位上的一个转折点。本文试图从国际关系方面对这次战争作一剖析。国际关系上的一个奇特现象十四、十五世纪,欧洲的英国和法国的农奴制已经开始瓦解,而俄国的农奴制还正在兴起;十七、十八世纪,英国和法国已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桎梏,资  相似文献   

10.
当奥斯曼帝国的衰弱与欧洲国家的强大形成鲜明对比时,欧洲大国看似掌握着瓜分奥斯曼帝国的主动权,但欧洲国家因利益冲突而不可能一致对付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内忧外患、衰弱不堪,但它依靠一两个强国来抵制其他欧洲强国的侵犯,保持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在英国和法国的帮助下抵制俄国,在俄国帮助下压制埃及行省的分裂行动,依靠德国的帮助抗拒其他欧洲强国,客观上延缓了帝国的衰亡。很显然,奥斯曼帝国的外交虽是“病急乱投医”,但也有一定主动性,并非完全任人宰割;只是帝国内政中的问题削弱了正常外交活动。奥斯曼帝国对欧关系的演变受当时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变动的严重影响.帝国最终被卷入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  相似文献   

11.
常帅 《黑龙江史志》2013,(19):61-62
19世纪后期,随着德意志的统一,德国在欧洲的实力与地位迅速提升,在前期俾斯麦作为首相的过程中,德意志还是谨慎的保持着"大陆政策",保持着欧洲大陆的均势,防止对德国不利的局面出现。但是到了后期,随着德意志国内国外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俾斯麦被解职,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出台,德意志的国家战略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扩张欲强烈,海权欲也极度膨胀,最终将德国送上了战争的轨道。本文旨在考察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即1871—1919年间德国的崛起与其海权发展间的关系,探讨德意志海权在迅速膨胀的过程中,为何仍没有带给国家繁荣与安全,却送入了战争最后被埋葬。  相似文献   

12.
英国与两次地中海协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秀 《史学集刊》2002,3(3):56-61
地中海协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与欧洲国家建立的最接近于同盟的一种合作关系.对于英国摆脱外交孤立、维持地中海地区的“均势”起了重要作用。但英国既想享受同盟恩惠、又不愿承担同盟责任的外交策略,使地中海协定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隐患,也是日后地中海协定终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陶樾同志在《世界历史》杂志1980年第3期上发表的《两次大战期间英国的外交政策与欧洲均势》一文中,认为“英国的绥靖政策是从1937年5月底内维尔·张伯伦主政后才真正开始贯彻执行的”,绥靖政策的结束是在1939年3月31日,“即德军占领布拉格后的十六天,张伯伦突然代表英法两国宣布全力支持波兰政府、保证波兰的独立”这一天。对此,本人谈点与陶樾同志不同看法,以求赐教。 一 丘吉尔在其《回忆录》中,写到张伯伦在1939年对波兰予以保护一事时指出:英国对德国“放任、安抚、绥靖的政策执行了五六年之久”。由此推断,他认为在张伯伦上台前的  相似文献   

14.
洪邮生 《史学月刊》2002,(12):60-67
对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德国的重新武装,英国初则支持美国的大西洋联盟框架而反对法国建立欧洲军的普利计划;在美国对法妥协的斯波福德计划失败后。转而对普利计划采取较积极的态度;法国计划失败后,又通过艾登计划最终将德国重新武装纳入大西洋联盟框架。上述政策的变化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即美国压力下重新武装德国的迫切性和重新武装的框架——大西洋联盟还是超国家的欧洲机构。前决定了英国对法国计划态度的转变,后则决定了英国不会加入欧洲防务集团并始终希望建立大西洋联盟框架。实际上,英国的方针是一贯的,造成法国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法国人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不是只有“四大发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政治文化,对于人类近代文明也有过积极的贡献。明清之际,中国的主体文化一儒学一程朱理学,在欧洲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一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渊源。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是中国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把中国儒学作为反对神权统治下欧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一新儒学,成为德国哲学家菜布尼茨创立欧洲实践哲学的依据,并用以反对罗马教廷的启示神学;被称为“欧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宋德星 《世界历史》2000,2(5):25-33
朝鲜战争后,在中美处于准战争的状态下,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华采取极端的“战争边缘”(brinkmanship)政策。一时间,战争的阴霾笼罩在东亚上空。本主要分析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对华“战争边缘”政策的背景,指出在艾森豪威尔“大平衡”思想和杜勒斯“不对称反应”(asymmetrical response)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以最小的代价获取对华最大限度的威慑和防止东亚小国与中国联盟进而破坏远东力量均势这两大战略目标,“战争边缘”政策包括了“边缘  相似文献   

17.
英法对北美整体性的认可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涛 《世界历史》2003,1(5):20-27
殖民地内部的整体意识乃美利坚民族形成的先决条件。本文作者通过仔细研读相关的历史文献 ,考察并比较了从“七年战争”结束到 1 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英法两国对北美整体意识的促进作用。尽管英国政府和英国民众强烈反对北美的独立运动 ,但英国政府法令的颁布方式、颁布对象、措辞以及英国民众的冷漠态度 ,从客观上刺激了殖民地的整体意识与独立意识。而法国政府与法国民众则出于历史因素、战略考虑以及国内社会文化形势而对北美独立运动给予了热情支持 ,并在法国和欧洲其他地区塑造了美利坚民族崭新而独特的形象。英国的作用因此是客观间接的 ,法国的作用则是主动直接的。  相似文献   

18.
王玉华 《世界历史》2001,(6):107-110
在西方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法国的工业化由于没有像英国、德国、美国等国那样出现明显的“起飞”阶段,法国经济的增长又给人一种相当“缓慢”的印象。因此过去一提到法国工业化往往冠之以“落后”“水平低”“缓慢”等评价,相对于英国的工业化而言,法国的工业化道路则被当作失败的典型。不过近十几年来,西方有一些从事法国工业化研究的学,在新的工业化理论的指导下开始重新审视法国工业化,对法国工业化失败论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9.
正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是排在俄罗斯之后的第二大国。过去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十六、十七世纪时,法、英殖民者先后侵入加拿大,后来欧洲移民大量移入。为了争夺这块北美大陆,法国和英国经过从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英国最终战胜法国,独占了加拿大。1848年英国建立起加拿大殖民地自治政府。十九世纪中叶的联邦运动后,1867年根据《英属北美法案》,成立了加拿大自治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拿大极力摆脱英国的控制,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1926年  相似文献   

20.
从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现在,国内出版发行的许多世界史和英国史著作都认为:“十七世纪英国革命与尼德兰革命、德国农民战争和中世纪早期反封建运动有相似之处,它是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在与国王的军队进行战斗的时候,是打着宗教的旗号的。”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是用唯理论的形式而是披上了宗教外衣”,它“是在宗教的形式下进行的。”可是,在本人对此问题的研究中,总觉得上述说法不甚确切,也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因此,有必要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