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5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1906年秋冬间,孙中山和黄兴、章太炎等制订了武装反清的《革命方略》,规定组织国民军,“覆彼政府,还我主权”。按照孙中山的设想,“欲先取中国南部数省为根据地,然后进窥北部。故猛着先鞭于粤桂滇三省”。  相似文献   

2.
骆扬 《广西文史》2000,(1):60-62
温雄飞,广东台山县人,1885年在美国旧金山出生,1974年在广西文史馆馆员任内逝世,享年90岁。他在24岁那年(1909年)在美国旧金山加入中国同盟会?是旧金山同盟会最早的四名会员之一。介绍人和主盟人是李是男,一起入盟的还有黄伯耀、李旺两人。下面是他生平的一些爱国事迹。  相似文献   

3.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是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领导的推翻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辛亥革命。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之际.追溯中国同盟会革命活动和斗争的光荣历史,是十分必要的。这方面,笔视野所及,觉得周兴梁先生的《武昌起义前同盟会在国内的活动和斗争》一(见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湖南省历史学会编:《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青年学术讨论会论选》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周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是辛亥革命前贵州首个革命团体“科学会”成立的100周年。我很同意贵阳市政协杜云峰副主席在纪念会上的讲话,他指出:“历史上,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大家对自治学社评价很高,以为自治学社就是孙中山的革命派组织。现在看来,应该把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影响下的‘科学会’加以重新认识,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1981年第5期)登载了吴金枣《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美洲华侨》一文.该文认为,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走遍了加拿大和美洲东部各地”,“继续筹款,准备再举”.这种以黄花岗起义后孙中山仍到过加拿大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根据资料记载,孙中山生前共去过加拿大三次,然均在黄花岗起义之前.  相似文献   

6.
中国同盟会成立于何时?孙中山本人的说法当最有权威。目前人们多采用冯自由《革命逸史》、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的说法,简单地把东京留日学生的加盟大会视作它的成立大会。这并不符合孙中山关于同盟会成立时间的说法。他在《孙文学说》一书里说: 乙巳(1905年春间),予重至欧洲,则其地之留学生已多数赞成革命。……予于是乃揭橥吾生平所怀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号召之,而组织革命团体焉。于是开第一会于比京,加盟者三十余人;开第二会于柏林,加盟者二十余人;开第三会于巴黎,加盟者亦十余人;开第四会于东京,加盟者数百人,中国十七省之人皆与焉;惟甘肃尚无留学生到日本,故阙之也。此为革命同盟会成立之始。从上文可以看到:(一)孙中山此时所组织之革命团体,已不称“入会”,而曰“加盟”,可见,1905年春在比利时所组织之革命团体,已同兴中会有所区别;(二)孙中山将在欧洲和日本组织的革命志士“加盟会”按顺序称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会,显然是把在东京成立的同盟会看作是欧洲“加盟会”的继续。  相似文献   

7.
程慧 《文史精华》2011,(8):46-49,1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有了统一的组织、纲领和行动计划,但它的内部却很不一致。它的领导成员分别来自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不同的地方革命组织。他们曾因革命理论、策略路线、思想看法,乃至个人做事风格的不同。在中国同盟会内产生了矛盾和纷争,并最终演变成了两次声势浩大的“倒孙(中山)”风潮。  相似文献   

8.
徐渊 《中国钱币》2009,(4):52-56
1997年《中国钱币》第三期上,曾载有我和马传德先生撰写的《“金山正埠义兴公司”洪顺堂票布试考》一文,文中对一张标明“天运”年号的美洲洪门票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考证。由于该票布未填明具体年月,所以只能大致框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段时间内,并指出:如果票布填发时间是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重新举行登记”之前,当是旧金山洪门组织“洪顺堂”及“照义分堂”在收取六美元“馆底银”后向陈姓会员颁发的会员凭证;  相似文献   

9.
1905年7月孙中山到达日本横滨。经日本友人宫崎滔天的介绍,在东京与黄兴首次会晤,相约将分散的革命力量,建立一个有组织的革命同盟团体。7月30日由孙中山、黄兴邀约各省革命志士代表七十余人,在东京赤坂讨论筹建新的革命组织团体,经共同讨论后新团体定名为“中国同盟会”,并决定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初。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于1905年至1911年,成立并领导同盟会,开展广泛的革命工作,接连领导和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为了筹措起义经费,孙中山先生漂洋过海四处奔波。1911年孙中山先生前往美国旧金山,得到了洪门致公堂的支持。于同年6月18日成立“旧金山洪门筹饷局”。并发行了一套名为“中华民国金币”的筹饷军票。  相似文献   

11.
徐渊 《钱币博览》2010,(1):43-45
在2007年第4期《钱币博览》上,曾刊出笔者《说说“中华民务兴利公司债务”真相》一文。以英国收藏家黄中行先生所藏盖有“南洋同保兴业社之图记”的中华民务兴利公司债券,作为孙中山亲赴越南为刚成立的同盟会筹集革命经费之实证,从而否定了《世纪伟人孙中山》一书中称该债券是宋嘉树在美国旧金山发行的虚构之说。  相似文献   

12.
这两件资料,选自国民党政府国史馆档案。原为抄件,未注明出处。系由旅美同盟会会员、《少年中国晨报》发起人之一龚显裔先生自美洲寄往重庆。文中说明孙中山先生对“宋案”亦曾主张法律解决,为史学界提出了孙中山如何由法律解决“宋案”之主张转变到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这一课题。现予公布于后。  相似文献   

13.
沈寂 《安徽史学》2008,45(1):54-63
在1903年的拒俄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由爱国而革命,在运动中所形成的军国民教育会,是我国知识界革命团体的先行.它的运动员回国组织发动了一次武装起义,同时创导暗杀朝廷官员,对社会造成巨大震动.1905年在东京,主动与孙中山合作,组织中国同盟会,是我国近代革命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2005年第4期《钱币博览》上,刊有罗词安先生《“中华民国金币”券发行始末》一,章认为,1911年6月孙中山得到美国洪门致公堂支持在旧金山成立了洪门筹饷局后。始发行“中华民国金币”券。其实。旧金山洪门筹饷局乃是新筹饷局,而原有的旧筹饷局已经发行了金币券。而且发行金币券的美洲洪门筹饷局亦有前后两期,旧金山洪门筹饷局已是第二期。既然称为“金币券发行始末”,就有必要从头讲起。因此笔查找了一些历史资料,再作一点补充介绍和分析。供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有“国民党元老”之称的胡汉民,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参加了创立中国同盟会的活动,并出任评议部议员、书记部书记.1907年随孙中山到新加坡、越南河内等地,创设革命机关,参与筹划同盟会在西南边境发动的武装起义.1909年在香港任同盟会南方支部长,参与策划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之役.武昌起义胜利,出任被孙中山视为后方基地的广东都督要职,时年仅33岁.袁世凯篡权,又随孙中山创立中华革命党,任政治部长,主编《民国》杂志.此后,他一直紧随孙中山左右,并致力于孙中山理论的完善工作.可以说,胡汉民为建立一个民主的中国作过许多努力.或许,在当时的国人眼里,“汉”即华夏(意即中国)、“民”即民主也;胡氏将自己的名字“衍鸿”改为“汉民”,就是要为民主而奋斗吧!  相似文献   

16.
黄远生学术讨论会于本年9月1日至5日在黄远生先生故乡江西省九江市举行。黄远生是民国初年的著名记者和政论家。在辛亥以后至1915年12月在美国旧金山遇难止的五年间,在他所创办的《少年中国》周刊,梁启超主办的《庸言》月刊,上海《时报》、《申报》、《东方日报》,北京《亚细亚报》以及《东方杂志》、《论衡》、《国民公报》等报刊发表通讯、时评政论,对袁世凯政府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抨击。黄远生对当时孙中山和国民党的主流方面认识不足,而对袁世凯又抱有幻想,他写过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学生、第一次东征中黄埔教导第二团第三营党代表、淡水攻城敢死队队长蔡光举,是贵州省遵义市人。自幼秉赋聪颖,深得父母的喜爱,刚满五岁即送进一家私塾读书。在他家附近还有一所学堂,堂长是曾经留学日本,回国后在贵阳加入中国同盟会领导的“贵州自冶学社”的成员张图艺。蔡光举常去学堂玩耍,听了不少孙中山革命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便勾画了“孙中山伟大”的形象。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来遵义,几百学生聚集在陈公调开会响应。其时已就读于遵义四年制旧制中学的蔡光举,…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团结了一大批为革命英勇奋斗的骨干分子,形成了以他为首的革命领导核心,谭人凤是这个核心的重要成员,他从1906年12月加入中国同盟会到1920年4月病逝的十四年时间内,积极跟随孙中山,参加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陆欣 《文史春秋》2014,(3):43-49
陆爱唐,原名陆饴筵,字锡藩,号爱唐。1867年10月10日生于清朝广西梧州府管辖下的容县龙胆村,清末期间的国子监生,广东军医学堂毕业的优才生。1907年陆爱唐在香港行医,经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中国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冯自由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又经冯自由介绍认识孙中山,曾跟随孙中山到南洋发动华侨捐款,并奉同盟会之命以军医为名,跟随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察视西沙十五岛,担任策反李准的重任,争取把李准从革命对象转向革命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先生3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有16年多流亡海外。他的足迹遍及亚洲、美洲、欧洲一些国家,与那里的华侨心脉相系,骨肉情深。孙中山曾满怀激情地赞誉华侨:“热诚爱国,赞助独先”,“华侨为革命之母,没有华侨,就没有中国革命”。冯自由,就是曾对中国国民革命作出贡献的日本华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