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东京的饮食生活吴涛北宋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变化。东京是北宋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人口众多,工商业繁荣,这就使得东京的饮食生活更加丰富多采。研究北宋东京的饮食生活,对于我们了解北宋的社会面貌和...  相似文献   

2.
李致忠 《文献》2006,(3):19-22
<东京梦华录>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一1125)间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情况.其于东京开封的城垣、河道、桥梁、宫室、官署、街巷、坊市、店铺、酒楼,以及朝仪郊祭、时令节日、民俗风情、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无所不包,确可说是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是研究北宋都市及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3.
刘磊 《民俗研究》2016,(3):146-155
"看电影"在青岛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都市民俗过程中,深受青岛"地方感"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电影院分布格局和空间消费层级。电影院在与市民娱乐生活互动中,日益融入到了青岛市民日常生活。电影院还提供了一个政治舞台,各方力量在这里进行角逐,并最终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观念,规训了市民的公共行为。  相似文献   

4.
张敏  熊帼 《人文地理》2013,28(2):38-44
回顾消费空间的文化研究与地理研究,指出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复合的视角成为近年来消费空间研究的特征。提出日常生活的视角能够整合、批判地进行消费空间的文化研究。并结合空间生产理论,建立消费空间的文化研究框架。作者指出,施加于日常的惯习、规训与日常内部的抵抗、诗性构成消费空间生产的核心机制。社会结构、政治经济、生活样式在日常中纽结为消费空间生产的动力源。借助列斐伏尔三元空间概念,指出消费空间生产中的支配与被支配、底部与顶部、文化与资本、地方与全球等一系列辩证过程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北宋吕希哲的《岁时杂记》以北宋东京岁时生活为主,兼及四方风俗,是一部描写北宋节日生活的文献。《岁时杂记》无存本,仅在其它文献中零散存在。清代阮元认为金盈之《醉翁谈录》中的《京城风俗记》是金盈之的亲闻所见,并将其按月搜记,此观点为许多学者赞同。但笔者将《岁时杂记》整理的辑佚文本与《京城风俗记》进行考辨对比,发现后者对前者有抄录之嫌。通过抄录考辨,探究《岁时杂记》的辑佚与研究价值,辩证分析《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对《岁时杂记》的抄录之"弊"与保存之"功",并探索抄录者的心理与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6.
宋颖 《民俗研究》2017,(5):15-20
以往对于节日的研究大多关注在时间上把节日作为一个独特节点的风俗,在空间视角上使用"文化空间"的概念来描述文化活动的存在现状而缺乏相应的学术支撑,理论探讨后续乏力。因此,针对"文化空间"的局限性而提出了"节日空间"的概念并详细探讨了生成机制及文化意义,重新讨论了"文化空间""民间"等说法及其与空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节日的六种空间机制和生成原理,旨在探讨节日发生的根源,这其实是在关注节日作为社会活动的空间化表达及"每一次呈现"的表述意义,强调"这一空间"的理论价值。节日空间的研究是重要的学术问题,对于节日空间的深入理解将推进节日研究。  相似文献   

7.
桥市是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至迟在中晚唐就已出现,至北宋中后期则逐渐成为东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桥梁,城门也是街市中充满活力与时代气息的商业节点。由于桥门市井原本是下层社会的日常生活空间,在北宋前中期并不被上层社会所关注,所以史籍中少有记载。然而,不同城市阶层通过在桥门市井的日常消费、娱乐等活动实现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参与其间,至北宋后期,反映东京桥门市井的文学、艺术作品日渐增多。从城市书写来看,桥门市井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也折射出社会结构与阶层观念的变迁。原属于底层社会的日常公共空间逐步被知识精英所接受,这无疑是古代城市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一种表征。  相似文献   

8.
生活·2017     
正年度生活:空缺本篇专项名词解释:按照最宽泛的定义,文化就是一个地区人类所有生活要素的总称,没有生活,便没有文化。生活习惯一经形成,经过岁月变迁、时光流逝,也许很快就会抹去最初形成的原因,而以各种方式流传下来,便形成了"文化"。所以,在盘点2017贵州文化事件的时候,生活是一个绕不开的梗。2017生活文化事件,指的是那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内容。事实上,贵州各地民族节日就是当地百姓的生活之一,时间一到,  相似文献   

9.
罗佳丽  张敏 《人文地理》2017,32(6):56-64
家的缺失以及消费时代青年文化发展促使以“家”为营销主题的青年类家消费空间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家的批判地理学,以YOU+国际青年社区为例,从家的日常生活实践以及家的归属感与身份认同两方面探讨了青年类家消费空间进行“家”的再造过程。研究表明,青年类家消费空间通过物质空间与想象、青春化的日常生活实践以及社会网络的拓展与重构,将住房建构为充满社会与情感意义的地方,以“类家庭”的形式弥补了都市青年家庭生活和眷属关系的缺失,促进其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形成与表达。结合本土社会文化语境,本文从青年视角对家的批判地理学进行补充,亦弥补了地理学对家与青年文化空间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东京城作为北宋都城,是当时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社会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文化昌盛,人口众多,加之打破了唐代都城封闭的坊市布局,废除了夜禁,城市生活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获得了较大的自由,东京城的经济和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本文以《东京梦华录》为中心,辅以其他文献资料,对北宋东京城的夜市做一个浅析。  相似文献   

11.
凌申 《人文地理》1990,5(4):18-22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一幅风俗画长卷,全图长525厘米,宽2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画图展示了800多年以前北宋开封(其时称东京)东郊以虹桥为中心的都市人文景观与生活风貌,对研究北宋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但画卷中留给我们的关于北宋开封城市地理方面丰富的、极为宝贵的史料,却未引起世人瞩目。本文力图通过对该画卷的分析、结合有关史料,揭示北宋开封城市地理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吴晟 《文献》2000,(3):124-131
北宋瓦舍勾栏创设后,为市民常年冶游消费提供了娱乐的"去处",也为艺人营业性演出提供了固定场所.随着勾栏演艺的商业性竞争,一些戏班在勾栏立不住脚,重新沦为"打野呵"的路歧班;一些戏班则长期占据一座勾栏,由业余戏班发展为职业戏班.  相似文献   

13.
通过爬梳文献,对北宋东京内城里坊,尤其是左一厢与右一厢所领部分里坊的位置与范围、内中建筑名物等予以增补或重新考订,并指出目前学界东京内城里坊复原成果中的讹误。在此基础上,对北宋东京内城里坊的面积大小、坊界划分特点等进行相应总结,指出北宋东京相较于唐雍、洛二京,其里坊制度的实施具有复杂性与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丧葬礼仪集中体现了在不同社会和文化类型中的人伦观念、信仰特点和社会结构。丧礼知识的文本书写凝结了世代的集体记忆,而其依照"代代重构"的形式存在,礼仪"文本"系统既是民众践行丧葬礼仪的指导,也是对其的记述传承,然而要获得完整的礼仪传统,还需要"生活"的素材。文章尝试以丧葬礼仪为切入点,讨论其与当代日常生活的关联,梳理以日常生活为研究视角的丧葬礼仪传承与重建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5.
金代书法风格并非只是继承北宋四大家,而是前后有明显的变化。前期取法北宋、"最爱元祐";中后期趋向多元,卓然成家。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视角阐释这一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民俗的"后传承时代",民俗呈现为传承、消费、意识形态等不同形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共同体"等民俗学既有的规定性概念难以把握这些社会文化现象,民俗学提出了"日常生活"转向的学术追求;民俗学的日常生活研究,不是以日常生活为对象,而是以日常生活作为目的和分类的方法,重新把握现代社会中的民俗现象,在流动的、意向性建构的"共同体"中探究民俗的意义;鲍辛格、岩本通弥等民俗学者通过发掘日常生活实践主体运用"过去的经验""历史化""故事化"地感知、表象生活世界,致力于寻求传统民俗学与现代日常生活的相通之处,为民俗学研究开辟了新径。结合理论铺垫与前人的研究实践,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以"探究日常生活的‘民俗性’"作为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一种路径;民俗性,即实践主体在意向性生成的语境中运用"过去的经验"民俗化地感知、表象世界;民俗学需要从日常生活的表象中发现"民俗性",进而解释其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敏 《沧桑》2011,(2):151-152
节日文化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符号。中国的清明节和美国的万圣节同是鬼节,但从符号学的时间、仪式、游戏视角解析却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意大利市民阶级的兴起、市民阶级文化消费的表征与意大利最早发生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的论述,认为意大利较早形成并迅趋强大的市民阶级的文化消费是其最早发生文艺复兴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0月31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日常生活的物质性、物质生活的多样性、物质文化及其他、物质性与地方社会、民族文化交流、城市生活、医疗生活与文化等专题展开深入研讨。卢建荣分析了唐宋时期的游园文化以及士大夫的政治心态。刘永华以"物"的  相似文献   

20.
"张四姐大闹东京"故事流传久远,意蕴深厚。在长期的演述中,该文本种类繁多,其中包括多种宝卷文本。从文明演化来看,中国没有经历过类似古希腊哲学和科学兴起时期的轴心时代,支撑我们精神传统的核心依然是本土天人贯通的神话思维。在民俗仪式中,表现为"大闹"-"伏魔"(审判)的原型结构,该结构只是原型编码的一种,考古图像、民俗仪式、节日等文化事象同样是原型编码。"张四姐大闹东京"故事的"表述的变异"、"演述动力"源自"大闹"—"伏魔"(审判)的原型结构,而这一结构与其它文化文本形成互文结构,镶嵌在中国文化大传统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