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汉承秦制对西南民族进行了创新性的因俗而异的民族治理。本文立足于汉王朝对西南地区的兼并和区域性民族反抗进行概述,并且引用一定史料对其加以论证,进一步阐释西南民族"化外向化内"的转变过程,以及中华民族为多民族统一实体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清学史研究除史料搜集整理外也必须建立在视野扩张和方法更新的基础上。《清代儒家礼教主义的兴起》一书,在批判20世纪清学史研究基础上,以清代儒家礼教主义运动及考据学派兴起两大研究旨趣,运用问题导向性研究思路与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跨学科综合方法,对清初与乾嘉两个时期考据学之别的揭示,清学史话语体系的解构,清代考据学与西方古典考据学中西比较,清代宗族建构特点、动力及所引起的有关祭祀、祠堂制度、古代宗法制争论与儒家礼教主义关联之阐发,为清学史研究提供了新视域。儒家礼教主义作为古代中国治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参与整个中华帝国建构。清代儒家礼教主义事关帝国统治全局,考据学兴起只是其学术推进的一个方面。它不仅是清初满汉矛盾中区别汉人与满人的文化符号,更参与到满汉交融的制度建构,是满人汉化及"满汉交融"背后的制度"利器",不仅促进清代考据学派兴起,也影响到理学在清代转向。  相似文献   

3.
萧放  席辉 《民俗研究》2022,(2):95-102
"方俗"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指特定区域内民众相对稳定的地方性生活模式与惯习.从民俗学语境出发,方俗具有如下特点:首先,辨析"方俗"与意涵相似的"风俗"一词之异同,方俗侧重地方性、静态性,风俗侧重流行性、扩布性与社会整体性,风俗与方俗犹如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风俗是方俗的"社会化",方俗是风俗的在地化.其次,方俗作为地方社会的文化表征,在塑造区域地方性、构建民众地方感的过程中有重要功用.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正确审视方俗能够反窥和理解地方社会,合理利用方俗有益于地方社会治理,有助于实现因俗而治、因地善治.  相似文献   

4.
"法"和"民俗"的关系是关乎社会治理、法律与民俗研究的重要议题。先秦时期,"礼""俗""法"是观察和理解古代社会的三种基本制度框架。法家学说很早就提出要用"法"去规范、治理民俗的理论主张,与法家理论形成对应的是,商鞅变法时期明确地将"错法俗成"的理论运用到现实,切实地改造了秦国的民风民俗。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秦政府将"法"作为社会治理框架,对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加以整饬,试图在统一帝国内部建构一种一元而同质的伦理共同体,然而此时"法"和"俗"的冲突仍旧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西南地区疆域史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既有西南地区疆域形成变化及历代王朝设治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历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开发以及边疆地区的民族关系。此外,与疆域形成有关边疆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西南边疆与境外地区的联系等方面的内容,也属于西南疆域史的范畴。对近10年来西南地区疆域史研究的情况,分别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土司制度的进步作用和走向反面的过程就是改土归流的社会背景。 中国西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元明清时期,西南各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同时,西南各民族在政治等方面,又与内地封建地主政治存在重大差别。于是,元、明、清政府对西南多数民族地区采取了有别于内地的不同的政策——即“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这种政策即适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又服务于封建中央王朝的统治。成为元、明、清各朝解决西南地区民族问题所施行的基本政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第18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提出:"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如鸟之双翼"的治国理政思想理论。其意是说,1.礼治(德治,或称儒家学说,)和法治(法治,或称法家学说)就像鸟的两个翅膀,把"礼"治和"法"治的施政两手共同应用才能治理好国家。2.德治(儒家学说)为主,法治为辅。综合起来,就是把礼治(儒家学说)和法治(法家学说)结合起来使用的学说,当然就是治国思想的主体了。只纯强调礼治(儒家学说)或者只纯强调法治(法家学说)是不对的。二者共同应用中,又要以德治教育为主,以法治为辅。  相似文献   

8.
龙头山遗址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赤峰龙头山遗址发掘面积大,所获资料丰富.该遗址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可分三个阶段,年代大致相当于西周时期,上限或许更早.遗存地域特点鲜明.在遗址所处的箕形坡地中,祭祀礼仪中心偏上,一般的居住与埋葬区偏下,从而构成了一种"圣区"与"俗区"二元对立的聚落布局.  相似文献   

9.
"屯堡"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遗存,"屯堡文化"是中原文化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并富于地域文化特色,成为文化史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0.
<正>Tusi Sites土司遗址见证中国西南族群的土司政权统治与文化融合类别:文化遗产标准:(ii)(iii)土司遗址的老司城、唐崖和海龙囤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土司政权统治的证明,尤其见证了土司制度这一来源于中国早期少数民族管理体系繁荣于元明时期的治理模式,清晰地展现了中国西南地区地方民族文化与中央政权所倡导的国家认同之间的价值融合。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孔孟"取"周孔"而代之,"周孔之道"演化为"孔孟之道",是儒家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建构话语体系的产物。随着周、孔形象渐趋圣化,汉唐时人多以周、孔并举,包含政治教化与人伦道德两方面内涵的"周孔之道"得以生成。继韩愈"道统论"之后,宋儒建构"性与天道"理论和道统谱系,"孔孟之道"逐渐成为儒学的代名词。统治者藉由教育、祭祀等参与此过程,也彰显出道统与治统的复杂关联。  相似文献   

12.
汉代皇帝宗庙祭祖制度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汉初,叔孙通采撷先秦古礼及秦制,确立汉朝皇帝宗庙祭祖制度。其中既不乏沿袭传统的因素,也混杂有当时不同地域的文化,还有出身于庶民阶层的汉统治者所熟稔的民间俗文化的因素。汉武帝以后,儒学在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儒家若干典籍记载的所谓周代天子祭祖礼制,对汉代皇帝修订宗庙祭祖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过,两汉时期皇帝宗庙祭祖制度,与儒家典籍的相关记载以及若干儒生的诠释相比,二者并不完全吻合,而是前者依据现实需要,对后者多有变通,由此导致制度本身时刻处于调整、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3.
秦汉以后,中原与西南地区的交往日益增多,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汉族文化逐渐传入,黔境开始出现了学校教育。东汉时,尹珍外出求学,学成后回家乡办学,是为本地教育的先驱。唐宋时,今贵州的正安、遵义、沿河等地先后出现了官学和书院。元代,今贵州地域分属湖广、四川、云南诸行省,建有顺元路儒学及蔺州儒学,普定路也“立学校,明礼义”的记载。但总的看来,元代以前的今贵州地域,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社会经济落后,加上分属各省,无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中央政府的教育政策未能在这里全面系统地推行。历史上虽有办学的点滴记载,但数量很少,且时兴时废,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贵州教育史上,明代是封建教育制度确定的重要时期,清代前期基本上沿袭明制,一直到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封建教育制度始逐渐被资本主义教育制度所代替。  相似文献   

14.
拜占庭帝国是修昔底德著作传承的重要时期。在拜占庭帝国早期,军事政治史学家善于模仿和改写修昔底德笔下的"普拉提亚之围"、"雅典瘟疫叙事"以及一些著名的演说词;而一些教会史学家在写作时也受修昔底德的影响,但出于基督教的价值观而不直接模仿他。因此,是否模仿修昔底德进行历史写作可以反映出当时教、俗两大史学写作群体的价值取向。公元7—13世纪,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仍在被传播和学习,但随着拜占庭人教育和文化的改变,对修昔底德文本的模仿现象消失了。在这一时期,修昔底德传统在拜占庭帝国学术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而到了拜占庭帝国末期,面对西欧人的扩张,尤其是公元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之后,拜占庭帝国学者有意识地复兴希腊古典文化。在这一背景下,少数拜占庭帝国史学家恢复了对修昔底德文本的模仿和改写,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传承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他们对修昔底德等古典作家的研习和模仿往往拘泥于文字,未能从中真正领会历史经验,处理好国家的外交和内政。  相似文献   

15.
正南粤一个地域化的主概念不仅应当尽可能地与该地域的自然生态相符,在地域空间上是恰当的、准确的,在历史上产生过的所有地域名称中是内涵最为丰厚的,[1]而且要求其最能反映这一地域文化的整体内涵。地域文化研究中有一种倾向,一些研究者将地域简单地理解为土地边界,文化于是被机械地理解为这一土地边界内产生的历史,只须按历史顺序和方志分类罗列出来便完成文化研究任务。而从实践哲学、系  相似文献   

16.
段炼 《安徽史学》2021,(1):46-54
随着19世纪末期思想与时势的密切互动,康有为在《教学通义》《康子内外篇》《实理公法全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述当中,通过对传统经学与西方学说的"创造性诠释",初步实现了他对于心目中新世界观的形塑.这一新世界观的核心内容有三:第一,在新的政治制度设计当中,凸显对于君权与大一统的尊崇;第二,在新的知识谱系与道德关系当中,以平等与人道的原则,建构以几何知识为框架的"实理公法";第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重塑孔子"托古改制"的"素王"形象,进而推动儒学在殖民时代的自我转化与全球扩张.这一奠基于"实理公法"之上的新世界观形塑,意味着康有为开始尝试以一种倾向于客观知识与外部制度的"普遍性",取代传统儒家世界观重视内在德性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冯友兰认为传统的儒家哲学是一种伦理学,那么,道德问题即是其最主要的问题。在传统的儒家哲学里,道德是内在的,因而是超越历史的。而在冯友兰的新理学体系里,因为消解了传统儒学"天理"、人性之道德价值性的内涵,因而道德是外在于人的,是社会之理的基本内容;人所有的道德理性,也由此从传统儒家哲学之道德的"内在自觉"而向新理学之"外在自觉"转换了,因而也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研究一般先框定最宽范围,以与历史上盈缩不一的范围相比较。本地域最宽的陆地范围,今学界普遍认为包括广东(含港澳两地)、海南、广西大部分地区和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及以北地区。本地域主名称(主概念)历史上存在种族性名称、自然一人文名称和政制区划名称三大类,各以不同文化要素指称之。  相似文献   

19.
根据明太祖诏令文书,对明朝初年外交观念进行初步考察,明太祖外交观念的基础不是建立在广义的天下观上,而是建立在国家观上。尽管王朝初建时,也有天下主身份与形象展现,但是在现实中则更多地定位于大国之君。这说明在明朝统治者的认识中,天下国家已经重新定位:从一元天下到多元国家,从天下主到大国之君。所谓从"天下"缩变为"中国"的过程就这样开始了。从传统帝国天下观到国家观,观念重构的过程,也就是历史转折的过程,标志了传统帝国逐步向近代国家转型的趋向。  相似文献   

20.
自鸦片战爭以后,到解放以前,这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者勾結了中国反动統治阶級,对中国人民进行肆無忌憚的压迫与剝削。帝国主义者不仅从经济上、文化上侵略中国,更严重的是侵占我国土地,破坏我国領土和主权的完整,把中国作为他們的殖民地,把中国人民当做他們的奴隶。帝国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