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海岱地区出土食物制备工具磨盘、磨棒等的功能,可知在龙山文化之前,坚果类野生资源在植食性食谱中占有重要地位,且以粉食为主。至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所占比重大幅增加,真正实现了对粟、黍、稻、麦、豆"五谷"的全部种植,饮食传统也逐渐由粉食转为粒食。  相似文献   

2.
《民俗研究》2021,(2):115-121
城市民俗学作为韩国民俗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经历了一个逐渐被认可的演进过程。学界从最初对城乡二元论的认知,到后来形成的城乡一元论观念,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空间格局的出现而逐渐转变的,从而为韩国城市民俗学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视野。京仁地区作为首都圈,其城乡变迁态势成为韩国城市民俗学研究的重要现场。韩国城市民俗学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城市民俗学的探索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葬品的摆放规则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形成,至春秋时期仍然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通过对海岱地区东周墓葬随葬品摆放规则的考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随葬品在墓葬中的重要性依时代的更迭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台湾的史前遗址多达二千三百余处,普遍分布在各大小溪河流域中,并且多顺着河流延伸入高山地区。遗址的面积大多有数公顷,甚具规模,显然多是族群的聚落。关于台湾先民深入高山的原因,学者们常有不同的看法。或说是因族群成长,人口产生压力;或说某些族群因逃避某种疾病(如疟疾)。先民们之所以选择较高的山地,原因有四:一、迁入移民优先找寻适合于他们生活的生态环境;二、族群社会结构的生态取向;三、回避"瘴疠之气";四、族群繁衍的扩张。  相似文献   

5.
6.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国家形象目前存在着与经济实力不相匹配、国际社会对我国仍然有一定程度上的误读和曲解等问题。想要树立和我国国家实力相匹配的国家形象,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塑造与传播,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国内外媒体的新闻议程与传播特点。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的三届APEC得到全球媒体的广泛报道,为媒体议程影响国家形象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机会。本文选取了2013~2015年以来的三届APEC会议中的16家国内外媒体报道,通过数据对比与内容分析,探讨APEC期间媒体的议程设置在我国形象塑造与传播方面取得的效果与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办法:一方面,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媒体议程选取及报道的模式;另一方面,应加强我国媒体议程设置的针对性与主动性,开展国际媒体合作以了解国际受众,深化议题内容,吸引受众阅读,为今后的APEC会议及其他大型国际会议提供议程设置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民俗学研究中,如何理解和运用那些经由访谈得来的具有"个人叙事"性质的资料,需要进行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探讨。近年来,民俗学研究的身体视角得到加强,这不仅是对哲学、社会学等学术思想中身体视角的借鉴,而且与当代社会发展过程带给人们的一些现实感受有更加直接的关联。与春节有关的个人叙事,来源于个人节日生活经历中的身体经验,具有身体记忆的性质,并因之赋予春节以鲜活的文化意义。对于个人叙事文化建构作用的关注,应在今后的民俗学研究中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8.
牛栏洞遗址的螺壳14C年龄比同层位的动物骨骼偏老6000—8000年,发掘者剔除螺壳测年结果而采用动物骨骼测年。首先从技术原理上看,常规14C法测定的骨骼年龄很可能偏晚,而通过对不同物质的测年结果的比较以及文化面貌等研究可以发现,螺壳14C年龄相对较好地反映了该遗址的日历年龄。对牛栏洞遗址的个案研究,其意义不仅在于将遗址年代大大提前,还为研究岭南史前考古的重要问题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西方对探索史前萨满教在理论和方法论上一直有深厚的积累,同时又有缺陷和不足。将红山文化的萨满教问题置于西方理论框架中,借以探讨如何运用理论探索史前萨满教因素,同时对上述理论与方法论的可靠性做出反思。通过对普遍萨满教理论、神经心理学模式和民族学分析法的考察,前两者的非历史主义和泛历史主义弊端,以及在探索史前萨满因素上的不可靠性,主张在可比较层次上使用民族学分析方法,同时强调情境考古学研究。因萨满教概念在西方理论中的混乱状态与误区,主张在重建萨满概念的基础上探索史前萨满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考古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考古发现的日益丰富,古代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变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最能直接揭示环境变化的植物遗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两处典型的史前遗址为例,探讨孢粉与植硅体这两种微小植物遗存对于史前自然环境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石棺葬最早出现在辽西的红山文化和西北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其各自独立起源,在当地亦非主流葬俗.约商周之际,典型石棺葬出现在川西北的岷江上游地区,很快成为流行葬俗,其随葬器物显示浓郁北方草原色彩,这使学界久将岷江上游石棺葬来源指向西北氐羌民族.近年考古发现表明,自公元前4千纪始,甘肃南部史前文化便向川西北迁徙,石棺葬传入岷江上游,并渐扩至川西南、滇西北、藏东等地.云南元谋、永仁等地发现年代偏早的石棺葬,其与川西北地区石棺葬显非同一系统,族属亦不相同.其在西南地区的文化演进过程中的角色,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葬玉是专门为丧礼制作的器物。成体系的葬玉礼仪在西周时期形成,春秋时期,秦人接收了周人的葬玉文化观念并发展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葬玉体系。本文对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一批具有代表性春秋秦墓出土的葬玉,进行分类整理与介绍。  相似文献   

13.
成都平原系统的植物考古工作始于2009年,通过以浮选法为主的植物考古工作方法,从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明代的数十处考古遗址中提取到大量的植物遗存,为讨论成都平原各时期的农业提供了直接的实物证据。从宝墩古城遗址和高山古城遗址这两处成都平原早期的典型史前遗址里采集到的大量的植物样品,对认识成都平原最初的农业形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成都平原的考古学文化受到来自多个方向上的影响,其构成较为复杂,而植物考古对厘清其中的关系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背景 装饰品制作过程、使用方法及功能的复原是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民族学观察结合模拟实验复原装饰品制作工艺的研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一直为考古学家们所关注.上世纪上半叶开始,在欧洲、南非及东亚地区的史前遗址内陆续发现了相当数量的鸵鸟蛋皮装饰品,这些原始艺术产品都被认为是有关原始人类艺术创作起源的考古发现和史前人类行为的最早记录.近年来,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的时间和地域以及原始艺术的起源问题逐渐成为古人类学界和旧石器考古学界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也都致力于寻找新的材料和测年证据来解决这一科学问题.上世纪二十年代,欧美一些学者就根据颜色、外形、钻孔尺寸、磨圆等鸵鸟蛋皮装饰品不同生产阶段的特征,对鸵鸟蛋皮串珠的生产过程尝试进行复原,并取得了一些突破.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鸵鸟蛋皮串珠的一些研究手段与方法才被引入到亚洲,并迅速地被东亚地区一些学者所接受与仿效.  相似文献   

15.
段英梅 《攀登》2009,28(2):125-128
本文以土族聚居、土语使用较广泛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使用和发展土语、试行《土文草案》(1979年创制)、开办土语广播电视等情况为例,阐述了信息传播与民族语言文字使用之间的紧密关系,指出民族聚居社区需要以有线广播为主的信息传播、信息传播需要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并就如何使两者相辅相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From 1911 to 1913, in big streets and small lanes, in famous parks and thriving stores, and in tea houses and grand restaurants located in such cities as Shanghai, Nanjing, Beijing and Wuchang, numerous business opportunities were born out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By using the political giants and military leaders around Shanghai, business firms skillfully dealt with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continually changing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managed to keep their businesses afloat, succeeding in their response to the consumption demands of the public. It can be argued that the Revolution of 1911 played a distinc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es in Shanghai during that time. __________ Translated by Zhong Chen from Shilin 史林 (Historical Review), 2008, (3): 137–150  相似文献   

17.
整体的组成犹如建造一座大厦,当最终建成后,映入视野的仅仅是一座大厦,然而在建筑过程中的每一个工作都可以看做是这座大厦的局部,而且还有更多的人们看不见的局部在背后支撑着大厦的建筑工作。若将文艺复兴比喻成为这座大厦的话,那么美的奇家族就是建筑这座大厦的幕后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韩国民俗学界研究方法争论的核心焦点可以分为"过去学""现在学""从属学科""独立学科",韩国学者们通过在民俗的根源性问题、原型论、都市民俗学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不断扩大对现有研究的批判。但是迄今为止对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和对象分歧较大,学术上一直未达成共识。针对这一问题,在对韩国民俗学界研究倾向分析的基础上,以韩国丧葬民俗的变迁与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韩国民俗的研究应以文献考察和实地调查为基础,以多学科交叉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思路,民俗学者应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城乡变化趋势,对民俗文化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研究,使其更好地服务和引领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胶东半岛的史前建筑与其他地区不同的主要特征:一是柱洞较深,二是海岛区和沿海地区始终使用半地穴式房屋。这种建筑特征是为抵御强风侵蚀以保证房屋安全的措施,是人类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一种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20.
陈豪 《四川文物》2020,(2):86-95
山西晋城市高平市金峰寺保存的元代碑刻为我们揭示了金元时期这一地区寺院间的互动情况。金峰寺的始建和位于高平城内的崇果院有关,后两寺互为甲乙,成为上下院。因修习同一法门,可从碑文"法眷"寺院的记载中得知金峰、崇果二寺和当地其它寺院的交往。又因助缘寺院修建、撰写碑记等事,二寺还与另一些寺院有联系,这些存在关联的寺院之间直线距离多不超过20千米。寺院互动主要由僧人建立、维系和发展,是金元时期寺僧人际网络和活动范围的反映,也有因地方官员和村民的疏请而建立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