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一民俗事象在口头传统与图像叙事的表述中,具有显著的交互指涉关系,但具体叙事情节的口头表达与图像描绘,并不一定能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直接的对应性。这些叙事情节在特定仪式中的演述过程,不仅会发生"图"与"言"的时空错位,甚至图像叙事就不是口头传统所描绘的内容,而只是一种固化的仪式环节。因此,口头传统与图像叙事的交互指涉就需要一个媒介的引导。对于这种现象,畲族"做功德"仪式中的"功德歌"演述与描绘盘瓠神话的长联就是这种以身姿为媒介实现交互指涉关系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孟令法 《民俗研究》2017,(5):107-119
史诗《高皇歌》广泛流传于浙南畲乡,它的演述需要一定的场域作依托,而这种演述场域则是一种文化空间。在浙南畲族聚居区,《高皇歌》一般在两种较为重要的文化空间中进行演述,即娱乐歌场和仪式道场。不论哪种演述场域,基本都以畲民家户为中心。在非遗保护的大潮中,《高皇歌》的演述场域也在逐渐缩小中舞台化,并从神圣走向世俗。此外,作为非遗保护的主要对象之一,文化空间的"时空边界"并不决定于时间长度与空间跨度,而取决于非遗保护主体对传统文化活动或表现形式在特定族群中的时空建构。  相似文献   

3.
杨韵 《神州》2013,(35):35-36
汉字“东、西、南、北”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仅表示方位,同时附带了汉民族文化的特色,早在商代甲骨文时期,这四个字已经作为方位之用,因而其字形原型往往难以考证。“南”在中国文化与民俗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分析“南”的文化原型和字形原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自古以来的“南”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4.
云南西畴县上果村壮族"祭太阳"仪式在"反结构"阈限期内具有"不完整倒置性"现象。在上果村的传统文化和村民生活结构中,"祭太阳"仪式的"反结构"具有生活的逻辑性和合理性。"祭太阳"仪式中男性与女性"不完整倒置"的反结构现象蕴涵了上果村传统地方知识、壮族两性文化和仪式结构功能共同支配下的稳定性与流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可视性政体"概念,本文将对帝制中国和欧洲基督教两种政体进行比较,同时回溯上古中国对死后世界和古希腊对罪恶审判想象的起源,以及救赎宗教和仪式对它们的深化。此时起,两种"可视性政体"即很不相同。末日审判和狂欢使得中国与欧洲相区别开来,在中国,既有对死者的审判和救赎,也强调驱鬼、保护世人。此外,与欧洲权力和财富可见的场景相比,中国皇帝有不可见的特点。但二者的地狱审判和死亡仪式,都是呈现一个看不见的世界的场合,在此人们讲述有关美德与救赎的说教性故事,并可直视帝国的审判及其反应。  相似文献   

6.
鄂伦春族生活在大、小兴安岭一带,信奉萨满教。伴随现代化进程,萨满教信仰虽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通过其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看到萨满文化的遗留。鄂伦春族"摩苏昆"中,无论是"莫日根"降妖伏魔的故事,还是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又或者普通的生活故事歌,大都带有萨满文化的印记。这种信仰深深扎根于鄂伦春人心中,最终沉淀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近代思想史文献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近代思想史文献不同于古典文献,是一种"新文本",其基本特点是"四性"(国际性、翻译性、混杂性、过渡性)、"四跨"(跨文化、跨语际、跨语境、跨时代)。研究近代思想史"新文本",必须在继承中国传统学术研究优良学风的同时,努力探索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方能更加深入地认识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一般而言,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中,作者只是缀连历史,客观而平静地让人物和故事流淌出来。冯玉雷《野马,尘埃》却对抗历史"重述",让历史化身为各种类型的叙述者、无数种非话语存在、各种各样的仪式,反复诉说,反复印证。如此文本,自然离不开日常性,比如古人熟知而今人稍感隔阂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比如间杂在字里行间的流行语言和符号,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关注仪式的结构过程、象征与功能,也关注乡村社会中由仪式的礼俗信仰和文化表征所建构的社会秩序。作为线性时间葬礼以及多维空间葬礼,丧葬仪式在时空、文化、制度等面向上呈现出"差序化"特点。通过对皖南福村一次丧葬仪式的田野考察,以费孝通"差序格局"理论为基本视角,对丧葬仪式时空过程进行了全面描述,分析了丧葬仪式在时空面向呈现的"差序化"特点,提出了乡村社会的"差序"秩序概念与"时空—文化—制度"(TSCS)平衡框架模型。这一文化模型,在四重关系(时空、内外、历史感和地方感、中心与边缘)上均呈现"差序"化特点,实现了乡村"差序"社会秩序的重建与再生产。基于"时空"维度上的乡村丧礼仪式所建构的"差序"秩序,成为研究我国乡村秩序重建的一个缩影和观察点,值得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0.
在民俗的"后传承时代",民俗呈现为传承、消费、意识形态等不同形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共同体"等民俗学既有的规定性概念难以把握这些社会文化现象,民俗学提出了"日常生活"转向的学术追求;民俗学的日常生活研究,不是以日常生活为对象,而是以日常生活作为目的和分类的方法,重新把握现代社会中的民俗现象,在流动的、意向性建构的"共同体"中探究民俗的意义;鲍辛格、岩本通弥等民俗学者通过发掘日常生活实践主体运用"过去的经验""历史化""故事化"地感知、表象生活世界,致力于寻求传统民俗学与现代日常生活的相通之处,为民俗学研究开辟了新径。结合理论铺垫与前人的研究实践,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以"探究日常生活的‘民俗性’"作为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一种路径;民俗性,即实践主体在意向性生成的语境中运用"过去的经验"民俗化地感知、表象世界;民俗学需要从日常生活的表象中发现"民俗性",进而解释其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过精心酝酿和细致准备,“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在淄川隆重举行。大家在淄河这块历史文化悠久、民俗气息浓厚的热土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将孟姜女故事原型和演变、孟姜女故事民俗语境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与会同仁的同时,也为淄河镇孟姜女传说故事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积极出谋划策,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内容简介"走近中国"丛书分为《走近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体制》(作者:王义鹏李培元郭守文)《走近中国——灿烂历史文化》(作者:易健贤)《走近中国——秀丽河山》(作者:邓宏姜廷辉郭遂宁张宏邓涵中)《走近中国——传统民俗礼仪》(作者:刘亚卓)四种,采用问答的形式,有重点地介绍了外国人最需要了解  相似文献   

13.
民间故事学考察的对象是故事文本和故事的传承人或讲述人,即故事家。两者相互关联,演述活动的主客体之间构成了一种互动的再生产关系。20世纪民间故事家的考察与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故事家的发现和研究为中国现代故事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学术路径,为民间和学者在故事层面的知识交换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彭兆荣 《民俗研究》2012,(5):104-110
中国的饮食传统博大精深,充满智慧,是一门特殊的学问。然而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惯习中,饮食被置于“民俗”之阈,与“高雅”泾渭分开,这实在是本末倒置,亦有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饮食文化其实无妨为社会结构的特殊“文本”,全面体现社会语境中的“文法”,“面子文化”便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5.
林继富  查斌 《民俗研究》2011,(1):105-124
汉藏民间故事彼此影响深远、深入,"梦先生"故事是汉藏民间故事相互影响领域里的重要内容,其影响涉及到故事的母题、结构和题材的选择等方面。该故事在遵循汉藏民族共有叙事传统基础上充分展现了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美国社会学家甘博曾组织学者三次前往妙峰山进行庙会调查,借助现代技术拍摄了121张照片。相较于文人笔记、风俗画等传统民俗文献侧重于勾勒妙峰山作为"风景"的文化内涵,这批老照片作为连续性的、叠写式的"视觉集合"更加突出香会、香客以及商贩等民俗主体的仪式实践和文化互动,纪实而系统地运用视觉表达手法再现了中国庙会的宗教性、娱乐性与商业性,也反映了西方学者甘博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多元化凝视。通过视觉图像、调查研究和身体经验的彼此联结,甘博拍摄的妙峰山照片为重构妙峰山庙会的历史文化图景增添了一个现代性的技术视角,并与顾颉刚等人的文字书写形成对照,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多感官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徐磊  荣树云 《民俗研究》2020,(2):116-123
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两者的互动同构,使原来依附于民俗传统的手工艺品从原生文化环境中被剥离出来,其仪式性、符号性、生产性、民俗性等事象被不同社会机制重新建构,人与"物"之间的多种价值勾连发生演变。以杨家埠灶王年画为例,可以从其创作依据与符号解读、民俗"遗产化"、民俗传统的"凭借"性质与本真性以及非遗话语与民俗传统的互惠等角度,运用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式,探寻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互动同构过程中灶王年画的文化裂变动因、社会功能分化以及艺术边界重建,进而对仪式类图像在非遗语境中的文化再生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正1月29日,"说年道节"——北京春节民俗文化展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由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主办,首都博物馆、北京民俗博物馆协办,北京市房山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军、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办公室主任杨海峰、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馆长董翠平等领导及来自附近的近百名观众参加了开展仪式。按照中国北京传统春节的习俗,展览从"迎春·忙年、闹春·过年、别春·送年"等方面介绍了春节民俗文化,展示了"腊八、腊月  相似文献   

19.
<正>台湾嘉义新塭的嘉应庙(晋江东石嘉应庙在台湾的分炉)在每年农历三月廿七日都会很隆重地举行一次"冲水路,迎客王"的民俗活动,每次都会吸引来自台湾各地的数千名信众及上百顶神轿前来参加。一、活动仪式是日午夜12点正,首先举行"代天巡狩"王座安座仪式,由两尊"大王"分别带领两艘"王船"及十八尊"代天巡狩"(客王)净炉安放于大殿之中。安座时敲钟擂鼓,螺号长鸣,庄严肃穆。寅时,各路轿班集中庙门口,安置神座,由"尹王爷"(庙中奉祀之神)钦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间节气中的"六月二十四",从普通日期衍化为全国范围内重要时间节点的过程纷繁复杂却又层次鲜明。天文历法是"六月二十四"时间节点形成的自然基础,为第一层次。亚洲大陆内部先民,通过观测天文星象,以各民族自身传统文化及信仰为基础,综合各种外来文化而择取"六月二十四"为重要节会日期。该层次显现了自然与地缘的选择,透视出传统民俗形成中自然与地缘的基础刻画。人口流动与官方认同是"六月二十四"时间节点传播扩大化的重要条件,为第二层次。川主二郎信仰文化的传播与官封二郎神、火神以及关帝信仰,客观上促进了水火信仰文化的发展,强化了"六月二十四"文化的传播。该层次体现了社会和制度的强化,透视出传统民俗发展中社会和制度的重新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