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村落的开放性和闭合性问题,已成为理解一般乡村社会政治结构的一个分析维度。村落共同体开放性和闭合性的条件,有赖于生活世界中人生历程的平常与非常之间的明确划分。平常期的闭合性使得村落共同体生活得以保持,而非常状态的不安定期则往往会导致乡村共同体的门户开放,由此使得外部力量以各种方式进入乡村社会中来。对山东省潍坊市南仲寨村石碑的发现和解读,有助于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完整性结构。  相似文献   

2.
吕微 《民俗研究》2016,(4):5-19
发源于熟人共同体和陌生人社会的熟人原则,不同于陌生人原则,前者是理论民俗学的认识对象,后者是实践民俗学的思想对象。熟人原则是主体归纳熟人共同体、陌生人社会的经验现象而客观地抽象的实用性、经验性知识(包括肯定性命题和否定性命题);陌生人原则是自由主体先于熟人共同体、陌生人社会的经验现象而主观地所与的实践目的、实践态度的道德理由即道德原则的先验知识(肯定性命题)。熟人原则也可以被用作实践的准先验原则,即经验性理论知识作为准先验知识的非道德性、实用性实践使用,由此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心意"(柳田国男)民俗,即基于经验性知识-准先验原则的实用性心意民俗,以及出于先验知识-先验原则的道德性心意民俗。  相似文献   

3.
安传艳  李同昇  芮旸 《人文地理》2019,34(5):142-148
以往学术界对旅游产业和旅游行为的空间认知,多从物质空间视角出发而忽视了其社会属性,导致在产业自身发展受限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和生态问题。本文借助社会空间思想对全域旅游进行文本解读认为:全域旅游在物质空间上从“景区”拓展到“全域”;在抽象空间上结合产业发展、市场需求、旅游活动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特征强调社会关联性;在社会实践中将物质和抽象空间统一于社区居民的生活空间中,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因此,全域旅游从社会空间视角定位我国旅游发展问题,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社会空间公正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作为最终落脚点和价值诉求,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指导性,而且还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对空间人本价值和社会公正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曹悦颖 《神州》2014,(17):235-235
城市多民族社区,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社区类型,其来源是外来少数民族人口通过迁移,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逐渐形成了以少数民族成员为主体的区域性社会,它兼具了社会性和民族性,是城市化进程和社会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进步现象。这种多民族社区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现代化大都市中越来越常见。(一)城市民族社区的概念社区是一种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而民族社区在兼具一般社区属性的同时还需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有着本民族自身的神灵崇拜与宗教生活。有鉴于人类社会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受区域及自身民族文化的制约而直接影响着本民族自身的宗教生活。宗教做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方式,直接影响着每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各民族之间的宗教生活在不同历史范畴内,由于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而相互产生影响。满族民族共同体形成伊始,其成员将自身的原始信奉神灵带人到民族共同体的宗教生活之中。在满族民族共同体中,民族宗教生活的相互交融与发展,在赫图阿拉地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并由此而出现了一个多头宗教共存的社会局…  相似文献   

6.
在民俗的"后传承时代",民俗呈现为传承、消费、意识形态等不同形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共同体"等民俗学既有的规定性概念难以把握这些社会文化现象,民俗学提出了"日常生活"转向的学术追求;民俗学的日常生活研究,不是以日常生活为对象,而是以日常生活作为目的和分类的方法,重新把握现代社会中的民俗现象,在流动的、意向性建构的"共同体"中探究民俗的意义;鲍辛格、岩本通弥等民俗学者通过发掘日常生活实践主体运用"过去的经验""历史化""故事化"地感知、表象生活世界,致力于寻求传统民俗学与现代日常生活的相通之处,为民俗学研究开辟了新径。结合理论铺垫与前人的研究实践,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以"探究日常生活的‘民俗性’"作为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一种路径;民俗性,即实践主体在意向性生成的语境中运用"过去的经验"民俗化地感知、表象世界;民俗学需要从日常生活的表象中发现"民俗性",进而解释其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世界上有两千多个民族,而每一个民族都有一定的风俗习惯。民族风俗也就是“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或者也称“民族性格”的具体表现。当然,“心理素质”包括的内涵要更广泛、更抽象  相似文献   

8.
以《民俗研究》刊发的论文为主要考察对象,可以探索新时期民间信仰研究的基本走向,总结民俗学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在方法论上的突破。民俗学的研究传统是以民俗事象为中心,继而结合对于民俗事件的跟踪,运用民俗学者的切身感受和身体经验,探究在动态的事件过程中得以呈现的民俗多元主体与多面相生活文化之间的互构关系。民俗事件所对应的是民俗作为生活的存在形态,其研究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事象即民俗文化的层面,经由民俗学者的理论抽象建构起社会/文化共同体(民)与知识体系(俗)之间的联系。研究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理应成为民俗学学科的追求方向与立足点。  相似文献   

9.
战国秦汉之村落由早期村落演化而来,但无论是村落空间结构、社会结构还是信仰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早期村落所失去的重心得以重构,被剥夺的功能不断补充。战国秦汉村落既是“生死相恤,坟墓相从”的居住共同体,又是“守望相助,百姓亲睦”的生活共同体,还是“四邻并结”“倾盖社场”的信仰共同体。与之同时,村落也被纳入自上而下的王朝组织体系中。作为自然聚落的村落基本被乡里组织覆盖,成为乡里体系的地理空间载体,村落的自然属性被限制在特定范围内。因而,战国秦汉村落无法构成欧洲中世纪式的村落自治共同体,其实质是王朝行政体系中的基层地缘行政组织与村落共同体的复合体。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基因构成,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孟凡行 《民俗研究》2023,(3):27-46+157-158
技术是人的本质性要素,其存在经验技术和工程技术两个维度,并以其对应的自发性秩序和工具性秩序相对平衡地维护着人类社会的运行。进入现代社会后,工程技术突飞猛进并催生了技术万能论,自发性秩序遭到工具性秩序的全面压制,现代生活进入持续焦虑状态。艺术和手工艺共享自发性秩序“基因”,前者以其激进的反身性行动完成了对工具性秩序的批判,却因被现代机械因素异化和自持的强烈个体性因素而难以完成连接传统和共同体建设任务;后者是经验技术的集中表现形式之一,其始终带有的文化本源性、共同体因素和具身性实践,具有连接传统经验世界,召唤自发性秩序,进而重塑自由生活世界的潜能。  相似文献   

11.
在"人与历史"的传统分析结构中,人是一个有接受、感知、实践和反思能力的存在,但这个结构在实际研究中具有不确定性,身体史简化了"人与历史"的分析结构,身体仅仅是一个单向度感受的存在。根据身体史的方法,"人与历史"可以拆分成"人与身体"、"身体与历史"、"人与历史"三个领域。存在主义提出的中心问题是现代人的消极处境,而身体史是历史学家对于存在主义的实证表达,也是历史学家介入现代性批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感现象的身体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出发,即人的生理结构及身体活动是决定人的一切认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探讨了通感发生的方向及其认知理据:通感总是用体现身体化特征较多的感知来表达体现身体化特征较少的感知。文章还发现,从视觉向其他感官的感知迁移同样受身体化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民俗与身体——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牧 《民俗研究》2010,95(3):16-3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对灵肉二元论的反叛,身体成为西方人文社会各学科持久的热点之一。1989年美国民俗学年会上,民俗学家凯瑟琳·扬依照民俗(folklore)的构词法,创造性地提出"身体民俗"(bodylore)一词,着力于探讨有关身体的民俗或知识,特别是身体如何参与构建社会意义。本文主要追溯美国民俗学身体转向的社会与学术思潮背景,勾勒其基本理论视角与研究路径,并指出身体性、身体知识是民俗知识的根本属性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杭州市小瀛洲公园为研究对象,采集网络评论作为研究数据样本,基于旅游地形象感知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评论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小瀛洲的旅游形象感知。结果表明:小瀛洲的认知形象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内涵丰富的湖心岛景点。游客认知形象按照属性可划分为自然性、空间性、文化性、设施服务及其他类别属性,其中文化属性的认知词频占比最高;游客对小瀛洲形象感知以积极态度为主,消极情感与中性情感占比较少,情感形象整体来看是积极的;小瀛洲的整体旅游形象感知较好,其中文化背景受到的关注较高,也是小瀛洲的核心吸引力,但实地游览过程仍缺乏体现。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小瀛洲公园的持续发展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15.
王欢 《史学集刊》2006,4(2):29-36
中国身份规则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的演化有两大平行发展路径,一个是结构化过程;一个是制度化过程。结构化过程把社会成员的身体标签类化,比如,性别、辈分等,使社会有了结构秩序; 制度化过程使社会成员的社会标识赋予相应的行为规则并形成体系,比如,礼制、人伦体系等,于是社会共同体的结构秩序得以延续。这些规则特点形成了各文化共同体特有的社会结构秩序,并在社会的持续演化中建构了自身社会秩序的制度化体系。  相似文献   

16.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乃至世界的焦点,以文化的包容性著称,在文化创意生态发展进程中负有开创性和引领性的社会责任和政治使命.本文以北京街道为对象进行观察分析,文化业态发展情况归根结底体现在市民的文化生活中.城市是市民的城市,街道是市民生活质量的直接反映,而街道文化的形成更是加强了城市本身的文化属性.精心设计的街道促使人们更...  相似文献   

17.
王笛 《史学月刊》2006,(11):93-10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来到美国的中国移民基本上被华人社区中的中国传统的社会组织所控制。华人社区有四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即宗族、会馆、秘密社会和行会,这些组织的扩张是由于社区生活的需要和外部的压力。它们也强烈影响到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并在延缓中国移民的同化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排华运动、组织的束缚和内部的争斗使中国移民与主流社会隔离了几十年,宗族的条规、方言的区别、利益的冲突等又破坏了中国移民的内部团结,这也导致了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中国移民的同化过程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18.
“公共服务故障”的根源是“权力分配不公” 社会系统也跟人的身体一样,你注意到痛就可能忽略痒。多年以来,人们痛心于腐败,社会情绪集中在对腐败的愤恨和焦虑上,而公务员的服务水平,虽然跟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一个人都会有真切感受,嗄而没人提了。如果有人写一篇批评公务员麻木不仁、不负责任的文章,可能因为“没有回应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而上不了台面。  相似文献   

19.
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价值的层次关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梅  洪娟  张文静 《人文地理》2012,27(4):125-130
顾客价值被认为是竞争优势的新来源,目前旅游领域游客感知价值研究多将感知价值的各维度置于同一层次,这样不利于对游客感知价值概念的深刻理解,也不利于旅游业界从操作层面上提升游客感知价值。本研究基于"途径-目的"理论,使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目的地属性层的价值维度与结果层价值维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者对目的地属性层的价值感知显著影响对结果层的价值感知,其中,景观/环境和成本属性是影响中国旅游者体验结果的主导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流动性语境下的"家"不再被视为稳定不变的概念,而是被不断建构的社会空间。第二居所赋予了传统社会中的"家"更丰富的动态内涵与独特的象征意义。文章以避暑旅游地重庆仙女山镇为例,研究第二居所避暑居民对"家"的空间想象与感知,及产生的特定认同。研究认为,第二居所避暑居民实现了对舒适空间的功能认同、对精英空间的社会认同及对家庭空间的情感认同,三者凸显出家的休闲属性、社会属性与日常属性的有机统一。第二居所表明了一种逃离现代性及满足休闲需求的旅游形式,也是一种规律性、重复性和循环性的生活方式,同时彰显出对身份、情感及真实性的渴望。第二居所的居住过程是家的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与第一居所及流动空间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