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徐霞客贵阳日记简略的疑义明季大游历家徐霞客(宏祖)游黔,始於崇祯十一年(1638)戊寅三月二十七日进入黔境下司,五月初九日离黔境而入云南,复於是年八月二十四日由云南罗平州的三板桥渡江底河再入黔境,经步雄而至黄草坝(今兴义市),於九月初三日渡黄泥河离黔而再入滇。《徐霞客游记》:由都匀至贵州(明人称贵阳为贵州),行程八日,每日只记里程与宿站,不言其他;到省会贵阳为四月十一日,十四日离贵阳南行,是日记云:“晨饭於吴,遂出司南门,度西溪桥,西南向行。五里,有溪自西谷来,东注入南大溪,有石梁跨其上,曰太子(慈)桥。……”遂经岜堰塘(今甘荫塘),水边寨、大  相似文献   

2.
《送李誴移守保塞诗碑》今存保定市古莲池北碑廊,碑纵90厘米,横125厘米。元四年(公元1089年),客省副使李誴自京城开封移守保州(今河北保定市),蔡京等赋诗为其送行,诗或五言或七言,多为律诗。李到保州后,遂把诸人诗作刻石留念。此碑落款为“元四年九月十一日,客省副使、权  相似文献   

3.
《南齐书·天文志》中的天象纪事,在纪时方面还存在若干谬误,今本(中华书局点校本)校犹未尽。笔者不惴谫陋,略述管见四十余条,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1.(建元)二年闰正月乙酉,日黄赤无光,至暮。 (208页) 谨案:“闰正月”误。据《高帝纪》、《资治通鉴》卷135《齐纪一》,及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是年闰九月。闰九月甲子朔,乙酉值二十二日。此失校,当据改。 2.永明元年正月壬辰,是日至十五日,月三晕太微及荧惑。 (210页) 谨案:是年正月庚戌朔,无壬辰。 3.(永明)五年二月乙未,自九日至是日,月三晕太微(210页) 谨案:是年二月丁巳朔,无乙未。考《魏书·天象志》二,有“太和十一年(南齐永明五年)三月丙申月三晕太微”。是年三月丙戌朔,初十日乙未,十一日丙申。南北史官所记当是一事,疑此“二月乙未”作“三月乙未”。  相似文献   

4.
金胡凯山和陵,为安葬太宗完颜吴乞买(一○七五——一一三五)、改葬太祖完颜阿骨打(一○六八——一一二三)之皇陵,在金上京帝王陵寝中,居于显赫地位。史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于天辅七年(一一二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在攻破辽燕京(今北京市)返回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途中,“崩于部堵泺西行宫”(今吉林扶余县境)。九月初三,“梓宫于上京”。初五,“葬宫城西南,建宁神殿于陵上”。天会三年(一一二五年)三月,“上尊谥曰武元皇帝,庙号太祖”。天会十三年(一一三五年)二月,“改葬和陵”。皇统四年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其遗产的分布具有点、线、面结合的特点。大运河清口水利枢纽位于旧时的黄、淮、运河交汇处,今淮安市区西侧的码头、杨庄一带。这个枢纽,作为大运河最重要的遗产点,横跨里运河、中运河、黄河故道、淮北盐河、洪泽湖区(含洪泽湖大堤、张福河等7条引河、窑河等),覆盖面积数百平方公里,其中又包含很多小的遗产"点"、遗产"线"。该枢纽从明万历六年(1578年)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前,一直是大运河沿线工程设施最多、遗产分布最广、国家投入  相似文献   

6.
晚清粤东嘉应州(今梅县市)有大诗人黄遵宪(公度)、丘逢甲(字仙根,1864——1912),丘稍逊于黄氏。丘氏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父亲是忠厚的私塾教师。祖先来自嘉应州(今蕉岭县),二世祖乃追随文天祥的岳飞曾孙婿  相似文献   

7.
辑补<全宋词>赵善括小传:善括,号应斋居士.约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前后.以荫入武阶,约绍兴二十一年(1151)前后,始任州县差遣.孝宗隆兴元年(1163)进士.释褐为县丞.乾道四年(1168)六月至七年(1171)十一月,知平江府常熟县(今江苏常熟市).八月,阶官特转左宣教郎.乾道七年十一月,通判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一带).八年(1172)二月,犹在此任.淳熙四年(1177)十一月,已以朝奉郎通判镇江府(今江苏镇江一带).五年(1178)六月,犹在此任.至迟淳熙五年(1178),已权知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一带).六年(1179)九月,放罢.淳熙十年(1183)四月,新差知连州,为言官论罢.淳熙十二年(1185),起为荆湖南路安抚使司参议官.十五年(1188)五月后,解任.淳熙十六年(1189)十二月,新知常州,为言官论罢,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卒于宁宗庆元四年(1198)或稍前,官终朝请大夫.  相似文献   

8.
薛登 《成都文物》2000,(3):32-40
(五)、内志撰写时间小识今按墓志和内志,明德夫人死后第二年,即“乾德五年二月二十五日,安厝于成都府成都县文学乡成均里之南原”;王宗侃则是“其年(乾德五年)十一月六日……葬于国门之东亢灵池县强宗乡花严里龙辏原”,也就是现今发掘的这座魏王夫妻合葬墓所在地——成都市东近郊龙泉驿区十陵镇青龙村五组。“安厝”与“葬”固不相同。盖明德夫人之棂柩,  相似文献   

9.
《宋史·郭药师传》记载,“宣和四年(1122)九月,药师拥所部八千人奉涿(今河北涿县)、易(今河北易县)二州来归。”《金史·郭药师传》亦记载。“药师以涿、易二州归于宋。”按:认为郭药师以涿、易二州降宋,有误。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宣和四年九月,“辽易州将高凤以城来附,常胜军管押郭药师亦以涿州地及所部诣宣抚师降。”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亦记载,宣和四年九月十五日。“辽人知易州高凤遣僧明赞诣宣抚司,约束降。”“二十日刘光  相似文献   

10.
一、太平军放棄永安的原因太平軍在1851年九月二十五日(清咸丰元年閏八月初一日)攻克永安(今蒙山)后,創建了太平天国,分封五王,訂定各种制度,粗具新国規模,并打下了较稳固的基础。在半年的时間內,太平軍先后击敗了清軍企圖从內部来顚复太平天国、以及进行誘降和放毒等等陰謀,又无比英勇,頑强的战斗粉碎了敌人的圍攻??太平軍却突然在1852年4月5日(咸丰二年二月十六日)放棄这苦心經营的革命根据(?),突圍北上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文天祥(1236-1283)名云孙、字宋瑞、自号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淳化鄉人。在天祥降生前三年,即一二三三年,蒙古曾约南宋共同攻金,尤灭金之后,以河南地还宋。但灭金后,蒙古却撕毁前约,反以南宋败盟为借口出兵南侵,从此揭开侵宋四十年长期战争的序幕。而文天祥就是在这样一个民族災难的时代里诞生和成长起来。天祥的父亲草(?)先生“嗜书如(?)”、“蓄书山如”,所以幼年的文天祥从小便接触了许多古代典籍。年十几岁时,通读诸葛亮、颜真卿、杜甫等人  相似文献   

12.
《丁亥入都纪程》,是黎庶昌于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因母逝世,从日本使臣任内告假返乡守制,服满赴京待命时撰写的。黎氏此行,是这年三月二十六日启程,取道四川、陕西、山西,入直隶(今河北)进京的。沿途经八十余府、州、县,历时五个多月,  相似文献   

13.
补正<全宋词>刘褒小传:褒,自号梅山老人.建州崇安县(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约生于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或三十一年(1161).宁宗庆元元年(1195)十一月,已任广南西路转运使司属官.二年(1196)八月前,犹在此任.宁宗嘉定六年(1213)闰九月前,已监尚书六部门.此月,与祠禄.约理宗绍定二年(1229)前后,...  相似文献   

14.
在《文物》1961年第9期《昭乌达盟辽尚(日韦)墓清理简报》中看到辽尚(日韦)墓志。据志,(日韦)为清宁五年(公元1059年)进士,官终大定府少尹(辽五京留守称尹,少尹即副留守),寿昌二年(1096年)卒,年六十六。葬于白霫先茔(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宁城县辽中京遗址——大明城西南三十里之周仗子村)。志文内容除叙述尚(日韦)的出身、历  相似文献   

15.
今广州博物馆仲元楼展区碑廊有两方明代广东布政司理问所碑记,同刻立于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十二月,盖载记重修布政司之属衙理问所之事宜。原置于广东布政司署内(今广州北京北路南越王宫苑考古发掘区内),现移置广州博物馆碑廊。  相似文献   

16.
韩仁铭碑建于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金哀宗正大五年(公元1228年),荥阳令李天翼行县,发地得之,令石匠王福再立石于荥阳县署。民国十四年(1925年)四月,由邑人宋傍三、刘彤棻、李增祥等共议移立于县立小学(今荥阳第二高中)内,建楼封禁。1963年6月20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点文物保护单位。碑身长方形,圭首,中间有穿,碑  相似文献   

17.
秦明 《收藏家》2014,(12):3-11
<正>朱翼先生讳文钧(1882~1937年),字幼平,浙江萧山人(今属杭州)。生于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正月十三日,卒于民国二十六年丁丑(1937年)五月十九日。笃嗜金石,博学精鉴,有力收罗,于是一时之石墨善本,咸归插架。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先生即被聘为特约专门委员,负责文物审查、鉴定之任。生前曾与故宫博物院马衡院长有约,将其所藏全部碑帖归诸国家博物院中,冀  相似文献   

18.
周游 《文史天地》2014,(9):69-73
正张伯行(1651—1725年),字孝先,号怒斋,晚年更号敬庵。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历任福建、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他为官清廉,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在江南乡试舞弊案中,他坚持原则,把自己的上司两江总督噶礼拉下马。康熙五十年(1711年)秋,江南乡试,副主考赵晋及提调、安徽布政使马逸姿狼狈为奸,大肆舞弊。发榜以后,舆论哗然,议论纷纷。九月二十四日,苏州  相似文献   

19.
民族英雄文天祥是哪里人?他的祖籍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似乎已成定论,其实,还有待于商榷。首先是文天祥的祖籍,有的以为“先君子尝考次谱系,文氏由成都徙吉”,与《纪年录》亦云:“庐陵文氏来自成都”,遂据此得出结论说,文天祥的祖籍在成都。然而,庐陵(今江西吉安县)文氏的祖籍是否在成都,尚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因为据《富田文氏族谱》记载,文天祥的先世文时,是西汉景帝末蜀郡太守文翁的后裔。文翁是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书信选集》出版了,这是我国政治生活和理论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在这部书信选集里,毛泽东同志在许多地方谈到有关史学工作和史学理论的问题。我写一点读后的认识。其中有四封信,即致何干之(一九三九年一月十七日),致范文澜(一九四○年九月五日),致郭洙若(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和致吴晗(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的信。从这几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对我国老一辈的革命的历史学家的深情关怀,以及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热忱希望。今天读来,不仅倍感亲切,而且深感它们对于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