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6年,贺龙率红二方面军北上抗日。长征队伍路过川黔交界的秀山时,遭到当地匪首周燮钦的袭击。周匪利用山高林密。地形熟悉等优势,不仅使我军受到一定伤亡,还亲手杀害了贺龙司令员年仅4岁的儿子。后来他又任“川湘黔忠义救国军”司令,继续与人民为敌。这个恶贯满盈又深受蒋介石赏识的大土匪是怎样覆灭的?近日笔者采访了几位当年参加过“妯娌山二星洞”战斗的老战士,了解到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密。 大军进剿,周匪潜入“二星洞” 1949年,贺龙亲率将士与刘、邓大军一起,打响了解放大西南的战役,国民党军队节节溃退。在“大厦…  相似文献   

2.
老百姓都说:贺龙是条真龙,子弹都怕他。反动头子陈策勋对贺龙又恨又怕,经常在夜里梦见贺龙是条活龙,醒来吓出一身冷汗。但是,他贼心不死,为了捞得主子的奖赏,仍然加紧对贺龙的追捕。有一天,贺龙从洪湖回老家桑植县洪家关,他头戴礼帽,身穿长袍,打扮成一副商人模样。他行至四十五里的慈利茅花界,谁知中了敌人的埋伏。敌人如狼似虎地将他团团围住,狂叫:“抓贺龙,抓贺龙!”眼看贺龙就要被敌人抓住了,忽然,什么东西一  相似文献   

3.
贺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忠于革命,功勋赫赫,一生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持原则,刚直不阿。在“文革”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里,贺龙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最终被残酷地迫害致死,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桩大冤案。但历史最终对他作出了公正的评价。欲知详情,请惠阅《“文化大革命”中的贺龙》一文。  相似文献   

4.
我是李仲公的女儿,现旅居德国,为德籍华人。李仲公与贺龙过去历史舞台上的一段小插曲,而今却变成了一个大话题。现在,中国大陆境内的许多报刊杂志及网页上,均可以看到“贺龙受害始末”、“李仲公为什么诬陷贺龙”之类的文字。近年来,我清理父亲留下的笔记、文稿之类的遗物,加上我对这一事件的亲闻亲见,  相似文献   

5.
《文史春秋》2005,(7):51-52
彭德怀“伸手要权”1947年初,彭德怀到延安王家坪的窑洞会见毛泽东,提出:“贺龙同志忙于晋绥事务,远离延安,陕北现有的几个旅,加上后勤部队也就2万多人,是否由我先来指挥一下?”停了停,他又补充:“等贺龙同志返回延安,仍由他来指挥。”  相似文献   

6.
《文史精华》2003年第8期《贺龙在“文革”中》(作者:安熠辉)一文提到李仲公在“贺龙通敌案”中起的作用。 那么,李仲公为什么诬陷贺龙呢? 从历史上看,原因有二:一是1927年3月,公开叛变革命前的蒋介石曾经派时任其秘书长的李仲公到武汉“运动”贺龙,而贺龙在“谈心”时把李仲公抓了起来,甚至  相似文献   

7.
1922年6月16日,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孙中山避难上海,时任川东边防军警卫旅旅长的贺龙,得知孙中山处境窘困,即派人赴沪晋谒孙中山,表示为革命事业当竭尽全力支持孙中山。孙中山甚为感动,复函贺龙:“云卿先生鉴周参谋持来大扎,备悉一是。边徼久戊,艰苦逾恒,而壮志不  相似文献   

8.
李芳 《文史天地》2013,(12):67-71
国务院参事李仲公(贵阳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上交贺龙早年写给他的两封信而作为“陷害”贺龙元帅的人证物证。在贺龙元帅平反过程中,李仲公拒不改变当年的指证,后来被“李仲公审查小组”定性为“伪造信件蓄意陷害贺龙同志”的“反革命事件”,并报中央批准,决定撤销其国务院参事职务,交国务院参事室监督(民间谓之为“李仲公事件”)。几十年过去了,可谓尘埃落定,“为尊者讳”之风已成历史烟云。为探求事件另一面真相,笔者搜集到一些相关史料,整理此文,权作史实争鸣。  相似文献   

9.
一、晓大义不报族仇1919年盛夏,与贺龙一起到慈利搞过枪的自家亲戚谷膏如,暗中勾结“湘西王”陈渠珍,想杀掉贺龙,拉开队伍搞独立,掌兵权。一天中午,太阳如火。贺龙搞完军训,与大姐贺英在王家大屋营房休息。谷膏如见有机可乘,掏出尖刀,正欲动手。被楼上的贺英发现,厉声喝道:“膏如,青天白日,你饭吃多了是啵?”谷见势不妙,夺路即逃,慌张中掉出了一把尖刀。贺英从楼上跳下来,拾起凶器。贺龙问她:“是哪个长毛的角色?”贺英道:“除了谷膏如还有谁?”贺龙气不过,手提左轮,追了出去,凶手早已逃走了。谷膏如未杀贺龙,贼心…  相似文献   

10.
(一)1928年,18岁的陈文科在他的家乡湖北沔阳参加了红军游击队。次年,他所在的游击队被编到了贺龙的正规部队,在红三军军部当上了一名警卫员。1934年,被选到贺龙身边当勤务员。长征途中,部队在湘黔边的山区行进。一天,陈文科突然发现贺军长走路一瘸一拐,便低声问警卫员:“总指挥的脚什么时候受伤了?”“总指挥的脚一到冬天就裂口、流血,脚一沾地更是疼得钻心,走路能不一跛一跛的?”警卫员的话使陈文科暗暗责备自己的粗心大意,赶忙上前搀扶着贺龙,捱到宿营地,他赶忙烧了一盆热水给贺龙端过去。“陈伢子”,贺龙拍着自己的挎…  相似文献   

11.
大获城遗址     
大获城(“大”古读太、至今人称太获城)在苍溪县城东北20公里的大获山,属云丰山支脉。雄峰突起,四周崖峭壁,天生奇险,三面环宋江,一面通铜鼓山,为南宋抗元据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鲁艺”院长的周扬同志在评价贺龙的部队时,曾满怀激情地说:“过去听说贺龙同志领导的部队有三好:仗打得好,球打得好,戏演得好。现在报上常载着你们打胜仗的消息,又看到你们的‘战斗篮球队’在延安所向无敌,再看到你们剧社的演出,真是名不虚传的‘三好部队’  相似文献   

13.
孟东 《文史春秋》2003,(4):12-13
1923年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以为谁也不敢得罪日本人,便包用日本客轮偷运军火以保一路顺畅,岂料被“胆大妄为”的贺龙查扣,既取得军火,同时又惩治了日本奸商。  相似文献   

14.
胡振 《南方文物》2003,(1):75-76
说起贺龙指挥部旧址,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起“八一南昌起义”的烽火岁月,对“两把菜刀起家弘业万里疆场任骋,一身正气立党为民千军统帅共推崇”的贺龙元帅油然而生无比崇敬之情,旧址因此彪炳史册,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倍受游人瞻仰。走进贺龙指挥部旧址,人们无不感叹其恢宏的气势和浓郁的传统建筑风格,如果仅以“中西结合的砖木结构的古建筑”概而论之,似有意犹未尽之憾。到底“中”在何处,“西”在何方,“中”、“西”如何结合,研究者少之又少。笔者认为:贺龙指挥部旧址作为外来宗教进驻中国的时代产物,难免被烙上西方建筑的印记,但它…  相似文献   

15.
贺龙与战斗剧社的前身征程陈靖北伐宣传队1926年夏,在周恩来同志的授意和指导之下,从广州派出了一支战地文化队伍,作为北伐军“左翼军宣传队”,由队长周逸群率领.来到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周逸群宣传队,实际上是我党军队文艺工作的最早萌芽...  相似文献   

16.
柯云  升梅 《文史月刊》2008,(6):29-29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会做工的有工做,会种田的有田耕。”这首歌谣至今有70多个春秋了,但刘德金仍然忘不了它,一唱它,老人就像又回到跟贺龙当红军的岁月里了。 刘老告诉笔者。他在红军生涯中参与打了几次漂亮大仗,但最得意的是在忠堡生擒敌师长张振汉。  相似文献   

17.
进入武陵山 ,纵目四顾 ,在澧水 ,沅水和洞庭湖这片芙蓉国大地上 ,同几位“老苏区”的朋友席地谈心 ,感想万端 ,寻思不已 !大家还记得 ,1935年春天 ,在永顺县塔卧村的雷家大院里 ,正式宣布《湘鄂川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那天 ,贺龙主席讲的那个古长征故事 ,至今未忘。贺老总说 ,我们脚下踩的这片湘鄂川黔边土地 ,它既是夜郎国属土 ,又是陶渊明的梦想的“桃花源”所在地 ,还是古“三苗国”的西南门户。贺龙这些看法 ,并不是信口而出 ,或仅仅出于民间传说。他后来解释说 ,他曾请教过学者和专家 ,多认为有着相当根据的 ,从人民的传说到学…  相似文献   

18.
正周逸群,原名周立凤,贵州铜仁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活动家,共产党军队的早期缔造者之一,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许多人都知道周逸群是贺龙的入党介绍人,其实周逸群介绍入党的不只贺龙一个,在黄埔军校时,他就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在任贺龙师、军政治部主任期间发展的共产党员更多,在创建湘鄂西苏区和鄂西游击大队、洪湖赤卫队、红六军时,发展的共产党员更是数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见面,贺龙说:“尽管我不会‘看相’,但我猜,你肯定就是大名鼎鼎的黔铁──周逸群!”周途群说:“是的。也不用我来猜,您肯定就是让敌军闻风丧胆的贺师长,一条神奇无比的‘活龙’!”周逸群与贺龙是同饮巍巍武陵甘泉、同洛南疆阳光雨露成长的两个大山的儿子。他们俩的出生地——铜仁与桑植,相距仅三百余公里。在他们俩的骨肉里都有大山般挺拔的气质,更有山中苗、汉、土家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美德。由于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的召唤,他们俩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结下了诚挚深厚的革命友谊,是志同道合的莫逆之交,是亲密无间的战…  相似文献   

20.
《纵横》2012,(8):8-13
2009年6月27日,贺龙的骨灰终于得以安葬故里——他魂牵梦萦的湖南天子山,一段尘封的往事再次被打开。 1969年6月9日,一代开闻元帅贺龙含冤而死。他的名字曾经是一面旗帜——八一南昌起义周恩来以贺龙的名义发出命令,文革暴雨狂风中,毛泽东说“我当贺龙的保皇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