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山水相连,许多少数民族跨界而居,形成了复杂而多元的关系。在面向"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亚地区局势与我国西北边疆安全息息相关。中亚地区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区域,中亚五国存在的边界冲突、跨界民族问题、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等边疆安全问题,与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安全、发展和稳定直接相关。西北边疆的社会结构和自然表征十分独特,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多体制、多生态、多资源是其重要特征。通过对中亚局势对西北边疆安全威胁的识别、评估与边疆安全新难题的剖析,建构边疆安全治理新范式,探讨西北边疆安全治理新方略与新路径,有利于增强边疆安全的分析力、解释力、说服力与预测力,归纳边疆安全的驱动力模型,建构"边疆安全"的认识论与基本范畴、问题领域与研究对象、方法论与学术争论,以及边疆安全治理的价值支点、价值取向、路径选择等,从而推动新形势下的"中国边疆安全学"理论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边疆学既是一门探索中国边疆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也是一门直面中国边疆治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学科。随着我国边疆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的边疆治理研究和中国边疆学构筑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2017年10月中下旬,由云南师范大学主办,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边疆学研究所承办的"中国边疆治理和中国边疆学构筑高层论坛"在昆明召开。一、中国边疆学构筑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边疆学构筑是一项涉及宏大而具体的理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1月14—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边疆学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广西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新疆大学、宁夏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等单位的近70名专家、学者聚会陕西师范大学,围绕"一带一路与中国边疆发展"展开讨论。会议分为嘉宾主题演讲和专题讨论两部分。下面依据提交会议的论文和发  相似文献   

4.
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是近年来中国边疆研究学界关注的重点,文章认为中国边疆学具有独立学科的特点,中国边疆历史(基础)学和中国边疆应用(现状)学构成其学术体系,其下以区域构成研究方向,而话语体系则由中国边疆、多民族国家中国形成与发展、东亚传统"天下秩序"形成与发展、中国传统治边思想及其实践、海疆与海洋、中国边疆学学科等六个方面的话语体系建设构成基本内容。进而从四个方面对当前中国边疆学面临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认为将以少、散、乱为特点的研究队伍"团结凝聚"为"中国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是中国边疆学"三大体系"建设和中国边疆稳定与发展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8月27日至30日,由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第五届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研讨会在成都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四川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等90余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200余位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分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长春师范大学联合主办,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白山历史文化与族群变迁吉林省重点实验室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协办的第六届中国边疆学论坛,于2018年7月21—22日在长春召开。本届边疆学论坛的主题为"开放与创新:新时代视野下的中国边疆研究",来自全国41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25位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7.
"边疆"是一个含义有待明确但却广泛使用的词汇。尽管民国时期由"边政学"引发了对"边疆"含义的讨论,但该问题依然是当今中国边疆研究的基本问题,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及其具体实施以来,不同学科学者纷纷撰文对"边疆"加以界定,导致分歧愈加明显。作者认为"中国边疆"的内涵及其特征主要体现在:政治属性是"边疆"得以形成的第一要件,或称之为决定性因素;"主权国家"理论较"民族国家"理论更适合阐述多民族中国尤其是"中国边疆"的形成与发展;"边疆"是动态的,会随着国家实力的强弱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陆疆"和"海疆"是构成今天"中国边疆"的两大基本要素;"边疆"具有地缘优势,既是军事防御的前沿,也是连接两个乃至多个国家的纽带;"边疆"不能脱离"疆域"而存在,将其泛化也不利于对"中国边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6月17—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边疆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西安召开,会议主题是"传承与创新:中国边疆研究的新视野与新思考"。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黑龙江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河海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70多位青年学者与会,围绕会议主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9月23—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与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文科学报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边疆学论坛"在云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40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连通‘一带一路’的中国边疆:历史、现状与发展"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分为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20年来,构建"中国边疆学"已俨然成为显学。据统计,自1992年第一篇题名中含有"边疆学"的文章发表以来,见诸中国知网的论文有105篇,~((1))此外还有众多有关边疆学的著作问世。~((2))最近几年来,因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发展的需要,有关中国边疆学构建以及边疆理论的评述文章多了起来,有学者力图指出边疆学学科构建的困境,~((3))还有学者专门对边疆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述评,~((4))甚至还有综述性质的专著出版。【注文5  相似文献   

11.
中国边疆学的学科定位应是社会科学学科门类"交叉学科"下设的一级学科。中国边疆学的学术体系可用"一体"即中国边疆学,"三领域"即中国边疆理论体系研究、中国边疆历史研究、中国边疆治理研究。中国边疆学话语体系至少可包括:中国边疆界定、"两大历史遗产"在国人历史认知建设中战略地位、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中"统一"与"多民族"、亚洲传统"天下秩序"形成与发展过程解构、中国传统治边思想及其实践、海疆与海洋六个方面话语体系的阐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是一门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学科,从这门学科发展的历史完全可以证实这一点。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分子在我国边疆展开了广泛的所谓“考察”,大量搜集边疆的政治、经济、民族、自然资源、地理、气象水文等各方面的情况;同时,肆无忌惮地掠夺中国古代文物。他们还在边疆史地的研究上散布了一系列的谬论,这些谬论的依据多与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新时代中国边疆史研究的发展做了探讨,认为在理解边疆与"大一统"关系时要处理好边远与中心、特殊与一般、动荡与稳定、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只有将边疆史与通史和断代史融为一体,走互动与融通相结合的研究之路,才能进一步拓展中国边疆史研究的内涵,真正提高中国学者在中国边疆史研究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8月10日至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民国时期的边疆与社会研究(1911-1949)"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社、《四川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省级重点学科承办,《四川大学学报》杂志社、四川师范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迈入了成立以来的第40个年头。长期以来,在中国边疆研究所的主导引领之下,我国的边疆史地研究,包括东北边疆、北部边疆、西北边疆、西南边疆以及海疆史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不少方面有重大的突破。在中国边疆学领域,包括边疆与疆域理论、边疆治理、边疆稳定与发展、中国边疆涉外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深入探讨与理论建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层次和发展高度,成果斐然。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联合筹办的“中国边疆史地学术讨论会”于10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百余名代表就中国历代边疆政策、边疆管辖、边疆开发、边疆经济与文化、边疆民族与民族关系、疆域和边界研究概况、近代边界和现代海疆等问题展开了认真的讨论。与会者认为,新时期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和符合时代要求,在继承前人研究遗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新疆研究室联合举办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边疆史地与边疆学座谈会"于2017年8月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以及边疆史地与边疆学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西南边疆研究是中国边疆研究的重要内容,新世纪以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现状研究,都取得一系列新成果。鉴于"中国西南边疆"的地域范围在历史时期的盈缩、变迁,~((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组织"新世纪中国边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专栏时又有地域的分工,本文所涉及"中国西南边疆"的地理范围以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为主体,兼及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部分地区和中南半岛部分地区。本文回顾、梳理1998—2018年中国西南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文章从中国边疆研究的学术传承、边疆理论研究的时代需求、边疆治理的现实挑战三个方面探讨了边疆研究的学术规律、中国边疆学学科逻辑,并对中国边疆学的定义及学科目标、学术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杨军 《史学集刊》2012,(2):17-18
自夏商周到元明清,尽管中国王朝经历了多次统一与分裂的交替,但伴随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边疆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自秦汉王朝形成汉人居中心,少数民族居边疆的格局后,历代民族分布的大格局基本因袭不变,中原与边疆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政区,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经历了由羁縻统辖到中央集权直接统辖的发展历程。如何认识这个历程,如何划定古代中国疆域,历代王朝对郡县以外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作为是否属于边疆治理,不仅外国学者的看法不同,我国学者的观点也有很大分歧。这直接关系到古代中国边疆如何发展为今天的中国边疆,古代众多边疆民族如何结成今天的中华民族这个重大的命题。这组文章是从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基点出发,从边疆经略、政治统治、人口迁移、民族关系、军事防卫、经济开发、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中国历代边疆治理问题,其中既有宏观的理论探讨,也有具体问题的研究,力图从多角度加深对中国历代边疆治理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