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学术思想史自清末以来即为近代史家所重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清代学术思想史领域又出现了不少新的成果,其中谭丕模所著《清代思想史纲》即当时较有特点的一部。该书之成一方面得益于当时北京师范大学文史学科对于清代学术思想史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由唯物史观的传播所促成。该书大体赓续章太炎、梁启超对于清代学术思想史论述的思路,从中可以明显看到大学教育影响的痕迹;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该书则不乏新见,这主要由唯物史观所赋予。在唯物史观和时势变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思想史的写法开始兴起,并逐渐取代学术史的写法,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思想史领域的主流。以《清代思想史纲》一书为中心展开的相关讨论,一方面呈现了以大学教学、研究活动为媒介,近代史学研究推陈出新的具体过程,另一方面亦反映了近代以来史学研究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2.
清代文学文体与文化的研究,既从文化学角度关注清代文学,已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也成为清代文学研究的热门课题。《文化视域中的清代文学研究》一书从文化视域入手探讨了清代文学中的重要命题,解决了清代文学中一些研究不够深入或容易忽视的问题,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该书大致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研究视角独特,研究方法多样;二是注重群体探究,侧重心态考辨;三是材料征引繁复,论述严谨准确。  相似文献   

3.
何若瑶为清代中后期广东著名学者,所著《两汉书注考证》是清代朴学的代表作之一,惜至今无人研究。该书纠正了前人《两汉书》注中的失误,考证翔实,学术成就甚高。该书的考证也有一些小失误。  相似文献   

4.
何若瑶为清代中后期广东著名学者,所著《两汉书注考证》是清代朴学的代表作之一,惜至今无人研究。该书纠正了前人《两汉书》注中的失误,考证翔实,学术成就甚高。该书的考证也有一些小失误。  相似文献   

5.
陈祖武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清代学术史研究,这部爬梳和总结有清一代学术发展历程的《清代学术源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无疑将成为此一领域的标志性成果。该书上溯明代,下迄民国,于一代学术观澜索源。  相似文献   

6.
<正>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进入21世纪后,我国工业飞速发展,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渐严峻,学术界在研究当代环境问题的同时,也探寻历史时期我国的环境问题,希望从中汲取经验。在这一学术研究热潮中,陈跃先生关注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史,其学术专著《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成果,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7年5月出版。该书不仅把清代东北历史地理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对环境变迁史研究也作了有益探索和开拓。  相似文献   

7.
于白昆 《清史研究》2024,(1):103-113
《朔方备乘》为清代学者何秋涛于咸丰年间所撰关于清代北疆史地的集大成之作,在清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该书的大量印行,在作者辞世二十余年后的光绪时期才得以实现。除去何氏故友黄彭年等人的直接推动外,边疆地区局势的变动、印刷技术的发展,以及“西学”的盛行,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该书学术史地位的形成。这一事例也折射出晚清学术风向同社会局势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陈长琦 《史学月刊》2008,(4):107-112
林天蔚是国际知名的历史学家.他在隋唐史、敦煌学、宋史、香港史、方志学等领域卓有成就.<隋唐史新论>是其在隋唐史方面的代表作.该书特点:一学术视野宽阔,对国内隋唐史研究,特别是对国际汉学的隋唐史研究有深入的掌握.二具有隋唐史研究的整体观,善于从宏观的角度,把握隋唐史的特点.三立论高远,许多观点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对隋唐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有清一代,尤其清代中叶,汉学发展如日中天,江藩作为干嘉时期著名的汉学家,亲授业于干嘉诸儒,并与其中代表人物有相当之往来,其所撰写的《国朝汉学师承记》,有针对性地对清代学术(汉学)作了第一次系统的梳理,影响深远。本文不就具体的"门户之争"、学术史写法等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发表看法,只就读书所得,就《汉学师承记》所体现的治学精神、师友之道与对当今学者为学与为人的启发三个层面展开论述,以获得一种对该书乃至清代学术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出土墓志》是国内第一次对1949年后新出墓志进行最大规模整理出版的一部大型丛书。该书第一期工程10卷、19册出版之后,接连获得国家级大奖,反映了学术界、出版界对该书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整理者水平的认可。该书的价值与意义可归纳为三点:图版清晰,材料完整;释文精当,标点准确;整理规范,翻检方便。此外,该文还指出:当下学术界有一个误区或误解,即认为明清墓志不如汉唐墓志有价值,导致明清墓志不受重视,毁坏严重。该书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明清墓志材料,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对于我国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文明探源是当今学术界瞩目的重大学术课题,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是此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刘俊男教授的新著《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2014年3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可谓此课题的一项重要成果。读罢新著,觉得有如下几个特点值得学界关注与重视。第一,该书是俊男教授长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52.9万字,是他在近二十年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结题成果,也  相似文献   

12.
张舒  张正明 《沧桑》2009,(5):255-255
王守恩的《诸神与众生:清代、民国山西太谷的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是笔者近年来所见山西民间信仰研究领域的第一部专著。该书对清代、民国太谷县的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做了具有开拓性的初步探讨,不仅吸收了国内外学术界民间信仰研究的相关成果,而且有不少新的发现和见解。该书扩展了我们对山西社会史的认识,并为当今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历史借鉴,可以说是山西民间信仰研究中一部多有创新的力作和一项很有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清代卷)是清代史学史资料编年的拓荒之作。该书继承和发展了杨翼骧先生《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的特色和优点,体例谨严而完备,史料丰赡而翔实,考订精审,编纂独到,深具史识,是清代史学史乃至中国史学史资料编纂和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将为清代史学史研究提供基本史料和重要线索,将对清代史学史乃至中国史学通史研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清代的历史本来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学术话题,这个原本只需极少数人研究的专业竟然在最近几年变得众声喧哗,大有人人可以得而言之的趋势。而"新清史"的出现更加速了这一趋势。所谓"新清史",大意是指二十世纪末在美国学术界出现的一个学术流派。由于美国学术刻意强调创新,因而代际之间的传承与中国学术界迥然有异。中国学术界更多强调  相似文献   

15.
由我国著名清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戎笙主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纲执行主编的1991年国际清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清代的边疆开发》已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专题学术论著。该书从参加1991年8月在四川省崇庆县举行的国际清史学术讨论会的专家学者所提供的论文中挑选编辑而成,收论文、综述、报道、书评等50篇,共42万字。这些论文对清代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等省区有关保卫、开发、治理边疆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  相似文献   

16.
兼采诸家,新意叠出的学术新著──《清代学术与文化》评介赵毅王俊义先生是国内著名清史专家,多年来潜心清代学术史研究,硕果累累,建树颇多。黄爱平女士系戴逸先生高足,致力清代文化史探索,脱颖而出,早已为学界瞩目。二人联袂合著的《清代学术与文化》,洋洋7章3...  相似文献   

17.
正梅新林、俞樟华教授主编的《中国学术编年》(以下简称《编年》),历时近三十年始成,2013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十二册,按时代先后分为先秦卷、汉代卷、三国两晋卷、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代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计1000余万言。《编年》顺应当代"重写学术史"的潮流,第一次全面系统、详实深入地对中国学术史进行历史还原和编年建构,取得了学术史研究新的突破。该书问世后,其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已得到学术界的充分肯定。笔者更关注撰著体例,兹以俞樟华先生所撰《宋  相似文献   

18.
倪玉平 《安徽史学》2016,(5):161-163
正邓亦兵先生新著《清代前期北京房产市场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系陈支平教授主编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丛书》之一种,全书共计31万字,对清代前期北京房产市场诸层面问题,做了系统、深入的综合研究,这在学术界尚属首次。一邓先生长期从事清代前期商品流通史研究,近些年来围绕清代前期政府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问题,发表了系列成果,学术积累深厚。仅据笔者的粗略统计,就有《政府职  相似文献   

19.
《明清史探索》一书出版问世,这是张玉兴研究明清史、满族史的自选论集,倾注了作全部心血,学术造诣极深。此对该书中专门研究清代人物、典章制度的第一至第七部分加以提要,便于读阅读。  相似文献   

20.
清代郑珍所撰《亲属记》是阐述历代宗族亲属称谓的著作,其性质是辞书。该书研究方法上注重文字声韵训诂与文献的综合运用;参证古今方言;所引语料来源广泛,颇注意古代口语性较强的语料。该书在文化史、语言学、辞书学诸方面均有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