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石耘 《文史月刊》2012,(3):23-29
《小二黑结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人民艺术家、人民作家和著名小说家”之美誉的赵树理的成名大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经典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品通过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农村青年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描写了农村中新生的进步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主人公在新生人民政权的支持下,冲破阻碍,获得幸福婚烟,显示出了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思想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搭建了社会各界政治参与的平台,生动诠释了人民民主政权建构的理念。代表资格的设定凸显了政权的人民性特征,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的代表产生方式彰显了人民民主的特色,既涵盖了社会各界,又充分照顾到各党派、各个社会团体,证实了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特质。借助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这个平台,各界代表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表达民众的意见和要求,行使了人民主权。各界代表政治参与的生动实践丰富了人民民主的意涵,催生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民主建政的首个试点.首届会议以建设新政权为主题,启发和教育各族人民民主参政议政,携手共建新的政权体制;第二届至第四届会议以发展生产为主题,发动和组织群众肃清匪特、发展生产,逐步扩大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第五届会议以巩固政权为主题,引导人民选举人民政府,树立人民的优势地位,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乌鲁木齐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循序渐进地培育了人民的民主自觉,贯彻了党的民族政策,实现了向人民代表大会的演进,最终完成了乌鲁木齐市的民主建政,为提高党在新疆的执政能力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和平解放的北平并不和平,大批国民党特务潜伏下来,伺机破坏新生政权。刚刚进城的我公安干警,气也没喘一口,就投入了侦破暗藏敌特的战斗。他们发扬我军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传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迅速将潜伏北平的最大的特务组织保密局北平技术纵队一网打尽。  相似文献   

5.
1949年全国解放,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在党的领导下,从1950年底至1951年.结合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在全国开展了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6.
《武汉文史资料》2009,(4):133-135
经过过去三年空前规模与空前激烈的战争,中国人民的力量已经是变得更为强大了,不独在军事上取得了极为光荣伟大的胜利,而且在政治上有空前广大的人民群众和民主阶层团结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周围,人民力量的发展,及其对于反动势力的进攻,已经是不可抵挡了。在另一方面,在美国帝国主义援助下的国民党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7.
进步党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前言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中国的资产阶级提出了两条路线,一条是由革命党人提出的以暴力同反动势力作正面的斗争,一条是由立宪派人提出的以温和手段,企图使政权和平转移。辛亥革命后,他们各自继承了这一传统,继续以自己特有的风格进行维护民主的斗争。进步党是立宪派辛亥后实行温和路线的政党组织,它成立于1913年5月29日,以黎元洪为理事长,梁启超、张謇、伍廷芳、孙武、那彦国、汤化龙、王揖唐、蒲殿俊、王印川  相似文献   

8.
在民国时期的38年间,围绕着是建都南京还是建都北京这个问题,发生过两次激烈的争论。第一次争论:主北京者获胜第一次争论发生在1912年。1911年(旧历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独立,脱离清政府。12月29日,独立各省代表一致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定都南京。但这个新生政权的基础非常脆弱,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下,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9.
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个里程碑,它实行的是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其主要表现是: 1.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恩格斯指出:公社革命就是“炸毁旧的国家政权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它”。这里所谓“真正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权力,管理国家。在巴黎公社的政权中,普通劳动者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是很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受到马克思的高度重视。他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职务——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巴黎公社充分信赖和依靠人民群众。在公社政权下,广大人民自下而上地直接参加国家管理,巴黎才能在短短时间里奇迹般地改变了面貌。  相似文献   

10.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河南是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转移、战略进攻、战略决战的重要战场。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各级人民政权先后建立。在老解放区,政权名称由抗日民主政府改称为人民民主政府;在新解放区,新建立的政权则称为爱国民主政府或人民民主政府:  相似文献   

11.
解放初期,人们满腔热血建设新广东,当时的广东出现了未曾有过的大好形势。但是这样看似乐观的局面其实暗流汹涌,国民党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想尽办法破坏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广州沿海,又靠近港澳,很多国民党特务便潜入了广州市内,伺机行动。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与协商委员会湖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1949年5月16日,武汉和平解放。5月20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此后,湖北省委、省政府着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健全人民民主机构,团结一切拥护新政权的人士,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扩大这个政权的民主性和人民性。在民主政权建设中,湖北省委、省政府特别注意发挥人民代表会议的作用。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湖北属于新解放区,在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由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简称各代会)逐步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各界人民代表会…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的太阳从历史地平线跃起之际,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回顾、展望人民政协工作,把握发展走势,对于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开创新世纪政协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启示:人民政协50年实践证明其存在与发展的历史合理性与制度优越性。 1、天才的理论构想。人民政协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人民民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在实现其奋斗纲领中巩固和发展同盟军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及其…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侨管理工作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实行了以“赶、挤”为主的管理政策;对苏联及其他人民民主国家侨民实行了较为温和的管理措施;对日本侨民实行在自愿的基础上遣送回国。实践证明这一时期的外侨管理工作是成功的,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意图,维护了新生的政权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也为新中国的公安外国人事务管理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领导下,秦天真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为保卫人民政权做出了不懈努力。新生政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从而巩固了红色政权。  相似文献   

16.
革命根据地新富农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共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实施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农村中的封建土地制度被消灭或削弱,农民个体经济得到发展,一部分原来的中农甚至贫雇农在抗日民主政权的扶助下,辛勤劳动。努力经营,上升为新富农。这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它的出现和发展,对于打消动摇封建土地所有制后农民发展生产的顾虑,鼓励他们劳动发家,对于克服根据地由于战乱和敌伪封锁造成的经济困难,起了积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新富农经济采取鼓励其发展的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进行土地改革的过程中,对新富农的政策一度发生动摇,但很快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过渡机构,在广东省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历经普及阶段、制度化阶段以及普选阶段,最终实现了向人民代表大会的过渡。在全面普及阶段,尽管成绩与问题并存,但在中共中央与华南分局的督促和领导下成功完成了稳定秩序、恢复生产以及传播民主的任务;随着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开展以及区、乡各届人民代表会议的开展与推行,会议逐步呈现制度化趋势,且逐渐代行人大职权,并引入民主讨论和协商机制,使会议运行愈加成熟与高效;1953年,随着普选条件逐渐成熟,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正式向人民代表大会过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践行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的民主传播模式以及政权组建方式,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民主实践。  相似文献   

18.
辽代汉族士人的心态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演变过程。最初,他们或隐或逃,拒绝与新生的辽朝政权合作。但是,周边汉族政权尤其是北宋政权的接连失败,破灭了他们的光复之梦。与此相反,新兴的辽朝政权却显得生机勃勃,他们还以种种怀柔手段相笼络,积极为汉族士人施展政治抱负提供舞台,干方百计争取汉族士人的合作。最后,汉族士人终于和契丹贵族走到一起,共同成为辽朝统治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和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全国进行了规模宏大的普选运动。本文以河南省为个案分析,通过大量史料论述再现了这场普选运动的过程和特点。回首新中国初期这场为加强人民民主政权建设而开展的选举运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和现状,以期不断完善选举制度,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李晶 《沧桑》2010,(2):122-123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和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全国进行了规模宏大的普选运动。本文以河南省为个案分析,通过大量史料论述再现了这场普选运动的过程和特点。回首新中国初期这场为加强人民民主政权建设而开展的选举运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和现状,以期不断完善选举制度,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