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地方志》2011,(5):F0002-F0002,F0003,F0004
2011年5月18日,纪念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5周年和中国地方志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田嘉主持。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同志(由左至右):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玉宏,田嘉,朱佳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段柄仁.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李富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邱新立。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5周年和中国地方志协会成立30周年。 5年前的今天,广大地方志工作者盼望已久的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正式颁布实行了。这既是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工作开展以来,也是中国自从有了地方志以来,第一部有关地方志的全国性法规。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方志》2011,(6):60-60
2011年5月17日,北京市纪念《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举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段柄仁,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邱新立,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王子强,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侯宏兴、张恒彬、谭烈飞,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方志》2013,(3):F0002-F0002
2013年7月23日上午,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召开纪念自治区新编地方志30周年座谈会。全区地州市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部分委办厅局地方志工作者,从事地方志工作的离退休老干部等220余人参加座谈会。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史志》2011,(14):13-13
<正>为纪念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五周年,促进黑龙江省地方志事业全面发展,省地方志办公室4月8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五周年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各级地方志工作部门能够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宣传活动,提高了地方志工作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我们在美丽的花城广州隆重召开《广东省志》首发暨广东省纪念新方志编修30周年座谈会。我谨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王伟光组长,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地方志工作的广东省委、省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东省志》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广东全省广大地方志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地方志工作辛勤耕耘15周年以上的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在全国各地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之际,在新世纪伊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全区地方志工作会议,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我热切希望这次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新世纪、新时代的高度,推动宁夏地方志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巴蜀史志》2018,(3):54-54
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是全国第一部规范地方志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开创了地方志工作立法、法制化的先河。今年是《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15周年,为回顾15年来全省地方志事业法治化建设历程,坚定文化自信,总结经验做法,深入推进依法治志向纵深发展,自即日起,《巴蜀史志》开展"纪念《四川省地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方志》2002,(1):8-10
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于2001年12月20日~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第三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主持。出席会议的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武警部队主管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同志,上述单位和计划单列市的地方志机构负责人,国家有关部委局史志部门的代表,中国地方志协会的正副会长,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共150多人。  相似文献   

10.
《宁夏史志》2002,(2):10-12
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于2001年12月20日-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第三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主持。出席会议的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武警部队主管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同志,上述单位和计划单列市的地方志机构负责人,国家有关部委局史志部门的代表,中国地方志协会的正副会长,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共150多人。  相似文献   

11.
李茂盛 《沧桑》2011,(6):1-2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座谈会,纪念太原市地方志工作开展30周年。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地方志工作的认识,在新的形势下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巩固好、发展好地方志事业,开创全市乃至全省地方志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向30年来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全市广大地方志工作者致以诚挚的慰问!向30年来热心关注、大力支持地方志工作的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2.
值此金秋十月、寒露初降之际,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南国东莞市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中国地方志学会,向来自祖国各地,特别是港、澳、台的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向给予这次会议热情支持的广东省政府、东莞市政府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志目录有《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稀见地方志提要》,以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藏普通古籍总目》中的方志部分,从编纂和著录体例,以及考订和著录的准确性方面比较,各种目录各具优劣。编纂地方志目录应采取比较科学合理的体例,应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即:1.地方志的排序问题:2.地方志书名的著录;3.地方志责任者的著录;4.地方志版本的著录;5.地方志内容提要的纂写。此外,还对现有地方志目录的部分考订错误进行辨证。  相似文献   

14.
“修志之道,先严体例,义不先立,疑以传疑”自开始从事地方志编写工作至今,28年来笔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地方志体裁问题。1983年8月1日,中国地方史志协会在太原通过的《新编地方志工作条例》的建议中,提出“方志的体裁,应有记、志、传、图、表、录等体”。1985年4月19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发布的《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重提以上6种体裁。1997年5月8日,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史志》2002,(2):11-13
<正>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于2001年12月20日~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第三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主持。出席会议的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武警部队主管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同志,上述单位和计划单列市的地方志机构负责人,国家有关部委局史志部门的代表,中国地方志协会的正副会长,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共150多人。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史志》2012,(6):65-I0001
<正>2012年是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成立30周年。30年来,我省地方志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胜利完成了首轮修志任务,出版了一批全面系统记述黑龙江历史的志书,培养锻炼了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专兼职地方志队伍,形成了存真求实、有胆有识、埋头编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方志》2013,(3):11-12
2013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做好事关地方志工作全局的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地方志事业发展水平。全年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方志》2002,(2):68-68
由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主办的“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奇观———中国地方志陈列”于 2 0 0 1年 1 2月 1 5日在天一阁南园“中国地方志珍藏馆”开幕。收藏地方志是天一阁的优良传统和最为显著的馆藏特色 ,1 999年创建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继承发扬天一阁的这一优良传统 ,在建设宁波文化大市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和影响。这次的中国地方志陈列主体分三大部分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地方志 ,二、天一阁和明代方志 ,三、中国地方志珍藏馆。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地方志的历史、分类、特征、价值、修志名家、新中国领导人与地方志等 ;第二部分重点展示宁波…  相似文献   

19.
匡家祥 《广西地方志》2007,(3):F0002-F0002
2007年5月17日上午,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在南宁召开纪念国务院颁布施行《地方志工作条例》一周年座谈会。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全体人员,《广西通志》各专志编辑室负责人,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崇左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共90多人参加座谈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方志》2007,(12):3-5
当前,全国首轮新编地方志工作已基本结束,第二轮修志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为了确保第二轮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的编纂质量,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在总结首轮修志经验,反复征求各地和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的若干意见》,现予以印发,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予以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