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程震墓碑     
1984年11月,我们在偃师县缑氏乡程村进行文物普查时,于村东百米外,发现竖有金代程震墓碑一通,该碑保存完好,碑文基本清晰,墓碑的附近分散有原墓前的石翁仲、石羊、石狮等遗物。该碑由碑首,碑身、碑座组成。碑首为六条缠绕的龙螭纹,龙首分垂两测,高1.02米;碑身高2.66、宽1.06、厚0.39米;碑座高0.50米。该碑通高4.18米。“河东元好问  相似文献   

2.
纪念碑的现状 汉口义勇消防义士纪念碑坐落于武汉汉阳归元寺内的普同塔中。纪念碑为石结构,朝向东南,通高3.20米,碑高2.53米,碑顶呈三角锥形,碑座为上下正八方形的莲花台,饰有16朵莲花。  相似文献   

3.
1995年10月,河南省巩义市孝义镇白沙村村委在编纂《白沙村志》时,发现崔继泽墓表碑。该碑为袁世凯撰文并亲笔手书。立碑时间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经调查,此碑原立于巩义市北白沙村崔氏祠堂,后被毁为两段,上段因作它用凿有四孔,下段湮没地下。墓表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额已佚。碑座束腰,高0.35米、宽0.79米、厚0.43米。碑身高1.5米、宽0.75米、厚0.43米。碑座、碑身均为石灰岩质。碑文楷书,18行,每行42字,边饰卷草纹。 曾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并做过83天“洪宪”皇帝的…  相似文献   

4.
矗立在武汉二七纪念馆纪念广场中央的二七烈士纪念碑,碑高27米,钢轨断面造型的碑座烘托着“工”字钢造型的碑体,碑顶饰以展翅欲飞的大鹏飞轮,仿佛诉说着先烈喋血的悲壮,诉说着中国铁路工人在革命斗争中的坚强不屈,团结战斗。碑体正面镌刻的“二七烈士纪念  相似文献   

5.
现保存于山西省稷山县青龙寺的姚天福神道碑,是一通集文物价值、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身的三晋名碑。碑体通高5.16米,宽1.54米,厚56厘米,由碑额、碑座、碑身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6.
<正> 《蔚州杨氏先茔碑铭》是元代晋宁路治中杨赟为葬其三世祖于故里,请当时的大画家、大书法家赵孟頫撰文并书丹篆额的。此碑位于河北省蔚县南杨庄乡麦子疃村西北约1000米处的杨氏家族墓地之北端。 碑由碑首、碑身、碑座组成。通高3.3米、宽1.2米、厚0.32米。  相似文献   

7.
韩蕲王神道碑位于苏州吴县灵岩山之西南麓.碑通高8.26米(其中碑座——龟趺高1.70、碑身高5.46、碑额高1.10米),宽2.12、厚0.30米.碑首“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10个大字为宋孝宗御书,字径0.30米,中刻“选德殿书”(选德殿,宫内殿名,这里借指宋孝宗——笔者按)四小字,并刻印一方.碑文由南宋参知政事、右丞相赵雄奉敕撰,共13900余字,分88行,行150  相似文献   

8.
刘彦佐 《文物世界》2010,(5):40-41,25
<正>繁峙大观圣作之碑(下文简称"大观碑")位于山西省繁峙县城南一座旧城遗址的高台地上,距今繁城镇约1公里。该碑碑身高大,但刻工较粗。通高430厘米,宽135厘米,厚50厘米,碑身厚度由下及上渐次收缩。碑座为灰白色石灰岩质,龟趺座,龟首断失。碑座高  相似文献   

9.
西夏碑,全称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最有研究价值的西夏碑刻.被世人誉为“稀世珍宝”。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碑原被封闭在武威清应寺一座砖砌的碑亭内,清嘉庆九年(1810年),由甘肃著名学者张澍发现,世人得以重睹。1927年。武威大地震,清应寺受损严重。后来,碑被搬迁并竖立在文庙文昌宫西廊房石刻展厅保存展出。竖碑时,为了确保碑身稳固,碑座被埋于地表下。1981年。因碑身有所倾斜。又对碑座地基进行了加固处理。仍将碑座置于地表以下。只有一少部分露出地面。  相似文献   

10.
1987年8月27日,安徽省当涂县丹阳镇轧钢厂(位于古禅那院旧址)在建筑施工中,发现唐代赑屃(bì xì)块.赑屃,是我国古代大碑或御碑碑座刻成巨大乌龟状的专称.这次丹阳发现的赑屃,缺头,通体残长1.8米,颈部直径0.34米,背宽0.86米,背至腹部厚0.52米,表面凿有龟壳斑纹,形态酷似乌龟,赑屃背上凿有一槽,系立碑所用,该槽长0.46米,宽0.22米.目前,碑面、碑额尚未发现.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春,洛阳市新安县文物管理局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于新安县铁门镇陈村村南发现一通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古道观记碑,为我们研究元代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方志学等提供了较为珍贵的资料。圣旨碑为青石质,呈长方体,通高1.7、宽0.85米。碑已残断,碑座为正方形。碑额两面均镌刻双龙戏珠图案,  相似文献   

12.
1992年修<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志>第23篇<科技文化>载有<满蒙文石碑>一目:"满蒙文石碑,全称为<追封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碑文为满蒙两种文字.碑址坐落在新丰乡库里屯前.""石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通高5.80米."立碑时间为清顺治十二年五月初七日.<县志>认为,"满蒙文石碑,是清初满蒙联姻的有力见证".  相似文献   

13.
曹道士碑,原立于阿城市松峰山西南麓的太虚洞内.碑由首、身、座三部分组成.碑首和碑身为汉白玉质.碑座用花岗岩雕成.碑身通高102厘米,宽65厘米,厚13厘米,四周刻蕃草纹,中间刻碑文.原碑现藏于阿城市文物管理所.  相似文献   

14.
1987年9月30日(农历八月初八),《侵华日军天镇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在天镇县洋河生态公园内重建落成。纪念碑矗立在八级台阶高的碑座上,碑长10米,高5米,厚0.6米;碑面通体用黑色大理石方砖砌成,平整稳重。碑的正面刻有《侵华日军天镇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几个金色大字,背后刻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16个金色魏体大字。新碑的四周,围绕着1946年建的《八·八惨案蒙难同胞纪念塔》的4块青石大碑,在300多棵苍松翠柏和郁郁葱葱的杨柳树的簇拥下,显得格外幽静,格外庄严肃穆。  相似文献   

15.
泸山是西昌邛海西岸的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地,这里景色秀丽,寺观云集,素有“川南胜景”之美称。在半山腰的观音阁木亭内,有一通明万历卅一年(1603年)线刻的“鱼篮观音”画像碑,尤为引人注目。此碑由碑帽、碑身和碑座三部分构成。通高2.5米。碑阳的额顶上,篆刻有“御制”两个大字,碑身是一幅阴线刻制的“鱼篮观音”像,观音头像的上端两侧,分别刻有万历神宗皇帝的“赞词”和皇帝生母——慈圣皇太后的印鉴款识等。(图一)碑阴则全部通刻以《重修大悲观音碑阴记》。此碑自嵌立以来,迄  相似文献   

16.
范文正公遗像碑现藏苏州碑刻博物馆.碑青石质地,身长2.14、宽1、厚0.34米.碑座长1.23、宽0.50、厚0.48米(见拓片)碑分上、中、下三方面内容.上为宋代(?)灏撰、宋之才书范文正公真赞;金代大文学家元好撰问范文正公赞;明代吴县知县冯渠跋范文正公像.中为冯渠所画范文正公像;像右侧有明代“钦差提督、监察御史谢廷杰立石”等字样;像左侧署名“长洲县知县邓鹤,吴县知县冯渠镌石”等字样.下为明代范仲淹的十六世孙范惟一“谨奏建并识”、“十六世守祠孙范以益、十七世主奉太学生允恒重督镌”等字样.整个碑由“郡人吴应祁刻”.该碑记有两个年号:“识”于万历元年(1573),“刻”于万历十三年(1585).  相似文献   

17.
西夏碑是一通西夏文和汉文对照、文字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刻。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碑文是研究西夏社会的重要资料。同样,被人遗忘的碑座是西夏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狮子、莲花、天马、麒麟组成的独特浮雕图案是碑文内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西夏社会历史文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比丘僧纂造释迦多宝碑,现存于山西博物院“佛风遗韵”展厅内,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所刻,原存于山西省新绛县樊村。此碑由碑首和碑身组成,首、身连为一体,用整块石材雕成,碑座为现代补刻。碑首高37.8厘米,最宽36.5厘米,厚22厘米;碑身高79厘米,宽37.5厘米,厚22厘米。  相似文献   

19.
《文物》2021,(5)
正2012年8月,在茂陵大遗址保护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在茂陵封土南8米处取土时,在距地表约0.7米处发现一方明洪武四年御制祝文碑。在其东侧约1米处,还发现有一件长方形碑座。茂陵博物馆工作人员随即进行了清理,并将碑石运至茂陵博物馆收藏。碑为青石质,圆首方身,碑身下有长方形凸榫,凸榫残。碑高134、宽68、厚23厘米,凸榫宽27.5、高13、厚19厘米(图一)。碑座为青石质,长方形,台面四边抹角,长95、宽52.5、  相似文献   

20.
1979年夏,我们在北京海淀区南高庄,访得清碑一通。首题为"大清国勅封光禄大夫镇守陕西西安等处地方将军三等精奇尼哈番加一级傅公之碑"。碑螭首,有额,阳书满文,阴书汉文,碑文四框刻精致的云龙纹。据拓片,碑身高219、宽113厘米。碑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