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寂静的春节     
我在除夕前回到家乡桂林平乐时,南风转了北风,尽管巷子口的桃花都盛开了,但空气冷冽得让人难以离开被窝。我能追寻到的关于过年最为长远的印象是:大年三十早晨,母亲将幼小的我从被窝中抱出来,直接送入盛满热水的澡盆里,洗完澡后。用大条的毛巾裹住我,再送入被窝。在这座桂北小镇上,人们在大年三十的早上有洗澡的风俗,大家相信这次重要的洗浴能带来一年的好运气。  相似文献   

2.
<正>最温馨:合家团聚,共叙天伦。中国人过年,就图个团团圆圆、喜气洋洋。在肃杀的寒冬,"过年"是一个能传递给我们暖意的词汇。奔忙一年的亲友们在家的号召下齐聚一堂,看看长高的孩  相似文献   

3.
《中华遗产》2011,(2):158-159
每当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墙壁上、家具上贴“福”字。那笔划粗犷、字体敦实的“福”字,写在一张张大红色的斗方纸上,有的旁边还印有云锦纹、双龙、寿桃、万年青、牡丹花等吉祥图案,看着是那么蓉庆、那么有“年味”。为什么过春节要贴“福”字呢?  相似文献   

4.
韩艳 《神州》2010,(2):76-79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陈烨 《风景名胜》2013,(1):30-35
元旦新年的钟声似乎仍在耳畔回响,对农历新年满怀期待的心却已砰然跳动。年复一年在一成不变的节奏中过年,你是不是也略觉倦怠?是不是也希望远离常规与俗事,来一场悄然无声的“隐”迹之旅?  相似文献   

6.
京城的爆竹烟花,零星稀落了十二年,在今年的除夕之夜,人们从遍及“禁改限”的大街小巷的焰火、爆炸声和火药味中,重又找回了浓浓的年味,从圣诞节开始就炒得沸沸扬扬的“保卫春节”的声音,随之变得洪亮。  相似文献   

7.
年的味道     
张宇 《文史月刊》2012,(1):21-21
城市的年味不比乡村,仿佛乡村的大年才更像大年。一进腊月,用母亲的话说,吸一吸鼻子,就能闻到年味。河北老家过年要炸麻花。炸麻花需要技巧,不是谁都能干得好的。所以要提前和炸麻花的师傅约好。  相似文献   

8.
1964年,我中学毕业上山下乡在安顺县蔡官区白坟公社林场,1966年初,“文革”前夕的农历乙巳年春节就是在那里过的。48年飞逝而去,一个个春节匆匆而过,又一个个渐渐淡忘,唯独当知青的那年那月在农村过年的美好记忆留了下来。这是我知青酸楚生活中唯一有欢愉、岁月冲淡不了的记忆——那年春节乡下过年的3天。  相似文献   

9.
岳启龙 《丝绸之路》2011,(12):42-43
本文通过分析春节的民俗学研究范围,即信仰、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所体现和喻示的民俗事项,从中总结出春节所具有的民俗特征,揭示了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人们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藏历新年又来到了。大体上讲,藏历新年跟人们熟悉的农历春节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过年习俗上讲都差不太多,但也有很多自身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过年的记忆,随时间排铺。盼望过年的人身份在转换,佐证着世事的斗转星移;备年货的家庭集体劳动是年味的催化剂,随着物资日益丰富与现代商业服务的便捷,过年的重心逐渐倾斜;过年方式的空间转移,是现代城市化进程演变出来的距离,让人们又开始追寻传统里年的意蕴和热闹。无论是在家还是在他乡,团聚相守是不可或缺的,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过年都是好年。  相似文献   

12.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春节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春节张贴年画的习俗。每逢春节来临,在大门口贴上“如意平安”、“富贵寿考”、“丹凤朝阳”、“三阳开泰”之类的吉祥年画,顿时,春节的气氛就显现出来,人们个个兴高采烈,似乎画里的吉兆在新的一年中已经如愿以偿。这些年画大都和民情风俗有关。以下试举数例,以飨读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娃娃娃娃你别急,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八,宰公鸡;二十八,炒米花;二十九,贴“道友”;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挨家走。”这是一首曾在南京地区广为流传的过年童谣,大意是说过了腊八这一天,接着就要紧锣密鼓地准备过年了。“腊八”是春节的前奏,从这天开始,老南京春节种种活动的大戏即将上演。  相似文献   

15.
张梦亭 《神州》2010,(4):8-9
承认不承认,每年春节都是二氧化碳疯狂排放高峰期?我以为,过年样样好,无度放炮最不可取。  相似文献   

16.
一鸣 《中华遗产》2011,(1):20-21
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已然不远,许多人又将踏上回家的路。到目前为止,在人们的观念中,春节回家还是“必须”的,但“必须回家”之后,又无不感叹,如今的年味儿越来越淡,年过得真没意思。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历的时令节气,是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粹炼,早已融入到了老百姓耕耘劳作的日常经济生活之中。尤其是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已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林松 《福建旅游》2005,(3):56-56
2005年春节黄金周全省旅游质监部门共接到旅游投诉33件,受理32件,不予受理1件;办结28件,理赔金额计8560元。另接到旅游咨询反映情况20件。  相似文献   

19.
《世界》2005,(1):6-7
没有那头叫做“年”的怪兽,就没有初民大张旗鼓的抵抗,也就没有过了千百年的春节,更没有如今众生过年的诸般体味,一切还得从“年”说起。  相似文献   

20.
《南方人物周刊》2011,(4):76-77
2011年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作为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当然少不了各色活动。大人们忙着贴春联备年货,孩子们则眼巴巴地盼望着压岁钱、穿新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