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基于对云南腾冲和顺侨乡与广东梅州南口、松口侨乡的田野调查与比较研究,考察了两地不同的人文地理、社会环境与历史生态对侨乡产生的影响;探讨了侨乡民众对于"侨"的理解与认知,及其如何应对民族国家建设、海外关系变化、侨乡文化资本化以及区域发展与全球流动;分析了时代变迁中"侨"之为侨的文化动力,并以侨乡为方法,构建理解区域网络、跨国流动与地方世界的文化图景。论文认为,国家力量对"侨"的界定与分类以及不同时期跨国网络的运作,影响着海外华人以及侨乡民众对于"侨"和"海外关系"的认知,并在日常生活、乡村建设以及新的流动中呈现出来。经由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侨乡人文景观,则使侨乡卷入新的"资本化"过程,侨乡乡民亦在文化建构中重新认识、理解与之相关的"侨"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侨乡的社会文化变迁,深受海外移民的制约和影响。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海外移民在推进侨乡现代化的过程中,强化了原有的乡土社会文化传统。本文通过考察闽南华侨的跨国生存状态、侨乡社会权势的转移及侨乡社会文化的传承,探讨近代闽南侨乡的国际化与地方化进程。所谓国际化,是指闽南侨乡的社会经济中心不断外移,海外华侨成为闽南侨乡的地方精英,海外世界与闽南侨乡的联系日益密切。所谓地方化,是指闽南侨乡的政治权力中心不断下移,侨乡建设与地方公共事务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本地社会文化传统得到了更新和延续。深入研究这一历史过程,对于探讨全球化时代地方传统的发展前景,无疑具有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广东侨乡聚落的景观特点及其遗产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东侨乡聚落景观是 19世纪中期与西方开通之后逐步形成的。华侨的勤劳不仅带来了侨乡经济的繁荣 ,而且带来了侨乡思想观念的变化 ,建筑形式的刷新就是这种变化的写照。广东五邑等地侨乡出现的风格独特的碉楼民居、骑楼商业街、公共建筑及私家园林等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基础上 ,大胆引进西方建筑元素和手法 ,创造出一组组式样独特的“另类”建筑景观 ,使历来沉稳、厚重的中国传统建筑增添了不少活泼、升腾之感 ,从而丰富了聚落天际线。这种侨乡聚落景观的形成 ,成为一种特定时代的特殊的历史见证 ,是一笔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应予积极保护  相似文献   

4.
论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探讨了浙江青田下村朱氏宗族运用文化记忆重建宗族的微观过程。研究发现,朱氏宗族通过群体组织朱氏大宗理事会,重新构建有关宗族记忆话语,运用"认同的凝聚物"和"固定的点",即文化记忆中特定历史人物与事件构建集体记忆,并将这些记忆用无形或有形的"客体化的文化"表现出来,如始迁祖墓、祠堂、纪念碑亭和无形的始迁祖传说、纪念仪式等,重建宗族。同时将宗族的文化记忆与侨乡地方记忆和民族国家历史记忆紧密相连。这一理论视角有助于理解侨乡,丰富侨乡研究,加强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先、侨乡和祖(籍)国的联系,完善侨乡地方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降,南洋华侨一直与侨乡保持紧密的联系。华侨虽身处海外,但心系家乡,不断通过各种渠道汇款、寄物等形式与家乡保持联络,在这一过程中,推动了近代侨乡的现代化历程,大大改变了侨乡原有的建筑景观。“光前裕后”一词为陈达在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调查用于表述华侨返乡建大厝、祠堂、书斋、坟墓,四件人生大事的价值观念。陈启紫是泉州旅居印尼的华侨,其家族为典型的分居中印(尼)两地的跨国家族。笔者梳理出近代南洋外廊式建筑传入侨乡的历史过程,再以其家族及1937年建的洋楼为核心,运用田野调查与口述历史的方法,通过个案分析,揭示近代南洋华侨“光前裕后”价值观念在侨乡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社会发展与区域科学承担的使命关系出发,论述人文地理学创新侧当代供给的使命,称为新人文地理学。在论述发达国家后现代人文地理学使命的基础上,依据"民本"性的新人本主义公正思想,首次系统论述主流新人文地理学研究空间公正结构的价值思想、理念与理论指向及其内容;其次,借鉴发达国家建构新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及其区域学科的融合机理,具体地论证该学科具有对空间建构的最终人本判识学理性及其指向;中国已进入社会公平与空间公正建构的时代,本文争鸣性倡导国内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必须从物质空间结构的景观功能研究转入到以提高人本价值生活质量的社会空间结构、行为空间结构与文化空间尊严结构的建构探讨方面。该方向不但是中国时代要求的使然,也是该学科对当代社会知识供给的宿命,同样也是与区域科学共同构建区域统筹发展与空间全面公正构建的学科融合宿命。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首次提出社会与空间价值统一的"新区域经营理念"、"区域同步发展观"及其对应"空间体系价值统一规划"研究的新朝向。  相似文献   

7.
论文以明溪县的华侨村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华侨回国担任村官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和个人因素。认为中国农村选举制度的普及是该群体产生的社会制度性因素,地方政府的动员推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个体对家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及传统的"衣锦还乡"追求,则是华侨村官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在动力。华侨担任村官后,运用自己曾在国外务工经商的经历优势,对国内与国外的资源进行动员,在侨乡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华侨村官对侨乡的社会治理是中国乡村治理的一种特殊类型,对中国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具有借鉴作用。不过,随着在侨乡成长的第一代移民的老去,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对家乡日益陌生,乡村回流人口必然随之减少,侨乡社会治理模式的未来走向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8.
姚亦锋 《人文地理》2015,30(4):108-115
乡村审美空间蕴含着内在和深刻的人地关系理念内容,比经济效应有更深的自然情怀,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感情基础,也是现代景观规划的重要研究课题。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自然地理脉络破坏对于乡村景观是致命的。探讨以多尺度层面的地理景观建构乡村审美空间:在区域大尺度范围内设计地理视域观赏空间;在镇域中尺度范围内将生态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安排在景观空间格局配置中;在乡村小尺度范围内造就素雅含蓄的村落景观。江苏省乡村具有四千年的历史,留下珍贵的人地关系文化遗产和审美烙印。从地理景观形态结构、格局演化进程与机理响应对照乡村审美空间景观,建构和谐安宁的画面境界;最终造就广阔地域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9.
民间传说虽与某个地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只面向"一个"地方,尤其是像秃尾巴老李这种传播范围极广的传说,本身就是融合了地方和超地方的产物。一方面,秃尾巴老李传说的在地化,既是地方与地方之外"内外"促生的层累过程,也是动态建构地方历史的过程。另一方面,随着当地人变通"内""外"的身份与归属,在大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下,传说所统合的地域逐渐扩展,"地方"的范围也依据异乡的属性与规定而发生相应的扩展与变化。青岛即墨小龙山地区的秃尾巴老李传说,正是在时间、空间的延展中,逐渐形成了当地富有特色的人文叙事与空间景观,呈现出层累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0.
城市建筑是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的历史形成独有的城市文化,与城市景观相互作用,产生了独特的城市形象,对于实现城市居民的地方认同感、延续地方历史文脉有积极作用。中国文化地理学者创立的地域"景观基因"理念正是解释这一现象的一个新方法,本文采用地域"景观基因"的理念,第一次以古城西安作为研究对象,对西安古城格局、标志性建筑物、传统民居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深刻认识古城西安的文化空间认知结构。研究表明:1)西安市的城市建筑文化空间布局深受"风水"文化因子的影响;2)城市布局中轴对称的特点明显;3)西安古城建筑风格的地域文化构成受皇家文化和黄土文化两种景观基因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文在地方理论启发下,基于对居住在云南归难侨安置点居民日常生活的田野调查,考察了归难侨建构家园物质性空间和地方意义产生过程。研究发现,归难侨通过动用广西祖籍地和越南居住地两种地方记忆来激活、呈现家园景观。归难侨以作物种植作为生计方式,加之他们相似的人生经历和社会地位,使得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日趋统一。安置点成为相对同质性社区,归难侨产生了丰富的本土性知识,以及有助于保持或增强依恋的行为,进而最初无差异的空间变成他们熟识且被赋予意义的地方。归难侨逐渐同安置点建立了地方依恋,新家园成为他们有所关切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论文研究了浙南侨乡移民持续迁徙行为的动因、浙南移民移入地就业和创业的有限选择等问题。认为移民社会网络是指由浙南侨乡与欧洲的浙南移民族裔聚集区共同构筑的跨国空间网络。通过移民社会网络所动员和配置的资源,侨乡居民完成移民的过程,并在族裔聚集区站稳脚跟。移民行动者无论是在侨乡做出迁徙决策,还是在移入地就业或创业,都高度依赖移民社会网络所提供的路径和模式。同时,移民行为也被限制在与网络资源水平匹配的有限选择中。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广东侨乡研究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从综合性论述、侨乡经济、侨乡社会、侨乡文化等几个方面对广东侨乡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就理论视角、研究领域和观点三个方面分析了广东侨乡三十年的研究趋向,并认为,广东侨乡研究的水平还有待提高,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还有待拓展。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要有全球化的学术视野,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研究领域上,亟需拓宽,不仅要关注物质景观或经济现象,更要关注侨乡的深层社会结构和民众的价值观念;在实证研究上,要通过各种途径多方收集资料。  相似文献   

14.
“侨乡社会资本”解读:以当代福建跨境移民潮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当代福建跨境移民潮为研究实例,提出并梳理"侨乡社会资本"命题的理论意义,力图赋予侨乡文化以新的理论视角.本文提出跨国民间网络是侨乡社会资本的基本载体,跨国互惠期望是侨乡社会资本的运作机制,跨国链接增殖是侨乡社会资本的效益特性.侨乡通过已定居移民、信息网络和人情互惠提高移民操作的成功率及获益率的能力,是一种社会资本.这种资本有望转化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乃至政治资本,但这种转化只有在如愿跨境输出人力资源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侨乡社会资本的特殊性体现在它与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的链接,其效益通过其投资对象--"移民"进入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而实现转换与增值.当移民作为一种投资途径并且存在有效运作空间时,移民行为必然生生不息,而侨乡社会资本正是通过一次次诸如此类的跨国运作不断增殖.  相似文献   

15.
在近期西方地理学"情感转向"的影响下,情感对塑造社会空间的重要性日益体现,从情感的角度对地方性进行解读已成为地方研究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经历了城中村改造的岭南水乡村落猎德村为研究对象,探讨本土居民的情感如何建构起地方的意义,以及情感在地方性重构过程中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性重构不仅是对地方文化景观、符号和文本等一套系统简单的重新构建,更是对情感空间的塑造以及这套系统如何被人从情感上感知和认同。研究认为地理学不应忽视情感在社会文化空间建构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邝蓝岚 《民俗研究》2016,(6):147-156
"奥斯曼"(Otto)与"鲁米"(Rumi)是土耳其籍"景漂"艺术家Ekrem Yazici来到中国后替自己选择的代称。以Ekrem Yazici为对象展开的初步田野调研案例说明,外籍"景漂"的文化自觉以及他们作为行动者对景德镇陶瓷人文艺术景观建构的主动参与,反映了在建构过程中,外籍"景漂"由"他者"到"行动者"身份的转变、认同与重塑,同时也论证了现当代外籍在华艺术家群体作为具有多重身份的"行动者",是现当代中国人文艺术景观建构过程中不应被忽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徐茗  卢松 《人文地理》2015,30(1):21-25
语言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人文地理表征。新世纪以来语言景观日益引起语言学家和地理学家的关注和重视。1997年西方社会语言学家首先提出了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定义,21世纪以来涌现出大量城市语言景观研究成果;国内语言景观主要集中在城镇书法景观的地理学研究,主要包括书法景观与城镇景观的关系、书法景观的空间属性、书法景观的人地关系等。论文从三个方面对城市语言景观进行了评述。最后从语言地理学视角,对未来城市语言景观重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认为城市语言景观将可能成为语言地理学深入研究的有效途径和新方向,尤其是在城市象征空间塑造及其地方建构中语言景观研究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从浙江青田侨乡——“幸村”的侨乡邻里、家庭、个人等日常生活的微观民族志入手,考察“流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如何参与侨乡日常社会生活实践的意义建构。研究发现,以流动为主要特征,侨乡社会建构了三重社会区隔标识——能否实现“跨国移民”、是否具备“跨国流动能力”以及能否持有“欧元”。侨乡青年及其所在家庭在这三重区隔标识的审视下,一些被贴上“上进”、“成功”的标签,一些却逐渐在侨乡日常生活的基本面向失去话语权和社会地位,社会区隔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9.
近现代冀南乡村灾乱频发,流民现象周期性出现,梅花拳以师门、教门为纽带,自觉建构地方社会秩序并努力维持,由此形成了"在乡的江湖"的社会空间。梅花拳精英通过对"天地君亲师"等符号的活用,贴近国家礼治话语,在对自身体系予以神圣建构的同时,操持乡村社区公益,体现出地方尚武习俗与信仰活动的相互嵌入,可以视为广泛意义上的中国礼治传统的一部分。"在乡的江湖"的凸显,是近现代以来国家力量介入乡村程度日益加深、农民的社会流动加速的一种文化反映。循此路径,或有助于推进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肖潇  张捷  孙上茜  朱建华 《人文地理》2012,27(6):130-136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是旅游者地方文化感知的重要符号元素。本文选取了我国陕西汉中著名的书法碑刻群-"石门十三品"作为案例地,将游客地方感分为情感依恋、景观原真性、社会文化氛围、书法功能四个维度,构建了书法景观旅游地游客地方感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得出游客年龄、对景区的熟悉度、旅游动机在情感依恋维度上的差异显著。距离对游客地方感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社会文化氛围维度上,而不同书法背景的游客则在书法功能维度上差异显著。地方理论与书法景观的应用研究为书法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