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利用归国适应理论,通过分析三所北京高校的30名海归教师深度访谈结果,从环境因素、自身因素和组织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了他们的归国适应情况。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海归教师在回国初期都感受过不同程度的归国适应困难,回国时间越长,归国适应困难越有所好转。适应过程中,很多教师产生过较强烈的疑惑、不满、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不仅会降低海归教师的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和总体生活质量,还会较大程度影响其工作质量。为确保高校人才引进的效益,有必要充分了解海归教师群体的归国文化适应状态、遇到的困难及相关诉求,从政府、学校和个人等多个层面共同探寻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部分海归”学院派”深入访谈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习性”和“场域”的分析工具,解析了海归“学院派”归国后的不同心态和不同适应策略的选择。得出结论,“文化资本”本身并不足以成为个体适应策略选择的决定因素,“习性”和“场域”概念也是影响个体适应策略选择的因素之一;深层文化认同的非同一性、生活表象与意识深层的非和谐性等复杂的文化意识构成他们独特的行为表象。这些行为表象是其长期海外生活学习所形成的个人“习性”的体现。透过这些表象了解他们的“习性”及其产生的原因,是深入了解他们归国后所选择适应策略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磊 《神州》2013,(35):100-100
课堂观察是一种对课堂行为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观察的针对性、评价的实证性、教师参与的广泛性等特点,其研究目标是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堂性质、课堂文化等构成课堂观察的观察维度,其研究结果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诊断、对教师教学研究的推进都具有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文围绕海归学者的跨国资本本土化问题,从跨国资本本土化的过程和结果出发,提出了跨国资本本土化效果的"移植——扩散——增值"评价框架,包括跨国资本的移植程度评价、扩散效果评价和增值作用评价三个方面。在评价过程中,应坚持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并充分考虑海归学者的学科差异和引进前后的个体差异。论文认为,在海外经历中积累的跨国资本是海归人才区别于本土人才的价值所在。海外学者回国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克服"逆向文化冲击",实现跨国资本的本土化。跨国资本本土化是海归学者通过跨国资本的移植和扩散,实现自身及国内相关者人力资本增值的过程。A  相似文献   

5.
国外有关归国人员文化再适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不仅有大批人员以留学、移民或劳务等方式前往世界各国,而且近年来,这类人员回国工作、生活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目前已达到一定规模,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有关他们的文化再适应问题还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本文主要对国外有关归国人员文化再适应的研究状况进行介绍和评述,希望能对加强我国归国人员文化再适应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与胡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大钊与胡适朱志敏李大钊和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两个重要人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他们作为《新青年》编辑部同人和北京大学进步教师群体的成员,共同参与领导了反封建文化的启蒙运动。五四运动前后,他们分别向国内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和杜威实用...  相似文献   

7.
李丽 《神州》2013,(27):174
课堂行为调控是课堂中每天都会发生的,它是最能反映教师教育观念和管理水平的活动.新课标实施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行为调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了教师面临的问题.小学教育处于基础教育基石的地位,决定了小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应关注学生内在的情意,帮助学生在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成功的信心和再探索的欲望。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人师者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追求的目标,也是渴望达到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8.
王振同 《神州》2012,(12):151-151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我们应充分认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还课堂于学生,促使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宽松氛围,把握发现问题时机,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思想不断推进,培养创新能力,实施成功课堂。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回流北京的加拿大技术移民为研究对象,对回流者的再融人经历展开个案研究,研究显示了回流者再融人母国社会的三个主题策略:心理调适、生活和行为方式本土化以及跨国社会资本的经营和转化。认为无论回流者的实际遭遇如何,他们倾向于对自身的再融人经历做出积极评价。这种积极的主位评价,与当事人的回流期待得到实现和满足的程度密切相关。从回流者个体的视角,再融人作为个体内在需求和外界社会现实之间进行持续互动的过程,是一个以实现自我价值期待为核心的个体微空间的建构行为。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笔者深深感到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还任重而道远。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经验、交流情感、互相启迪心智共同创造的过程,更是学生参与认识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互相作用中统一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学生课堂行为的引导者,教师教学水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提高他们的积极探究意识,使学生在主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实现高效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新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课堂结束之后要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环节的优点和缺点,对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改进,使教学方式更适合学生。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整理,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化  相似文献   

12.
祁生贵 《攀登》2006,25(6):176-178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它呈现在静态层面上是教师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呈现在动态层面上是教师的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但以往传统的教师文化在角色认同上趋于神圣化、价值取向上甘于保守化、行为方式上自我封闭化。构建当代教师文化,要变革师生关系,加强在师生关系上的文化对话;学校要创建创新文化平台,确立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要自然合作,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农民市民化:内涵、进程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道勇  郧彦辉 《攀登》2008,27(6):116-118
以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为代表的城市新市民在漫长的市民化过程中,将会实现从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整体转变。在这一进程中,他们将经历文化震惊、文化涵化、文化再适应直至文化创新的过程。为此,急需从政策层面构建一个应对体系,对此给予帮助和引导。  相似文献   

14.
陈海东 《神州》2012,(6):135-136
新课程的改革为课堂教学的方式提出了发展和建设的要求。创设一个有效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新课程所极力倡导的。而在整个课堂氛围之中,“评价语言”作为课堂氛圄的形成因素,是教师建设课堂文化的一个侧重点。而教师转交评价意识。加强评价语言的效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1980年以来国内明清社会救济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0年以来国内明清社会救济史研究综述余新忠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贫困者提供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并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一种社会行为。在我国,它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至明清已发展到了较高水平。国内对明清社会救济史的研究,始兴于本世纪20年...  相似文献   

16.
吴丽珍 《神州》2013,(2):85-85
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行为,它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人文环境。构建人文课堂,是实现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历史上,白人契约奴役制度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契约奴作为北美早期欧洲移民的主体和穷动力的重要来源,在开发和建设北美各殖民地的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美国早期的经济、政治、社会及文化等的各个方面无不打下了他们的烙印,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对契约奴这一重要历史制度,无论是在史实  相似文献   

18.
米志萍 《神州》2014,(3):87-87
探究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课堂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并积极创建探情境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我国新一轮的高中教学课程改革是面对当下社会改革浪潮下的重大举措。其中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对高中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体育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在组织体育教学的课堂中一定要加强探究教学方法的实施。因此,高中体育的探究课堂教学是适应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和当今高中生身心特点的。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以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中国佬》为文本,在当时种族歧视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探讨了以伯公和阿公为代表的契约华工抗争和"越界"的行为与策略。以伯公为代表的夏威夷种植园契约华工以"捣蛋鬼"的形象,通过制造麻烦来拒绝被驯化,逾越"不许说话"的戒律;以阿公为代表的铁路契约华工,则通过罢工来争取和白人同工同酬的待遇。他们的"越界"行为既是对华工主体性的宣示,也是对现有契约华工历史话语的一种反拨。正是在不停地跨越或隐或明的边界的过程中,华人才逐步扩展自己在海外的生存空间,改变主流社会对华人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20.
王淑晓 《神州》2012,(4):24-24
在教材改革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减负,如何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教学中,如何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是当前众多教师探究的问题。中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有创造性的人。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上,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这样,才能激励学生敢于尝试和冒险,才能启发学生不满现状,大胆探索,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提高。学习中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般教师不易发现的问题。实际上,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打破既定的思维方式,对一个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提出具有多样性的和跨越性的新见解,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