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督教传人中国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平民百姓将基督教视为异端邪说,对信奉基督教的人抱有鄙视和排斥的态度,将信教者视为“洋奴汉奸”。在这一社会环境下,一些正当奉教的人遭受巨大的压力。也正因为这一原因,一些基督教界的有志之士一直在寻求建立华人自立、自养、自传的教会。  相似文献   

2.
从早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马来亚华侨社团与中国之间是联系密切的侨民社团与祖国之间的关系。此后,由于马来亚华侨社会发生了本质性转变,当地华人社团与中国的关系转变为外国公民社团与祖籍国之间的关系。期间,由于种种因素,双方的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中马建交,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密切起来,双方的关系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本文概述各个历史时期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中国关系的发展演变,探讨两者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影响。作者认为,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中国的良好关系对华人社会和中国而言都是积极的因素,双方日益密切的联系,加强了当地华人社会与中国,乃至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的良好关系。  相似文献   

3.
论文对美国当地两家基督教会进行长达一年的实地研究,考察了其社会网络的特点及其对华人新移民构建社会资本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基督教会对华人新移民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的影响。认为华人教会将发展出紧密的闭合网络,有利于华人新移民发展出科尔曼式的闭合型社会资本,从中获得归属感、情感慰藉以及更加实际且有执行力的帮助。本土教会将形成富于结构洞的稀疏网络,有利于华人新移民发展出波特式的结构洞型社会资本,从中获得异质性信息、多样化的观点以及潜在的创新机会。  相似文献   

4.
论文对日本中华总商会成立的背景、过程、组织活动、会员及其企业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认为日本中华总商会既不像传统的中华总商会那样具有帮群结构的基础,也不是华人社会的自治组织,而是具有显著的跨族群、跨地域与跨国界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日中国人社会的急剧扩大,以及同时期中日经贸关系的紧密是该团体成立和发展的直接契机。随着大批日本企业加盟、侨资和中资企业的对日收购、以及企业对市场、资金、人才与技术等资源的整合与调配,华商与非华商的界限也已不再分明。不过,华商资源和中日之间的经贸往来仍然是其跨国网络最重要的支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美国数家主要报纸相关报道的深入剖析,本文拟全面展现孔子与华人认同建构的普遍联系。从1882年排华法案通过到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的排华高峰期。无处不在的歧视让在美华人陷入空前孤立,华人强化群体认同以彰显自己的存在变得尤为迫切,延续和强化孔子的文化核心地位成为极为关键的内部凝聚手段和群体外部特征,围绕孔子而产生的向心力是美国华人能够在排华高峰的逆境中生存下来的根本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6.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政府对基督教的政策日益紧缩,对教会的监控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并在日本教会的协助下重新整合东北基督教体系,将其改造为服务于侵略政策的工具。面对严峻的政治形势,西方传教士持低调忍让的态度,只有涉及原则问题时才进行有限度的抗争,即便如此也未能遏止教会的衰落。而日本教会在战争期间的表现,亦促使我们反思宗教在国际问题中扮演的角色。沦陷时期基督教会的遭遇,是伪满体制下各宗教团体命运走向的一个缩影,显示出国际政治博弈对宗教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文以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为例,探讨了马来西亚传统华人社团,从纯粹的华人社群组织逐步向公民组织转化的实践及意义。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隆雪华堂从公民意识出发,通过组织内部的革新与转型、民权运动、监督政府和积极建言等方式,塑造组织民主透明、自主独立的公共性格,在推动马来西亚民主化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向公民社会组织的演变。作为华人公民社会的基础,在国际形势巨变和国内政局不稳的背景下,当前华人社团在公民社会组织化的过程中还受到内部阶层化、伦理规范和政治角色模糊、族群宗教关系等问题困扰。  相似文献   

8.
论文梳理和探讨了口述史在华侨华人研究中的意义,英国华侨华人口述史兴起的历史背景与早期发展,20世纪末至今英国华侨华人口述史的多平台呈现以及英国华侨华人开展的口述史实践。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诞生了一批高质量的口述史作品。随着近年英国国内各领域对华侨华人口述史的愈加关注,相关口述史实践的叙述视角更加多元,采集方法更加多样,访谈对象更加广泛,这推动了华侨华人口述史的整理与研究。作为英国移民口述史的典型代表,华侨华人口述史独特的人文价值日益受到学界与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赞赏,也为华侨华人领域的口述史实践与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9.
政治认同不仅包括国家认同,而且包括对政府与统治者的认同,把加入国籍看作是政治认同的唯一标志是一种不完善的认识。影响政治认同的因素复杂多样,涉及到认同动机、过程,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政治合法性。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认同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关键原因在于其认同动机的复杂性和过程的艰难性,而且对华人而言,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也受到一定怀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荷兰华侨华人生活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华人社团的类型、功能、运作方式及其在社会融合中的作用。认为华侨华人社团在华人世界中扮演着一个关键性的角色——拟村落化,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生活和活动空间。他们凭借着原有的历史经验和记忆,将社团当作村落来经营和管理,在社团内进行博弈和地位实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在移入国的边缘化感受,缓解了因失落而对主流社会的抱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华侨华人与主流社会的对抗。由此可见,荷兰的华侨华人社团不同于专业化的行业组织或政党组织,有着多样的、综合性的社会属性,是一个村落式的我群社会。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人教会的社会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美国华人基督教教会组织发展迅速,其在帮助华人新移民群体,整合华人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作用已经超越了传统华人社团。本文依据实地考察并结合文献研究,探索美国华人教会组织的多方面社会功能。作者认为,华人教会在华人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美国中西部K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群体和向他们宣教的当地基督教组织和个人为主要研究目标,主要分析校园宣教士如何通过各种传教方法来影响中国留学生。本文认为美国的基督教文化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宗教在美国校园的传统合法存在,使当地基督教会有条件和机会接触到来自非基督教国家的留学生。共同的民族背景使华人教会在向中国留学生传教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学生在受到美国宗教文化冲击的同时,也在积极体验异域文化,并从中体现出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14.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但是,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  相似文献   

15.
The 2005 Québec novel by Nicolas Dickner (English publication, 2008) presents intertextual effects that become a reflection on writing. The novel is a voyage of self-discovery while offering connections to Melville, Joseph Conrad, the German “bildungsroman,” nineteenth century classic novels, twentieth century French existentialist essays, Anglo-Saxon seafaring sagas,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n imaginative tales, “cric-crac” stories of Québécois “raconteurs,” subversive Canadian novels, adventure stories, detective narratives, comic books and computer-generated discourse. This complex mise en abyme of writing through interlacing genres stands as a metaphor for diversity and rootlessness in North American society.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爱尔兰和意大利移民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寅 《世界历史》2005,(4):48-56
爱尔兰和意大利移民大多来自欧洲传统的农业社会,都受到盎格鲁—撒克逊新教主流文化的歧视和排斥,但不同的历史背景、传统习惯和价值观念使他们无论在移民动机,还是进入美国后的居住模式、经济活动和政治取向等方面都存在极大差异。尽管如此,两大移民群体努力摒弃陈规陋习,提高自身素质,在美国筚路蓝缕走过了一条艰苦的同化道路,并且为美利坚文明奉献了各自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的华人移民——社会问卷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俄国新、老华人移民的大规模问卷调查,旨在全面认识和了解俄国的华人移民状况及他们对所面临问题的看法。调查主要涉及的内容有移民经历、生活水平、职业和群体的力量、与俄罗斯社会的相互关系、关于俄罗斯的总体印象及未来计划等。  相似文献   

18.
论文分别梳理了美国和中国关于铁路华工研究的学术史,并进行了比较与思考。认为美国横贯大陆铁路的通车,保障美国实现了真正的国家统一,开拓了美国的太平洋贸易时代。华工是铁路西段的建设主力,铸造了历史的丰碑。目前,对铁路华工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美国视角"下的学术实践:美国学界的研究起步早;研究资料主要来自美国;学术话题主要是美国学界在引领;中国的铁路华工研究仍处于边缘地位。这种状况既具有时代特点,也具有学术的时代局限。需要从地理和学术两个层面去突破"美国视角",深化铁路华工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This paper critically examines the role of ethnic community in the process of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preservation. Drawing on two heritage projects dedicated to historic Chinese American cemeteries – the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Memorial Shrine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and Concordia Chinese Cemetery located in El Paso, Texas –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heritage serves as a central referent in constructing a collective identity that gives continuity and political unity to an ethnic community. Heritage preservation, as a practice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present, provides us with insight not only into the historic meanings attached to heritage, but also the contemporary values and ideologies of communities with regard to their efforts in interpreting the past.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politics and heritage, suggesting that heritage becomes a vital means of identity formation which helps articulate cultural traditions in the face of a dominant national culture that essentialises ethnic pa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